“爹,今天朝堂上坐輪椅的女子是誰?”李正好奇地問道。
李行瞪了他一眼:“怎麽?你看上她了?我告訴你,你想都別想,她可是聖上的心頭肉,長公主梁婉。”說著,他直接抬手給了李正一個爆栗。
李正捂著頭叫道:“你敲我頭幹嘛!”
李行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長公主患有腿疾,雙腿無法行走,但即使這樣,她仍然倍受聖上寵愛。曾經她與西狄和親過兩次,卻因腿疾被對方退婚。盡管如此,仍有許多人願意迎娶她,聖上自然看得出這些人的心思,他們無非是想借助長公主的地位和權勢來攀附高枝罷了。”
李行看了李正一眼,警告道:“所以,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去跟梁苑道歉,畢竟她是三公主,明白了嗎?對了,還有件事,你究竟是如何解開那道九宮格難題的?”
李正撓撓頭,笑著說:“嘿嘿,就是突然來了點靈感。”
“老爺,太子殿下登門造訪”
這時,管家進來稟告道。
“快請快請”
李行一愣,梁成為何這時候前來造訪?
“好兄弟”梁成進門之後對著李正直接來了一個熊抱。
“救命!”
梁成長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
李正被抱得快要窒息了。
“今天議政殿上做得好!本宮看著這群臭文人吃癟就爽,哈哈哈”
說著用力拍著李正的後背,差點把李正的老血給拍出來。
“好了好了”
李正趕緊走開,生怕再不走開就會被梁成活活拍死。
“大哥你來作甚?”
李正問道。
“幹嘛,你喝醉了?你都是叫我小弟的!”
梁成有點疑惑。
“對對對,我說漏嘴了,小弟你來找我作甚?”
這個太子有毛病啊?
李正心裏想著。
“作甚?還用問?花滿樓啊?我請!”
梁成不由分說拉著李正就跑。
“李伯父,今晚不用做李正的飯了!”
晚上
皇城
雍景宮
“憐月,今天李正大放異彩!真是大快人心”
梁仁高興的說道。
“臣妾也聽苑兒說了,但是苑兒還是死活不肯嫁李正”
皇後歎了一口氣
“隻能隨緣了,緣分不可強求”
梁仁摟著皇後。
“成兒呢?”
梁仁突然問道。
“成兒跟李正又去花滿樓了”
皇後憤恨的說道。
“來人,去將這兩個孽畜給朕抓迴來!”
梁仁的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內迴蕩,如同雷鳴般震人心魄,侍衛們聞言,臉色一凜,迅速列隊,腳步聲整齊劃一地響起,朝宮外疾馳而去,塵土飛揚中,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宮門之外,隻留下一串堅定而急促的步伐聲。
殿內,皇後緊攥著繡帕,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怒視著空蕩蕩的殿門,眼中既有憤怒也有無奈。她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充滿憂慮:“成兒,你究竟何時能長大,懂得肩上的責任?”言罷,她緩緩起身,望向遠方,仿佛能穿透宮牆,看見那個讓她又愛又恨的兒子在花天酒地中迷失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不一會,兩個都被抓了迴來!
“今晚花滿樓的姑娘美不美?”梁仁咬牙切齒的問道。
“美...當然...”梁成打著酒嗝
李正根本就沒醉,對於前世,大景的酒,如同白開水一樣。
但是看著醉得不似人形的太子,決定賭一把。
“那個聖上,我跟你說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
李正居然直接站起來跟梁仁說話。
梁成看到李正如此舉動,嚇得酒醒了一半,急忙拉住李正,悄悄提醒道
“臣,說臣”
李正沒有理會,繼續說道
“梁成是因為憂國憂民才會喝醉酒的”
李正臉皮真厚,說起慌了臉不紅,心不跳的。
“你們去花滿樓憂國憂民?”梁仁很明顯不相信這些鬼話。
“是的,聖上,我跟你說啊...”
“先說臣,臣”
梁成已經酒醒了,看到李正如此放肆,怕梁仁發怒殺了李正,連忙拉著李正提醒道。
“哎呀,別拉著我”
李正甩開梁成。
“成兒,別鬧,讓他繼續說”梁仁倒是好奇起來。
“梁成看到各色官員終日流連於煙花酒地,不思朝政,他想起大景的未來,想起水深火熱的百姓,心疼不已,所以情難自禁多喝了兩杯,他已經把治國的理論告訴我了,有紙筆嗎?我現在準備寫給你看,好不好?”
完了!藐視皇權!死罪!
梁成在緊急思考如何去救李正。
隻見李正洋洋灑灑的寫下一份治國之策遞給梁仁。
梁仁看著眼前的治國之策,眼睛瞪得大大的,幾乎要掉出來了!他的臉上充滿了驚愕和難以置信的表情。
\"梁成,這九論真的是你寫的嗎?\" 梁仁疑惑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懷疑。
李正聽到這個問題,心裏一緊,他知道梁成肯定會感到壓力。於是,他迅速向梁成投去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慌張。
梁成看到李正的示意,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承認道:\"是的,父親,這確實是兒臣所寫。\"
梁仁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更多的還是欣慰。他站起身來,走到梁成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啊,梁成,沒想到你居然有如此才華。看來,這些年讓你讀書並沒有白費功夫。\"
梁成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然而,梁仁的目光很快就轉向了李正,他語氣嚴厲地問道:\"那麽你呢?你去花滿樓又是為什麽?\"
李正心中一驚,他知道自己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很難過關。他靈機一動,編造了一個理由:\"迴稟皇上,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我不小心得罪了三公主,所以我想去花滿樓尋找一些靈感,寫一首詩向三公主道歉。\"
梁仁皺起眉頭,似乎不太相信李正的話。他追問道:\"詩呢?\"
李正又洋洋灑灑的寫下
“悔過真心向紅顏,言語冒犯心不安。願君寬容多諒解,從此相伴永歡顏。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梁仁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感歎:這個李正真是個有趣的人,他的才華和勇氣讓人刮目相看。
“朕有特許,以後你見朕可以不跪拜不稱臣,快滾吧。”梁仁看著李正,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謝主隆恩。”李正感激涕零地說道。他連忙拉起一旁的梁成,匆匆離開了皇宮。
“大哥,你寫的是什麽啊?為何父皇看了之後會如此高興?”梁成好奇地問道。
“這是必然的,記住,今晚,務必把這九論的內容背熟,明白了嗎?”李正嚴肅地對梁成說。
廢話,剛剛寫給梁仁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強秦九論!這可是曆史上著名的治國理政之策,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憐月,你相信這是成兒寫的嗎?”梁仁輕聲問著身旁的皇後,皇後輕輕搖頭,眼中卻滿是溫柔的笑意,她緩步至梁仁身旁,輕撫著那卷承載著九論的紙張,仿佛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智慧與遠見。“夫君,成兒雖聰慧,但此等治國良策,非一朝一夕之功。臣妾雖不敢斷言,卻也相信,成兒身邊或有高人相助。無論如何,這都是我朝之幸。”
“你說的高人是?”梁仁好像已經知道答案了。
“正是李正!”皇後笑著說道。
“成兒若有李正相助,此為大幸!”
梁仁聞言,眼神微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他緩緩轉身,目光穿過雕花窗欞,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宮牆,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室內燭光搖曳,映照在他堅毅的臉龐上,增添了幾分不怒自威的氣度。\"李正……\"他低聲喃喃道。
李行瞪了他一眼:“怎麽?你看上她了?我告訴你,你想都別想,她可是聖上的心頭肉,長公主梁婉。”說著,他直接抬手給了李正一個爆栗。
李正捂著頭叫道:“你敲我頭幹嘛!”
李行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長公主患有腿疾,雙腿無法行走,但即使這樣,她仍然倍受聖上寵愛。曾經她與西狄和親過兩次,卻因腿疾被對方退婚。盡管如此,仍有許多人願意迎娶她,聖上自然看得出這些人的心思,他們無非是想借助長公主的地位和權勢來攀附高枝罷了。”
李行看了李正一眼,警告道:“所以,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去跟梁苑道歉,畢竟她是三公主,明白了嗎?對了,還有件事,你究竟是如何解開那道九宮格難題的?”
李正撓撓頭,笑著說:“嘿嘿,就是突然來了點靈感。”
“老爺,太子殿下登門造訪”
這時,管家進來稟告道。
“快請快請”
李行一愣,梁成為何這時候前來造訪?
“好兄弟”梁成進門之後對著李正直接來了一個熊抱。
“救命!”
梁成長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
李正被抱得快要窒息了。
“今天議政殿上做得好!本宮看著這群臭文人吃癟就爽,哈哈哈”
說著用力拍著李正的後背,差點把李正的老血給拍出來。
“好了好了”
李正趕緊走開,生怕再不走開就會被梁成活活拍死。
“大哥你來作甚?”
李正問道。
“幹嘛,你喝醉了?你都是叫我小弟的!”
梁成有點疑惑。
“對對對,我說漏嘴了,小弟你來找我作甚?”
這個太子有毛病啊?
李正心裏想著。
“作甚?還用問?花滿樓啊?我請!”
梁成不由分說拉著李正就跑。
“李伯父,今晚不用做李正的飯了!”
晚上
皇城
雍景宮
“憐月,今天李正大放異彩!真是大快人心”
梁仁高興的說道。
“臣妾也聽苑兒說了,但是苑兒還是死活不肯嫁李正”
皇後歎了一口氣
“隻能隨緣了,緣分不可強求”
梁仁摟著皇後。
“成兒呢?”
梁仁突然問道。
“成兒跟李正又去花滿樓了”
皇後憤恨的說道。
“來人,去將這兩個孽畜給朕抓迴來!”
梁仁的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內迴蕩,如同雷鳴般震人心魄,侍衛們聞言,臉色一凜,迅速列隊,腳步聲整齊劃一地響起,朝宮外疾馳而去,塵土飛揚中,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宮門之外,隻留下一串堅定而急促的步伐聲。
殿內,皇後緊攥著繡帕,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怒視著空蕩蕩的殿門,眼中既有憤怒也有無奈。她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充滿憂慮:“成兒,你究竟何時能長大,懂得肩上的責任?”言罷,她緩緩起身,望向遠方,仿佛能穿透宮牆,看見那個讓她又愛又恨的兒子在花天酒地中迷失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不一會,兩個都被抓了迴來!
“今晚花滿樓的姑娘美不美?”梁仁咬牙切齒的問道。
“美...當然...”梁成打著酒嗝
李正根本就沒醉,對於前世,大景的酒,如同白開水一樣。
但是看著醉得不似人形的太子,決定賭一把。
“那個聖上,我跟你說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
李正居然直接站起來跟梁仁說話。
梁成看到李正如此舉動,嚇得酒醒了一半,急忙拉住李正,悄悄提醒道
“臣,說臣”
李正沒有理會,繼續說道
“梁成是因為憂國憂民才會喝醉酒的”
李正臉皮真厚,說起慌了臉不紅,心不跳的。
“你們去花滿樓憂國憂民?”梁仁很明顯不相信這些鬼話。
“是的,聖上,我跟你說啊...”
“先說臣,臣”
梁成已經酒醒了,看到李正如此放肆,怕梁仁發怒殺了李正,連忙拉著李正提醒道。
“哎呀,別拉著我”
李正甩開梁成。
“成兒,別鬧,讓他繼續說”梁仁倒是好奇起來。
“梁成看到各色官員終日流連於煙花酒地,不思朝政,他想起大景的未來,想起水深火熱的百姓,心疼不已,所以情難自禁多喝了兩杯,他已經把治國的理論告訴我了,有紙筆嗎?我現在準備寫給你看,好不好?”
完了!藐視皇權!死罪!
梁成在緊急思考如何去救李正。
隻見李正洋洋灑灑的寫下一份治國之策遞給梁仁。
梁仁看著眼前的治國之策,眼睛瞪得大大的,幾乎要掉出來了!他的臉上充滿了驚愕和難以置信的表情。
\"梁成,這九論真的是你寫的嗎?\" 梁仁疑惑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懷疑。
李正聽到這個問題,心裏一緊,他知道梁成肯定會感到壓力。於是,他迅速向梁成投去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慌張。
梁成看到李正的示意,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承認道:\"是的,父親,這確實是兒臣所寫。\"
梁仁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更多的還是欣慰。他站起身來,走到梁成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啊,梁成,沒想到你居然有如此才華。看來,這些年讓你讀書並沒有白費功夫。\"
梁成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然而,梁仁的目光很快就轉向了李正,他語氣嚴厲地問道:\"那麽你呢?你去花滿樓又是為什麽?\"
李正心中一驚,他知道自己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很難過關。他靈機一動,編造了一個理由:\"迴稟皇上,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我不小心得罪了三公主,所以我想去花滿樓尋找一些靈感,寫一首詩向三公主道歉。\"
梁仁皺起眉頭,似乎不太相信李正的話。他追問道:\"詩呢?\"
李正又洋洋灑灑的寫下
“悔過真心向紅顏,言語冒犯心不安。願君寬容多諒解,從此相伴永歡顏。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梁仁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感歎:這個李正真是個有趣的人,他的才華和勇氣讓人刮目相看。
“朕有特許,以後你見朕可以不跪拜不稱臣,快滾吧。”梁仁看著李正,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謝主隆恩。”李正感激涕零地說道。他連忙拉起一旁的梁成,匆匆離開了皇宮。
“大哥,你寫的是什麽啊?為何父皇看了之後會如此高興?”梁成好奇地問道。
“這是必然的,記住,今晚,務必把這九論的內容背熟,明白了嗎?”李正嚴肅地對梁成說。
廢話,剛剛寫給梁仁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強秦九論!這可是曆史上著名的治國理政之策,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憐月,你相信這是成兒寫的嗎?”梁仁輕聲問著身旁的皇後,皇後輕輕搖頭,眼中卻滿是溫柔的笑意,她緩步至梁仁身旁,輕撫著那卷承載著九論的紙張,仿佛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智慧與遠見。“夫君,成兒雖聰慧,但此等治國良策,非一朝一夕之功。臣妾雖不敢斷言,卻也相信,成兒身邊或有高人相助。無論如何,這都是我朝之幸。”
“你說的高人是?”梁仁好像已經知道答案了。
“正是李正!”皇後笑著說道。
“成兒若有李正相助,此為大幸!”
梁仁聞言,眼神微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他緩緩轉身,目光穿過雕花窗欞,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宮牆,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室內燭光搖曳,映照在他堅毅的臉龐上,增添了幾分不怒自威的氣度。\"李正……\"他低聲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