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斯手槍(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長度約 30 厘米,整體設計緊湊,便於攜帶和單手操作,槍身握把符合人體工程學,方便握持,重量約 1.5 千克。


    【重要技術參數】(改進):


    利用電磁力加速彈丸,其電磁加速係統能產生強大的磁場,磁場強度可達 50 特斯拉,可將彈丸加速到每秒 400 米的初速度。


    彈丸一般采用高密度金屬導電材料製成,直徑約 5 毫米,重量約 10 克。


    手槍的能量供應係統為內置的高性能電池,一次充電可支持連續射擊 60 發。


    【使用範圍】:


    適用於近距離作戰(5 - 15 米),如在狹窄的室內環境、近距離遭遇戰或者需要隱蔽攜帶武器的偵察任務中使用。


    由於其精準度較高,也可用於對特定目標的精確打擊,比如射擊敵人的關鍵設備或小型目標。


    【使用威力】:


    彈丸出膛速度快,動能大,在有效射程內能夠輕鬆穿透普通的防護服和一些輕型防護裝備,對目標造成嚴重的創傷。


    其威力足以在擊中人體要害部位時造成致命傷害,或者破壞一些小型的機械裝置和電子設備。


    2. 高斯步槍(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長度約 120 厘米,槍身較長,有助於提高射擊精度和穩定性。


    重量約 5 千克,配有可調節的肩托和握把,方便使用者根據自身姿勢調整。


    【重要技術參數】(改進):


    同樣基於電磁加速原理,其電磁加速裝置更為強大,能產生高達 80 特斯拉的磁場,將彈丸加速到每秒 800 米以上的高速。


    彈丸尺寸較大,直徑約 8 毫米,重量約 20 克,使用的金屬彈丸經過特殊處理,提高了強度和導電性。


    能量供應采用可更換的大容量電池組,每組電池可支持連續射擊120發。


    【使用範圍】:


    主要用於中距離作戰(200 - 500 米),在開闊地帶的戰鬥、城市街巷戰或者對敵方有一定距離掩護的目標進行攻擊時表現出色。


    可對單個或多個目標進行連續射擊,壓製敵人火力。


    【使用威力】:


    在有效射程內,高斯步槍發射的彈丸具有巨大的殺傷力。


    能夠穿透 10 毫米厚的防護裝甲、輕型車輛外殼以及一些簡易的防禦工事。


    對敵人的有生力量,即使擊中四肢也可能造成嚴重骨折和創傷,擊中軀幹則有很高的致死率。


    3. 等離子切割槍(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長度約 50 厘米,槍體設計較為獨特,有用於聚集和引導等離子束的特殊結構。


    整體重量約 3 千克,操作時需要雙手握持以保持穩定。


    【重要技術參數】(改進):


    通過複雜的能量激發和約束係統產生高能等離子束。


    能量激發裝置能夠產生極高的溫度,使等離子體溫度達到


    攝氏度以上。


    等離子束的能量密度為每立方厘米 500 焦耳,可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能量。


    武器的能量供應依賴於專門的能量核心,一次能量核心充滿可支持連續發射等離子束 5 分鍾。


    【使用範圍】:


    主要用於切割和破壞各種堅固的目標,如 20 厘米厚的金屬結構、敵人的防禦設施、大型變異生物的外殼等。


    在攻堅任務、拆除敵方關鍵設施或者突破敵方防線時發揮重要作用。也可用於在複雜環境中開辟通道,比如切割開被堵住的通道或障礙物。


    【使用威力】:


    高能等離子束具有極強的切割能力,能夠像熱刀切黃油一樣輕鬆切開數厘米厚的金屬板。


    對目標造成的破壞是持續性的,不僅可以切割,還能使目標表麵因高溫而融化、變形,對內部結構造成嚴重破壞。


    在對付敵人時,即使是穿著重型防護服的敵人,等離子束也能瞬間穿透並對其造成致命的燒傷。


    4. 激光手槍(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長度約 20 厘米,小巧輕便,易於攜帶和隱藏。重量約 1 千克,握把設計精致,方便使用者單手操作,適合在需要快速出槍的情況下使用。


    【重要技術參數】(改進):


    利用先進的激光技術產生高能激光束。


    激光發生器能夠輸出功率為 200 瓦的激光,激光束的波長在 600 - 700 納米範圍內,具有很高的能量集中度。


    武器的能量來源是高效的微型能量電池,充滿電後可支持連續射擊 50 次,每次射擊持續時間約為 0.5 秒。


    【使用範圍】:


    適用於近距離(5 - 30 米)的快速射擊,特別是在狹窄空間、近距離遭遇敵人或者需要悄無聲息地解決目標的情況下。


    由於激光束的直線傳播特性,在中短距離內對可視目標有很好的打擊效果,可用於攻擊敵人的視覺傳感器、電子設備或者人體的要害部位。


    【使用威力】:


    高能激光束在擊中目標時,會瞬間將能量傳遞給目標表麵,使目標表麵溫度急劇升高。


    在近距離內,能夠輕易燒穿普通的衣物、皮革和一些輕型防護材料。對人體目標,可造成嚴重的燒傷,尤其是對眼睛等脆弱部位,可能導致失明等永久性傷害。對電子設備,激光束能幹擾或破壞其電路,使其失效。


    5.電磁軌道炮(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長度約 2 米,體積較大,需要安裝在特定的支架或載具上使用。


    整個武器係統重量約 50 千克,包括炮身、電磁軌道、能量供應裝置和控製係統等部分。


    【重要技術參數】:


    〖口徑〗:


    30 毫米。此口徑與約 2 米的炮身長度相適配,在保證一定威力的同時,降低對炮身結構強度和能源供應的壓力,利於在有限空間內實現高效電磁加速。


    〖磁場強度〗:


    電磁軌道能夠產生超強的磁場,磁場強度可達 200 特斯拉以上。


    〖炮彈初速度〗:


    炮彈在軌道上被加速到極高的速度,初速度可超過每秒 2000 米。


    〖炮彈材質與重量〗:


    經過研究分析,炮彈采用高強度合金鋼製成,重量約 1 千克,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外形,以減少飛行阻力。


    炮彈頭部為流線型設計,長度約 30 毫米;尾部電磁適配結構長度約 20 毫米,采用特殊導電耐磨材料確保在軌道上的良好加速性能。


    內部裝填約 50 克的高爆裝藥,采用精確的電子引信,確保在命中目標時有效起爆。


    〖能量供應〗(改進):


    “迅能星聚電容艙”由多個超級電容器組合而成。其總儲能可達1200萬焦耳,能量轉化效率約為 0.85。


    電磁軌道炮發射一枚炮彈大約需要230萬焦耳能量,在滿能量狀態且理想工況下,電容艙大約可支持發射5發炮彈。


    該電容艙能快速地充放電,功率密度極高,可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電能滿足發射需求,且充放電壽命長,充電速度快,有外部能源補充時能迅速恢複能量準備下一次發射。


    從炮彈質量和初速度方麵來看,根據動能公式e?=?mv2(其中e?是動能,m是質量,v是速度),如果炮彈質量為1千克,初速度為每秒2000米,其動能就達到了?x1x = 焦耳。


    但這隻是炮彈的動能部分,在電磁發射過程中,還會有能量損耗在軌道的電阻發熱、電磁輻射、以及係統的其他能量轉換環節等,所以實際發射一枚炮彈所需的能量會比炮彈的動能要多。


    同時,軌道炮的能量轉化效率不是100%,如果能量轉化效率為85%,要讓炮彈達到上述的動能,所需的總能量就約為.18 焦耳左右。


    〖迅能星聚電容艙〗


    <特點>:


    迅能星聚電容艙采用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構建。其電介質部分運用經微觀結構與成分優化的鈦酸鋇基陶瓷,極大提升單個電容器能量密度。電極則采用納米技術製備的碳納米管,憑借大比表麵積增加電荷存儲位點,借助量子尺寸效應改善整體性能。


    眾多此類超級電容器組合成小巧艙體,具備快速充放電特性與高功率密度,被艾莉亞起名“迅能星聚電容艙”。能在瞬間釋放巨額電能,以滿足電磁軌道炮發射的高能量需求。


    <優勢>:


    與傳統電池相比,該電容艙充放電壽命顯著延長,曆經多次快速充放電循環後仍能維持穩定性能,為野外持續作戰提供可靠保障。


    當然也可以安裝在馬力強大的戰車上,依靠強勁的動力輸出能力可以為電磁軌道炮的電容艙充電提供足夠的能量。


    <尺寸規格>:


    電容艙整體是一個0.5米的立方米,其外殼采用高強度鋁合金材質,在確保堅固耐用的同時實現輕量化設計,便於運輸與安置。


    內部超級電容器模塊呈陣列式布局,各模塊間以高效能導熱矽膠填充,既起到固定作用,又能及時傳導熱量,保障電容艙穩定運行。


    艙體頂部設置有多個散熱鰭片,與內部導熱矽膠協同工作,增強散熱效果,維持適宜的工作溫度環境。


    〖使用範圍〗:


    主要用於遠距離攻擊大型目標(有效射程可達 3000 米),如敵方的重型裝備、防禦工事、大型載具等。


    可在遠距離對敵方目標進行火力壓製和精確打擊。在大規模戰爭、戰略防禦或對敵方重要目標進行打擊的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


    〖使用威力〗:


    電磁軌道炮發射的炮彈具有巨大的動能,在擊中目標時產生的衝擊力相當於小型炮彈爆炸的威力。


    能夠輕鬆穿透一定厚度的裝甲鋼板,對於一些輕型裝甲目標或非裝甲目標,可造成嚴重破壞,使其結構受損、失去作戰能力,甚至直接被摧毀。


    【微波脈衝發射器】


    1. 電磁脈衝槍(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大小約 30 厘米,槍身形狀較為規整,便於手持操作。


    重量約 2 千克,握把處有防滑設計,方便使用者穩定握持,在操作過程中保持平衡。


    【重要技術參數】(改進):


    通過內置的微波脈衝發生裝置產生高強度的微波脈衝。


    脈衝頻率在 1 - 10 千兆赫茲之間,脈衝功率可達 1000 瓦。武器的有效輻射範圍呈圓錐形,在正前方 20 米半徑內可產生強烈的電磁幹擾效果。


    能量供應采用高性能的電池組,一次充電可支持連續發射 20 次脈衝。


    【使用範圍】:


    主要用於對敵方電子設備進行幹擾和破壞,對抗擁有先進電子裝備的敵人時非常有效。


    可用於攻擊敵方的通信設備、雷達係統、武器控製係統以及各種電子傳感器。在近距離(10 - 50 米)作戰中,可瞬間使敵方的電子裝備失效,打亂敵人的作戰部署。


    【使用威力】:


    發射出的微波脈衝能夠穿透大多數非金屬材料製成的外殼,對內部電子元件造成幹擾或永久性損壞。


    對於沒有特殊電磁防護的電子設備,在有效範圍內可使其短路、死機或失去信號傳輸能力。


    同時,高強度的微波脈衝對生物體也有一定的影響,可能導致人體神經係統紊亂、暫時失去行動能力,尤其對佩戴電子設備(如植入式芯片、電子義肢等)的人員影響更為明顯。


    2. 脈衝射流槍(更改外形)


    【尺寸大小】:


    長度約 80 厘米,槍體設計具有一定的流線型,便於操作和攜帶。重量約 4 千克,有專門的握持部位和肩托,可幫助使用者穩定射擊。


    【重要技術參數】(改進):


    通過特殊的能量轉換和激發裝置發射等離子體脈衝。


    每次發射可產生能量密度為每立方米 1000 焦耳的等離子體脈衝,脈衝速度可達每秒 500 米。


    武器的能量供應依靠強大的能量模塊,每個能量模塊可支持連續發射 10 次等離子體脈衝,脈衝持續時間約為 1 秒。


    【使用範圍】:


    主要用於中距離作戰(50 - 200 米),適用於對抗敵方的有生力量、輕型裝甲目標以及一些簡易的防禦工事。


    在城市戰鬥、基地防禦或對敵方集群目標進行攻擊時效果顯著。


    【使用威力】:


    等離子體脈衝具有強大的衝擊力和破壞力,在擊中目標時,會產生類似小型爆炸的效果。


    對人體目標,可造成嚴重的創傷,包括燒傷、衝擊傷等,甚至可能將敵人直接擊飛。對於輕型裝甲和防禦工事,脈衝射流槍能夠破壞其結構,使其出現裂縫或破損,降低其防禦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塵寰司令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柔的雛田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柔的雛田醬並收藏塵寰司令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