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拓跋宏抱得諾敏歸,這次搶親也算是結束了。


    這麽一趟折騰下來,將眾人的精力都耗費不少。其中不少人喘著粗氣,也不起身,隻是靜靜地躺在草原上。


    拓跋宏帶著諾敏,已經返迴城門口。


    城牆上站著的格日勒圖終於鬆了口氣,事情的發展總算是如他所願。


    他沒有理會身邊的那日蘇,朝孟卓可汗看了一眼。


    此時的後者與格日勒圖對了個眼神,笑道:“還是拓跋宏這小子贏了啊!走吧,咱們下去看看。”


    說罷,他身上的金色袍邊隨風流動,格日勒圖和那日蘇緊隨其後。


    城門口。


    孟卓可汗臉上帶著笑意,將拓跋宏二人並靠在一起的身姿看了又看。


    旋即,他鄭重地將諾敏的手交到拓跋宏手上。


    “拓跋宏,諾敏就交給你了,不要讓我失望。”


    不等拓跋宏開口,就見諾敏攥緊了他的手。孟卓可汗見狀,再次開口:“通天巫早已選定吉日,十月十八日為最佳。將該盡的禮數備齊後,你二人就速去吧!”


    草原上的婚禮都是要去男方家中才能舉行的,拓跋宏好歹是個實權那顏,怎麽能做贅婿呢?


    即便王庭和拓跋部之間有著遙遠的距離,但風俗不可破。


    “可是……聘禮……”


    貿貿然來到金帳王庭,拓跋宏哪裏有備上什麽聘禮,此刻隻能裝傻充愣。


    他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大出血,就見一旁的諾敏眨了下眼睛。


    孟卓可汗身側的格日勒圖立馬會意,上前幾步,在拓跋宏耳邊低語:


    “我在王庭還頗有些資產。此事不宜太遲,聘禮我早已備齊。”


    聽到這兒,拓跋宏沒了後顧之憂。


    他鄭重施了一禮,下跪宣誓道:“承蒙可汗抬愛,此生必不負公主。”


    後者撫著胡子大笑:“如此一來,我算是放心了。”


    …………


    貴族之間的珠聯璧合,是需要繁瑣形式的。


    兩人訂婚之前,拓跋宏要托媒人帶著象征和諧、甜蜜、旺盛的白糖、茶葉、膠等物品,用一塊白手巾包著前去撮合。


    普通牧民沒有這種繁瑣的訂婚禮,而這,還隻是訂婚前的第一個步驟。


    從這些訂婚禮的材料就可以看出,所要用到的物品在草原上還是很稀缺的。隻有諾敏收下了,婚事才可以繼續進行。


    緊接著,拓跋宏帶著99匹馬、99頭牛、99隻羊前去求婚,這些就是他用作聘禮的牧畜。


    草原上的風俗就是如此,隆重隻代表著形式比較繁瑣,但實際上所用到的數量卻並不多。


    為了娶親掏空任何一個部落的家底,恐怕是大家都不願見到的。


    與此同時,拓跋宏帶著哈達、奶酒、糖塊之類禮品前去求婚。通常來說,這個過程要進行數次才能定婚。諾敏收下訂婚禮後,拓跋宏緊接著向她送上三次酒。


    好在,這隻是過個形式,諾敏沒有絲毫阻攔就將這些酒水飲下。


    兩人出了王宮,舉行拜火儀式。


    拜火是草原上最普遍的儀式,不單單是娶親要用到,絕大多數禮儀都會用到。


    薩滿教認為火來源於天界,最神聖、潔淨,也最親切。它能洗滌一切汙穢、驅趕魔鬼、卜問休咎等。任何宗教儀禮都離不了火,包括各類祭品都要先獻一點給火神。


    兩人先是繞著王宮轉三圈,然後雙雙穿過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這個過程表示愛情的純真、堅貞不渝和新生活的興旺。


    隨著所有該在女方家應盡的禮節結束,眾人也該踏上迴拓跋部的路程了。


    告別了孟卓可汗,拓跋宏帶著諾敏和她的陪嫁團離開了王宮。


    從王宮到城門口的這段路上,他算是受盡了戲弄,不過拓跋宏並沒有生氣。


    因為這個環節也是娶親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男女雙方會互相追逐嬉戲。


    在這個過程中,諾敏的陪嫁隊伍多次將拓跋宏的禮帽挑至馬鞭,或是摔在地上,這讓拓跋宏不得不下馬去撿。


    其實也隻是為了拖延拓跋宏的趕路速度,這會讓陪嫁團先抵達城門,女方的麵子也會更高。


    不過,拓跋部眾將可不是吃素的。


    阿紮泰、陶柏、拓跋征、紇骨元三兄弟、額日樂欽、巴彥那、拉克申、阿瑟,這些家夥可是一個比一個莽。


    他們仗著馬快,直接把路給堵住了,待拓跋宏趕來才繼續放開通道。如此反複了幾次,陪嫁團這才消停下來。


    豔陽高照。


    王庭的主路兩旁擠滿了人,宮廷樂隊此刻正在城門口。


    他們吟唱著草原上流傳已久的送親歌:


    我最親愛的姑娘要嫁人了,


    嫁到那遙遠的地方。


    送親的隊伍馬蹄踏響,


    浩浩蕩蕩……


    那隊伍是紫檀色、


    棗紅色和銀色斑駁的馬群,


    你那珍珠珊瑚


    裝飾的蒙蘇頭飾,


    合著你座下的銅鈴叮當作響。


    可汗山的神明啊!


    為我們撫慰蒼生。


    我最親愛的姑娘就要嫁到遠方,


    你嫁的人家


    又會逐著水草遷向何處?


    送走那般不舍的你,


    不要迴頭歎息,


    沿途的風景在後退,


    馬兒帶走的新娘就不會迴歸……


    這歌聲雖然是從這些歌者的口中傳來,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孟卓可汗的真實想法。


    這對新人,帶著來自王庭的祝福,向東而去。


    ——————


    看作者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嘻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嘻鴿並收藏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