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拉圖走後,維耶魯夫被叫至大帳。


    一張簡易圖紙被放在了他的麵前。


    維耶魯夫看著拓跋宏遞過來的圖紙,問道:“那顏,這是……攻城錘?這種樣式我還從未見過。”


    “準確來說是攻城車。”拓跋宏好奇的問道,“維耶魯夫,穆羅尼亞帝國的攻城錘長什麽樣?跟我所畫的區別如何?”


    維耶魯夫的臉上露出追憶之色:“那顏,您知道的,我是步兵出身,曾經親自參與過對亞克興城的進攻。”


    他仔細地看了一眼圖紙,繼續說道:“穆羅尼亞攻城錘主體跟您畫的一樣,由一根巨大的木樁被鐵鏈吊在四輪車上,作戰時通過樁頭衝擊城門,以達到攻破城池的目的。


    不過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區別。穆羅尼亞帝國的攻城錘,錘頭跟您畫的稍微有些差異。


    攻城錘製作的靈感取自盤羊撞擊而來,所以錘頭呈盤羊角狀的螺旋紋。穆羅尼亞人相信,做成這種樣式的攻城錘更具威力。”


    維耶魯夫指了指圖紙上所畫的攻城車輪子,繼續說道:“還有此處也不同,穆羅尼亞攻城錘的四輪之上都有盾牌固定,呈傾斜狀。


    這樣可以防禦城牆上飛下來的箭矢。


    攻城的時候,一眾步兵在小型拋石機和弩炮的掩護下舉盾,推著攻城車向前,等到貼近城下,眾人就可以拉動木樁尾端的手柄和繩索,憑著一收一放的衝擊力一錘又一錘地鑿開城門。”


    維耶魯夫頓了頓,咧開嘴笑著說道:“不過您畫的攻城車還有如此大的封頂,像是直接套了個大盾在車上,作用倒也相似。”


    拓跋宏點點頭,說道:“盤羊角什麽的太過複雜,還是直接做成四棱尖頭,包上厚鐵皮。車頂再給我蒙上硬牛皮,免得守軍的矢石破壞。”


    維耶魯夫聽著拓跋宏說的這些,牙齒直發酸。


    “做這樣的一台攻城車,你需要多久?”


    “至少需要一天時間。”


    拓跋宏開口道:“先做一輛試試威力,你暫且退下吧!”


    “是。”


    拓跋宏坐在主位上,注視著合上的帳簾,思索了片刻。


    “紇骨元!”


    “在!那顏。”紇骨元從帳外探出頭來。


    “去找一些二十公分厚的木板,給咱們的駐地裝上大門。”


    “是!”


    …………


    次日。


    駐地大門處,新裝了兩扇“城門”。


    平日的拓跋部駐地門口空空蕩蕩,隻有兩根孤零零的粗柱子。


    現在裝了門倒是顯得有點怪異,惹得路過的牧民都頻頻留駐。


    維耶魯夫指著一旁的攻城車說道:“按照您的吩咐,第一輛攻城車已做成。”


    拓跋宏上前拍了拍這輛嶄新的攻城車。


    (請點擊圖片)


    隨後,數個戰士推著車衝向了拓跋部的新大門。


    “嘭!”


    並沒有一擊就鑿開,畢竟後麵還有門塞。


    不過還是有木屑從門上剝落。


    幾個牧民有些奇怪的看著這些部落的戰士們摧殘自家的大門。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撞擊,震得整個門頭都顫抖起來。


    終於在某個時間點,伴隨著周邊牧民的驚唿,“城門”開了。


    拓跋宏還算滿意,說道:“雖然實際情況比這複雜,但是也可堪一用。就照著這個的樣子,多造幾輛。”


    “是,那顏。”


    拓跋宏看著眾人收拾著已經破碎的“城門”陷入沉思。


    隨後,他看向維耶魯夫,問道:“維耶魯夫,我希望你能拋開國籍,公正地評價法瑞斯帝國軍隊的戰鬥力。”


    維耶魯夫靜下心來,想了很久,終於緩緩開口道:“平心而論,法瑞斯帝國的軍隊其實不弱。


    得益於廣袤而肥沃的領土,法瑞斯帝國擁有眾多人口,再加上能夠產出大量的糧食,所以軍隊的主體由大量步兵組成。


    隻有他們的貴族才能養得起騎兵,基本由騎士和騎士侍從組成。


    這一點,其實我們穆羅尼亞帝國跟法瑞斯帝國是相同的。


    我們兩國的騎兵規模相差不大,基本都受製於馬匹的數量。所以騎兵的裝備比起你們蒙蘇汗國的,也更加優良,最少都是穿著鎖子甲。”


    說到這兒,維耶魯夫頓了頓,先是看了一眼拓跋宏的表情,見他臉上沒有異色,繼續說道:“兩國的騎兵大多不像你們一樣精通騎射,通常都是配備鳶尾盾和騎槍衝陣。


    騎槍通常會在幾個迴合內甚至一照麵就碎開,如果沒在衝鋒時當場死亡,跌落下馬的騎兵會仰仗著甲胄的精良,使用單手劍和盾牌進行近身搏鬥。


    法瑞斯帝國的軍隊除了步兵還有長弓手,威力十分不俗。


    論大小和磅數,步弓肯定是大於騎弓的。再加上騎弓是在馬背上使用的,非常難以施展。


    法瑞斯人不像你們草原人一般從小就精通騎射之術,再加上他們的騎兵基本都是從小經受貴族的訓練,多是精通衝殺和搏鬥。


    當然,要說完全沒有騎射手,那倒也太過絕對,隻是騎射手的數量比較少罷了,而且那些能拉開弓的騎射手大多也隻是身穿半身鎖子甲。


    板甲雖然防禦性強,但關節處相對來說不太靈活,揮舞刀劍什麽的還行,要讓他們搭弓射箭那可太費勁兒了。”


    維耶魯夫說道激動時,伸出雙手不斷比劃著:“如果將法瑞斯騎射手和步弓手做對比比,騎射手的騎弓,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射速了。中短距離下,可以連續拉弦完成箭雨覆蓋,就是精準度差了太多。


    而步弓手是因為腳步紮實重心穩當,使得射出的箭精準度大大提高,而且法瑞斯長弓足有100餘磅的拉力,善射者甚至可以射穿鎖子甲。”


    拓拔宏附和地點了點頭,他相信維耶魯夫的說法,也感歎法瑞斯長弓的威力。


    要知道,他手上的極烈弓是三石弓,換算成以磅為單位,差不多也有260磅。但能拉開三石弓的射手,整個拓跋部數萬人裏才能找到這麽幾百人。


    而像普通牧民用的角弓通常不足一石,也就70多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嘻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嘻鴿並收藏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