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蘇察倫部
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 作者:莫嘻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具皮囊今年剛滿十八歲,是個草原那顏的兒子。
母親在其出生時難產而亡,上個月,父親也因傷寒迴歸了長生天。悲憤欲絕的他為此生了一場重病,眼看就要嗝屁的時候,拓跋宏這個來自異界的靈魂接盤了這個倒黴的人生。
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閹割到極致的係統。
基於前世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對拓跋宏而言,這並不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
原本拓跋宏以為初來乍到,威望不足以服眾。不過好在父親生前寬仁,族內叔伯和睦互助,都表示願意扶持年紀輕輕的拓跋宏繼承三等那顏的位置,並宣誓永不背棄。
短暫的一個月時間,讓他熟悉了周圍的環境,同時也選擇了認命,在草原上好好活下去。
就從打草穀開始吧,試著了解這個世界。
…………
博斯騰湖是蒙蘇汗國第二大淡水湖。落日的餘暉下,青幽的湖麵氤氳著水汽。
拓跋宏穿戴好皮甲,將部落諸多事務留給叔叔打理。連夜帶著三百人的隊伍和近千匹戰馬,浩浩蕩蕩地向台吉部進發。
在蒼茫草原上,數百名騎兵飛馳而過。剛剛鑽出洞窟,準備尋找食物的土撥鼠聽到這隆隆的馬蹄聲,一轉身,灰溜溜地竄迴了洞穴裏去。
騎兵行進的速度很快,特別是一支隻有三百人,配備了一人雙馬甚至三馬的輕騎兵。
拓跋宏所率領的騎兵隊伍,一路上走走停停,經過四天四夜的行軍,終於來到了烏甘草原的北部。
數千公裏的烏甘流域在這裏分成了烏托、甘霖兩大河。
這裏水草豐美,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動植物繁多,河流牽沼串泊。
烏托、甘霖兩河走勢蜿蜒曲折,繞烏甘草原而下,似戴在草原上的翡翠項鏈,為青青的草原平添秀色。
此地距離孟卓台吉部還有一半的路程,不過有一個大部落作為東北諸部落的補給站。
“那顏,前方就是蘇察倫部。”
開口的是拓跋武的兒子,拓跋律,今年已經是第三年參加打草穀了。
擁有打草穀“豐富經驗”的他協助拓拔宏管理隊伍及充當此次行動的向導。
拓跋宏揮了揮手,示意騎兵們下馬。他眯著眼睛看了看不遠處密密麻麻的氈房,估計得有近千之數。
拓跋宏微微一怔:“這蘇察倫部是什麽背景?麾下竟有如此多的部眾?”
拓跋律翻身下了馬,一邊牽著韁繩,一邊轉過頭迴答:“蘇察倫部那顏有個女兒喚作蘇迪雅,長相柔美,風姿綽約。16歲就嫁給孟克台吉做續弦,更是為台吉誕下了一個兒子。”
他撇了撇身後,湊到拓跋宏身邊輕聲說道:“最主要這個孩子身長貌偉,據說與台吉年輕時長得尤為相似,台吉在一眾子嗣裏對他比較偏愛。這些年蘇察倫部的地位也因此水漲船高,不僅被台吉封為一等那顏,賜予了一大塊封地。還收納了數萬部眾,在一等那顏裏都算是實力雄厚的了。”
拓跋宏挑了挑眉毛,揮手示意麾下輕騎往蘇察倫營地而去。
一番打聽,得知蘇察倫那顏已在晌午帶隊出發。拓跋宏決定先在原地休息一夜,用隨身帶的銀幣跟部落長老補充了些幹糧奶酪,換了一些新鮮的綿羊用作今晚的吃食。
蘇察倫部劃了一塊地,給露宿的部落紮帳篷。
入夜。
寬闊的空地上,跳動著一團團篝火,陸陸續續架起了一口口碩大的鐵鍋,搭上了燒烤架子。
一隻隻羊被牽出羊圈,草原漢子們將這些肥羊宰殺、切割出新鮮的羊肉放在翻滾著熱水的鐵鍋中滾熟,放在搭好的燒烤架上烤,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肉香味,勾人垂涎。
很快,一塊塊鮮美無比的烤肉、一勺勺肉料充足的肉湯被分給了奔波了幾日的騎兵們。
阿紮泰翻開隨身的皮袋,從裏頭抓起一大把炒米撒在肉湯裏,又不慌不忙地撿起草間抖落的,盡數丟進碗裏。隻見他鼓足了腮幫子,將肉湯吹了又吹,見不再往上冒熱氣,便順著碗邊咕嚕著將鮮美的肉粥吞下肚。直到沒了湯水,這才伸出舌頭將附在碗底的炒米刮幹淨。
放下空碗,阿紮泰開始品嚐烤肉。吱吱冒油的羊肉散發著迷人的香味兒,他大口吞嚼著肉塊,在嘴裏反複煸炒。就像是用剪刀剪羊毛一樣,剃淨棒骨上的每一絲羊肉。直到骨頭都快被嗦禿嚕皮了,才意猶未盡的嗦了嗦手指。
阿紮泰把雙手往草地上一抹,拾起碗往大鍋走去。等他往鍋裏一看,這才傻了眼。剛才還裝滿肉塊的大鍋,此刻別說羊肉,連骨頭都不剩一根。無奈,阿紮泰隻能舀了碗湯,找了個角落歇著。
當阿紮泰低著頭端著羊湯遛縫,嘟囔著罵那些搶食的牲口時,一塊羊排靜靜地放在了阿紮泰麵前。
阿紮泰抬起了頭,看到眼前人的那一刻,他連忙站起了身子。
“那……那顏,我……”
阿紮泰感覺自己的臉已經變成了一塊烙餅。
“沒吃飽吧?”拓跋宏笑著拍了拍眼前這個精瘦小子的肩膀,示意他一起坐下,“叫什麽名字?”
“稟那顏,我叫阿紮泰。”
“阿紮泰?幸運嗎,不錯的寓意。家裏有幾口人?”
“阿爸、阿媽,還有兩個弟弟妹妹。”阿紮泰抓了抓頭發,受寵若驚地說道。
“不必緊張。接下來的路上若沒吃飽飯,盡管來找我討要吃食,我還不至於讓手下的戰士餓肚子。”
拓跋宏正開著玩笑,卻見這小子表情嚴肅,似乎在側耳聽著什麽。隨後又俯下身子將耳朵貼向地麵。片刻,等他起身說了一句話,卻把拓跋宏驚訝到了。
“那顏,五公裏外有騎兵趕來,最少有一千匹戰馬。”
拓跋宏愣了一下,都已經入夜了,還會有部落趕來?看這小子信誓旦旦的樣子也不太像在說謊,難道他真能聽到這麽遠的動靜?
帶著疑惑靜等了八分鍾後,拓跋宏得到了答案。
當浩浩蕩蕩的五百騎兵趕進草場,拓跋宏知道,或許他撿到了一個斥候的好苗子。
…………
母親在其出生時難產而亡,上個月,父親也因傷寒迴歸了長生天。悲憤欲絕的他為此生了一場重病,眼看就要嗝屁的時候,拓跋宏這個來自異界的靈魂接盤了這個倒黴的人生。
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閹割到極致的係統。
基於前世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對拓跋宏而言,這並不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
原本拓跋宏以為初來乍到,威望不足以服眾。不過好在父親生前寬仁,族內叔伯和睦互助,都表示願意扶持年紀輕輕的拓跋宏繼承三等那顏的位置,並宣誓永不背棄。
短暫的一個月時間,讓他熟悉了周圍的環境,同時也選擇了認命,在草原上好好活下去。
就從打草穀開始吧,試著了解這個世界。
…………
博斯騰湖是蒙蘇汗國第二大淡水湖。落日的餘暉下,青幽的湖麵氤氳著水汽。
拓跋宏穿戴好皮甲,將部落諸多事務留給叔叔打理。連夜帶著三百人的隊伍和近千匹戰馬,浩浩蕩蕩地向台吉部進發。
在蒼茫草原上,數百名騎兵飛馳而過。剛剛鑽出洞窟,準備尋找食物的土撥鼠聽到這隆隆的馬蹄聲,一轉身,灰溜溜地竄迴了洞穴裏去。
騎兵行進的速度很快,特別是一支隻有三百人,配備了一人雙馬甚至三馬的輕騎兵。
拓跋宏所率領的騎兵隊伍,一路上走走停停,經過四天四夜的行軍,終於來到了烏甘草原的北部。
數千公裏的烏甘流域在這裏分成了烏托、甘霖兩大河。
這裏水草豐美,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動植物繁多,河流牽沼串泊。
烏托、甘霖兩河走勢蜿蜒曲折,繞烏甘草原而下,似戴在草原上的翡翠項鏈,為青青的草原平添秀色。
此地距離孟卓台吉部還有一半的路程,不過有一個大部落作為東北諸部落的補給站。
“那顏,前方就是蘇察倫部。”
開口的是拓跋武的兒子,拓跋律,今年已經是第三年參加打草穀了。
擁有打草穀“豐富經驗”的他協助拓拔宏管理隊伍及充當此次行動的向導。
拓跋宏揮了揮手,示意騎兵們下馬。他眯著眼睛看了看不遠處密密麻麻的氈房,估計得有近千之數。
拓跋宏微微一怔:“這蘇察倫部是什麽背景?麾下竟有如此多的部眾?”
拓跋律翻身下了馬,一邊牽著韁繩,一邊轉過頭迴答:“蘇察倫部那顏有個女兒喚作蘇迪雅,長相柔美,風姿綽約。16歲就嫁給孟克台吉做續弦,更是為台吉誕下了一個兒子。”
他撇了撇身後,湊到拓跋宏身邊輕聲說道:“最主要這個孩子身長貌偉,據說與台吉年輕時長得尤為相似,台吉在一眾子嗣裏對他比較偏愛。這些年蘇察倫部的地位也因此水漲船高,不僅被台吉封為一等那顏,賜予了一大塊封地。還收納了數萬部眾,在一等那顏裏都算是實力雄厚的了。”
拓跋宏挑了挑眉毛,揮手示意麾下輕騎往蘇察倫營地而去。
一番打聽,得知蘇察倫那顏已在晌午帶隊出發。拓跋宏決定先在原地休息一夜,用隨身帶的銀幣跟部落長老補充了些幹糧奶酪,換了一些新鮮的綿羊用作今晚的吃食。
蘇察倫部劃了一塊地,給露宿的部落紮帳篷。
入夜。
寬闊的空地上,跳動著一團團篝火,陸陸續續架起了一口口碩大的鐵鍋,搭上了燒烤架子。
一隻隻羊被牽出羊圈,草原漢子們將這些肥羊宰殺、切割出新鮮的羊肉放在翻滾著熱水的鐵鍋中滾熟,放在搭好的燒烤架上烤,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肉香味,勾人垂涎。
很快,一塊塊鮮美無比的烤肉、一勺勺肉料充足的肉湯被分給了奔波了幾日的騎兵們。
阿紮泰翻開隨身的皮袋,從裏頭抓起一大把炒米撒在肉湯裏,又不慌不忙地撿起草間抖落的,盡數丟進碗裏。隻見他鼓足了腮幫子,將肉湯吹了又吹,見不再往上冒熱氣,便順著碗邊咕嚕著將鮮美的肉粥吞下肚。直到沒了湯水,這才伸出舌頭將附在碗底的炒米刮幹淨。
放下空碗,阿紮泰開始品嚐烤肉。吱吱冒油的羊肉散發著迷人的香味兒,他大口吞嚼著肉塊,在嘴裏反複煸炒。就像是用剪刀剪羊毛一樣,剃淨棒骨上的每一絲羊肉。直到骨頭都快被嗦禿嚕皮了,才意猶未盡的嗦了嗦手指。
阿紮泰把雙手往草地上一抹,拾起碗往大鍋走去。等他往鍋裏一看,這才傻了眼。剛才還裝滿肉塊的大鍋,此刻別說羊肉,連骨頭都不剩一根。無奈,阿紮泰隻能舀了碗湯,找了個角落歇著。
當阿紮泰低著頭端著羊湯遛縫,嘟囔著罵那些搶食的牲口時,一塊羊排靜靜地放在了阿紮泰麵前。
阿紮泰抬起了頭,看到眼前人的那一刻,他連忙站起了身子。
“那……那顏,我……”
阿紮泰感覺自己的臉已經變成了一塊烙餅。
“沒吃飽吧?”拓跋宏笑著拍了拍眼前這個精瘦小子的肩膀,示意他一起坐下,“叫什麽名字?”
“稟那顏,我叫阿紮泰。”
“阿紮泰?幸運嗎,不錯的寓意。家裏有幾口人?”
“阿爸、阿媽,還有兩個弟弟妹妹。”阿紮泰抓了抓頭發,受寵若驚地說道。
“不必緊張。接下來的路上若沒吃飽飯,盡管來找我討要吃食,我還不至於讓手下的戰士餓肚子。”
拓跋宏正開著玩笑,卻見這小子表情嚴肅,似乎在側耳聽著什麽。隨後又俯下身子將耳朵貼向地麵。片刻,等他起身說了一句話,卻把拓跋宏驚訝到了。
“那顏,五公裏外有騎兵趕來,最少有一千匹戰馬。”
拓跋宏愣了一下,都已經入夜了,還會有部落趕來?看這小子信誓旦旦的樣子也不太像在說謊,難道他真能聽到這麽遠的動靜?
帶著疑惑靜等了八分鍾後,拓跋宏得到了答案。
當浩浩蕩蕩的五百騎兵趕進草場,拓跋宏知道,或許他撿到了一個斥候的好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