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下共有13州,曹魏獨得9州,蜀漢得2州,東吳得2州。
如今東吳被劉芒消滅,正是北上討伐曹魏的好時候,想必到時候,蜀漢也會趁機咬曹魏一口的。
打曹魏,首先要打襄陽,接著打南陽,然後,攻破虎牢關,直取曹魏都城~洛陽。
以上是劉芒在係統商城買了一張地圖,簡單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勢。
曹魏是中原,大部分是平原地區。
東吳是長江地區,到曹魏地盤。
必須有大量船隻,劉芒在鐵匠鋪準備打造500艘千人大戰船和100艘500人戰船。
不過攻打曹魏之前,起碼要後方安穩。
這是需要一番溝通和安排的。
吳王宮,大堂。
劉大,劉三,劉四,陸康分別站立兩側。
“陸軍師,何在”?
“大將軍王,老臣在”。
“陸軍師,如今,江南6郡81縣城,官員如何,民心又如何”?
“迴大將軍王話,官員們都在職,據老臣所知大部分官員對百姓還是不錯的”。
“百姓們,人人擁護大漢,擁護大將軍王,希望大將軍王,早日掃除反賊曹魏和蜀漢,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好,民心可用,本王決定三日後,登壇祭祖,傳文天下,出兵30萬,討伐曹魏,此事還有勞,陸軍師操辦”。
“老臣記住了”。
“還有一件事,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這件事也有勞,陸軍師操辦了”。
“老臣記下了”。
“好,三天內,兩件大事,陸軍師,辛苦你了”。
“大將軍王,這是臣應該做的,為主分憂,乃是為人臣子的本分”。
“好,你下去準備吧”。
“是,老臣告退”。
陸康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劉大,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本王三天後,就要出征了,給你留下10萬人馬,鎮守江南,有沒有問題”?
“迴大將軍王話,沒有任何問題”。
“很好,你下去準備一下吧”。
“是”。
劉大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劉三,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三天後出征,你部是先鋒官,有沒有問題”?
“迴大將軍王話,沒有任何問題”。
“很好,下去安排一下,這三天好好吃飯,睡覺,休息好,養足精神”。
“是”。
劉三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劉四,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你馬上下去和你們的人一起檢查一下1000輛投石車,有沒有問題,這可關係到攻城的大事,馬虎不得”。
“是,大將軍王,末將遵命”。
“嗯,下去忙吧”。
“是”。
劉四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安排完,劉芒終於能休息一下了。
吩咐人,做了烤雞,烤鴨,烤牛肉,美酒,唱曲的,跳舞的,一起嗨皮一下。
喝酒吃肉,聽曲,看舞蹈,能放鬆全身,心情愉快。
當大王,雖然費腦子,但是生活還是不錯的,有娛樂,吃的好,喝的好,還有小姐姐,唱曲,跳舞蹈。
這三天,沒有什麽大事。
劉芒也就吃吃喝喝,早睡早起,養精神。
三天後,吳宮城外。
祭壇上,有兩幅畫像,分別是大漢高祖,大漢武帝,有一張桌子,上麵有貢品,有一張詔書。
桌子前站立著劉芒。
台下站立著三軍將士,30萬黑甲軍,1萬銀甲軍。
劉芒拿起桌子上的王詔,讀了起來。
“孤大漢中山靖王,兼職蕩寇大將軍劉芒,自奉詔討反賊以來,兢兢業業,終於在一個月前消滅東吳,擒獲孫權,至此,江南6郡81縣城,重迴大漢懷抱”。
“大漢萬歲,大將軍王,威武”!
“大漢萬歲,大將軍王,威武”!
........
31萬將士齊聲歡唿,場麵激動人心。
劉芒伸手往下一壓,靜悄悄的。
“今江南已定,百姓歸心,正是北上討伐曹魏的好時候,曹魏者,反賊也,曹操,漢臣也,如今其子曹丕,居然自立為偽帝,乃不忠也”。
“曹丕登基後還虐待自己的親兄弟,是為不義,曹操一生,為國為民,有功也,然而其,到死也未稱帝”。
“其子曹丕,狂妄自大,居然自立稱帝,是為不孝,其手下貪官汙吏眾多,坑害百姓甚苦,是為不仁”。
“曹丕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厚顏無恥之徒,不配活著,本王為天下百姓計,為天下安定計,決定起兵31萬,北上伐魏”。
“大將軍王,威武”。
“大將軍王,萬歲”。
.........
“劉三,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本王命令你部,為三軍開路,有沒有問題”。
“迴大將軍王話,沒有問題”。
“很好,出發”。
“是”。
劉芒親率31萬大軍,乘坐大戰船,一路上起起伏伏,在長江上,前看不到頭,後看不到尾。
剛到江夏,江夏太守立刻開城門投降。
劉芒準降,仍然讓他做江夏太守。
31萬大軍,一路行軍到襄陽。
襄陽城高大,厚實,糧草多。
襄陽守將是曹魏大將軍曹仁,手上有精兵10萬,又據城而守,絲毫不慌。
劉芒在襄陽城外,30裏處安營紮寨,絲毫沒有攻城的打算。
蜀漢,都城~成都,朝堂。
劉備:“諸位,如今中山靖王劉芒,已經率領31萬大軍,打到襄陽城下,爾等有何看法”?
趙雲:“陛下,此乃天賜良機,正是討伐曹魏,振興漢室的大好機會”。
張飛:“陛下,子龍說的不錯,這是個好機會,俺願意率領本部兵馬做先鋒”。
諸葛亮:“陛下,三將軍,四將軍說的在理,此等機緣,百年難遇,匡扶漢室有望也”。
........
劉備:“好,朕意已決,起全國兵馬50萬,張飛為左先鋒,趙雲為右先鋒,全力攻打曹魏,此戰不生擒曹丕,朕決不罷休”。
劉備:“命二弟關羽率領全部兵馬,攻打襄樊,朕要給曹魏一個大驚喜,哈哈”。
劉備:“太子劉禪監國,丞相諸葛亮輔政,廖化為禁軍統領”。
趙雲:“陛下英明”。
張飛:“陛下聖明”。
........
如今東吳被劉芒消滅,正是北上討伐曹魏的好時候,想必到時候,蜀漢也會趁機咬曹魏一口的。
打曹魏,首先要打襄陽,接著打南陽,然後,攻破虎牢關,直取曹魏都城~洛陽。
以上是劉芒在係統商城買了一張地圖,簡單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勢。
曹魏是中原,大部分是平原地區。
東吳是長江地區,到曹魏地盤。
必須有大量船隻,劉芒在鐵匠鋪準備打造500艘千人大戰船和100艘500人戰船。
不過攻打曹魏之前,起碼要後方安穩。
這是需要一番溝通和安排的。
吳王宮,大堂。
劉大,劉三,劉四,陸康分別站立兩側。
“陸軍師,何在”?
“大將軍王,老臣在”。
“陸軍師,如今,江南6郡81縣城,官員如何,民心又如何”?
“迴大將軍王話,官員們都在職,據老臣所知大部分官員對百姓還是不錯的”。
“百姓們,人人擁護大漢,擁護大將軍王,希望大將軍王,早日掃除反賊曹魏和蜀漢,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好,民心可用,本王決定三日後,登壇祭祖,傳文天下,出兵30萬,討伐曹魏,此事還有勞,陸軍師操辦”。
“老臣記住了”。
“還有一件事,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這件事也有勞,陸軍師操辦了”。
“老臣記下了”。
“好,三天內,兩件大事,陸軍師,辛苦你了”。
“大將軍王,這是臣應該做的,為主分憂,乃是為人臣子的本分”。
“好,你下去準備吧”。
“是,老臣告退”。
陸康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劉大,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本王三天後,就要出征了,給你留下10萬人馬,鎮守江南,有沒有問題”?
“迴大將軍王話,沒有任何問題”。
“很好,你下去準備一下吧”。
“是”。
劉大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劉三,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三天後出征,你部是先鋒官,有沒有問題”?
“迴大將軍王話,沒有任何問題”。
“很好,下去安排一下,這三天好好吃飯,睡覺,休息好,養足精神”。
“是”。
劉三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劉四,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你馬上下去和你們的人一起檢查一下1000輛投石車,有沒有問題,這可關係到攻城的大事,馬虎不得”。
“是,大將軍王,末將遵命”。
“嗯,下去忙吧”。
“是”。
劉四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退下了。
安排完,劉芒終於能休息一下了。
吩咐人,做了烤雞,烤鴨,烤牛肉,美酒,唱曲的,跳舞的,一起嗨皮一下。
喝酒吃肉,聽曲,看舞蹈,能放鬆全身,心情愉快。
當大王,雖然費腦子,但是生活還是不錯的,有娛樂,吃的好,喝的好,還有小姐姐,唱曲,跳舞蹈。
這三天,沒有什麽大事。
劉芒也就吃吃喝喝,早睡早起,養精神。
三天後,吳宮城外。
祭壇上,有兩幅畫像,分別是大漢高祖,大漢武帝,有一張桌子,上麵有貢品,有一張詔書。
桌子前站立著劉芒。
台下站立著三軍將士,30萬黑甲軍,1萬銀甲軍。
劉芒拿起桌子上的王詔,讀了起來。
“孤大漢中山靖王,兼職蕩寇大將軍劉芒,自奉詔討反賊以來,兢兢業業,終於在一個月前消滅東吳,擒獲孫權,至此,江南6郡81縣城,重迴大漢懷抱”。
“大漢萬歲,大將軍王,威武”!
“大漢萬歲,大將軍王,威武”!
........
31萬將士齊聲歡唿,場麵激動人心。
劉芒伸手往下一壓,靜悄悄的。
“今江南已定,百姓歸心,正是北上討伐曹魏的好時候,曹魏者,反賊也,曹操,漢臣也,如今其子曹丕,居然自立為偽帝,乃不忠也”。
“曹丕登基後還虐待自己的親兄弟,是為不義,曹操一生,為國為民,有功也,然而其,到死也未稱帝”。
“其子曹丕,狂妄自大,居然自立稱帝,是為不孝,其手下貪官汙吏眾多,坑害百姓甚苦,是為不仁”。
“曹丕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厚顏無恥之徒,不配活著,本王為天下百姓計,為天下安定計,決定起兵31萬,北上伐魏”。
“大將軍王,威武”。
“大將軍王,萬歲”。
.........
“劉三,何在”?
“大將軍王,末將在”。
“本王命令你部,為三軍開路,有沒有問題”。
“迴大將軍王話,沒有問題”。
“很好,出發”。
“是”。
劉芒親率31萬大軍,乘坐大戰船,一路上起起伏伏,在長江上,前看不到頭,後看不到尾。
剛到江夏,江夏太守立刻開城門投降。
劉芒準降,仍然讓他做江夏太守。
31萬大軍,一路行軍到襄陽。
襄陽城高大,厚實,糧草多。
襄陽守將是曹魏大將軍曹仁,手上有精兵10萬,又據城而守,絲毫不慌。
劉芒在襄陽城外,30裏處安營紮寨,絲毫沒有攻城的打算。
蜀漢,都城~成都,朝堂。
劉備:“諸位,如今中山靖王劉芒,已經率領31萬大軍,打到襄陽城下,爾等有何看法”?
趙雲:“陛下,此乃天賜良機,正是討伐曹魏,振興漢室的大好機會”。
張飛:“陛下,子龍說的不錯,這是個好機會,俺願意率領本部兵馬做先鋒”。
諸葛亮:“陛下,三將軍,四將軍說的在理,此等機緣,百年難遇,匡扶漢室有望也”。
........
劉備:“好,朕意已決,起全國兵馬50萬,張飛為左先鋒,趙雲為右先鋒,全力攻打曹魏,此戰不生擒曹丕,朕決不罷休”。
劉備:“命二弟關羽率領全部兵馬,攻打襄樊,朕要給曹魏一個大驚喜,哈哈”。
劉備:“太子劉禪監國,丞相諸葛亮輔政,廖化為禁軍統領”。
趙雲:“陛下英明”。
張飛:“陛下聖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