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日記(三)
輪迴遊戲:開局核平霓虹島國! 作者:南雲道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19年,1月15日。
我在安定組,執行第一次任務。
郊外的一條村,名叫楊家村,因為遷拆問題,村民暴怒。
第一日,我們安定組負責現場拍攝,尋找其中的刺頭。”
“2019年,1月17日。
經過調查,我終於發現了村民暴怒的原因是協議問題。
官服與開發商,答應給村民繳納社保醫保,以及高額賠償通通作廢。
因為消息放了出去,時間拖得久,楊家村的地價暴跌,沒有人再覬覦這邊的地塊。
開發商美其名曰,根據時價調整受夠價格,但一切都是他們的手段。
官服的人站在旁邊,一動不動。
我,究竟在幫他們..還是在害他們?”
“1月18日,我久違地穿起製服,拿起防爆盾與警棍,與自己的幾位安定組成員抵達楊家村。
談崩了,楊家村所有的村民要麽是拿起榔頭,要麽是拿起磚頭。
我愣神的看著暴怒的村民,愣神之際,一塊搬磚,在腳邊落地。
要是對麵扔的準點..恐怕我已經頭破血流了。
我拿起防爆盾,加入防暴隊伍。
隻是,那種充斥我內心的,虛假的正義感..也在此刻蕩然全無。”
“2月1日,楊家村的事件終於平息,這是我難忘的經曆。”
“3月28日,處理退伍軍人安置問題。”
“4月3日,處理越級信訪,聚眾拉橫幅問題。”
“6月5日,處理拆遷問題..”
“7月12,我生日了..但,還有意義嗎?
現在的我,隻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生早已被固定好的工具人。”
小美翻著這本更加新款的日記,眉頭越來越緊皺。
這一切...仿佛正在往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著。
“8月12日,花香村盧姓一家,因拆遷問題屢屢鬧市,前往處理。”
“13日,查明該人因不滿拆遷價格,屢屢與村府對抗。
但實際上,無論是派出所裏頭的監控,還是他們在家中的對話,都甚是微妙。
我猜測,村府肯定用了點手段,而盧家也不是什麽好人,想坐地起價。
到最後,事情不是事情,隻不過是兩群利欲熏心者,浪費公共資源..”
“9月4日,盧家人以迫害為由,竟然逃亡霓虹尋求庇護..
什麽時候,華夏人也需要去霓虹尋求庇護了?這是可悲,還是可歎...”
“10月2日,病毒爆發,阿美尼卡汙蔑是我們幹的,我嗬嗬他一臉。”
“11月,我一直在單位居住,因為生活用品沒及時補充,整個人看起來都有點邋遢。其實,那是我特意的,看到太多令人紮心的情報,我愈發麻木,但我卻不能接受這種麻木。”
“12月,病毒防止取得成效,我也在此時上交了辭呈。
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遞交辭呈的時候,寫的理由的準備考公。
但那韋副隊長,仿佛知道我是沒法考公一般,詫異的看了我一眼。
但他見我沒別的話說,還是默默的簽下了同意的字樣。
‘加油,我看好你’,是這個接觸不久的副隊長,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12月18日,我已經開始離職,之前存下來的假期,讓我不用再煎熬。
隻是,與家裏人再吵了一架。
他們覺得,在部門任職就是一個好工作,在裏麵安安分分的待一生,恐怕就是他們給我的安排。
然而,我早就不信任他們,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說了算!”
“2020年,1月13日。
奶奶,也因為腸胃癌病逝。
我忽然覺得,怎樣才算是孝呢?
是我父親這樣,付出了許多錢財,讓奶奶的性命堅持多了半年?
半年前,她就已經進入晚期。
我,也看著她痛苦了半年,說不出話來。
奶奶,一路走好...”
“2020年,2月1日。
奶奶的喪事處理完畢,我搭上了出發的列車。
我不知道,路上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但我知道...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
我的內心無比的安靜..或許,這就是我想選擇的?”
日記戛然而止,第二本日記再無其他內容可看。
小美心情極度不適,因為他在替曾經的何曦感到不值。
對父母無保留的相信,隻讓自己換來不得誌的路途。
雖然人是隻能相信自己,靠自己才是正途,這種道理誰有不知道呢?
我們都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曆,從何曦的成長經曆來看,是他父母把他養到這副模樣,又隻替他吊兒郎當的安排人生。
這種父母,是不合格的,也是折磨人的。
身為母親,唯唯諾諾,雖然勤理家務,卻不懂的教育兒子,隻知道無聊時出去打麻將,去旅遊,去與所謂的達官貴人結識,而不是關心兒子的身心。
身為父親,做出一副看重親情,照顧兄弟的模樣。然而能力有限,一有點事就擺出一副臭臉,動輒打罵,隻知道說出大道理,而不知道。
他的兒子,需要的是陪伴,需要的是理解,需要的是!
他說出尊重兒子的理想,會支持兒子理想的時候,言出必行。
而不是把對外人畫餅的模式,搬到自己的兒子身上,以為說兩句大義凜然的話,就能讓兒子有所成就!
這..何嚐不是眾多老一輩父母的悲哀呢?他們的見識,他們的能力,十分有限。
要是人在3歲的時候就能知道,無論是誰,即便是父母,都有自私的一麵。
或許像何曦這般,或者不如何曦的人們。
也可以,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
小美不再去想幸存者偏差的事,拿出最後一本,也是最厚的一本日記。
前麵兩本,分別記載了他5歲到25歲之間發生的事。
二十年的迴憶,不過隻填滿了兩本薄薄的日記...
現在是2023年9月..那麽這段時間裏麵。
何曦到底經曆過什麽?
抱著最厚的疑惑,小美打開了最後一本日記。
“2020年,2月15日。
我用了大半積蓄,做了飛秒手術恢複視力。其餘剩下的,買了台較為先進的手提,一部全球通用的水果電話。
今日,我終於用盡最後的積蓄,抵達了目的地。
位於中東某處..千辛萬苦打聽來的,雇傭兵訓練所!
此刻,我隻想提槍,上戰場...
殺人!”
....
我在安定組,執行第一次任務。
郊外的一條村,名叫楊家村,因為遷拆問題,村民暴怒。
第一日,我們安定組負責現場拍攝,尋找其中的刺頭。”
“2019年,1月17日。
經過調查,我終於發現了村民暴怒的原因是協議問題。
官服與開發商,答應給村民繳納社保醫保,以及高額賠償通通作廢。
因為消息放了出去,時間拖得久,楊家村的地價暴跌,沒有人再覬覦這邊的地塊。
開發商美其名曰,根據時價調整受夠價格,但一切都是他們的手段。
官服的人站在旁邊,一動不動。
我,究竟在幫他們..還是在害他們?”
“1月18日,我久違地穿起製服,拿起防爆盾與警棍,與自己的幾位安定組成員抵達楊家村。
談崩了,楊家村所有的村民要麽是拿起榔頭,要麽是拿起磚頭。
我愣神的看著暴怒的村民,愣神之際,一塊搬磚,在腳邊落地。
要是對麵扔的準點..恐怕我已經頭破血流了。
我拿起防爆盾,加入防暴隊伍。
隻是,那種充斥我內心的,虛假的正義感..也在此刻蕩然全無。”
“2月1日,楊家村的事件終於平息,這是我難忘的經曆。”
“3月28日,處理退伍軍人安置問題。”
“4月3日,處理越級信訪,聚眾拉橫幅問題。”
“6月5日,處理拆遷問題..”
“7月12,我生日了..但,還有意義嗎?
現在的我,隻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生早已被固定好的工具人。”
小美翻著這本更加新款的日記,眉頭越來越緊皺。
這一切...仿佛正在往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著。
“8月12日,花香村盧姓一家,因拆遷問題屢屢鬧市,前往處理。”
“13日,查明該人因不滿拆遷價格,屢屢與村府對抗。
但實際上,無論是派出所裏頭的監控,還是他們在家中的對話,都甚是微妙。
我猜測,村府肯定用了點手段,而盧家也不是什麽好人,想坐地起價。
到最後,事情不是事情,隻不過是兩群利欲熏心者,浪費公共資源..”
“9月4日,盧家人以迫害為由,竟然逃亡霓虹尋求庇護..
什麽時候,華夏人也需要去霓虹尋求庇護了?這是可悲,還是可歎...”
“10月2日,病毒爆發,阿美尼卡汙蔑是我們幹的,我嗬嗬他一臉。”
“11月,我一直在單位居住,因為生活用品沒及時補充,整個人看起來都有點邋遢。其實,那是我特意的,看到太多令人紮心的情報,我愈發麻木,但我卻不能接受這種麻木。”
“12月,病毒防止取得成效,我也在此時上交了辭呈。
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遞交辭呈的時候,寫的理由的準備考公。
但那韋副隊長,仿佛知道我是沒法考公一般,詫異的看了我一眼。
但他見我沒別的話說,還是默默的簽下了同意的字樣。
‘加油,我看好你’,是這個接觸不久的副隊長,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12月18日,我已經開始離職,之前存下來的假期,讓我不用再煎熬。
隻是,與家裏人再吵了一架。
他們覺得,在部門任職就是一個好工作,在裏麵安安分分的待一生,恐怕就是他們給我的安排。
然而,我早就不信任他們,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說了算!”
“2020年,1月13日。
奶奶,也因為腸胃癌病逝。
我忽然覺得,怎樣才算是孝呢?
是我父親這樣,付出了許多錢財,讓奶奶的性命堅持多了半年?
半年前,她就已經進入晚期。
我,也看著她痛苦了半年,說不出話來。
奶奶,一路走好...”
“2020年,2月1日。
奶奶的喪事處理完畢,我搭上了出發的列車。
我不知道,路上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但我知道...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
我的內心無比的安靜..或許,這就是我想選擇的?”
日記戛然而止,第二本日記再無其他內容可看。
小美心情極度不適,因為他在替曾經的何曦感到不值。
對父母無保留的相信,隻讓自己換來不得誌的路途。
雖然人是隻能相信自己,靠自己才是正途,這種道理誰有不知道呢?
我們都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曆,從何曦的成長經曆來看,是他父母把他養到這副模樣,又隻替他吊兒郎當的安排人生。
這種父母,是不合格的,也是折磨人的。
身為母親,唯唯諾諾,雖然勤理家務,卻不懂的教育兒子,隻知道無聊時出去打麻將,去旅遊,去與所謂的達官貴人結識,而不是關心兒子的身心。
身為父親,做出一副看重親情,照顧兄弟的模樣。然而能力有限,一有點事就擺出一副臭臉,動輒打罵,隻知道說出大道理,而不知道。
他的兒子,需要的是陪伴,需要的是理解,需要的是!
他說出尊重兒子的理想,會支持兒子理想的時候,言出必行。
而不是把對外人畫餅的模式,搬到自己的兒子身上,以為說兩句大義凜然的話,就能讓兒子有所成就!
這..何嚐不是眾多老一輩父母的悲哀呢?他們的見識,他們的能力,十分有限。
要是人在3歲的時候就能知道,無論是誰,即便是父母,都有自私的一麵。
或許像何曦這般,或者不如何曦的人們。
也可以,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
小美不再去想幸存者偏差的事,拿出最後一本,也是最厚的一本日記。
前麵兩本,分別記載了他5歲到25歲之間發生的事。
二十年的迴憶,不過隻填滿了兩本薄薄的日記...
現在是2023年9月..那麽這段時間裏麵。
何曦到底經曆過什麽?
抱著最厚的疑惑,小美打開了最後一本日記。
“2020年,2月15日。
我用了大半積蓄,做了飛秒手術恢複視力。其餘剩下的,買了台較為先進的手提,一部全球通用的水果電話。
今日,我終於用盡最後的積蓄,抵達了目的地。
位於中東某處..千辛萬苦打聽來的,雇傭兵訓練所!
此刻,我隻想提槍,上戰場...
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