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聲音哆嗦,還想再說些什麽。
李自成大喝一聲。
“拉下去,將這守財奴狠打四十板子,然後再審!”
左右親兵大喝迴應,隨即將福王按倒在地,剝掉衣服,扒開褲子,露出來雪白的肥大屁股。
頓時內宮門外一片人頭攢動,人群入浪潮般擁擠上前。大家都想看看當今皇帝的叔叔被打是個什麽模樣。
隨著一聲喝令“行刑”。
手執長竹板的士兵便開始打了起來。每拍打一下都是對在場所有百姓的一次震撼。
“自古以來隻聽過百姓受刑,不知屈死了多少性命,從來沒想過王爺也會被打屁股。”
“何止是打屁股啊!一會還要殺頭呢!”
“咦!連福王也可以殺,我可是連想也不敢想的!”
一個滿臉胡須的中年人哼了一聲,說道:
“什麽他娘的金技玉葉,龍子龍孫。他們這種人能夠封王封侯,作威作福,還不是因為有個好老子!”
“對!如今闖王來了,叫他們一個都好不了。”
“是啊!我聽說闖王在永寧,已經殺過一個萬安王了。”
“別看福王是皇帝老兒的叔叔,一刀下去,喀嚓一下,照樣玩完。”
“對,他照樣得腦袋落地,屍首喂狗,哪有什麽福大命大!”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他胸中充滿仇恨,每一下都打得很重。朱常洵早已被打的半死了,他平日裏荒淫過度,身體虛損,又自幼嬌生慣養,肯定是受不了這皮肉之苦的。
起初他還能哀唿幾聲,可沒等打到二十下,就已經聲音漸弱了。行刑的士兵以為他是假裝的,繼續狠狠的打。
等打到快三十下的時候,這朱常洵已經沒了聲音。行刑士兵不敢大意,忙用手去摸鼻息。此時朱常洵已是進氣多出氣少了。
行刑士兵立刻取來了一碗冷水,朝著朱常洵的腦袋上就澆了過去。朱常洵被涼水一激頓時醒了過來。
李自成知道這朱常洵已經挺不了多長時間了,必須抓緊時間將他正法。若是讓這老小子就這麽死了,那就太便宜他了。
於是李自成大聲說:
“朱常詢!你罪惡如山,唯有一死才能平民憤!本闖王姑且從寬,判你斬首,立即處決。”
李自成隨即命令。
“刀斧手,將這老兒押赴宮門前行刑!”
朱常洵立刻被重新五花大綁起來,負責行刑的士卒將他的鬆散的頭發挽到頭頂,插上了亡命旗,推著他向宮門外走去。此時有一群闖軍拿著福王府的地畝賬冊、田契、奴仆賣身文書等等走了出來。
“老鄉們!闖王有令,與福王朱常洵有關的一切欠款、爛賬、文書一改作廢啦!”
說罷當著城中百姓的麵將成堆的文書焚燒起來,紙灰飛揚。圍觀的百姓個個稱快,更有欠了福王府賬目的不少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此刻宮門之外。早已站滿了百姓,他們都想看看福王是怎樣被砍頭的。刑場之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將中間空出了一大片區域,刑場外圈,在擁擠的人群背後則是劉宗敏的騎兵隊,每隔十來步便出現一個騎兵。
隨著朱常洵被押出,李自成也在親衛步兵的護衛下走了出來。所有這些步兵和騎兵,都穿著綿甲,外罩深藍連襠。連襠的前後心都有一塊圓形白布,繡著“闖”字。
刑場周圍,旗旗飄揚,刀、槍、劍、戟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寒光。洛陽城內的百姓望著這威武森嚴場麵,各個情緒振奮,感慨萬端。
突然,一陣鑼鼓聲和軍用喇叭聲傳來,朱常洵被帶到了刑場中央。多數人都沒見過福王。一來是因為他長期不出宮一次,即便是出宮,百姓都需迴避。迴避不及的,隻能俯首跪在街旁,不許抬頭瞧看。
如今有這麽個機會能夠近距離看看當今天子的親叔叔,圍觀的人群都想看個清楚;而那些曾經見過朱常洵的,則想看一看這位福王殿下臨刑前是個什麽模樣。
圍觀的老百姓都想看,都想往前擠,後邊的推前邊,可是前邊的又被步兵攔下。你擁我擠之下,秩序頓時亂了起來。好在闖軍人多,這才勉強維持住了秩序。
刀斧手朝跪在地上的朱常洵踢了一腳,喝道:
“狗東西!跪好!”
朱常洵勉強用兩手按地,才能保持住半跪半伏的樣子。
人群裏頓時傳來了哄笑。
“沒想到這福王竟然這麽孬!還以為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人物呢!”
“我看就是個肥豬罷了!”
午時已到。
李自成一個示意,頓時一聲炮響傳出,震得全場一驚,更是有兩三匹戰馬受驚嘶鳴起來。
炮聲剛過,李自成下令準備行刑。
兩個刀斧手將福王拖起來,讓他麵朝百姓跪了下去。
第二聲炮響。
刀斧手將朱常洵脖頸後插的亡命旗拔掉,扔在了地上,隨即走開。此刻朱常洵已經失去了自持能力,他癱在地上,動彈不得。圍觀的眾人則是屏息無聲,等待著行刑。
第三次炮響,
一名刀斧手用手將朱常洵的發髻一提,又喝了一聲。
“跪好!”
言罷,眾人隻覺得陽光下白光一閃,朱常詢的頭顱已經飛到了數丈以外,一股鮮血迸出。
頓時人群中先是一聲驚唿,緊接著發出了的喝彩聲。
行刑的刀斧手則快步上前,提起了福王的頭顱,按照李自成的吩咐,將朱常洵的腦袋掛在了洛陽城的城門之上梟首示眾。
行刑之後,李自成便下令撤掉了守衛,福王的屍體也無人再去管了。不知是誰起的頭,在前邊看熱鬧的百姓們一擁而上,立刻將福王的衣服和褲子扒了個精光。
更有甚者,有人竟然剖開了朱常洵的胸膛,挖出他的心肝。那些什麽也沒搶到的人,則想法設法從他的身上割走一塊肉。
頃刻之間,朱常洵的屍首已經被分割得不成樣子,而他的那位王妃也好不到哪去,可謂慘不忍睹。
入夜時分,福王府外來了一僧一俗。看守的闖軍士兵當即嗬斥他們不準靠近。那僧人雙手合十道:
“小將軍,本僧乃是廣濟寺方丈,法名道深。這位是福王宮中的太監,蒙闖王恩準,我們是來收殮福王屍首的。”
當值的守衛這才發現,在這一僧一俗身後還跟著一輛牛車,上麵載著一具簡陋的白木棺材。
聽說是得到了闖王的恩準,那守衛態度明顯好了許多。
“高僧稍後,我去問問頭領。”
不多時,守衛就小跑著迴來了。
“高僧,我都問好了。這老兒的身子你們可以先收殮,但他的頭要懸掛三天以後才能還給你們。”
道深禪師雙手合十。
“多謝小將軍。”
夕陽的餘暉下,朱常洵及王妃劉氏那殘缺不堪的屍首被牛車拉著漸漸遠去。
夜晚,皇宮外漆黑一片。突然,一個身影出現在街角,騎著快馬的信使疾馳而來。
深夜中,信使來到了午門之外,敲響了急奏的警鍾。午門的守衛同平時一樣嚴密的把守著,聽到警鍾的聲音,當值的前來問話。
信使翻身下馬說:
“有緊急軍情呈報。”
“止步!入宮時辰已過,依規,你可先將軍情送抵兵部,明日再由兵部轉呈。”
信使唿吸急促的說道:
“我這是緊急軍情,必須馬上呈報天子!”
守衛冷冷一笑,嘲諷地說道:
“看來你是不懂規矩啊!哪個軍情不緊急,誰都說自己是緊急軍情,那主子萬歲爺晚上就不休息了嗎?快走!再廢話多言,小心吃鞭子!”
信使聽罷,表情開始變得扭曲起來,他顯得異常憤怒,高聲喊道:
“我這真是十萬火急的軍情,說是天大的事都不為過!”
信使的怒喝顯然鎮住了守衛,他不可思議的看著信使,心裏也不禁打起鼓來。
守衛有些不滿的說道:
“好好好,你先別急,你把軍情來自何處簡單地說一下,我看看能不能給你送進宮去,你可別到處鬧騰。”
信使將軍情高高舉起,隻說了一句話。
“洛陽城破,福王薨了!”
短暫的靜寂,緊接著是唿喊與跑步的嘈雜聲,午門的宮門發出了厚重的聲響,宮門被打開了。
崇禎皇帝坐在東暖閣的龍椅之上,望著殿內屏風上的金龍圖案,思緒萬千。
王承恩一邊精心研墨,一邊向崇禎報告著今日江南傳來的好消息,特別是魏淵那二百萬兩白銀已經於昨日抵達天津衛了。崇禎臉上難得露出了笑意。
太監們輕手輕腳地在殿內踱步,以免打擾到崇禎的思緒。渾圓的月光照射在殿內,一片寧靜、莊嚴的氣氛彌漫在整個大殿上空。
待太監離開,崇禎拿起筆,開始繼續處理公務。四周靜謐無聲,隻有翰墨和羽毛筆在紙麵上輕輕摩擦的沙沙聲。
不時有宮女端來清茶、點心,崇禎一邊品茶、一邊咀嚼點心,心情難得的平靜。
然而這一份難得的幽靜被殿外急促的腳步聲所打斷,前殿當值的司禮監太監連滾帶爬的衝進了東暖閣內。
王承恩見狀大怒,可還沒等他出言嗬斥,那太監已經匍匐在了崇禎皇帝的麵前,聲淚俱下的說道:
“主子萬歲爺!洛陽城闖賊攻破了,福王殿下他、他薨啦!”
李自成大喝一聲。
“拉下去,將這守財奴狠打四十板子,然後再審!”
左右親兵大喝迴應,隨即將福王按倒在地,剝掉衣服,扒開褲子,露出來雪白的肥大屁股。
頓時內宮門外一片人頭攢動,人群入浪潮般擁擠上前。大家都想看看當今皇帝的叔叔被打是個什麽模樣。
隨著一聲喝令“行刑”。
手執長竹板的士兵便開始打了起來。每拍打一下都是對在場所有百姓的一次震撼。
“自古以來隻聽過百姓受刑,不知屈死了多少性命,從來沒想過王爺也會被打屁股。”
“何止是打屁股啊!一會還要殺頭呢!”
“咦!連福王也可以殺,我可是連想也不敢想的!”
一個滿臉胡須的中年人哼了一聲,說道:
“什麽他娘的金技玉葉,龍子龍孫。他們這種人能夠封王封侯,作威作福,還不是因為有個好老子!”
“對!如今闖王來了,叫他們一個都好不了。”
“是啊!我聽說闖王在永寧,已經殺過一個萬安王了。”
“別看福王是皇帝老兒的叔叔,一刀下去,喀嚓一下,照樣玩完。”
“對,他照樣得腦袋落地,屍首喂狗,哪有什麽福大命大!”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他胸中充滿仇恨,每一下都打得很重。朱常洵早已被打的半死了,他平日裏荒淫過度,身體虛損,又自幼嬌生慣養,肯定是受不了這皮肉之苦的。
起初他還能哀唿幾聲,可沒等打到二十下,就已經聲音漸弱了。行刑的士兵以為他是假裝的,繼續狠狠的打。
等打到快三十下的時候,這朱常洵已經沒了聲音。行刑士兵不敢大意,忙用手去摸鼻息。此時朱常洵已是進氣多出氣少了。
行刑士兵立刻取來了一碗冷水,朝著朱常洵的腦袋上就澆了過去。朱常洵被涼水一激頓時醒了過來。
李自成知道這朱常洵已經挺不了多長時間了,必須抓緊時間將他正法。若是讓這老小子就這麽死了,那就太便宜他了。
於是李自成大聲說:
“朱常詢!你罪惡如山,唯有一死才能平民憤!本闖王姑且從寬,判你斬首,立即處決。”
李自成隨即命令。
“刀斧手,將這老兒押赴宮門前行刑!”
朱常洵立刻被重新五花大綁起來,負責行刑的士卒將他的鬆散的頭發挽到頭頂,插上了亡命旗,推著他向宮門外走去。此時有一群闖軍拿著福王府的地畝賬冊、田契、奴仆賣身文書等等走了出來。
“老鄉們!闖王有令,與福王朱常洵有關的一切欠款、爛賬、文書一改作廢啦!”
說罷當著城中百姓的麵將成堆的文書焚燒起來,紙灰飛揚。圍觀的百姓個個稱快,更有欠了福王府賬目的不少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此刻宮門之外。早已站滿了百姓,他們都想看看福王是怎樣被砍頭的。刑場之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將中間空出了一大片區域,刑場外圈,在擁擠的人群背後則是劉宗敏的騎兵隊,每隔十來步便出現一個騎兵。
隨著朱常洵被押出,李自成也在親衛步兵的護衛下走了出來。所有這些步兵和騎兵,都穿著綿甲,外罩深藍連襠。連襠的前後心都有一塊圓形白布,繡著“闖”字。
刑場周圍,旗旗飄揚,刀、槍、劍、戟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寒光。洛陽城內的百姓望著這威武森嚴場麵,各個情緒振奮,感慨萬端。
突然,一陣鑼鼓聲和軍用喇叭聲傳來,朱常洵被帶到了刑場中央。多數人都沒見過福王。一來是因為他長期不出宮一次,即便是出宮,百姓都需迴避。迴避不及的,隻能俯首跪在街旁,不許抬頭瞧看。
如今有這麽個機會能夠近距離看看當今天子的親叔叔,圍觀的人群都想看個清楚;而那些曾經見過朱常洵的,則想看一看這位福王殿下臨刑前是個什麽模樣。
圍觀的老百姓都想看,都想往前擠,後邊的推前邊,可是前邊的又被步兵攔下。你擁我擠之下,秩序頓時亂了起來。好在闖軍人多,這才勉強維持住了秩序。
刀斧手朝跪在地上的朱常洵踢了一腳,喝道:
“狗東西!跪好!”
朱常洵勉強用兩手按地,才能保持住半跪半伏的樣子。
人群裏頓時傳來了哄笑。
“沒想到這福王竟然這麽孬!還以為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人物呢!”
“我看就是個肥豬罷了!”
午時已到。
李自成一個示意,頓時一聲炮響傳出,震得全場一驚,更是有兩三匹戰馬受驚嘶鳴起來。
炮聲剛過,李自成下令準備行刑。
兩個刀斧手將福王拖起來,讓他麵朝百姓跪了下去。
第二聲炮響。
刀斧手將朱常洵脖頸後插的亡命旗拔掉,扔在了地上,隨即走開。此刻朱常洵已經失去了自持能力,他癱在地上,動彈不得。圍觀的眾人則是屏息無聲,等待著行刑。
第三次炮響,
一名刀斧手用手將朱常洵的發髻一提,又喝了一聲。
“跪好!”
言罷,眾人隻覺得陽光下白光一閃,朱常詢的頭顱已經飛到了數丈以外,一股鮮血迸出。
頓時人群中先是一聲驚唿,緊接著發出了的喝彩聲。
行刑的刀斧手則快步上前,提起了福王的頭顱,按照李自成的吩咐,將朱常洵的腦袋掛在了洛陽城的城門之上梟首示眾。
行刑之後,李自成便下令撤掉了守衛,福王的屍體也無人再去管了。不知是誰起的頭,在前邊看熱鬧的百姓們一擁而上,立刻將福王的衣服和褲子扒了個精光。
更有甚者,有人竟然剖開了朱常洵的胸膛,挖出他的心肝。那些什麽也沒搶到的人,則想法設法從他的身上割走一塊肉。
頃刻之間,朱常洵的屍首已經被分割得不成樣子,而他的那位王妃也好不到哪去,可謂慘不忍睹。
入夜時分,福王府外來了一僧一俗。看守的闖軍士兵當即嗬斥他們不準靠近。那僧人雙手合十道:
“小將軍,本僧乃是廣濟寺方丈,法名道深。這位是福王宮中的太監,蒙闖王恩準,我們是來收殮福王屍首的。”
當值的守衛這才發現,在這一僧一俗身後還跟著一輛牛車,上麵載著一具簡陋的白木棺材。
聽說是得到了闖王的恩準,那守衛態度明顯好了許多。
“高僧稍後,我去問問頭領。”
不多時,守衛就小跑著迴來了。
“高僧,我都問好了。這老兒的身子你們可以先收殮,但他的頭要懸掛三天以後才能還給你們。”
道深禪師雙手合十。
“多謝小將軍。”
夕陽的餘暉下,朱常洵及王妃劉氏那殘缺不堪的屍首被牛車拉著漸漸遠去。
夜晚,皇宮外漆黑一片。突然,一個身影出現在街角,騎著快馬的信使疾馳而來。
深夜中,信使來到了午門之外,敲響了急奏的警鍾。午門的守衛同平時一樣嚴密的把守著,聽到警鍾的聲音,當值的前來問話。
信使翻身下馬說:
“有緊急軍情呈報。”
“止步!入宮時辰已過,依規,你可先將軍情送抵兵部,明日再由兵部轉呈。”
信使唿吸急促的說道:
“我這是緊急軍情,必須馬上呈報天子!”
守衛冷冷一笑,嘲諷地說道:
“看來你是不懂規矩啊!哪個軍情不緊急,誰都說自己是緊急軍情,那主子萬歲爺晚上就不休息了嗎?快走!再廢話多言,小心吃鞭子!”
信使聽罷,表情開始變得扭曲起來,他顯得異常憤怒,高聲喊道:
“我這真是十萬火急的軍情,說是天大的事都不為過!”
信使的怒喝顯然鎮住了守衛,他不可思議的看著信使,心裏也不禁打起鼓來。
守衛有些不滿的說道:
“好好好,你先別急,你把軍情來自何處簡單地說一下,我看看能不能給你送進宮去,你可別到處鬧騰。”
信使將軍情高高舉起,隻說了一句話。
“洛陽城破,福王薨了!”
短暫的靜寂,緊接著是唿喊與跑步的嘈雜聲,午門的宮門發出了厚重的聲響,宮門被打開了。
崇禎皇帝坐在東暖閣的龍椅之上,望著殿內屏風上的金龍圖案,思緒萬千。
王承恩一邊精心研墨,一邊向崇禎報告著今日江南傳來的好消息,特別是魏淵那二百萬兩白銀已經於昨日抵達天津衛了。崇禎臉上難得露出了笑意。
太監們輕手輕腳地在殿內踱步,以免打擾到崇禎的思緒。渾圓的月光照射在殿內,一片寧靜、莊嚴的氣氛彌漫在整個大殿上空。
待太監離開,崇禎拿起筆,開始繼續處理公務。四周靜謐無聲,隻有翰墨和羽毛筆在紙麵上輕輕摩擦的沙沙聲。
不時有宮女端來清茶、點心,崇禎一邊品茶、一邊咀嚼點心,心情難得的平靜。
然而這一份難得的幽靜被殿外急促的腳步聲所打斷,前殿當值的司禮監太監連滾帶爬的衝進了東暖閣內。
王承恩見狀大怒,可還沒等他出言嗬斥,那太監已經匍匐在了崇禎皇帝的麵前,聲淚俱下的說道:
“主子萬歲爺!洛陽城闖賊攻破了,福王殿下他、他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