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治到了上海縣城,直奔縣衙而去。表明了來意之後,責令上海縣衙立刻差人去緝拿周東海。雖說明朝是重文抑武,可知縣才是正七品的官職,而衛指揮使乃是正三品。上海的張知縣不敢耽擱,立刻派人去周家拿人。


    平日裏周東海沒少往縣衙裏孝敬,侯治一來拿他,便有人通風報了信兒。周東海不明所以,一下子就有些慌神,於是他急急忙的去找嶽父錢國利幫忙。


    縣城外一處別致的庭院坐落於江邊,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灰瓦白牆,庭院四周綠意融融。


    周東海匆忙的走進院中。


    “嶽父大人!嶽父大人!不好啦!”


    花圃之內,一個中年男子正在那不慌不忙的修剪著花束,此人正是本地鄉紳錢國利。


    鄉紳者,是介於官員與平民之間的階層。他們亦官亦民,盡管沒有職務,手中卻掌握著巨大的權力與地位。所謂“皇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縣以下的權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幾乎都掌握在了鄉紳手中。再加之鄉紳當中從朝廷當中退下來的官吏大有人在,更使得地方上的官員不敢去得罪他們。錢國利更是有錢家這個大背景,與其說他是鄉紳,到不如說他是鬆江府最大的地主,而知府、知縣這些官員都是為他們家服務的。


    見周東海風一樣的衝進花圃還大喊大叫,錢國利的臉頓時就陰沉了下來。


    “怎麽慌慌張張的,坐下說話!”


    周東海一見嶽父不高興了,立刻收了剛才的架勢,老老實實的的坐了下來。


    “嶽父大人,上海縣衙要拿我。”


    錢國利並沒有看周東海,而是繼續修剪著花束。


    “我已經知道了。”


    “什麽?您知道啦?那您還...”


    錢國利收了剪刀,輕輕放在了一旁。用責備的語氣對周東海說道:


    “那我還能怎麽樣,早就告訴過你,遇事莫要慌張。還有,告誡過你多次,得饒人處且饒人,你就是不聽,這下好了,平了人家的墳頭,由把人給打了,你這不是把人往死路裏逼嘛。”


    “我這也不是沒想嘛,誰知道這姓孫的小子竟然有這麽深的背景。”


    錢國利不屑的說道:


    “他能有什麽背景?一個朝廷欽犯之子,窮酸秀才而已。”


    “一個秀才,那他、他他怎麽會。哎!您說這是怎麽迴事啊,金山衛的侯治都來給他出頭了。”


    錢國利一副諱莫如深的表情。


    “這天底下沒有什麽會不會的事,隻不過是你自己沒想到而已,人啊!算不過老天爺的。”


    “那您說現在怎麽辦啊!”


    “你連人家的來頭都不知道,能有什麽好辦法,當下唯有先靜觀其變了。不過你也不要太慌張,鬆江地界,諒他侯治也不敢拿你怎麽樣。”


    周東海想想也是。


    “那倒是,有您這呢,實在不行就給金陵的大爺寫信。”


    “胡鬧!這點事怎麽能麻煩他老人家呢。這樣,你呀,先不要迴家了,去金陵那邊避避風頭,我先弄明白是怎麽迴事再說吧。”


    一聽到能去金陵的花花世界,周東海方才的驚慌失措一掃而光,頓時就開心了起來。平日裏他為錢家的事忙前忙後的張羅,鬆江府地界那是一步都不出去的,這次錢國利讓他去金陵避避風頭,這著實讓周東海大喜過望。


    縣衙之內,侯治等了許久依舊沒見把周東海帶來,正準備再去催促知縣。這時出去拿人的衙役終於迴來了。


    “報知縣老爺,那周東海並不在家中。詢問他家的下人,隻說是他去金陵了。”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知縣一副很為難的樣子向侯治詢問道:


    “侯將軍,這嫌犯未在家中,我們想拿人也拿不到啊。”


    侯治將臉一沉,訓斥說:


    “大明律規定,凡出行離居所百裏之上這,都需屬地頒發路引。這周東海外出金陵,怎麽會不提前跟你這知縣請示呢!我看你分明是有意包庇他。”


    張知縣立刻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樣子。


    “冤枉啊將軍,這您可就錯怪下官了。這周東海的路引可不是下官給的,下官可不知道啊!”


    “他既是你縣之人,不是你給的是誰?”


    “將軍您有所不知,周東海娶了鄉紳錢國利的女兒錢氏為妻之後,便將戶籍移到了鬆江府,他若是外出,報備是在知府衙門那啊!下官可管不著他。”


    張知縣有意抬出錢國利來壓壓侯治,上海縣城之內的人幾乎都知道錢國利是錢謙益都親戚,那位南京的錢尚書可不是侯治這個級別的武將得罪得起的。


    侯治把眼一瞪道:


    “怎麽,拿錢家的人來壓我?”


    “下官不敢,隻是提醒一下將軍罷了。


    張知縣的話雖說是笑著說的,可話語中卻滿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感覺。他心想,別說你一個小小的衛所指揮使了,就是南直隸的巡撫大人也得看著錢家人的臉色行事。


    侯治聽出了這位張知縣的意思,他也不想與之糾纏,於是對手下人吩咐道:


    “傳令下去,各處路口加派人手,見到周東海即刻拿下!”


    說罷,侯治用略帶挑釁到眼神看了看張知縣。


    “我倒是要看看這金山衛誰說了算!”


    侯治一聲令下,金山衛治下的衛所兵立刻行動了起來,他們加派人手,在各個路口嚴加排查。可直到天黑,依舊沒有任何周東海的消息。聞訊不免令侯治鬱悶不已。


    他心裏想著,好不容易在晉國公那討了個差事,第一次就給辦砸了。不得已,他隻得迴去向魏淵複命。


    聽說周東海就在金山衛指揮使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魏淵也吃驚不小。他意識到,看來與一個在當地根深蒂固的大家族鬥,其難度遠遠大於上陣殺敵,戰場上的敵人是明明白白的,隻需你去擊敗他。可如今的敵人,也許就在你的周圍,悄無聲息的觀察著你的破綻,最後趁你不備,送上致命一擊。對付這種敵人,你隻能比他更熟悉規則,更狡詐,更小心才行。


    “大人,屬下辦事不力,向您請罪!”


    魏淵立刻扶起下跪的侯治,安慰道:


    “侯將軍不必如此,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咱們先把周東海侵吞他人祖宅的帳算清楚再說。再說了,他那位嶽父錢國利不是還在嗎?正好一起查一查。”


    盡管侯治在張知縣的麵前放了狠話,可錢家的勢力他是清楚的。一聽魏淵真的要直接拿錢國利下手,不免也為這位國公爺捏了把汗。


    “大人真的要動那錢國利?”


    魏淵笑了起來。


    “哈哈,不是我要動誰,而是誰犯了錯,我魏淵就會懲罰誰。對了侯將軍,有件事還得麻煩你去辦。”


    侯治一聽魏淵還肯用他,還願意相信他,立刻大為感動。


    “請大人吩咐,屬下此次必定不負大人信任!”


    魏淵壓低聲音悄悄告訴了侯治他的計劃。


    兩天之後,上海縣衙內,滿身是傷的孫和京敲響了鳴冤股。由於這次侯治又帶了大批兵士前來為孫和京撐腰,張知縣隻好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升堂審案。隨後孫和京遞上了訴狀,主要內容還是圍繞他家那塊祖產歸屬一事。


    由於周東海去丈量的土地,實際上歸錢國利所有,沒辦法,張知縣隻能派人去講錢國利請了過來。當他來到縣衙時,張知縣甚至小跑著前去迎接,瞧他這架勢,比迎接知府都要隆重。


    等到被告原告都整齊的站到堂下,張知縣正要開審,突然被侯治叫停了。


    “等等!為何這錢國利不向知縣下跪啊!”


    不等錢國利迴答,張知縣忙解釋道:


    “孫公子不是也沒跪嗎?無妨無妨。”


    “孫公子有功名在身,理應不跪。這錢國利有什麽啊?”


    這下孫知縣被問住了,他有些為難的看向了錢國利,錢國利也不著急,而是不緊不慢的朝著北麵拱了拱手。


    “嘉靖朝時,聖上曾賜我錢家手書‘書香門第’並稱我錢氏一門享有舉人特權,我當然可以不跪。”


    涉及到帝王,誰都不敢撒謊,錢國利如此言之鑿鑿,看來是確有其事。侯治隻好不再堅持了。


    張知縣心中一陣竊喜,心想這侯治今天是碰上對手了,他這個知縣就看著這倆人互掐就行了。於是他將驚堂木一拍。兩旁的衙役齊聲喊著“威武!”


    “原告孫和京,你狀告本縣鄉紳錢國利侵占了你家祖宅,可有憑證?”


    “學生有憑證。”


    說著孫和京忍著疼痛從懷中取出了一張地契。


    “這就是我家那塊祖產的地契,可以證明城外的那塊地是我們孫家的。”


    師爺立刻將地契取走遞了上去,張知縣眯著眼睛仔細看了半晌,的確是真的地契。他心裏一緊,心想這下可不好辦了。地契是鐵證,這錢家多半是有罪了,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案子不審也不行啊!侯治那家夥還在那盯著呢。


    “呃,被告錢老爺、哦不、錢國利,你有什麽要說的嗎?”


    “要說的沒什麽,隻是嘛...恰巧我這也有份證物要呈上。”


    說著錢國利也從懷中拿出了一份地契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