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斬官雖說職位不高,可畢竟也是大城市出身的官員,一見闖法場的男子拿出的東西當下就傻眼了。那明晃晃、金燦燦的不是他物,竟是聖旨!
“你!你到底是什麽人?這聖旨又是怎麽迴事?”
見了聖旨,監斬官料定麵前之人絕非等閑之輩,在確認身份之前他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嗬嗬,你的級別太低,我是什麽人你還不配知道。快點去稟報楊穀,讓他來這裏見我!”
監斬官一聽麵前之人竟敢直唿經略使大人其名,心裏更是直犯嘀咕。再看看日頭,午時三刻已過,過了時辰,這人也就殺不成了。不得已,監斬官隻能一邊在心底抱怨自己晦氣,接了這麽個爛差事,一邊趕緊應聲答道:
“好、好!我這就去跟經略使大人稟報。”
盡管嘴上說的客氣,但監斬官離開之時還是向手下軍卒下達了死命令,若是這些人膽敢逃走,一律格殺勿論。安排妥當之後,這麽自認倒黴的監斬官跳上馬直奔經略使衙門而去。
李定國瞪大雙眼,眼前這一幕發生的太過迅速、太過戲劇化了,他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直到自己身上的繩索被解開,他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真的,並不是自己的夢境。李定國呆呆的看著營救他的那名青年,語氣疑惑的問道:
“你是誰?為什麽要救我?”
“嗬嗬,李將軍好健忘啊!這麽快就不記得我了?”
李定國隻覺得這個聲音有些熟悉,他抬眼仔細瞧看,可逆光的視野使得他隻能模糊的看個輪廓,盡管五官看的不是十分真切,但李定國還是認出了個大概。
“你是?”
對方的容貌他是識得的,可卻怎麽也叫不出名字來。
“魏淵,我是魏淵。一年前在瑪瑙山咱們見過麵。”
“魏淵!”
李定國心裏一驚,這個名字對於他而言太過熟悉了。在過去的一年裏,李定國時不時的便會想起這個名字,想起名字的主人對自己說的那番話,想起他對自己的救命之恩。
“恩公,怎麽是你?”
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的李定國,此時此地竟然能再次遇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他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魏淵倒是實話實說,開門見山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我本在南陽,聽到傳聞說你在這裏,便馬不停蹄的連夜趕來了。還好我及時趕到,不然的話你我兄弟隻怕今生可就再也見不著了。”
魏淵一席真誠的話語說的李定國備受感動,他之前隻和魏淵有過一麵之緣,沒想到這位堂堂朝廷官員竟然對自己這個流賊如此的推心置腹,今日更是急行數百裏來營救自己。
“恩公,定國何德何能讓恩公如此掛念,定國慚愧啊!”
說著李定國倒身便拜,魏淵趕忙雙手將李定國攙扶了起來。
“李將軍快快請起!我魏淵既然認準了你做兄弟,那你就是我魏淵的好兄弟!兄弟來救你,你慚愧什麽!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吧!”
劉文秀在一旁聽了個大概,他走過來先是向魏淵行了一禮以示感謝,緊跟著便向李定國問道:
“二哥,這位兄弟是何人?為什麽那些官軍此刻都不敢上前了?”
李定國也知道魏淵的身份瞞不住,於是索性直接對劉文秀說:
“這是我的恩公魏淵魏將軍,他雖是官軍,可瑪瑙山一戰後卻救過我一命,並且將我從官軍大營內放出。”
一聽到魏淵是朝廷的將軍,劉文秀的臉一下子黑了下來。
“好啊二哥!原來他們都說你暗通朝廷,我本還不信,可沒想到你真的與朝廷的鷹犬暗地裏通氣!”
“三弟,你聽我解釋,我與魏將軍也僅僅是一麵之緣,之前和以後都再未見麵了。”
張獻忠的這四個義子當中,艾能奇的脾氣是最火爆的,其次就是這個劉文秀了,此刻他哪裏聽得進去李定國的解釋。不由分手便一個箭步竄到了魏淵的跟前,伸出手來想抓住魏淵的臂膀。
李定國見狀連忙大喊道:
“三弟!萬萬不可啊!”
劉文秀原計劃著魏淵既然是朝廷的將軍,看樣子級別還不低,如果能成功劫持了魏淵,以他為人質沒準襄陽城中的明軍會放了他和李定國二人。
劉文秀以為自己的身手了的,可他哪裏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就在他剛剛起身奔著魏淵而來時,緊緊護衛在魏淵身旁的沈煉便察覺到了他的意圖。劉文秀剛剛伸出手來要抓魏淵,沈煉已經飛身趕到。
劉文秀一門心思想擒魏淵,沒有注意自己的身側,再加上身上有傷,等到沈煉一腳踹過來時他再想躲閃已然是來不及了,沈煉這一腳正中劉文秀的小腹,隻聽“哎呀!”一聲,劉文秀被重重的踹到在地,掙紮了半天才勉強著站起身來。
魏淵手下的親兵不由分說,三下五除二立刻將他拿下。李定國雖然埋怨這個三弟做事冒失,但還是向魏淵求請道:
“魏將軍,我三弟莽撞冒犯了將軍您,還望將軍您不要介意,放過他吧。”
對於劉文秀的行為,魏淵也很是費解,他走到劉文秀的近前問道:
“你這人真是奇怪,我來救你,你卻要加害於我,這是為何?”
劉文秀見計劃失敗,憤憤的答道:
“你既是官府的人,又有什麽理由放過我們呢?今日我若不劫持你逃出襄陽,日後襄陽城的官軍還是會殺了我們的!”
“那我如果能給出一個救你們的理由呢?”
這下子輪到劉文秀被問住了。
“什麽理由?”
“這個理由就是為我所用,為朝廷所用,為天下蒼生而戰,為江山社稷而戰。怎麽樣?這個理由可以嗎?”
劉文秀呆呆的看著魏淵,這些話對於他這個流賊出身之人來說,實在是有些太過深奧了。
“你是說想招安我和二哥?”
“不錯!”
劉文秀想都沒想答道:
“不行!若投了官軍,那我和二哥便成了不忠不孝的義軍叛徒了,天下的英雄好漢都會嘲笑我們二人的。今日你救了我們兄弟的命,我劉文秀感激在心。但如果你的目的是招降我們,那你還是殺了我們吧!”
魏淵知道,如果不說服劉文秀,李定國是萬萬不會加入自己的。麵對劉文秀這個有勇無謀的莽夫,魏淵自信自己的聰明才智搞定他還是沒什麽問題的,很快魏淵便想好了策略。他擺了擺手示意手下親兵放開劉文秀,麵對劉文秀的答話,魏淵一句話不說反倒譏笑了起來。
“你、你笑什麽!”
“我笑你什麽都不懂,還舔著臉跟我在這裏說什麽不忠不孝。”
“我怎麽什麽都不懂了?”
“我告訴你,身為流賊,為禍天下,致使滿洲外族得以入侵我中原神州,塗炭我華夏百姓,這才是不忠!身為義子,坐視自己的義父為人所害,卻沒有辦法報仇雪恨,手刃仇敵,這才是不孝!你如果再執迷不悟下去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之徒呢。”
魏淵的話雖說是講給劉文秀,但他也是在勸說李定國,魏淵相信在民族大義麵前,李定國應該會有所觸動。
劉文秀低著腦袋想了半晌,悶聲悶氣的答道:
“你說的不孝我認,說我不忠我不服,這江山是老朱家的,窮苦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我反的就是他們!”
麵對劉文秀的固執,魏淵話鋒一轉說道:
“我且問你,你可知道嶽飛抗金的故事?”
“當然知道,嶽王爺保家衛國抵抗金兀術,那可是咱們的大英雄!”
“你知道嶽飛抗金的典故便好,我問你,嶽飛為什麽要抗金呢?”
“這...因為金人殺我同胞、欺我百姓,因此嶽王爺才要抗金。”
“答的好!我再問你,嶽飛抗金保的是趙宋江山還是天下蒼生呢?”
“...是天下蒼生...”
劉文秀心裏原本模糊的民族意識,在魏淵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下,漸漸清晰了起來。
“現在你還覺得滿清入關打的是他老朱家的江山,與天下百姓無關嗎?”
“...”
“漢時的陳湯曾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南宋的嶽飛也寫下‘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可飲匈奴血’的豪邁篇章,我朝更有戚繼光台州九戰九捷剿滅倭寇的驕人戰績。他們保的都不是一人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我華夏神州在崖山一役隨著陸秀夫背負少帝投海而第一次完全為外族所滅,蒙元統治的百年間,漢人被他們當做牛馬一般欺淩。好不容易我朝太祖驅除韃虜,北伐中原,使得華夏百姓再一次能夠穿上右衽的衣衫。這才剛剛過了兩百年,難道我們又要在滿清的鐵蹄下屈辱求生不成嗎?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若後世子孫如此評訴這段曆史,那你我就是華夏民族的罪人!就是徹底的不忠不孝之徒!”
在一旁沉默許久的李定國“咕咚”一聲跪倒在地道:
“將軍!您別說了!我李定國服了!從今天起我願追隨將軍左右,萬死不辭!”
“還有我劉文秀也是!願在將軍鞍前效命!”
說著劉文秀也跪倒在了地上。李定國感動的看著劉文秀。
“三弟!”
“魏將軍今天把話都已經講到了這個份上,我劉文秀要是再不明事理,那便是豬狗不如了!”
不僅是李定國、劉文秀兩人,其餘的那些流賊聽了魏淵的話紛紛跪倒在他麵前,表示願追隨魏淵殺敵報國!一下子收入帳下兩員虎將,令魏淵大為欣喜。
恰在此時,突然遠處的人群處傳來一陣喧囂,片刻工夫,伴隨著整齊劃一的金屬撞擊聲,兩百名外罩青色鎖子甲、戴著鐵手套、護膝以及頭盔的鐵甲軍宛如鋼鐵洪流般衝進了法場。現成維護秩序的官軍趕緊閃到了兩旁。鐵甲軍整齊劃一的列隊、分隊,隊伍從中間一開,一身白衣的經略使楊穀出現在了魏淵的麵前。
“你!你到底是什麽人?這聖旨又是怎麽迴事?”
見了聖旨,監斬官料定麵前之人絕非等閑之輩,在確認身份之前他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嗬嗬,你的級別太低,我是什麽人你還不配知道。快點去稟報楊穀,讓他來這裏見我!”
監斬官一聽麵前之人竟敢直唿經略使大人其名,心裏更是直犯嘀咕。再看看日頭,午時三刻已過,過了時辰,這人也就殺不成了。不得已,監斬官隻能一邊在心底抱怨自己晦氣,接了這麽個爛差事,一邊趕緊應聲答道:
“好、好!我這就去跟經略使大人稟報。”
盡管嘴上說的客氣,但監斬官離開之時還是向手下軍卒下達了死命令,若是這些人膽敢逃走,一律格殺勿論。安排妥當之後,這麽自認倒黴的監斬官跳上馬直奔經略使衙門而去。
李定國瞪大雙眼,眼前這一幕發生的太過迅速、太過戲劇化了,他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直到自己身上的繩索被解開,他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真的,並不是自己的夢境。李定國呆呆的看著營救他的那名青年,語氣疑惑的問道:
“你是誰?為什麽要救我?”
“嗬嗬,李將軍好健忘啊!這麽快就不記得我了?”
李定國隻覺得這個聲音有些熟悉,他抬眼仔細瞧看,可逆光的視野使得他隻能模糊的看個輪廓,盡管五官看的不是十分真切,但李定國還是認出了個大概。
“你是?”
對方的容貌他是識得的,可卻怎麽也叫不出名字來。
“魏淵,我是魏淵。一年前在瑪瑙山咱們見過麵。”
“魏淵!”
李定國心裏一驚,這個名字對於他而言太過熟悉了。在過去的一年裏,李定國時不時的便會想起這個名字,想起名字的主人對自己說的那番話,想起他對自己的救命之恩。
“恩公,怎麽是你?”
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的李定國,此時此地竟然能再次遇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他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魏淵倒是實話實說,開門見山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我本在南陽,聽到傳聞說你在這裏,便馬不停蹄的連夜趕來了。還好我及時趕到,不然的話你我兄弟隻怕今生可就再也見不著了。”
魏淵一席真誠的話語說的李定國備受感動,他之前隻和魏淵有過一麵之緣,沒想到這位堂堂朝廷官員竟然對自己這個流賊如此的推心置腹,今日更是急行數百裏來營救自己。
“恩公,定國何德何能讓恩公如此掛念,定國慚愧啊!”
說著李定國倒身便拜,魏淵趕忙雙手將李定國攙扶了起來。
“李將軍快快請起!我魏淵既然認準了你做兄弟,那你就是我魏淵的好兄弟!兄弟來救你,你慚愧什麽!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吧!”
劉文秀在一旁聽了個大概,他走過來先是向魏淵行了一禮以示感謝,緊跟著便向李定國問道:
“二哥,這位兄弟是何人?為什麽那些官軍此刻都不敢上前了?”
李定國也知道魏淵的身份瞞不住,於是索性直接對劉文秀說:
“這是我的恩公魏淵魏將軍,他雖是官軍,可瑪瑙山一戰後卻救過我一命,並且將我從官軍大營內放出。”
一聽到魏淵是朝廷的將軍,劉文秀的臉一下子黑了下來。
“好啊二哥!原來他們都說你暗通朝廷,我本還不信,可沒想到你真的與朝廷的鷹犬暗地裏通氣!”
“三弟,你聽我解釋,我與魏將軍也僅僅是一麵之緣,之前和以後都再未見麵了。”
張獻忠的這四個義子當中,艾能奇的脾氣是最火爆的,其次就是這個劉文秀了,此刻他哪裏聽得進去李定國的解釋。不由分手便一個箭步竄到了魏淵的跟前,伸出手來想抓住魏淵的臂膀。
李定國見狀連忙大喊道:
“三弟!萬萬不可啊!”
劉文秀原計劃著魏淵既然是朝廷的將軍,看樣子級別還不低,如果能成功劫持了魏淵,以他為人質沒準襄陽城中的明軍會放了他和李定國二人。
劉文秀以為自己的身手了的,可他哪裏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就在他剛剛起身奔著魏淵而來時,緊緊護衛在魏淵身旁的沈煉便察覺到了他的意圖。劉文秀剛剛伸出手來要抓魏淵,沈煉已經飛身趕到。
劉文秀一門心思想擒魏淵,沒有注意自己的身側,再加上身上有傷,等到沈煉一腳踹過來時他再想躲閃已然是來不及了,沈煉這一腳正中劉文秀的小腹,隻聽“哎呀!”一聲,劉文秀被重重的踹到在地,掙紮了半天才勉強著站起身來。
魏淵手下的親兵不由分說,三下五除二立刻將他拿下。李定國雖然埋怨這個三弟做事冒失,但還是向魏淵求請道:
“魏將軍,我三弟莽撞冒犯了將軍您,還望將軍您不要介意,放過他吧。”
對於劉文秀的行為,魏淵也很是費解,他走到劉文秀的近前問道:
“你這人真是奇怪,我來救你,你卻要加害於我,這是為何?”
劉文秀見計劃失敗,憤憤的答道:
“你既是官府的人,又有什麽理由放過我們呢?今日我若不劫持你逃出襄陽,日後襄陽城的官軍還是會殺了我們的!”
“那我如果能給出一個救你們的理由呢?”
這下子輪到劉文秀被問住了。
“什麽理由?”
“這個理由就是為我所用,為朝廷所用,為天下蒼生而戰,為江山社稷而戰。怎麽樣?這個理由可以嗎?”
劉文秀呆呆的看著魏淵,這些話對於他這個流賊出身之人來說,實在是有些太過深奧了。
“你是說想招安我和二哥?”
“不錯!”
劉文秀想都沒想答道:
“不行!若投了官軍,那我和二哥便成了不忠不孝的義軍叛徒了,天下的英雄好漢都會嘲笑我們二人的。今日你救了我們兄弟的命,我劉文秀感激在心。但如果你的目的是招降我們,那你還是殺了我們吧!”
魏淵知道,如果不說服劉文秀,李定國是萬萬不會加入自己的。麵對劉文秀這個有勇無謀的莽夫,魏淵自信自己的聰明才智搞定他還是沒什麽問題的,很快魏淵便想好了策略。他擺了擺手示意手下親兵放開劉文秀,麵對劉文秀的答話,魏淵一句話不說反倒譏笑了起來。
“你、你笑什麽!”
“我笑你什麽都不懂,還舔著臉跟我在這裏說什麽不忠不孝。”
“我怎麽什麽都不懂了?”
“我告訴你,身為流賊,為禍天下,致使滿洲外族得以入侵我中原神州,塗炭我華夏百姓,這才是不忠!身為義子,坐視自己的義父為人所害,卻沒有辦法報仇雪恨,手刃仇敵,這才是不孝!你如果再執迷不悟下去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之徒呢。”
魏淵的話雖說是講給劉文秀,但他也是在勸說李定國,魏淵相信在民族大義麵前,李定國應該會有所觸動。
劉文秀低著腦袋想了半晌,悶聲悶氣的答道:
“你說的不孝我認,說我不忠我不服,這江山是老朱家的,窮苦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我反的就是他們!”
麵對劉文秀的固執,魏淵話鋒一轉說道:
“我且問你,你可知道嶽飛抗金的故事?”
“當然知道,嶽王爺保家衛國抵抗金兀術,那可是咱們的大英雄!”
“你知道嶽飛抗金的典故便好,我問你,嶽飛為什麽要抗金呢?”
“這...因為金人殺我同胞、欺我百姓,因此嶽王爺才要抗金。”
“答的好!我再問你,嶽飛抗金保的是趙宋江山還是天下蒼生呢?”
“...是天下蒼生...”
劉文秀心裏原本模糊的民族意識,在魏淵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下,漸漸清晰了起來。
“現在你還覺得滿清入關打的是他老朱家的江山,與天下百姓無關嗎?”
“...”
“漢時的陳湯曾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南宋的嶽飛也寫下‘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可飲匈奴血’的豪邁篇章,我朝更有戚繼光台州九戰九捷剿滅倭寇的驕人戰績。他們保的都不是一人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我華夏神州在崖山一役隨著陸秀夫背負少帝投海而第一次完全為外族所滅,蒙元統治的百年間,漢人被他們當做牛馬一般欺淩。好不容易我朝太祖驅除韃虜,北伐中原,使得華夏百姓再一次能夠穿上右衽的衣衫。這才剛剛過了兩百年,難道我們又要在滿清的鐵蹄下屈辱求生不成嗎?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若後世子孫如此評訴這段曆史,那你我就是華夏民族的罪人!就是徹底的不忠不孝之徒!”
在一旁沉默許久的李定國“咕咚”一聲跪倒在地道:
“將軍!您別說了!我李定國服了!從今天起我願追隨將軍左右,萬死不辭!”
“還有我劉文秀也是!願在將軍鞍前效命!”
說著劉文秀也跪倒在了地上。李定國感動的看著劉文秀。
“三弟!”
“魏將軍今天把話都已經講到了這個份上,我劉文秀要是再不明事理,那便是豬狗不如了!”
不僅是李定國、劉文秀兩人,其餘的那些流賊聽了魏淵的話紛紛跪倒在他麵前,表示願追隨魏淵殺敵報國!一下子收入帳下兩員虎將,令魏淵大為欣喜。
恰在此時,突然遠處的人群處傳來一陣喧囂,片刻工夫,伴隨著整齊劃一的金屬撞擊聲,兩百名外罩青色鎖子甲、戴著鐵手套、護膝以及頭盔的鐵甲軍宛如鋼鐵洪流般衝進了法場。現成維護秩序的官軍趕緊閃到了兩旁。鐵甲軍整齊劃一的列隊、分隊,隊伍從中間一開,一身白衣的經略使楊穀出現在了魏淵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