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準許了咱們的申請,決定冊封朱由樺為宜陽王。”
在明代,皇帝的子嗣受封成為親王,隻有親王的世子才能襲封王位,其餘諸子則會被受封為郡王。郡王的封號一般為兩個字,多取自古郡縣的名字。宜陽是位於洛陽以東的一座縣城,因此朱由樺這個宜陽王準確的叫法應該是宜陽郡王。
宇文騰啟聽到這個消息也長長的舒了口氣。
“這下朱由樺這麵大旗是徹底可以打出去了。”
魏淵接著高興的說道:
“另一項賜名的權力皇帝也批準了!”
議事房內燭光搖曳,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情,趙信興衝衝的說:
“師父,看來那50萬兩白銀沒白花,作用顯著啊!接下來該怎麽做師父您就下令吧!”
“好!第一個人任務給你,趙信聽令!”
“屬下在!”
趙信筆杆調直的站起接令。
“將洛陽城內的暗哨都派出去,大張旗鼓的宣傳這件事,就說福王三子朱由樺剛剛加入皇家勇衛營便受封郡王。記住,不怕說的誇張,不怕說的邪乎,一定要突出朱由樺加入勇衛營前後的境遇反差。最好再花錢雇上些說書先生,讓他們改成段子去說。”
“是!屬下遵命!”
領完命令坐下後,趙信又恢複了以往嬉皮笑臉的神色。
“師父放心,造聲勢我們可是職業的。我是您的徒弟,這點師父您就放心吧!”
魏淵心裏清楚,在那個沒有新聞報紙,沒有網絡媒體的時代,老百姓的嘴就是製造輿論的最佳戰場,誰左右了百姓的觀念,誰就左右了輿論的導向。因此魏淵是十分重視宣傳工作的,趙信的黑衣司在建立之初便將輿論宣傳作為了一項主要工作,隨著黑衣司規模的不斷擴大,趙信甚至設立了專門負責宣傳動員的部門。
“你小子給我嚴肅點,這次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將朱由樺封王這件事給我炒出去!中原饑荒,百姓流離失所,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見師父認真起來,趙信立刻收起了臉上的笑意,再次起身答道:
“是!保證完成任務!”
“沈煉!”
“卑職在!”
“你負責在欽差衛隊中挑選些能言善辯、處事機靈的人,以10人為一小隊,分成12個小隊,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派出去,讓他們打著我這個欽差的旗號,大張旗鼓的將籌建皇家勇衛營的消息準確的傳遞到每一座藩王府邸。這件事很急,選好人之後命他們連夜出發!”
翻開地圖就可以發現,洛陽正好位於中原的腹地,往北是山西府、向西是陝西府、往南是湖廣府,往東是山東府。由於藩王的分封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地區,再加上江南路途遙遠,因此魏淵將主要的宣傳重點放在了中原諸省。
“卑職領命!”
沈煉接下任務,剛想出發,卻有被魏淵喊住了。
“去藩王府邸傳信的時候再加上一條,告訴他們皇家勇衛營招錄是有標準的。別以為是個姓朱的就能加入。首先年齡要在16歲至35歲之間,其次想加入皇家勇衛營必須要自備武器裝備和軍糧,最後嘛...”
魏淵轉了轉眼珠說道:
“最後凡是想來參軍的必須要繳納100兩的入營費。”
宇文騰啟在一旁聽罷魏淵此言忍不出笑了出來。
“大人,您不愧出身商賈世家,這買賣賬算的可真精。”
魏淵詭異一笑說:
“這叫饑餓營銷,都說‘洛陽紙貴’,今日我們就來一出‘投軍難’的好戲。”
“嗬嗬,提了這麽多要求,大人可不要忘了說好處哦!”
聽了宇文騰啟的話,魏淵一拍大腿道:
“對對對!瞧我這腦子,沒好處誰會跟著咱們出生入死啊!沈煉,你再加上一條。凡是能夠順利通過皇家勇衛營選拔的,都將得到賜名封爵的獎賞,而且他們的姓名將會被錄入到玉碟之內。
所謂玉碟,指的是皇族族譜,到了崇禎年間,皇室族親的人數已經激增達到了驚人的一百多萬,別說錄入玉碟了,不少皇子皇孫到死連個名字都沒有。因此對於這些衣食無憂的藩王子弟來說,錄入玉碟是一種極大的尊崇和榮耀。魏淵知道,相對於這些物質生活異常豐富的人來說,精神上的誘惑才是驅使他們前進的動力,而獲得尊崇和榮耀對於藩王子弟來說無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沈煉領了命令片刻都沒有停留,向魏淵行禮之後便出門布置去了。
“孫將軍。”
“末將在!”
盡管孫傳庭論資曆、論年齡都在魏淵之上,但他深知魏淵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對於魏淵孫傳庭從心底是十分認同和感激的。再加上魏淵平日裏對他禮遇有加,孫傳庭更是恪守欽差副使的本分,對於魏淵這個欽差沒有一絲托大和怠慢。
“這些日子欽差行轅的布防情況還請將軍多多留心,再有就是藩王子弟來投軍之後,將軍要對他們嚴加管教,教教他們軍營裏的規矩。”
“大人放心,末將統兵多年,定會管教好這群公子哥的!”
“有勞孫將軍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朱由樺受封宜陽王的消息就在中原大地上廣泛的傳播開來。不論是茶館酒樓,還是賭場妓院,凡是在人流密集的場所,這件事便成了人們討論的唯一焦點。就在天下藩王子弟一個個看著朱由樺眼熱,羨慕他運氣好的時候,魏淵的使者已經開始一家一家的向藩王們傳達欽差的命令了。
有了朱由樺的例子擺在那裏,這些藩王子弟們一個個對於加入皇家勇衛營這件事趨之若鶩,再加上襄王被殺的消息令天下藩王大為震驚,這些個藩王們也難得對成立皇家勇衛營打擊流寇一事統一了認識。再說了,100兩銀子的入營費以及自備武器軍糧這兩個條件對於這些坐擁百畝良田的皇室宗親來說,根本就不算個事,有些人甚至虛報年齡以期能夠使自己在皇家勇衛營招錄的範圍之內。
山西汾州府,此處是慶成王朱求棆的封地所在。說起這位慶成王朱求棆實在是沒什麽特別之處可言,慶成王按照爵位來說屬於郡王,初代慶城王是太祖朱元璋嫡三子晉王朱?之後。文治武功都不是慶成王的專長,他的特長隻有一個,那就是生孩子。這位朱求棆成功打破了祖上創下的生育記錄,光兒子就一口氣生了130多人,孫子輩的男丁更是多達900多人。每一次慶成王府內舉辦大型家宴,這位慶成郡王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認不全,需要這些子子孫孫們自報家門才能區分開來。
龐大的慶成王家族背後除了這些世受皇恩的直係子弟外,更多的是那些旁門支係的後人。這些人別說封官享爵了,連個名字都沒有,等著禮部和宗人府的冊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自己起名又是朝廷禮法所不允許的,不得已他們隻能以自己在家中的排名來相互之間進行區分。
這一日慶成王府門外的街道上人頭攢動,大量穿戴著各式華麗盔甲的人聚集在慶成王府門外雜亂無序的排著隊,這些人時而哄笑時而叫嚷,顯得毫無紀律可言。他們身上的盔甲雖說五花八門,但做工卻都顯得極為精致,一看就是上等的戰甲。各式各樣的盔甲穿在這些人身上,仿佛是盔甲大遊行般,壯觀的景象構成了一副奇特的風景線。
人群之中,幾個二十左右歲的年輕人正在一堆兒閑聊著。
“朱十六,你小子這身行頭不錯啊!哪偷的。”
“別老朱十六朱十六的叫我,我可是你堂哥哎!”
“嘿嘿,我倒是也想叫你名字,可惜你沒有啊!”
年輕人說完這話立刻引來周圍一陣哄笑。
“呸!敢情你小子是嫡出,前年剛剛被封了鎮國中尉,賜了姓名。”
周圍之人很多也都沒有姓名,朱十六的話當即引起了共鳴,於是他們紛紛站到朱十六一邊說話。
“沒錯!不就是比我們投胎投的好嗎,仗著有個好老子有什麽可神氣的!”
“我告訴你朱心塘,這身盔甲可是當年晉王他老人家追隨永樂大帝靖難之役時穿過的,我家中祖傳的寶貝,不是什麽偷來的東西!”
兩派人一邊是嫡出,一邊是旁支,原本就相互之間看著不順眼。如此被激了這麽一下,雙方心中積壓許久的怒火瞬時便被點燃了。兩派人越聚越多,越吵越厲害,眼看就要動刀子了。
“別吵了!都給老子閉嘴!”
這一聲大喝如洪鍾般振聾發聵,兩派眾人紛紛側目瞧看,一見到來人,剛剛還氣勢洶洶的兩派人一下子蔫了許多,現場頓時安靜了。來人名叫朱審炎,是慶成王的幼子,雖然年歲不大,但卻是現場大多數人的叔父輩,再加上他世襲鎮國將軍,更是慶成王世子的有力爭奪者,因此眾人都忌憚他的威嚴,現場的局麵頓時得到了控製。
朱審炎看了一下四周的朱姓子孫們,說道:
“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來,咱們大家夥都是晉王一係、慶成之後,你們在王府門前如此大動幹戈,成何體統!”
兩派為首的朱十六和朱心塘聞言紛紛慚愧的低下了頭去。朱審炎看了一眼他們二人,接著說:
“朱心塘,此事過錯在你。趕快給十六賠禮道歉!”
朱審炎在王府內行事雷厲風行,一向說一不二。朱心塘不敢忤逆他的意思,心不甘情不願的向朱十六道了歉。等到朱心塘道完歉,朱審炎又用責備的語氣對朱十六道:
“還有你!本事不大脾氣倒是不小,想給自己證明,那就先入選勇衛營,以後拿著家夥上戰場多殺幾個敵人,別說賜名了,封官封爵都不叫個事!”
“是!叔父大人教訓的是!”
朱審炎見雙方都低頭認錯了,也不再多說。他一步跨上王府的台階高聲喊道:
“大家夥今天來到王府集結,我相信目的隻有一個。現在我宣布,凡是想加入皇家勇衛營的,就在我身後好好排隊,等候王爺他老人家訓話,別叫朝廷的欽差看扁了咱們慶成王府!”
朱審炎此言一出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眾人都不敢相信,有機會繼承慶成郡王爵位的朱審炎竟然也會去參加皇家勇衛營。朱審炎見人群之中竊竊私語,倒是很大方的高聲說道:
“沒錯!我也要加入皇家勇衛營!匹夫尚思報國,更何況咱們這些皇室宗親呢!”
說罷朱審炎一臉嚴肅認真的立在王府門前,絲毫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其餘人見狀也不由得認真起來,他們紛紛收斂起了剛剛的懈怠,一本正經的在王府外列隊等候。
慶成王府發生的這一幕並非個例,凡是魏淵的傳令使者到達一處藩王封地,加入皇家勇衛營便立刻成了當地藩王子孫們心中的第一大事,這些人披甲衣,備軍糧,無一不將魏淵所在的洛陽當做了自己人生的新起點,他們躍躍欲試準備在千年古都內掀開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在明代,皇帝的子嗣受封成為親王,隻有親王的世子才能襲封王位,其餘諸子則會被受封為郡王。郡王的封號一般為兩個字,多取自古郡縣的名字。宜陽是位於洛陽以東的一座縣城,因此朱由樺這個宜陽王準確的叫法應該是宜陽郡王。
宇文騰啟聽到這個消息也長長的舒了口氣。
“這下朱由樺這麵大旗是徹底可以打出去了。”
魏淵接著高興的說道:
“另一項賜名的權力皇帝也批準了!”
議事房內燭光搖曳,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情,趙信興衝衝的說:
“師父,看來那50萬兩白銀沒白花,作用顯著啊!接下來該怎麽做師父您就下令吧!”
“好!第一個人任務給你,趙信聽令!”
“屬下在!”
趙信筆杆調直的站起接令。
“將洛陽城內的暗哨都派出去,大張旗鼓的宣傳這件事,就說福王三子朱由樺剛剛加入皇家勇衛營便受封郡王。記住,不怕說的誇張,不怕說的邪乎,一定要突出朱由樺加入勇衛營前後的境遇反差。最好再花錢雇上些說書先生,讓他們改成段子去說。”
“是!屬下遵命!”
領完命令坐下後,趙信又恢複了以往嬉皮笑臉的神色。
“師父放心,造聲勢我們可是職業的。我是您的徒弟,這點師父您就放心吧!”
魏淵心裏清楚,在那個沒有新聞報紙,沒有網絡媒體的時代,老百姓的嘴就是製造輿論的最佳戰場,誰左右了百姓的觀念,誰就左右了輿論的導向。因此魏淵是十分重視宣傳工作的,趙信的黑衣司在建立之初便將輿論宣傳作為了一項主要工作,隨著黑衣司規模的不斷擴大,趙信甚至設立了專門負責宣傳動員的部門。
“你小子給我嚴肅點,這次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將朱由樺封王這件事給我炒出去!中原饑荒,百姓流離失所,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見師父認真起來,趙信立刻收起了臉上的笑意,再次起身答道:
“是!保證完成任務!”
“沈煉!”
“卑職在!”
“你負責在欽差衛隊中挑選些能言善辯、處事機靈的人,以10人為一小隊,分成12個小隊,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派出去,讓他們打著我這個欽差的旗號,大張旗鼓的將籌建皇家勇衛營的消息準確的傳遞到每一座藩王府邸。這件事很急,選好人之後命他們連夜出發!”
翻開地圖就可以發現,洛陽正好位於中原的腹地,往北是山西府、向西是陝西府、往南是湖廣府,往東是山東府。由於藩王的分封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地區,再加上江南路途遙遠,因此魏淵將主要的宣傳重點放在了中原諸省。
“卑職領命!”
沈煉接下任務,剛想出發,卻有被魏淵喊住了。
“去藩王府邸傳信的時候再加上一條,告訴他們皇家勇衛營招錄是有標準的。別以為是個姓朱的就能加入。首先年齡要在16歲至35歲之間,其次想加入皇家勇衛營必須要自備武器裝備和軍糧,最後嘛...”
魏淵轉了轉眼珠說道:
“最後凡是想來參軍的必須要繳納100兩的入營費。”
宇文騰啟在一旁聽罷魏淵此言忍不出笑了出來。
“大人,您不愧出身商賈世家,這買賣賬算的可真精。”
魏淵詭異一笑說:
“這叫饑餓營銷,都說‘洛陽紙貴’,今日我們就來一出‘投軍難’的好戲。”
“嗬嗬,提了這麽多要求,大人可不要忘了說好處哦!”
聽了宇文騰啟的話,魏淵一拍大腿道:
“對對對!瞧我這腦子,沒好處誰會跟著咱們出生入死啊!沈煉,你再加上一條。凡是能夠順利通過皇家勇衛營選拔的,都將得到賜名封爵的獎賞,而且他們的姓名將會被錄入到玉碟之內。
所謂玉碟,指的是皇族族譜,到了崇禎年間,皇室族親的人數已經激增達到了驚人的一百多萬,別說錄入玉碟了,不少皇子皇孫到死連個名字都沒有。因此對於這些衣食無憂的藩王子弟來說,錄入玉碟是一種極大的尊崇和榮耀。魏淵知道,相對於這些物質生活異常豐富的人來說,精神上的誘惑才是驅使他們前進的動力,而獲得尊崇和榮耀對於藩王子弟來說無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沈煉領了命令片刻都沒有停留,向魏淵行禮之後便出門布置去了。
“孫將軍。”
“末將在!”
盡管孫傳庭論資曆、論年齡都在魏淵之上,但他深知魏淵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對於魏淵孫傳庭從心底是十分認同和感激的。再加上魏淵平日裏對他禮遇有加,孫傳庭更是恪守欽差副使的本分,對於魏淵這個欽差沒有一絲托大和怠慢。
“這些日子欽差行轅的布防情況還請將軍多多留心,再有就是藩王子弟來投軍之後,將軍要對他們嚴加管教,教教他們軍營裏的規矩。”
“大人放心,末將統兵多年,定會管教好這群公子哥的!”
“有勞孫將軍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朱由樺受封宜陽王的消息就在中原大地上廣泛的傳播開來。不論是茶館酒樓,還是賭場妓院,凡是在人流密集的場所,這件事便成了人們討論的唯一焦點。就在天下藩王子弟一個個看著朱由樺眼熱,羨慕他運氣好的時候,魏淵的使者已經開始一家一家的向藩王們傳達欽差的命令了。
有了朱由樺的例子擺在那裏,這些藩王子弟們一個個對於加入皇家勇衛營這件事趨之若鶩,再加上襄王被殺的消息令天下藩王大為震驚,這些個藩王們也難得對成立皇家勇衛營打擊流寇一事統一了認識。再說了,100兩銀子的入營費以及自備武器軍糧這兩個條件對於這些坐擁百畝良田的皇室宗親來說,根本就不算個事,有些人甚至虛報年齡以期能夠使自己在皇家勇衛營招錄的範圍之內。
山西汾州府,此處是慶成王朱求棆的封地所在。說起這位慶成王朱求棆實在是沒什麽特別之處可言,慶成王按照爵位來說屬於郡王,初代慶城王是太祖朱元璋嫡三子晉王朱?之後。文治武功都不是慶成王的專長,他的特長隻有一個,那就是生孩子。這位朱求棆成功打破了祖上創下的生育記錄,光兒子就一口氣生了130多人,孫子輩的男丁更是多達900多人。每一次慶成王府內舉辦大型家宴,這位慶成郡王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認不全,需要這些子子孫孫們自報家門才能區分開來。
龐大的慶成王家族背後除了這些世受皇恩的直係子弟外,更多的是那些旁門支係的後人。這些人別說封官享爵了,連個名字都沒有,等著禮部和宗人府的冊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自己起名又是朝廷禮法所不允許的,不得已他們隻能以自己在家中的排名來相互之間進行區分。
這一日慶成王府門外的街道上人頭攢動,大量穿戴著各式華麗盔甲的人聚集在慶成王府門外雜亂無序的排著隊,這些人時而哄笑時而叫嚷,顯得毫無紀律可言。他們身上的盔甲雖說五花八門,但做工卻都顯得極為精致,一看就是上等的戰甲。各式各樣的盔甲穿在這些人身上,仿佛是盔甲大遊行般,壯觀的景象構成了一副奇特的風景線。
人群之中,幾個二十左右歲的年輕人正在一堆兒閑聊著。
“朱十六,你小子這身行頭不錯啊!哪偷的。”
“別老朱十六朱十六的叫我,我可是你堂哥哎!”
“嘿嘿,我倒是也想叫你名字,可惜你沒有啊!”
年輕人說完這話立刻引來周圍一陣哄笑。
“呸!敢情你小子是嫡出,前年剛剛被封了鎮國中尉,賜了姓名。”
周圍之人很多也都沒有姓名,朱十六的話當即引起了共鳴,於是他們紛紛站到朱十六一邊說話。
“沒錯!不就是比我們投胎投的好嗎,仗著有個好老子有什麽可神氣的!”
“我告訴你朱心塘,這身盔甲可是當年晉王他老人家追隨永樂大帝靖難之役時穿過的,我家中祖傳的寶貝,不是什麽偷來的東西!”
兩派人一邊是嫡出,一邊是旁支,原本就相互之間看著不順眼。如此被激了這麽一下,雙方心中積壓許久的怒火瞬時便被點燃了。兩派人越聚越多,越吵越厲害,眼看就要動刀子了。
“別吵了!都給老子閉嘴!”
這一聲大喝如洪鍾般振聾發聵,兩派眾人紛紛側目瞧看,一見到來人,剛剛還氣勢洶洶的兩派人一下子蔫了許多,現場頓時安靜了。來人名叫朱審炎,是慶成王的幼子,雖然年歲不大,但卻是現場大多數人的叔父輩,再加上他世襲鎮國將軍,更是慶成王世子的有力爭奪者,因此眾人都忌憚他的威嚴,現場的局麵頓時得到了控製。
朱審炎看了一下四周的朱姓子孫們,說道:
“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來,咱們大家夥都是晉王一係、慶成之後,你們在王府門前如此大動幹戈,成何體統!”
兩派為首的朱十六和朱心塘聞言紛紛慚愧的低下了頭去。朱審炎看了一眼他們二人,接著說:
“朱心塘,此事過錯在你。趕快給十六賠禮道歉!”
朱審炎在王府內行事雷厲風行,一向說一不二。朱心塘不敢忤逆他的意思,心不甘情不願的向朱十六道了歉。等到朱心塘道完歉,朱審炎又用責備的語氣對朱十六道:
“還有你!本事不大脾氣倒是不小,想給自己證明,那就先入選勇衛營,以後拿著家夥上戰場多殺幾個敵人,別說賜名了,封官封爵都不叫個事!”
“是!叔父大人教訓的是!”
朱審炎見雙方都低頭認錯了,也不再多說。他一步跨上王府的台階高聲喊道:
“大家夥今天來到王府集結,我相信目的隻有一個。現在我宣布,凡是想加入皇家勇衛營的,就在我身後好好排隊,等候王爺他老人家訓話,別叫朝廷的欽差看扁了咱們慶成王府!”
朱審炎此言一出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眾人都不敢相信,有機會繼承慶成郡王爵位的朱審炎竟然也會去參加皇家勇衛營。朱審炎見人群之中竊竊私語,倒是很大方的高聲說道:
“沒錯!我也要加入皇家勇衛營!匹夫尚思報國,更何況咱們這些皇室宗親呢!”
說罷朱審炎一臉嚴肅認真的立在王府門前,絲毫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其餘人見狀也不由得認真起來,他們紛紛收斂起了剛剛的懈怠,一本正經的在王府外列隊等候。
慶成王府發生的這一幕並非個例,凡是魏淵的傳令使者到達一處藩王封地,加入皇家勇衛營便立刻成了當地藩王子孫們心中的第一大事,這些人披甲衣,備軍糧,無一不將魏淵所在的洛陽當做了自己人生的新起點,他們躍躍欲試準備在千年古都內掀開自己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