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城往北一百二十裏的地方,有一座小小村莊。由於此處位於明清交戰的最前線,因此村莊在幾年之前就已經荒廢了下來。持續不斷的戰火令此地房屋大多被毀,殘垣斷壁無一不在訴說著戰爭帶來的創傷。
自打去年入冬以來,原本荒無人跡的小村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大量的人群開始湧入了狹小的村莊。這些人以漢人為主,還有一些朝鮮族和建州女真人。他們遵照皇太極的命令匯集於此,開始興建用以攻擊錦州的橋頭堡—義州城。
義州城西側幾裏路開外,是起伏的群山,山體越往西山勢越發雄偉。大淩河自西而來流向東南,從北麵蜿蜒繞過了義州城。義州城的修建無疑是在北麵依山傍水掐住了錦州城的命脈,令祖大壽如鯁在喉。
盡管當下江南正是荷塘月色的盛夏時節,但七月將盡的遼東,站在義州城頭上極目遠眺,無垠曠野以及連綿不斷的山崗上,草木已然開始變黃,一股秋色肅殺的氣氛撲麵而來。
義州嶄新而又堅固的城牆與不遠處的雄山遙相唿應,顯得很是巍峨聳立,城頭之上旌旗招展、箭樓高聳,一群梳著金錢鼠辮的甲士林立,一群身披八旗棉甲的戰將雲集。
多爾袞舉著從朝鮮繳獲來的單筒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遠處的動向。
“豪格這個莽夫,壞我大事!”
多爾袞的臉色原本就顯得有些蒼白,現在這麽一生氣,臉色變的如同身上穿的那件精致白色棉甲般沒了一絲血色。
“豪格不過是去出城收糧食罷了,阿古為何如此動怒?”
阿古是女真人稱唿哥哥的叫法,問話之人是多爾袞的同母第,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鑲白旗旗主愛新覺羅·多鐸。他與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的兄長多爾袞不同。多鐸不僅生得膀大腰圓,而且麵色紅潤,尚未滿三十的他顯得血氣方剛,生猛無比,身上的多處刀傷更是顯出這位年輕貝勒的勇武。
多爾袞憤憤的收起望遠鏡說道:
“我專門命人在錦州城與義州城的中間地帶留下麥子不去收割,為的就是把那些麥子留給明軍!”
多鐸以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他有些詫異的問:
“大汗命我們駐守義州城屯田,一來是為了進擊襲擾關外明軍各個據點,二來是為了使錦州之敵不得耕種,好斷其糧草。我聽前不久被俘虜的明軍說,錦州城內的存糧最多僅能維持兩個月。如今咱們圍城已經三個多月,祖大壽那老小子肯定是已經斷糧多日了。如今阿古怎麽反倒是要留麥子給他了?”
“兵法有雲,圍城必缺。一個人在絕望的情況下拚命就好像失去逃生可能的獵物做垂死掙紮,那是非常可怕。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困獸們以希望,讓他們每天都餓著肚子想象著城外不遠處那唾手可得食物的美味。隻要祖大壽的手下耐不住誘惑聞著誘餌的氣味出城,咱們的狩獵時刻也就可以開始了。”
“原來阿古是想利用城外的這些麥子來引誘明軍出城野戰啊!”
多爾袞點了點頭,緊跟著他朝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說道:
“鄭親王,您是主帥,還望下令召迴豪格。”
多爾袞口中的鄭親王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雖說都姓愛新覺羅,但這位和碩鄭親王卻並非努爾哈赤的子孫。濟爾哈朗的父親乃是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舒爾哈齊,他自打能夠騎上馬背開始就就追隨在伯父努爾哈赤的身邊南征北戰,深的努爾哈赤的信任。後來舒爾哈齊試圖與兄長努爾哈赤分庭抗禮,終遭敗亡。然而濟爾哈朗卻因自小生活在努爾哈赤宮中,由努爾哈赤撫養長大而未被猜忌。皇太極即位後他的地位不降反升,成為四大親王之一。此次攻伐錦州,皇太極更是任命他為主帥。
濟爾哈朗拍拍多爾袞的肩膀,輕鬆的說:
“睿親王,豪格不懂事,咱們做叔叔的理應多加管教才是。”
緊接著濟爾哈朗低聲道:
“可是我雖為主帥,但也是鑲藍旗旗主。豪格貝勒可是正藍旗旗主,同時又是大汗的皇長子,他的脾氣你也知道。若真的抗命了,我這個做叔叔的還能治他的罪不成嗎?嗬嗬,睿親王,這個命令嘛...本王看就算了吧。”
濟爾哈朗自幼在宮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政治上的權謀之術很是在行。一麵是大汗的弟弟,一麵是大汗的兒子。濟爾哈朗明白他最好的辦法就是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多爾袞心裏暗罵了句“老狐狸”,嘴上卻說道:
“鄭親王考慮的還真是周全啊!”
說罷,這位年輕的睿親王兼正白旗旗主一甩袖子轉身離開城樓,在他身後緊跟著的是多鐸以及正白、鑲白旗的眾多武將。
錦州城位於地勢平坦的遼西走廊之上,除了西麵是蜿蜒巍峨的崇山峻嶺外,出城向北到處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午後深深勁風吹過原野,一陣一陣的秋風吹在臉上,比關內深秋的寒風更讓人覺得凜冽。
一支不到三百人組成的隊伍,攜帶著運糧車輛緩慢的行進在幾乎毫無遮擋的曠野中。他們當中大約有百人身穿的是大明衛所製式的鴛鴦戰袍,其餘兩百人看起來則於尋常百姓無異。這支隊伍來自錦州,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的多收割些殘存的麥子,好運迴錦州城以解缺糧的燃眉之急。這樣的隊伍祖大壽一口氣派出了十支,由於還要堅守城池,能夠派出的軍力實在有限。祖大壽隻能將正規兵卒與百姓混編起來,盡可能多的出城覓糧了。
帶領這支軍民混編隊伍的是一名小旗,名叫李奉之,三十歲、土生土長的遼東漢子,他的身材算不上魁梧,但卻很是結實。麵容稱不上英俊,但卻很有男子氣概。
“李哥,你說這都幾個月過去了,朝廷的援兵是不是也該到了。”
李奉之邊吆喝著後麵有些掉隊的軍卒快些前進,邊向身旁剛剛問話的手下兼老鄉馬五笑著迴答說:
“那都是官老爺們操心的事,咱們當兵的沒事別整那沒用的。”
“可是李哥,如今咱們吃喝都沒了,今天弄迴去的這點糧食,看著是不少,可供給全城的話兩天都夠嗆。這朝廷的兵要是再不來,那咱們可就玩完了!”
李奉之的臉上顯得波瀾不驚,他淡淡的說:
“怕個毛,橫豎不就是個死嘛。能咋的?”
“哎!李哥你是好漢不怕死,我可不行,我還想著迴去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呢!對了李哥,我家那二小子生的可俊了,要不跟你家姑娘定個娃娃親啥的,李哥你看...”
李奉之突然抬手製止了馬五東拉西扯的閑談,他瞪著眼睛警惕的望著四周。
“怎麽了李哥?”
李奉之並沒有答話,但馬五從他的臉上看出了事態的嚴重。李奉之縱身躍上拉運糧草的馬車,眯著眼睛繼續緊盯向北方。
隻見天地交界處泛起了滾滾煙塵,李奉之參軍已有十多年,遠處那泛起的煙塵意味著什麽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李奉之一把跳下馬車大聲喊道:
“有敵情!全體戒備!準備迎戰!”
原本死氣沉沉的行進隊伍一下子好似被這一嗓子喚醒了般,短暫的沉默之後現場瞬間忙亂了起來!
“李哥,是滿人?”
李奉之點了點頭道:
“看泛起的煙塵應該是清一色的騎兵無疑。”
“有多少?”
“千八來人左右。”
馬五不在說話了,本方這支運糧小隊不過三百人,其中還有兩百人是毫無作戰經驗、甚至連甲衣都沒有,僅僅手裏拿著長槍的農民。對麵可是整整接近千人的精銳八旗兵!那些嗜血殺戮的滿人會頃刻之間將他們這三百人碾成粉末的。
有如此想法的不止馬五一人,那些農民一聽說有滿人來了,立刻被嚇得瑟瑟發抖起來,隊伍中被一股巨大的恐懼氣氛籠罩著,幾乎壓的眾人喘不過氣來。
突然有百姓大喊一聲撇下了手中的長槍,驚慌失措自顧自的跑出了隊伍。李奉之冷冷的望著逃跑之人...
彎弓搭箭
一聲淒厲的慘叫
李奉之麻利的收弓大聲嗬斥道:
“手拿武器,爾等便是戰士。但凡有臨陣脫逃者,一律殺無赦!”
逃跑者的屍體警示著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原本騷亂的軍心被李奉之一箭下來穩定住了。
“想活命的跟我來!”
沒有遲疑、沒有拖遝,這支隊伍在李奉之的指引下迅速撤退到一小片樹林旁。李奉之深知開闊的地形十分有利於八旗兵,因此他將隊伍轉移到小樹林旁。背靠密集的樹林為掩護,以運糧的馬車圍成防禦戰陣,堅守待援。
“馬五,放狼煙求救!”
“遵命!”
之前在天邊泛起的煙塵轉眼之間已然迫近,牛角號沉悶的聲響由遠及近,那是八旗兵準備展開攻擊的信號,陣陣秋風中李奉之已經隱隱聽到了滿洲八旗滾滾的馬蹄聲……
“馬五,老規矩,活下來的話我請你喝酒。”
李奉之說罷臉上浮現出一絲嗜血的笑意,馬五可沒他那麽輕鬆,他努力製住右手的抖動,臉上應擠出一個笑臉迴應道:
“說的好聽,哪次李哥你都給自己整多了,最後還是我結賬。”
自打去年入冬以來,原本荒無人跡的小村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大量的人群開始湧入了狹小的村莊。這些人以漢人為主,還有一些朝鮮族和建州女真人。他們遵照皇太極的命令匯集於此,開始興建用以攻擊錦州的橋頭堡—義州城。
義州城西側幾裏路開外,是起伏的群山,山體越往西山勢越發雄偉。大淩河自西而來流向東南,從北麵蜿蜒繞過了義州城。義州城的修建無疑是在北麵依山傍水掐住了錦州城的命脈,令祖大壽如鯁在喉。
盡管當下江南正是荷塘月色的盛夏時節,但七月將盡的遼東,站在義州城頭上極目遠眺,無垠曠野以及連綿不斷的山崗上,草木已然開始變黃,一股秋色肅殺的氣氛撲麵而來。
義州嶄新而又堅固的城牆與不遠處的雄山遙相唿應,顯得很是巍峨聳立,城頭之上旌旗招展、箭樓高聳,一群梳著金錢鼠辮的甲士林立,一群身披八旗棉甲的戰將雲集。
多爾袞舉著從朝鮮繳獲來的單筒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遠處的動向。
“豪格這個莽夫,壞我大事!”
多爾袞的臉色原本就顯得有些蒼白,現在這麽一生氣,臉色變的如同身上穿的那件精致白色棉甲般沒了一絲血色。
“豪格不過是去出城收糧食罷了,阿古為何如此動怒?”
阿古是女真人稱唿哥哥的叫法,問話之人是多爾袞的同母第,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鑲白旗旗主愛新覺羅·多鐸。他與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的兄長多爾袞不同。多鐸不僅生得膀大腰圓,而且麵色紅潤,尚未滿三十的他顯得血氣方剛,生猛無比,身上的多處刀傷更是顯出這位年輕貝勒的勇武。
多爾袞憤憤的收起望遠鏡說道:
“我專門命人在錦州城與義州城的中間地帶留下麥子不去收割,為的就是把那些麥子留給明軍!”
多鐸以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他有些詫異的問:
“大汗命我們駐守義州城屯田,一來是為了進擊襲擾關外明軍各個據點,二來是為了使錦州之敵不得耕種,好斷其糧草。我聽前不久被俘虜的明軍說,錦州城內的存糧最多僅能維持兩個月。如今咱們圍城已經三個多月,祖大壽那老小子肯定是已經斷糧多日了。如今阿古怎麽反倒是要留麥子給他了?”
“兵法有雲,圍城必缺。一個人在絕望的情況下拚命就好像失去逃生可能的獵物做垂死掙紮,那是非常可怕。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困獸們以希望,讓他們每天都餓著肚子想象著城外不遠處那唾手可得食物的美味。隻要祖大壽的手下耐不住誘惑聞著誘餌的氣味出城,咱們的狩獵時刻也就可以開始了。”
“原來阿古是想利用城外的這些麥子來引誘明軍出城野戰啊!”
多爾袞點了點頭,緊跟著他朝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子說道:
“鄭親王,您是主帥,還望下令召迴豪格。”
多爾袞口中的鄭親王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雖說都姓愛新覺羅,但這位和碩鄭親王卻並非努爾哈赤的子孫。濟爾哈朗的父親乃是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舒爾哈齊,他自打能夠騎上馬背開始就就追隨在伯父努爾哈赤的身邊南征北戰,深的努爾哈赤的信任。後來舒爾哈齊試圖與兄長努爾哈赤分庭抗禮,終遭敗亡。然而濟爾哈朗卻因自小生活在努爾哈赤宮中,由努爾哈赤撫養長大而未被猜忌。皇太極即位後他的地位不降反升,成為四大親王之一。此次攻伐錦州,皇太極更是任命他為主帥。
濟爾哈朗拍拍多爾袞的肩膀,輕鬆的說:
“睿親王,豪格不懂事,咱們做叔叔的理應多加管教才是。”
緊接著濟爾哈朗低聲道:
“可是我雖為主帥,但也是鑲藍旗旗主。豪格貝勒可是正藍旗旗主,同時又是大汗的皇長子,他的脾氣你也知道。若真的抗命了,我這個做叔叔的還能治他的罪不成嗎?嗬嗬,睿親王,這個命令嘛...本王看就算了吧。”
濟爾哈朗自幼在宮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政治上的權謀之術很是在行。一麵是大汗的弟弟,一麵是大汗的兒子。濟爾哈朗明白他最好的辦法就是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多爾袞心裏暗罵了句“老狐狸”,嘴上卻說道:
“鄭親王考慮的還真是周全啊!”
說罷,這位年輕的睿親王兼正白旗旗主一甩袖子轉身離開城樓,在他身後緊跟著的是多鐸以及正白、鑲白旗的眾多武將。
錦州城位於地勢平坦的遼西走廊之上,除了西麵是蜿蜒巍峨的崇山峻嶺外,出城向北到處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午後深深勁風吹過原野,一陣一陣的秋風吹在臉上,比關內深秋的寒風更讓人覺得凜冽。
一支不到三百人組成的隊伍,攜帶著運糧車輛緩慢的行進在幾乎毫無遮擋的曠野中。他們當中大約有百人身穿的是大明衛所製式的鴛鴦戰袍,其餘兩百人看起來則於尋常百姓無異。這支隊伍來自錦州,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的多收割些殘存的麥子,好運迴錦州城以解缺糧的燃眉之急。這樣的隊伍祖大壽一口氣派出了十支,由於還要堅守城池,能夠派出的軍力實在有限。祖大壽隻能將正規兵卒與百姓混編起來,盡可能多的出城覓糧了。
帶領這支軍民混編隊伍的是一名小旗,名叫李奉之,三十歲、土生土長的遼東漢子,他的身材算不上魁梧,但卻很是結實。麵容稱不上英俊,但卻很有男子氣概。
“李哥,你說這都幾個月過去了,朝廷的援兵是不是也該到了。”
李奉之邊吆喝著後麵有些掉隊的軍卒快些前進,邊向身旁剛剛問話的手下兼老鄉馬五笑著迴答說:
“那都是官老爺們操心的事,咱們當兵的沒事別整那沒用的。”
“可是李哥,如今咱們吃喝都沒了,今天弄迴去的這點糧食,看著是不少,可供給全城的話兩天都夠嗆。這朝廷的兵要是再不來,那咱們可就玩完了!”
李奉之的臉上顯得波瀾不驚,他淡淡的說:
“怕個毛,橫豎不就是個死嘛。能咋的?”
“哎!李哥你是好漢不怕死,我可不行,我還想著迴去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呢!對了李哥,我家那二小子生的可俊了,要不跟你家姑娘定個娃娃親啥的,李哥你看...”
李奉之突然抬手製止了馬五東拉西扯的閑談,他瞪著眼睛警惕的望著四周。
“怎麽了李哥?”
李奉之並沒有答話,但馬五從他的臉上看出了事態的嚴重。李奉之縱身躍上拉運糧草的馬車,眯著眼睛繼續緊盯向北方。
隻見天地交界處泛起了滾滾煙塵,李奉之參軍已有十多年,遠處那泛起的煙塵意味著什麽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李奉之一把跳下馬車大聲喊道:
“有敵情!全體戒備!準備迎戰!”
原本死氣沉沉的行進隊伍一下子好似被這一嗓子喚醒了般,短暫的沉默之後現場瞬間忙亂了起來!
“李哥,是滿人?”
李奉之點了點頭道:
“看泛起的煙塵應該是清一色的騎兵無疑。”
“有多少?”
“千八來人左右。”
馬五不在說話了,本方這支運糧小隊不過三百人,其中還有兩百人是毫無作戰經驗、甚至連甲衣都沒有,僅僅手裏拿著長槍的農民。對麵可是整整接近千人的精銳八旗兵!那些嗜血殺戮的滿人會頃刻之間將他們這三百人碾成粉末的。
有如此想法的不止馬五一人,那些農民一聽說有滿人來了,立刻被嚇得瑟瑟發抖起來,隊伍中被一股巨大的恐懼氣氛籠罩著,幾乎壓的眾人喘不過氣來。
突然有百姓大喊一聲撇下了手中的長槍,驚慌失措自顧自的跑出了隊伍。李奉之冷冷的望著逃跑之人...
彎弓搭箭
一聲淒厲的慘叫
李奉之麻利的收弓大聲嗬斥道:
“手拿武器,爾等便是戰士。但凡有臨陣脫逃者,一律殺無赦!”
逃跑者的屍體警示著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原本騷亂的軍心被李奉之一箭下來穩定住了。
“想活命的跟我來!”
沒有遲疑、沒有拖遝,這支隊伍在李奉之的指引下迅速撤退到一小片樹林旁。李奉之深知開闊的地形十分有利於八旗兵,因此他將隊伍轉移到小樹林旁。背靠密集的樹林為掩護,以運糧的馬車圍成防禦戰陣,堅守待援。
“馬五,放狼煙求救!”
“遵命!”
之前在天邊泛起的煙塵轉眼之間已然迫近,牛角號沉悶的聲響由遠及近,那是八旗兵準備展開攻擊的信號,陣陣秋風中李奉之已經隱隱聽到了滿洲八旗滾滾的馬蹄聲……
“馬五,老規矩,活下來的話我請你喝酒。”
李奉之說罷臉上浮現出一絲嗜血的笑意,馬五可沒他那麽輕鬆,他努力製住右手的抖動,臉上應擠出一個笑臉迴應道:
“說的好聽,哪次李哥你都給自己整多了,最後還是我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