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心思徹底被魏淵說動了,如今天下局勢不穩,他最為擔心的就是地方將領擁兵自重,難以節製。如果魏淵的計劃得以實施,這支皇家勇衛營必然能夠令崇禎更放心一些,畢竟都是老朱家的人,怎麽說都比外人可靠,忠誠度那是沒得說。
不僅如此,按照魏淵的說法,新成立的皇家勇衛營不僅忠誠可靠,還不用朝廷出一分錢來供養,這對於被財政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崇禎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如果事情搞砸了,魏淵個人願意承擔一切後果,他這個帝王不用承擔一點責任。不客氣的將,如果真出了什麽問題,崇禎可以毫不猶豫的將魏淵一腳踹開,撇清自己的關係,免得留下罵名。
乾清宮內的氣氛一時間仿佛凝固了般,魏淵兩眼微垂等待著崇禎最後的決定,曹化淳一言不發的站在一旁緊張的思索著可能出現的情形,而大明帝國的主宰崇禎皇帝則將視線越過了麵前的兩人,一直望向宮門外隱約可見的萬裏碧空。
“魏淵聽旨。”
“臣在!”
說著魏淵與曹化淳一起跪倒在地,等候聆聽上諭。
“朕命你代天巡狩,賜王命旗牌、尚方寶劍。專督營建皇家勇衛營一事,特許見機行事,先斬後奏。準許你以朕的名義在全國範圍內募兵備戰。”
“臣遵旨!”
“曹化淳,朕命你為皇家勇衛營監軍太監兼理東廠事宜,務必配合好魏大人。”
“老奴領旨!”
就在魏淵領旨謝恩準備告退時,禦座之上的崇禎冷不丁冒出了一句。
“魏愛卿,你的家眷現在何處啊?”
“迴陛下,微臣的家眷都安置在武平衛了。”
崇禎“哦”了一聲,微微點了點頭。曹化淳作為跟隨皇帝多年的心腹太監,一瞬間就明白了崇禎的意思,他立刻進言道:
“陛下,武平偏遠,而且中原戰事未定,戰火頻繁。老奴以為應當將武平伯的家眷接入京師才是,這樣方能彰顯皇恩浩蕩。”
“嗯,朕也有此意。怎麽樣魏愛卿,你可願意?”
“這...迴陛下,微臣的發妻按照月份算起來可能不日就要生產了。武平至京師一路顛簸,還望陛下寬容些時日,準許賤妾遲些入京。”
“哦?原來魏愛卿即將要初為人父了啊!好,朕準奏。另外,如果你喜得貴子的話朕就賜他錦衣衛千戶世襲罔替。如果是位千金的話,朕就賜千兩黃金以示祝賀。”
說話間崇禎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了一絲笑意,盡管他猜忌多疑,但卻對孩子十分喜愛。錦衣衛世襲罔替,意味著如果大明不垮台,那魏淵的子子孫孫就擁有了一張長期飯票了。這可是一項極高的殊榮,魏淵連忙跪倒在地叩謝隆恩。
望著魏淵離去的身影,崇禎對身旁伺候的曹化淳冷冷的說:
“派人去武平盯緊此事。”
曹化淳趕緊躬身答道:
“老奴這就派東廠的番子趕往武平衛,一定將魏淵的家眷帶到京城來。”
崇禎毫無表情的點點頭。
“記住,家眷不來,魏淵不得離京。”
“老奴明白,老奴這就去安排。”
盡管周延儒倒了台,但他關於魏淵的評論卻時常出現在崇禎的耳邊。
“魏淵此人有大誌,不可不防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並不是崇禎皇帝的行事風格。生性多疑的他絕對不會完全相信任何一名臣下,袁崇煥、盧象升、楊嗣昌都是他手中的棋子,如今的魏淵也是如此。作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崇禎要做的就是對權力的絕對控製,馭下之道就是他的帝王心術。
對於崇禎的心思,魏淵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安排東廠提督曹化淳來監軍,說到底就是在身邊緊緊的盯著自己。讓家眷進京,無非就是作為約束他魏淵的人質罷了。
他有些心寒,自己真心實意的為國家出謀劃策,甚至不惜擔上責任,背負罵名。可到頭來皇帝竟然如此防著自己,他突然想起了宇文騰啟酒後的一句話來“自古聖君多寡情”。對啊!好人是當不了好皇帝的。一時間魏淵有了一種幻覺,他在想如果讓他來做這個皇帝,又會如何呢?
迴到府上已經是中午了,魏淵剛剛入府,趙信便急匆匆的迎了上來。
“師父,您可迴來了。”
“怎麽了?”
看著趙信一臉的壞笑,魏淵知道這小子一定是又在打什麽鬼主意了。
“嘿嘿,師父,我的黑衣司想跟您要點編製。”
由於跟魏淵待的時間長了,趙信有時候說起話來也顯得十分現代。
“要編製?你直接說要錢不就好了。怎麽,又物色到合適的人選了?”
趙信一邊“嗯嗯”的迴答著,一邊重重的點著頭。
魏淵邊走邊問道:
“說吧,這次你要幾個人的錢。”
趙信伸出了三根手指在魏淵的麵前晃了晃。
“三十?”
趙信得意的搖了搖頭。
“不會是三百吧,你小子可別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啊!黑衣司可不是軍隊,人越多越好。你做的是情報工作,需要的是精英骨幹。魚龍混雜的話可小心把事情給辦砸嘍!”
“嘿嘿,師父教訓的是,所以這次徒弟想要三千人的編。”
“什麽?三千人?!”
魏淵停下了腳步,驚訝的看著趙信。
“是你嘴壞了,還是我耳朵壞了。我沒聽錯吧,三千人?你小子想什麽呢!”
“嘿嘿,師父您先別急,這三千人可不一般啊!”
“二般也不行,這事沒商量!”
魏淵撂下這句話就準備迴屋更衣了。
“哎哎哎,師父!您聽我說完好不好。”
趙信伸手攔住了魏淵正要關上的房門,死乞白賴的賴在了魏淵的門前。“師父,這三千人要是錯過了,您若後悔可別來找我啊!”
對於自己這個徒弟,魏淵是再熟悉不過了。趙信雖說是一肚子鬼點子,但做起事情卻很有自己的章法和思路。想到這魏淵一把拉開了房門,趙信一時沒反應過來,猛的被閃了一下,險些踉蹌著撲倒在地。
“給你一個機會,三句話說服我。”
“嘿嘿,我就知道師父您是不會吝嗇那點銀子的。”
“一句了。”
“呃,這也算啊!”
“二句了。”
“...”
“還剩一句,趙信同學你可要抓緊了。”
說著魏淵做了一個向外請的手勢。
“前幾日京城裁撤了三千錦衣衛我想把他們納入黑衣司麾下師父!”
趙信很了解師父的脾氣秉性,因此一口氣不帶任何喘息的說了最後這句話。
盡管後世一提起錦衣衛多是招權納賄、欺罔官民、殘害忠良、冷血無情等陰暗的方麵。但魏淵心裏卻很清楚這支秘密特務部隊,在偵查刺探、搜集情報上擁有著極其出色的能力。
魏淵想了想自己接下來代天巡狩所要麵臨的困難,如果這三千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錦衣衛真能為己所用的話,無異於如虎添翼。拿定主意魏淵痛快的迴答:
“準!”
趙信見師父答應的如此痛快,自然是開心的不行。他緊接著問道:
“師父,那這些人的俸祿參照他們在錦衣衛時如何?”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魏淵心裏很清楚。這些錦衣衛早已習慣之前威風凜凜的日子了,現在讓他們默默的幹情報工作,沒有豐厚的利益隻怕是吸引不來人才的。
“不,這些人在原有俸祿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三千人一個都不能少,趙信你必須全部給我拿下!”
見魏淵表情嚴肅,趙信也收起了掛在臉上的笑意。一本正經的立正答道:
“保證完成任務!”
四月二十六,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黃河流域有一種說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時節的小麥最容易受到幹熱的侵害而減產。崇禎十三年,由於受小冰河期的影響,中原和北方地區遭遇了數十年不遇的大旱,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向了京師順天府。
“小滿”這一天,微風醺醺,垂柳依依。沈煉沿著河岸漫無目的的走著,這裏是一座大碼頭。市廛櫛比,店鋪鱗次,市場之內各種器物應有盡有。除了常見的硯台、瓷器、珠寶八音盒之外,還有各類稀奇古怪的海外舶來品,什麽玻璃水晶燈、報時鍾、鼻煙壺、西洋畫等等。
沈煉原本想沿著河岸走一走,散散心。不知不覺便來到了此處,市場的喧囂一時令他煩躁不已。他剛想轉身離開,忽然聽到一大群人的轟然喝彩之聲,原來是走江湖賣藝的正在雜耍。
沈煉突然自嘲的想到,憑借自己的身手,賣藝掙點錢倒不至於被活活餓死才是。他無奈的搖搖頭,邁步走進了河邊一家並不起眼的酒肆。
一人一菜一壺酒,這位前錦衣衛總旗在一張靠窗戶的座位上獨自喝起了悶酒來。
“這位大哥,一起喝一杯如何?”
沈煉無精打采的抬起頭,隻見一名身穿黑衣的弱冠少年笑嘻嘻的站在自己麵前。他並沒有答話,拿起酒杯又將視線移向了窗外。出乎沈煉意料的是,那名黑衣少年見他不答話,很不客氣的一屁股做到了對麵的椅子上。
沈煉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一眼對麵的少年,有些醉意的他也懶得去說些什麽了。見那少年自斟自滿的喝起來,沈煉倒是覺得喝酒有個伴也挺不錯的,兩個人就這麽一言不發的各喝各的。
陣陣微風襲來,吹得人渾身舒服自在。
在那埋頭吃了幾口才之後,身穿黑衣的趙信率先開口了。
“這位大哥,你一身好武藝,離開了錦衣衛就沒想過去別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華嗎?”
“...”
沈煉的眼神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他下意識的將手摸向了腰間的繡春刀。趙信又大口喝了一碗酒,咧著嘴發出“嘖嘖”聲來。
“我這裏倒是有一件差事很適合大哥你來做,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
見沈煉還是一言不發,趙信也不著急,接著自問自答的說道:
“武平伯魏淵被委任為欽差大臣,欽差衛隊需要人手,大哥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就來武平伯府找我吧。”
說罷趙信又夾了一口肉塞進嘴裏,一抹嘴站了起來。
“大哥你在錦衣衛的年俸五十兩,來欽差衛隊的話是年俸一百兩,小弟告辭了。”
說罷趙信不等沈煉迴答邁步就離開了,他邊走邊喊道:
“小二,結賬!”
小二剛剛跑過來,趙信就扔了二兩碎銀子給他說:
“不用找了,再給那位大哥上些好酒好肉。”
沈煉的視線終於在趙信離開之後移向了他離開的方向,盯著喧鬧人群處早已不見了蹤影的趙信,沈煉自語道:
“武平伯魏淵...欽差衛隊嗎...”
不僅如此,按照魏淵的說法,新成立的皇家勇衛營不僅忠誠可靠,還不用朝廷出一分錢來供養,這對於被財政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崇禎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如果事情搞砸了,魏淵個人願意承擔一切後果,他這個帝王不用承擔一點責任。不客氣的將,如果真出了什麽問題,崇禎可以毫不猶豫的將魏淵一腳踹開,撇清自己的關係,免得留下罵名。
乾清宮內的氣氛一時間仿佛凝固了般,魏淵兩眼微垂等待著崇禎最後的決定,曹化淳一言不發的站在一旁緊張的思索著可能出現的情形,而大明帝國的主宰崇禎皇帝則將視線越過了麵前的兩人,一直望向宮門外隱約可見的萬裏碧空。
“魏淵聽旨。”
“臣在!”
說著魏淵與曹化淳一起跪倒在地,等候聆聽上諭。
“朕命你代天巡狩,賜王命旗牌、尚方寶劍。專督營建皇家勇衛營一事,特許見機行事,先斬後奏。準許你以朕的名義在全國範圍內募兵備戰。”
“臣遵旨!”
“曹化淳,朕命你為皇家勇衛營監軍太監兼理東廠事宜,務必配合好魏大人。”
“老奴領旨!”
就在魏淵領旨謝恩準備告退時,禦座之上的崇禎冷不丁冒出了一句。
“魏愛卿,你的家眷現在何處啊?”
“迴陛下,微臣的家眷都安置在武平衛了。”
崇禎“哦”了一聲,微微點了點頭。曹化淳作為跟隨皇帝多年的心腹太監,一瞬間就明白了崇禎的意思,他立刻進言道:
“陛下,武平偏遠,而且中原戰事未定,戰火頻繁。老奴以為應當將武平伯的家眷接入京師才是,這樣方能彰顯皇恩浩蕩。”
“嗯,朕也有此意。怎麽樣魏愛卿,你可願意?”
“這...迴陛下,微臣的發妻按照月份算起來可能不日就要生產了。武平至京師一路顛簸,還望陛下寬容些時日,準許賤妾遲些入京。”
“哦?原來魏愛卿即將要初為人父了啊!好,朕準奏。另外,如果你喜得貴子的話朕就賜他錦衣衛千戶世襲罔替。如果是位千金的話,朕就賜千兩黃金以示祝賀。”
說話間崇禎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了一絲笑意,盡管他猜忌多疑,但卻對孩子十分喜愛。錦衣衛世襲罔替,意味著如果大明不垮台,那魏淵的子子孫孫就擁有了一張長期飯票了。這可是一項極高的殊榮,魏淵連忙跪倒在地叩謝隆恩。
望著魏淵離去的身影,崇禎對身旁伺候的曹化淳冷冷的說:
“派人去武平盯緊此事。”
曹化淳趕緊躬身答道:
“老奴這就派東廠的番子趕往武平衛,一定將魏淵的家眷帶到京城來。”
崇禎毫無表情的點點頭。
“記住,家眷不來,魏淵不得離京。”
“老奴明白,老奴這就去安排。”
盡管周延儒倒了台,但他關於魏淵的評論卻時常出現在崇禎的耳邊。
“魏淵此人有大誌,不可不防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並不是崇禎皇帝的行事風格。生性多疑的他絕對不會完全相信任何一名臣下,袁崇煥、盧象升、楊嗣昌都是他手中的棋子,如今的魏淵也是如此。作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崇禎要做的就是對權力的絕對控製,馭下之道就是他的帝王心術。
對於崇禎的心思,魏淵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安排東廠提督曹化淳來監軍,說到底就是在身邊緊緊的盯著自己。讓家眷進京,無非就是作為約束他魏淵的人質罷了。
他有些心寒,自己真心實意的為國家出謀劃策,甚至不惜擔上責任,背負罵名。可到頭來皇帝竟然如此防著自己,他突然想起了宇文騰啟酒後的一句話來“自古聖君多寡情”。對啊!好人是當不了好皇帝的。一時間魏淵有了一種幻覺,他在想如果讓他來做這個皇帝,又會如何呢?
迴到府上已經是中午了,魏淵剛剛入府,趙信便急匆匆的迎了上來。
“師父,您可迴來了。”
“怎麽了?”
看著趙信一臉的壞笑,魏淵知道這小子一定是又在打什麽鬼主意了。
“嘿嘿,師父,我的黑衣司想跟您要點編製。”
由於跟魏淵待的時間長了,趙信有時候說起話來也顯得十分現代。
“要編製?你直接說要錢不就好了。怎麽,又物色到合適的人選了?”
趙信一邊“嗯嗯”的迴答著,一邊重重的點著頭。
魏淵邊走邊問道:
“說吧,這次你要幾個人的錢。”
趙信伸出了三根手指在魏淵的麵前晃了晃。
“三十?”
趙信得意的搖了搖頭。
“不會是三百吧,你小子可別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啊!黑衣司可不是軍隊,人越多越好。你做的是情報工作,需要的是精英骨幹。魚龍混雜的話可小心把事情給辦砸嘍!”
“嘿嘿,師父教訓的是,所以這次徒弟想要三千人的編。”
“什麽?三千人?!”
魏淵停下了腳步,驚訝的看著趙信。
“是你嘴壞了,還是我耳朵壞了。我沒聽錯吧,三千人?你小子想什麽呢!”
“嘿嘿,師父您先別急,這三千人可不一般啊!”
“二般也不行,這事沒商量!”
魏淵撂下這句話就準備迴屋更衣了。
“哎哎哎,師父!您聽我說完好不好。”
趙信伸手攔住了魏淵正要關上的房門,死乞白賴的賴在了魏淵的門前。“師父,這三千人要是錯過了,您若後悔可別來找我啊!”
對於自己這個徒弟,魏淵是再熟悉不過了。趙信雖說是一肚子鬼點子,但做起事情卻很有自己的章法和思路。想到這魏淵一把拉開了房門,趙信一時沒反應過來,猛的被閃了一下,險些踉蹌著撲倒在地。
“給你一個機會,三句話說服我。”
“嘿嘿,我就知道師父您是不會吝嗇那點銀子的。”
“一句了。”
“呃,這也算啊!”
“二句了。”
“...”
“還剩一句,趙信同學你可要抓緊了。”
說著魏淵做了一個向外請的手勢。
“前幾日京城裁撤了三千錦衣衛我想把他們納入黑衣司麾下師父!”
趙信很了解師父的脾氣秉性,因此一口氣不帶任何喘息的說了最後這句話。
盡管後世一提起錦衣衛多是招權納賄、欺罔官民、殘害忠良、冷血無情等陰暗的方麵。但魏淵心裏卻很清楚這支秘密特務部隊,在偵查刺探、搜集情報上擁有著極其出色的能力。
魏淵想了想自己接下來代天巡狩所要麵臨的困難,如果這三千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錦衣衛真能為己所用的話,無異於如虎添翼。拿定主意魏淵痛快的迴答:
“準!”
趙信見師父答應的如此痛快,自然是開心的不行。他緊接著問道:
“師父,那這些人的俸祿參照他們在錦衣衛時如何?”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魏淵心裏很清楚。這些錦衣衛早已習慣之前威風凜凜的日子了,現在讓他們默默的幹情報工作,沒有豐厚的利益隻怕是吸引不來人才的。
“不,這些人在原有俸祿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三千人一個都不能少,趙信你必須全部給我拿下!”
見魏淵表情嚴肅,趙信也收起了掛在臉上的笑意。一本正經的立正答道:
“保證完成任務!”
四月二十六,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黃河流域有一種說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時節的小麥最容易受到幹熱的侵害而減產。崇禎十三年,由於受小冰河期的影響,中原和北方地區遭遇了數十年不遇的大旱,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向了京師順天府。
“小滿”這一天,微風醺醺,垂柳依依。沈煉沿著河岸漫無目的的走著,這裏是一座大碼頭。市廛櫛比,店鋪鱗次,市場之內各種器物應有盡有。除了常見的硯台、瓷器、珠寶八音盒之外,還有各類稀奇古怪的海外舶來品,什麽玻璃水晶燈、報時鍾、鼻煙壺、西洋畫等等。
沈煉原本想沿著河岸走一走,散散心。不知不覺便來到了此處,市場的喧囂一時令他煩躁不已。他剛想轉身離開,忽然聽到一大群人的轟然喝彩之聲,原來是走江湖賣藝的正在雜耍。
沈煉突然自嘲的想到,憑借自己的身手,賣藝掙點錢倒不至於被活活餓死才是。他無奈的搖搖頭,邁步走進了河邊一家並不起眼的酒肆。
一人一菜一壺酒,這位前錦衣衛總旗在一張靠窗戶的座位上獨自喝起了悶酒來。
“這位大哥,一起喝一杯如何?”
沈煉無精打采的抬起頭,隻見一名身穿黑衣的弱冠少年笑嘻嘻的站在自己麵前。他並沒有答話,拿起酒杯又將視線移向了窗外。出乎沈煉意料的是,那名黑衣少年見他不答話,很不客氣的一屁股做到了對麵的椅子上。
沈煉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一眼對麵的少年,有些醉意的他也懶得去說些什麽了。見那少年自斟自滿的喝起來,沈煉倒是覺得喝酒有個伴也挺不錯的,兩個人就這麽一言不發的各喝各的。
陣陣微風襲來,吹得人渾身舒服自在。
在那埋頭吃了幾口才之後,身穿黑衣的趙信率先開口了。
“這位大哥,你一身好武藝,離開了錦衣衛就沒想過去別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華嗎?”
“...”
沈煉的眼神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他下意識的將手摸向了腰間的繡春刀。趙信又大口喝了一碗酒,咧著嘴發出“嘖嘖”聲來。
“我這裏倒是有一件差事很適合大哥你來做,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
見沈煉還是一言不發,趙信也不著急,接著自問自答的說道:
“武平伯魏淵被委任為欽差大臣,欽差衛隊需要人手,大哥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就來武平伯府找我吧。”
說罷趙信又夾了一口肉塞進嘴裏,一抹嘴站了起來。
“大哥你在錦衣衛的年俸五十兩,來欽差衛隊的話是年俸一百兩,小弟告辭了。”
說罷趙信不等沈煉迴答邁步就離開了,他邊走邊喊道:
“小二,結賬!”
小二剛剛跑過來,趙信就扔了二兩碎銀子給他說:
“不用找了,再給那位大哥上些好酒好肉。”
沈煉的視線終於在趙信離開之後移向了他離開的方向,盯著喧鬧人群處早已不見了蹤影的趙信,沈煉自語道:
“武平伯魏淵...欽差衛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