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的倒台雖說令朝堂之上的東林黨人大為震驚,可滿朝文武卻沒有一人站出來替他說句話。這倒不能怪文臣武將們不近人情,主要是這一次周延儒被人算計的太慘了。
首先他力主議和的觀點不得人心,有些話就是這樣,道理雖然沒差,但卻不是人人都能說的。其次錦衣衛的秘奏上到底說了什麽誰都不知道,因此沒有人會冒著被牽連的風險替周延儒這個失勢的內閣首輔說話。
最後一個原因,當然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東林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政治利益集團,這個利益團體內的成員在遇到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明朝擁有著完善的科舉製度,科舉取士雖然為社會中下層百姓提供了一條進入仕途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對於那些絕大多是連飯都吃不飽的窮苦人家來說是渺茫的。大部分的入仕資源還是處於社會中上層的原士大夫集團所霸占了,東林黨就是這樣一個士大夫集團不斷疊加累積的產物。而確保這個利益集團維護自身利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朝中扶植代言人。
周延儒過去就是這麽一個代言人,但如今他被皇帝拋棄了。因此東林黨很自然的需要尋找新的代言人。而事實上他們無需再去尋找了,內閣之中便有現成的兩個:內閣次輔謝升和大學士魏藻德。謝升由於過去一直以來的老實謹慎,因此被東林黨人選擇性的遺忘了。今日朝會之上他的振臂一唿,讓東林黨人對他有了新的認識。而魏藻德一直以來都是東林黨人內部的希望之星。
因此歸根到底,在東林黨人看來,周延儒的倒台不過是東林黨人內部的一次權力再重組,到頭來再朝廷內說話算的還是他們東林黨人罷了。
就在周延儒被趕出京城的當天,內閣次輔謝升順理成章的升為內閣首輔大臣,閹黨的代表薛國觀接任內閣次輔,原本在內閣中排名墊底的魏藻德向前進了一步。而就在這之後不久,這三名內閣大臣聯名推舉兵部尚書陳新甲入閣。就這樣,還沒等周延儒落寞的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江蘇宜興老家,崇禎朝新一代的內閣已然組建完畢。
此時,最為得意的莫過於魏淵麾下首席智囊宇文騰啟了。這位有“南陽小諸葛”之稱的鬼才,剛到京城便展現了自己不凡的政治手腕。他巧妙地利用了朝廷之內東林黨與閹黨之間勢如水火的關係,隻在幕後出了幾個看起來並不那麽有君子風度的點子,就扳倒了崇禎朝最為老道的政治家,為自己的主公魏淵掃清了政治仕途上最大的一塊攔路石。
盡管周延儒離開了,但魏府門前還是一如既往的蕭條。魏淵依然在等,可此時的他卻早已沒了前幾日的焦慮,臉上盡是一股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
今日魏淵的興致很好,陪著自己的愛妾陳圓圓正在後院賞花。與喜歡打打殺殺的徐飛燕相比,這位青樓出身的女子顯然更知道如何去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後花園內,彩蝶飛舞,春色欲滴。陳圓圓粉麵淡妝,玉戴朱紅,盡管院內繁花盛開,但她的美卻足以令百花失色,俏春褪顏。
滿園春色,良辰美景。陳圓圓雙眸如水,一笑嫣然,舉手投足間都是說不出的嫵媚。兩人正說著開心話,宇文騰啟邁步走了過來。魏淵正和陳圓圓說的起興,突見宇文騰啟來了,便說道:
“宇文公子來了。”
“在下見過大人。”
不知為何,今日的宇文騰啟一改往日玩世不恭的散漫作風,很是正經的向著魏淵行禮問安。
“這...宇文公子這是何意?”
“還望大人屏退左右,在下有要事向商。”
此刻魏淵的身旁除了陳圓圓之外並無旁人,宇文騰啟口中的屏退左右單指的就是陳圓圓。
聽完手下首席智囊的話,魏淵有些尷尬的看了看陳圓圓。沒等魏淵開口,陳圓圓知道宇文騰啟對自己沒有好感,於是她便很是乖巧的姍姍行了一禮道:
“大人們談論正事要緊,奴婢告退了。”
這一插曲令魏淵的心中有些許不快,他將視線從陳圓圓那曼妙多姿的背影中收迴,對著宇文騰啟說:
“公子有什麽事這下可以說了吧。”
宇文騰啟何等的聰明,一眼他就瞧出了魏淵的不快。轉眼間他又恢複了以往行事的風格,一伸手拿出了掛在腰間的酒葫蘆,“咕咚咕咚”喝了兩口,然後一抹嘴說道:
“美酒和佳人都是這世上的極品尤物,在下就好這口,大人可不要介意啊。”
說著宇文騰啟晃了晃手中的酒葫蘆。魏淵瞬間就聽出了這話的弦外之音,他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眼前的宇文騰啟迴答說:
“怎麽,公子的意思是你好美酒,我魏淵好佳人不成?”
“嗬嗬,這話可是大人您自己說的。”
對於宇文騰啟婉轉的諫言,魏淵還是聽得進去的。但是他倒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寵愛陳圓圓,對於徐飛燕他也是如此的啊。
“公子你就不要再跟我兜圈子了,你是在說圓圓吧。”
“大人,此女不詳,您當疏遠才是。”
不祥?何止是不祥!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為的就是她陳圓圓!江山社稷都因為這個女人而發生了易主,這何止是不祥呢?當然這些話都是魏淵心中所想,如今陳圓圓已經是他的女人了,而且看起來做的也很是出色。那些命數之類的話魏淵隨信,但卻實在不會僅憑命數就去決定他人的命運。聽了宇文騰啟的話,他既不肯定也不否認,而是含糊的一帶而過,直接轉移了話題。
“嗯,我知道了。公子今日來不僅僅是為了談美酒和佳人吧。”
宇文騰啟見狀隻能悻悻然輕輕歎了口氣,隨後說道:
“大人,如今內閣雖已初定,但變數頗多,咱們應當成熱打鐵才是。”
魏淵想了想迴答說:
“公子的意思是謝升、薛國觀、魏藻德、陳新甲這四個人組成統一戰線並不牢靠?”
“正是,大人您想。謝升的目的是成為內閣首輔,薛國觀則是為了打擊東林黨人。在下遊說他們的時候,由於有周延儒這個共同的敵人存在,因此謝、薛二人才會臨時站在我們這一邊。可閹黨與東林畢竟積怨已久,隻怕謝、薛二人很快便會反目成仇的。因此大人的事必須從速才是。”
魏淵看著庭院花池中的荷花默默的點點頭。
“大人,夜長未免夢多,在下建議速速脫離這個是非之地,先離開京城再說。”
“嗯,昨日陳新甲派人捎來口信說,他會以兵部的名義聯合曹化淳一同再次向皇帝建言重建武衛營一事,屆時他們會聯名推薦我負責練兵的。”
宇文騰啟喝了口酒道:
“大人,依在下之見,若是能將練兵改為募兵,那大人您跳出京師的機會就更大了。”
魏淵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確實,練兵若是在京城以外還好,如果陛下欽定於京師內練兵的話,那依舊是無法脫離虎口的。”
宇文騰啟轉了轉眼珠說:
“大人,您看能不能在兵源上下下功夫呢?”
兵源這個詞一出口便引起了魏淵的注意,突然間一個大膽而又瘋狂的想法在魏淵的腦海中浮現了出來,雖然僅僅是個雛形,但已然令他激動不已了。
“宇文公子,你說這樣如何...”
“這!公子,這、這想法也太過於瘋狂了吧!”
眼見持才傲物的宇文騰啟都被震驚成了這個樣子,魏淵很是得意的迴答道: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我大明又不是沒條件,整就行了!”
“可是,這、這事就連皇帝也做不了主啊!”
“嘿嘿,正是他做不了主,咱們才替他做主嘛!”
直到離開後花園,宇文騰啟邊走邊為魏淵瘋狂的想法而嘖嘖稱奇。
“大人的想法可真是天馬行空啊...這、這也太瘋狂了...”
盡管周延儒被罷官的緣由眾說紛紜,但卻無一不指向錦衣衛。原因簡單的很,在東林黨人看來,崇禎皇帝正是看完錦衣衛的密奏之後,才下令讓周延儒卷鋪蓋兒走人的。想當然這筆帳東林黨人自然要算在駱養性的頭上了,按照東林黨人有仇不報非君子的傳統,複仇很快就來了。
就在新任內閣班子成立後的幾天,一日早朝都察院眾多言官一起進言,他們以“廠衛誤國”為由聯名上書崇禎皇帝,請求裁撤錦衣衛。謝升是東林黨人出身,雖說他不想替周延儒出這個頭,但形勢所迫,為了樹立起自己身為新一代東林黨領袖的形象,對於裁撤錦衣衛一事他選擇了舉雙手讚成。
崇禎皇帝考慮到如今國庫空虛,有給這些在京城內作威作福的錦衣衛開俸祿的銀子,還不如省下來用作軍餉以應對日益惡化的局勢呢。因此這位天子大筆一揮批準了內閣的請求,裁掉了三千錦衣衛。當時整個大明在職的錦衣衛大概有六萬多人,也許在崇禎開看,裁掉區區三千人根本無傷大雅。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聽到裁撤三千錦衣衛消息的駱養性很是火大。這位錦衣衛指揮使一邊暗地裏罵著曹化淳讓自己吃了個啞巴虧,一邊將不能對東廠發的火全部傾瀉到了自己人的頭上。他下令,凡是參與劉盡忠一案的錦衣衛全部要被裁掉,這下北鎮撫司可就倒黴了。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盡管駱養性的話被傳達下來之後便變了味,這被裁掉的三千錦衣衛,大多是沒錢沒背景隻知道埋頭苦幹的老實人。
沈煉站在城頭上遙望著劉盡忠已經消失於殘陽之下的背影,這位太監最終還是保住了一條小命,被罰去守皇陵了。沈煉自己低頭看了看沈煉這個名字被赫然寫到了裁撤名單之列,他突然覺得與劉盡忠相比,自己更像是被流放的囚徒。畢竟朝廷還繼續賞劉盡忠一口飯吃,而他自己除了這身飛魚服和繡春刀,就什麽都沒有了...
首先他力主議和的觀點不得人心,有些話就是這樣,道理雖然沒差,但卻不是人人都能說的。其次錦衣衛的秘奏上到底說了什麽誰都不知道,因此沒有人會冒著被牽連的風險替周延儒這個失勢的內閣首輔說話。
最後一個原因,當然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東林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政治利益集團,這個利益團體內的成員在遇到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明朝擁有著完善的科舉製度,科舉取士雖然為社會中下層百姓提供了一條進入仕途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對於那些絕大多是連飯都吃不飽的窮苦人家來說是渺茫的。大部分的入仕資源還是處於社會中上層的原士大夫集團所霸占了,東林黨就是這樣一個士大夫集團不斷疊加累積的產物。而確保這個利益集團維護自身利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朝中扶植代言人。
周延儒過去就是這麽一個代言人,但如今他被皇帝拋棄了。因此東林黨很自然的需要尋找新的代言人。而事實上他們無需再去尋找了,內閣之中便有現成的兩個:內閣次輔謝升和大學士魏藻德。謝升由於過去一直以來的老實謹慎,因此被東林黨人選擇性的遺忘了。今日朝會之上他的振臂一唿,讓東林黨人對他有了新的認識。而魏藻德一直以來都是東林黨人內部的希望之星。
因此歸根到底,在東林黨人看來,周延儒的倒台不過是東林黨人內部的一次權力再重組,到頭來再朝廷內說話算的還是他們東林黨人罷了。
就在周延儒被趕出京城的當天,內閣次輔謝升順理成章的升為內閣首輔大臣,閹黨的代表薛國觀接任內閣次輔,原本在內閣中排名墊底的魏藻德向前進了一步。而就在這之後不久,這三名內閣大臣聯名推舉兵部尚書陳新甲入閣。就這樣,還沒等周延儒落寞的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江蘇宜興老家,崇禎朝新一代的內閣已然組建完畢。
此時,最為得意的莫過於魏淵麾下首席智囊宇文騰啟了。這位有“南陽小諸葛”之稱的鬼才,剛到京城便展現了自己不凡的政治手腕。他巧妙地利用了朝廷之內東林黨與閹黨之間勢如水火的關係,隻在幕後出了幾個看起來並不那麽有君子風度的點子,就扳倒了崇禎朝最為老道的政治家,為自己的主公魏淵掃清了政治仕途上最大的一塊攔路石。
盡管周延儒離開了,但魏府門前還是一如既往的蕭條。魏淵依然在等,可此時的他卻早已沒了前幾日的焦慮,臉上盡是一股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
今日魏淵的興致很好,陪著自己的愛妾陳圓圓正在後院賞花。與喜歡打打殺殺的徐飛燕相比,這位青樓出身的女子顯然更知道如何去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後花園內,彩蝶飛舞,春色欲滴。陳圓圓粉麵淡妝,玉戴朱紅,盡管院內繁花盛開,但她的美卻足以令百花失色,俏春褪顏。
滿園春色,良辰美景。陳圓圓雙眸如水,一笑嫣然,舉手投足間都是說不出的嫵媚。兩人正說著開心話,宇文騰啟邁步走了過來。魏淵正和陳圓圓說的起興,突見宇文騰啟來了,便說道:
“宇文公子來了。”
“在下見過大人。”
不知為何,今日的宇文騰啟一改往日玩世不恭的散漫作風,很是正經的向著魏淵行禮問安。
“這...宇文公子這是何意?”
“還望大人屏退左右,在下有要事向商。”
此刻魏淵的身旁除了陳圓圓之外並無旁人,宇文騰啟口中的屏退左右單指的就是陳圓圓。
聽完手下首席智囊的話,魏淵有些尷尬的看了看陳圓圓。沒等魏淵開口,陳圓圓知道宇文騰啟對自己沒有好感,於是她便很是乖巧的姍姍行了一禮道:
“大人們談論正事要緊,奴婢告退了。”
這一插曲令魏淵的心中有些許不快,他將視線從陳圓圓那曼妙多姿的背影中收迴,對著宇文騰啟說:
“公子有什麽事這下可以說了吧。”
宇文騰啟何等的聰明,一眼他就瞧出了魏淵的不快。轉眼間他又恢複了以往行事的風格,一伸手拿出了掛在腰間的酒葫蘆,“咕咚咕咚”喝了兩口,然後一抹嘴說道:
“美酒和佳人都是這世上的極品尤物,在下就好這口,大人可不要介意啊。”
說著宇文騰啟晃了晃手中的酒葫蘆。魏淵瞬間就聽出了這話的弦外之音,他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眼前的宇文騰啟迴答說:
“怎麽,公子的意思是你好美酒,我魏淵好佳人不成?”
“嗬嗬,這話可是大人您自己說的。”
對於宇文騰啟婉轉的諫言,魏淵還是聽得進去的。但是他倒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寵愛陳圓圓,對於徐飛燕他也是如此的啊。
“公子你就不要再跟我兜圈子了,你是在說圓圓吧。”
“大人,此女不詳,您當疏遠才是。”
不祥?何止是不祥!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為的就是她陳圓圓!江山社稷都因為這個女人而發生了易主,這何止是不祥呢?當然這些話都是魏淵心中所想,如今陳圓圓已經是他的女人了,而且看起來做的也很是出色。那些命數之類的話魏淵隨信,但卻實在不會僅憑命數就去決定他人的命運。聽了宇文騰啟的話,他既不肯定也不否認,而是含糊的一帶而過,直接轉移了話題。
“嗯,我知道了。公子今日來不僅僅是為了談美酒和佳人吧。”
宇文騰啟見狀隻能悻悻然輕輕歎了口氣,隨後說道:
“大人,如今內閣雖已初定,但變數頗多,咱們應當成熱打鐵才是。”
魏淵想了想迴答說:
“公子的意思是謝升、薛國觀、魏藻德、陳新甲這四個人組成統一戰線並不牢靠?”
“正是,大人您想。謝升的目的是成為內閣首輔,薛國觀則是為了打擊東林黨人。在下遊說他們的時候,由於有周延儒這個共同的敵人存在,因此謝、薛二人才會臨時站在我們這一邊。可閹黨與東林畢竟積怨已久,隻怕謝、薛二人很快便會反目成仇的。因此大人的事必須從速才是。”
魏淵看著庭院花池中的荷花默默的點點頭。
“大人,夜長未免夢多,在下建議速速脫離這個是非之地,先離開京城再說。”
“嗯,昨日陳新甲派人捎來口信說,他會以兵部的名義聯合曹化淳一同再次向皇帝建言重建武衛營一事,屆時他們會聯名推薦我負責練兵的。”
宇文騰啟喝了口酒道:
“大人,依在下之見,若是能將練兵改為募兵,那大人您跳出京師的機會就更大了。”
魏淵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確實,練兵若是在京城以外還好,如果陛下欽定於京師內練兵的話,那依舊是無法脫離虎口的。”
宇文騰啟轉了轉眼珠說:
“大人,您看能不能在兵源上下下功夫呢?”
兵源這個詞一出口便引起了魏淵的注意,突然間一個大膽而又瘋狂的想法在魏淵的腦海中浮現了出來,雖然僅僅是個雛形,但已然令他激動不已了。
“宇文公子,你說這樣如何...”
“這!公子,這、這想法也太過於瘋狂了吧!”
眼見持才傲物的宇文騰啟都被震驚成了這個樣子,魏淵很是得意的迴答道: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我大明又不是沒條件,整就行了!”
“可是,這、這事就連皇帝也做不了主啊!”
“嘿嘿,正是他做不了主,咱們才替他做主嘛!”
直到離開後花園,宇文騰啟邊走邊為魏淵瘋狂的想法而嘖嘖稱奇。
“大人的想法可真是天馬行空啊...這、這也太瘋狂了...”
盡管周延儒被罷官的緣由眾說紛紜,但卻無一不指向錦衣衛。原因簡單的很,在東林黨人看來,崇禎皇帝正是看完錦衣衛的密奏之後,才下令讓周延儒卷鋪蓋兒走人的。想當然這筆帳東林黨人自然要算在駱養性的頭上了,按照東林黨人有仇不報非君子的傳統,複仇很快就來了。
就在新任內閣班子成立後的幾天,一日早朝都察院眾多言官一起進言,他們以“廠衛誤國”為由聯名上書崇禎皇帝,請求裁撤錦衣衛。謝升是東林黨人出身,雖說他不想替周延儒出這個頭,但形勢所迫,為了樹立起自己身為新一代東林黨領袖的形象,對於裁撤錦衣衛一事他選擇了舉雙手讚成。
崇禎皇帝考慮到如今國庫空虛,有給這些在京城內作威作福的錦衣衛開俸祿的銀子,還不如省下來用作軍餉以應對日益惡化的局勢呢。因此這位天子大筆一揮批準了內閣的請求,裁掉了三千錦衣衛。當時整個大明在職的錦衣衛大概有六萬多人,也許在崇禎開看,裁掉區區三千人根本無傷大雅。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聽到裁撤三千錦衣衛消息的駱養性很是火大。這位錦衣衛指揮使一邊暗地裏罵著曹化淳讓自己吃了個啞巴虧,一邊將不能對東廠發的火全部傾瀉到了自己人的頭上。他下令,凡是參與劉盡忠一案的錦衣衛全部要被裁掉,這下北鎮撫司可就倒黴了。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盡管駱養性的話被傳達下來之後便變了味,這被裁掉的三千錦衣衛,大多是沒錢沒背景隻知道埋頭苦幹的老實人。
沈煉站在城頭上遙望著劉盡忠已經消失於殘陽之下的背影,這位太監最終還是保住了一條小命,被罰去守皇陵了。沈煉自己低頭看了看沈煉這個名字被赫然寫到了裁撤名單之列,他突然覺得與劉盡忠相比,自己更像是被流放的囚徒。畢竟朝廷還繼續賞劉盡忠一口飯吃,而他自己除了這身飛魚服和繡春刀,就什麽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