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曹化淳等人舉薦魏淵一事引起的小小波瀾並沒有在京師內掀起更大的風浪,一切仿佛都沒有發生過一般,古老而莊嚴的北京城再度恢複了往日的寧靜,朝廷之上文武百官照常做著自己的分內之事,而魏淵這個名字則被眾人選擇性的遺忘了。
旭日東升,陳圓圓的閨房內香氣四溢。魏淵沉醉於溫柔鄉內剛剛醒來,窗外清晨鳥鳴的清脆聲顯得分外悅耳。透過打開的紅窗,園內是滿眼的翠綠,在陽光下徐徐生輝。
窗邊則是抬著芊芊玉手正在畫眉的佳人陳圓圓,她的臉頰上紅暈還尚未褪去,青絲如瀑般散在肩頭,淡粉色的羅衫下峭麗的身姿分外玲瓏。
魏淵一麵看著眼前的佳人,一邊迴憶著昨夜的春宵美景。陳圓圓雖是歌妓出身,不靠出賣皮肉掙錢。但她畢竟自幼賣身青樓,打懂事起就被老鴇子逼著練身子。對於風月之事的花樣與要領,自然是精通的很。盡心服侍之下,魏淵也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
陳圓圓發現魏淵在看自己,不由得會心一笑,很是溫柔的依偎在了魏淵的懷裏。
“大人,您看起來好像有心事的樣子。”
魏淵輕輕點了點頭並沒有答話。
“大人若是心裏有什麽不快,說出來會舒服些。”
陳圓圓冰雪聰慧,自然知道最近魏淵的日子不好過。與剛剛進京時的大紅大紫不同,自己的夫君如今已成了昨日黃花。
“嗬嗬,我家的小朋友什麽時候會替人解心寬了。”
由於陳圓圓是那種小鳥依人的小女人性格,因此魏淵便常常戲稱她為“小朋友”。
沒想到聽了魏淵的話陳圓圓卻突然鼻子一酸哭了起來。
“大人您是不是嫌棄圓圓了...”
陳圓圓長於青樓,平日裏看慣了那些始亂終棄的故事。也很懂得男女之事,對於男人而言,得到的女人便失去了新鮮感。沒有了新鮮感,便可以隨時被拋棄。青樓女子莫動情,動情則自苦。
然而此刻的陳圓圓卻發現自己已經對魏淵動情了。眼前自己的男人不僅年少有成,風度翩翩。而且他風趣幽默,更懂得憐香惜玉。最為難得的是他絲毫不在意自己殘花敗柳之身,對她嗬護有加。正因為如此,陳圓圓才怕,怕有朝一日自己的美夢終將醒來。怕有朝一日情郎魏淵會離她而去。
魏淵最受不了女人哭鼻子,一看陳圓圓梨花帶雨哭的好不傷心,他一下子也慌了神了。趕忙安慰道:
“我心疼你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嫌棄你呢?好了,別哭了圓圓。”
終於陳圓圓在魏淵變著花樣的哄逗之下破涕為笑了,那副模樣更是讓人憐惜。
“大人,是圓圓不懂事。明明現在大人您諸事不順,可奴家還圖讓您煩心。”
說著陳圓圓很是乖巧的趴在了魏淵的懷中,在她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股揮之不去的自卑在縈繞。陳圓圓隻能拚命的去討好取悅魏淵,以期能夠長久的陪伴在他身邊。
魏淵用手輕輕拂過陳圓圓黑亮的長發,胸有成竹的說:
“不煩心,從今天開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陳圓圓抬起仍舊噙著淚珠的雙眸,似懂非懂的看著魏淵,她不知道自己夫君口中的今天有何含義。
武平伯府外門可羅雀,除了一隻大黃狗悠哉悠哉的臥在門口懶懶的曬著太陽之外,幾乎再難看到任何人影了。近幾日魏淵深居府內,謝絕任何來客的拜會,安安心心的當起了宅男。
府內除了有傭人外出采購生活用品之外,再沒有任何動靜。與魏淵府上的冷清不同,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府上高朋滿座,一派熱鬧的景象,今日正是東林黨人集會的日子。
每個月的月中,京城內的東林黨人便會集會於首輔周延儒的家中,針砭時弊,談論政事。這既是對東林書院創建者顧憲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一理想初衷的延續,同時也是在朝官員們商議朝政,左右時局的一種手段。
君子群而不黨,如此高調的政治集會必然會引起皇帝的猜忌,但東林黨人確一點也不避諱。在他們看來,自己是清流君子,以氣節道義相號召針砭時弊,指點江山有何不可呢?若是有人非議,那必會遭到滿朝正直之士在道德上的抨擊與譴責。 
除了憑借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以外,東林黨另外依仗的則是自身龐大的官僚體係勢力。自萬曆朝後期出現以來,東林黨便同閹黨水火不容。開始的階段是閹黨對東林黨人大肆迫害,魏忠賢權傾朝野,氣焰滔天,壓得整個文官集團抬不起頭來。
然而自從崇禎皇帝登基以來,一口氣將魏忠賢及其黨羽連根拔除,使得朝中權力製約失去了平衡。東林黨就失去了掣肘,憑借其清流名士的形象很快造成了朝廷之內一家獨大的局麵。隨之而來的是皇權效率的減弱,這些東林黨人常常對皇命陽奉陰違,使得崇禎皇帝政令難行。
近日的東林集會,眾官員顯得興致頗高。之前剛剛挫敗了曹化淳請求魏淵出仕武衛營的計劃,令這些文臣們很是興奮。周府的庭院之內擺滿了方桌,方桌之上放著文房四寶。府內的傭人們前前後後的忙碌著,大小官員客套寒暄,紛紛議論著本次集會將談論哪些時政。
不多時,內閣首輔周延儒在眾星捧月之下來到了庭院當中。盡管已經年近六十,但周延儒卻是滿麵紅光,顯得很是精神。
“列為陳工,今日為國為民。我等又齊聚於此,還望各位廣開言路,不拘一格,暢所欲言啊!哈哈”
周延儒言罷,標誌著議論的正式開始,首先站出來發言的是剛剛入閣的文華殿大學士魏藻德。
“近來中原匪患日盛,在下聽說有人打起了江南賦稅的主意。說什麽江南商賈繁榮,隻需十裏抽一便可大大緩解軍費糧餉緊張的局麵。在下以為,此事急需列位關注啊!”
江南賦稅指的是江南工商業的稅收。這項稅收最早是張居正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觸動了江南工商業利益集團,在張居正死後便收到了激烈的抵製,這一矛盾貫穿了整個萬曆朝。軟弱的泰昌皇帝繼位之後,便在東林黨的逼迫下廢除了這一賦稅。之後便造成了帝國稅收中極為奇特的現場,江南工商發達,卻幾乎不用交任何稅。而北方各省以農耕生的百姓卻忍受著高高的賦稅。一遇到天災更是食不果腹,因此當崇禎初年北方大旱之時,中原各地到處都爆發了流民起義。
東林黨人多是江南商業利益集團出身,一聽魏藻德這話,當場就不幹了!
“北方人造反,哪裏有給南方人加稅的道理!”
“不錯!難道這些閹黨餘孽非要再弄出個蘇州民變才甘心嗎?”
蘇州民變,指的是萬曆年間由於朝廷征收礦稅而引發的一場城市騷亂。
眼看眾人的情緒瞬間被點燃了,周延儒很是滿意的朝魏藻德微微點了點頭,他緊接著揚揚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列為陳工,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群情激憤的眾人見周延儒發話了,一個個停止了喧鬧,靜靜的看著這位內閣首輔。
“諸位,常言道國不與民爭利,應當藏富於民才是。我們一直主張農本商末,農業既然為本,那稅收以農業為主也就無可厚非了,因此我本人也反對重收江南賦稅。”
周延儒一席話立刻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擁護。
“首輔大人說的對!國不與民爭利!反對重收江南賦稅!”
這些帝國的官僚們不知道,當他們在此高談闊論的時候。北方的百姓已經由於大旱而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有些村莊甚至已經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更有甚者,有些地方餓紅了眼的百姓死死的盯著彼此,等著對方一咽氣去吃死人肉。
這些帝國的官僚們更不知道的是,與北方如同地獄般的景象不同。江南是一副市井販鬻、逐末營利的商業繁榮盛景。房中術和性享樂主義風靡一時,眾人活在醉生夢死的天堂當中。
討論完這一議題,又有一位周延儒的心腹站起來說道:
“錦衣衛作為閹黨的走狗,搞得京城之內烏煙瘴氣的。咱們必須趁著此番挫敗曹化淳的機會向聖上進言,裁撤錦衣衛。”
此話一出,立刻又引起了在場眾人的附和。
“不錯!錦衣衛殘害忠良,與東廠屬一丘之貉。必須裁撤之!”
“即便裁撤不了,大大削減錦衣衛的人數也是必須的!”
這些官員雖說口中說的都是大仁大義,但是他們自己心裏清楚。之所以要裁撤錦衣衛,無非是為了方便自身貪汙腐敗,逃避法律懲罰罷了。
在一片讚同之聲下,周延儒再度緩緩起身提出了第三個議題。
“中原流賊之所以日益猖獗,此皆因那些前線的武將消極怠戰所致。因此老夫建議列為陳工聯名上書陛下,對於膽敢避戰自保的將領一律從嚴處置。”
“沒錯,那些武將動不動就以什麽戰機尚不成熟為由消息自保。我看他們就是貪生怕死!”
“對!身為武者就當以死報國,他們要是怕死,幹脆辭官迴鄉好了。”
東林黨人之所以催促武將速戰剿滅流賊,那是因為中原大地愈演愈烈的民變已經開始慢慢將戰火引向江南了。北方打得七零八落這些人並不關心,但一旦殃及到自己的家鄉,那這些人可就坐不住了。
東林黨人,滿口詩書禮義的文章,肚子裏卻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們脫離社會實際,屬於典型的“文人誤國”。長期的上層生活,使得他們根本不清楚民間的疾苦。大道理講的一套一套,可實際行動一個都沒有,更不用說在國家危難的關頭提出有策略性的建議了。讓這些人掌握著國家最高權力,實在可笑!
議政結束,接下來就是吃吃喝喝了。觥籌交錯之間,這些朝廷重臣們沒有一個人去考慮帝國的未來在何方。
文華殿大學生魏藻德喝了不少酒,當傭人扶著他登上馬車之時。他一個踉蹌險些跌下車來,為這事魏藻德重重的責罰了那個手腳不利索的傭人。坐在馬車之內,魏藻德的酒意慢慢襲來,顛簸的馬車左搖右晃讓他昏昏欲睡。
魏藻德突然感覺有什麽東西隔了屁股,他懶懶的挪動著身子。伸手一摸,原來是個木匣。
“唉?這是什麽東西?”
魏藻德暈暈乎乎的打開了木匣,裏麵除了一張紙外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魏藻德有些掃興,原本他還以為是哪個求他辦事之人悄悄給送的禮品呢。他心不在焉的打開紙條瞧看,不看則已,這一看,他身的酒氣頓時被驚得從周身炸開的汗毛孔中排了出去,驚嚇之餘醉意全無。
旭日東升,陳圓圓的閨房內香氣四溢。魏淵沉醉於溫柔鄉內剛剛醒來,窗外清晨鳥鳴的清脆聲顯得分外悅耳。透過打開的紅窗,園內是滿眼的翠綠,在陽光下徐徐生輝。
窗邊則是抬著芊芊玉手正在畫眉的佳人陳圓圓,她的臉頰上紅暈還尚未褪去,青絲如瀑般散在肩頭,淡粉色的羅衫下峭麗的身姿分外玲瓏。
魏淵一麵看著眼前的佳人,一邊迴憶著昨夜的春宵美景。陳圓圓雖是歌妓出身,不靠出賣皮肉掙錢。但她畢竟自幼賣身青樓,打懂事起就被老鴇子逼著練身子。對於風月之事的花樣與要領,自然是精通的很。盡心服侍之下,魏淵也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
陳圓圓發現魏淵在看自己,不由得會心一笑,很是溫柔的依偎在了魏淵的懷裏。
“大人,您看起來好像有心事的樣子。”
魏淵輕輕點了點頭並沒有答話。
“大人若是心裏有什麽不快,說出來會舒服些。”
陳圓圓冰雪聰慧,自然知道最近魏淵的日子不好過。與剛剛進京時的大紅大紫不同,自己的夫君如今已成了昨日黃花。
“嗬嗬,我家的小朋友什麽時候會替人解心寬了。”
由於陳圓圓是那種小鳥依人的小女人性格,因此魏淵便常常戲稱她為“小朋友”。
沒想到聽了魏淵的話陳圓圓卻突然鼻子一酸哭了起來。
“大人您是不是嫌棄圓圓了...”
陳圓圓長於青樓,平日裏看慣了那些始亂終棄的故事。也很懂得男女之事,對於男人而言,得到的女人便失去了新鮮感。沒有了新鮮感,便可以隨時被拋棄。青樓女子莫動情,動情則自苦。
然而此刻的陳圓圓卻發現自己已經對魏淵動情了。眼前自己的男人不僅年少有成,風度翩翩。而且他風趣幽默,更懂得憐香惜玉。最為難得的是他絲毫不在意自己殘花敗柳之身,對她嗬護有加。正因為如此,陳圓圓才怕,怕有朝一日自己的美夢終將醒來。怕有朝一日情郎魏淵會離她而去。
魏淵最受不了女人哭鼻子,一看陳圓圓梨花帶雨哭的好不傷心,他一下子也慌了神了。趕忙安慰道:
“我心疼你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嫌棄你呢?好了,別哭了圓圓。”
終於陳圓圓在魏淵變著花樣的哄逗之下破涕為笑了,那副模樣更是讓人憐惜。
“大人,是圓圓不懂事。明明現在大人您諸事不順,可奴家還圖讓您煩心。”
說著陳圓圓很是乖巧的趴在了魏淵的懷中,在她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股揮之不去的自卑在縈繞。陳圓圓隻能拚命的去討好取悅魏淵,以期能夠長久的陪伴在他身邊。
魏淵用手輕輕拂過陳圓圓黑亮的長發,胸有成竹的說:
“不煩心,從今天開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陳圓圓抬起仍舊噙著淚珠的雙眸,似懂非懂的看著魏淵,她不知道自己夫君口中的今天有何含義。
武平伯府外門可羅雀,除了一隻大黃狗悠哉悠哉的臥在門口懶懶的曬著太陽之外,幾乎再難看到任何人影了。近幾日魏淵深居府內,謝絕任何來客的拜會,安安心心的當起了宅男。
府內除了有傭人外出采購生活用品之外,再沒有任何動靜。與魏淵府上的冷清不同,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府上高朋滿座,一派熱鬧的景象,今日正是東林黨人集會的日子。
每個月的月中,京城內的東林黨人便會集會於首輔周延儒的家中,針砭時弊,談論政事。這既是對東林書院創建者顧憲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一理想初衷的延續,同時也是在朝官員們商議朝政,左右時局的一種手段。
君子群而不黨,如此高調的政治集會必然會引起皇帝的猜忌,但東林黨人確一點也不避諱。在他們看來,自己是清流君子,以氣節道義相號召針砭時弊,指點江山有何不可呢?若是有人非議,那必會遭到滿朝正直之士在道德上的抨擊與譴責。 
除了憑借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以外,東林黨另外依仗的則是自身龐大的官僚體係勢力。自萬曆朝後期出現以來,東林黨便同閹黨水火不容。開始的階段是閹黨對東林黨人大肆迫害,魏忠賢權傾朝野,氣焰滔天,壓得整個文官集團抬不起頭來。
然而自從崇禎皇帝登基以來,一口氣將魏忠賢及其黨羽連根拔除,使得朝中權力製約失去了平衡。東林黨就失去了掣肘,憑借其清流名士的形象很快造成了朝廷之內一家獨大的局麵。隨之而來的是皇權效率的減弱,這些東林黨人常常對皇命陽奉陰違,使得崇禎皇帝政令難行。
近日的東林集會,眾官員顯得興致頗高。之前剛剛挫敗了曹化淳請求魏淵出仕武衛營的計劃,令這些文臣們很是興奮。周府的庭院之內擺滿了方桌,方桌之上放著文房四寶。府內的傭人們前前後後的忙碌著,大小官員客套寒暄,紛紛議論著本次集會將談論哪些時政。
不多時,內閣首輔周延儒在眾星捧月之下來到了庭院當中。盡管已經年近六十,但周延儒卻是滿麵紅光,顯得很是精神。
“列為陳工,今日為國為民。我等又齊聚於此,還望各位廣開言路,不拘一格,暢所欲言啊!哈哈”
周延儒言罷,標誌著議論的正式開始,首先站出來發言的是剛剛入閣的文華殿大學士魏藻德。
“近來中原匪患日盛,在下聽說有人打起了江南賦稅的主意。說什麽江南商賈繁榮,隻需十裏抽一便可大大緩解軍費糧餉緊張的局麵。在下以為,此事急需列位關注啊!”
江南賦稅指的是江南工商業的稅收。這項稅收最早是張居正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觸動了江南工商業利益集團,在張居正死後便收到了激烈的抵製,這一矛盾貫穿了整個萬曆朝。軟弱的泰昌皇帝繼位之後,便在東林黨的逼迫下廢除了這一賦稅。之後便造成了帝國稅收中極為奇特的現場,江南工商發達,卻幾乎不用交任何稅。而北方各省以農耕生的百姓卻忍受著高高的賦稅。一遇到天災更是食不果腹,因此當崇禎初年北方大旱之時,中原各地到處都爆發了流民起義。
東林黨人多是江南商業利益集團出身,一聽魏藻德這話,當場就不幹了!
“北方人造反,哪裏有給南方人加稅的道理!”
“不錯!難道這些閹黨餘孽非要再弄出個蘇州民變才甘心嗎?”
蘇州民變,指的是萬曆年間由於朝廷征收礦稅而引發的一場城市騷亂。
眼看眾人的情緒瞬間被點燃了,周延儒很是滿意的朝魏藻德微微點了點頭,他緊接著揚揚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列為陳工,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群情激憤的眾人見周延儒發話了,一個個停止了喧鬧,靜靜的看著這位內閣首輔。
“諸位,常言道國不與民爭利,應當藏富於民才是。我們一直主張農本商末,農業既然為本,那稅收以農業為主也就無可厚非了,因此我本人也反對重收江南賦稅。”
周延儒一席話立刻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擁護。
“首輔大人說的對!國不與民爭利!反對重收江南賦稅!”
這些帝國的官僚們不知道,當他們在此高談闊論的時候。北方的百姓已經由於大旱而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有些村莊甚至已經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更有甚者,有些地方餓紅了眼的百姓死死的盯著彼此,等著對方一咽氣去吃死人肉。
這些帝國的官僚們更不知道的是,與北方如同地獄般的景象不同。江南是一副市井販鬻、逐末營利的商業繁榮盛景。房中術和性享樂主義風靡一時,眾人活在醉生夢死的天堂當中。
討論完這一議題,又有一位周延儒的心腹站起來說道:
“錦衣衛作為閹黨的走狗,搞得京城之內烏煙瘴氣的。咱們必須趁著此番挫敗曹化淳的機會向聖上進言,裁撤錦衣衛。”
此話一出,立刻又引起了在場眾人的附和。
“不錯!錦衣衛殘害忠良,與東廠屬一丘之貉。必須裁撤之!”
“即便裁撤不了,大大削減錦衣衛的人數也是必須的!”
這些官員雖說口中說的都是大仁大義,但是他們自己心裏清楚。之所以要裁撤錦衣衛,無非是為了方便自身貪汙腐敗,逃避法律懲罰罷了。
在一片讚同之聲下,周延儒再度緩緩起身提出了第三個議題。
“中原流賊之所以日益猖獗,此皆因那些前線的武將消極怠戰所致。因此老夫建議列為陳工聯名上書陛下,對於膽敢避戰自保的將領一律從嚴處置。”
“沒錯,那些武將動不動就以什麽戰機尚不成熟為由消息自保。我看他們就是貪生怕死!”
“對!身為武者就當以死報國,他們要是怕死,幹脆辭官迴鄉好了。”
東林黨人之所以催促武將速戰剿滅流賊,那是因為中原大地愈演愈烈的民變已經開始慢慢將戰火引向江南了。北方打得七零八落這些人並不關心,但一旦殃及到自己的家鄉,那這些人可就坐不住了。
東林黨人,滿口詩書禮義的文章,肚子裏卻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們脫離社會實際,屬於典型的“文人誤國”。長期的上層生活,使得他們根本不清楚民間的疾苦。大道理講的一套一套,可實際行動一個都沒有,更不用說在國家危難的關頭提出有策略性的建議了。讓這些人掌握著國家最高權力,實在可笑!
議政結束,接下來就是吃吃喝喝了。觥籌交錯之間,這些朝廷重臣們沒有一個人去考慮帝國的未來在何方。
文華殿大學生魏藻德喝了不少酒,當傭人扶著他登上馬車之時。他一個踉蹌險些跌下車來,為這事魏藻德重重的責罰了那個手腳不利索的傭人。坐在馬車之內,魏藻德的酒意慢慢襲來,顛簸的馬車左搖右晃讓他昏昏欲睡。
魏藻德突然感覺有什麽東西隔了屁股,他懶懶的挪動著身子。伸手一摸,原來是個木匣。
“唉?這是什麽東西?”
魏藻德暈暈乎乎的打開了木匣,裏麵除了一張紙外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魏藻德有些掃興,原本他還以為是哪個求他辦事之人悄悄給送的禮品呢。他心不在焉的打開紙條瞧看,不看則已,這一看,他身的酒氣頓時被驚得從周身炸開的汗毛孔中排了出去,驚嚇之餘醉意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