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亳州城,和煦的春光均勻灑在每一片陽光照耀的角落,令人微醺的暖風輕撫出一片太平盛世的安寧。城中已經有無數的人家屋頂冒起了炊煙,菜肉四溢飄香的味道勾引的街上饑餓行人的嗅覺。
亳州知府衙門內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為了迎接鳳陽巡撫與新任的知府,後廚的夥計忙進忙出的預備著一頓豐盛的午餐。前廳之內,史可法卻一口迴絕了魏淵魏總督先用午膳,再談公務的想法。這位鳳陽巡撫語氣冷淡的迴答說:
“下官還有要務在身,吃飯就免了。”
鑒於史可法後世死守揚州的忠義名聲,魏淵想要好好與之結識一番。可誰曾想熱臉貼上了冷屁股,史巡撫完全不給魏總督這個麵子。
既然督撫級別的官員要談論公務,馬騰躍這個四品的知府是沒有資格列席的。在亳州知府衙門內坐定後,史可法依舊語氣冷淡的說道:
“還請總督大人屏退左右。”
魏淵一個手勢,負責警戒的侍衛與在一旁伺候的下人們通通退了出去。待到屋內隻剩下魏淵、史可法兩人時,魏淵仔細的打量起史可法來,揚州十月、清兵屠城。自己從小就聽說過這些故事,沒想到今天竟然見到民族英雄史可法本尊了。
史可法的個頭不高,看年歲在四十上下,消瘦的臉龐上留著稀疏的山羊胡。他的雙眼雖小,但眼神銳利,眉頭緊鎖顯得神情嚴肅,眉宇之間一身正氣顯得大義凜然。
“史大人遠道而來辛苦了,不知所為何事啊?”
在大明朝,巡撫一般掌握的是一省的行政事務,同時兼顧部分軍事事務。而總督則常常負責一省或多省的軍事、政治、經濟事務。而且總督的官階又在巡撫之上,如遇民變、剿匪等特殊情況,總督是可以節製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多省巡撫的。
原本史可法是鳳陽巡撫,魏淵是武平衛指揮使。他來亳州就是想直接對魏淵展開詢問,調查一下檢舉文書上所言是否屬實。如今上下級的關係顛倒過來了,魏淵成了鳳陽魏總督,換作旁人的話隻怕是不會自找麻煩的。
然而史可法毫不遲疑的開口問道:
“下官聽說總督大人在擔任武平衛指揮使之時,追擊羅汝才至河南地界。未經許可私自跨界用兵。不知此事屬實否?”
史可法銳利的眼神在無聲的拷問著魏淵,四目相對,迎著史可法銳利的眼神,魏淵知道這位巡撫大人是來者不善了。
“屬實。”
魏淵語氣沉著的迴答著史可法,在他看來既然結果是生擒了羅汝才,那過程如何也就不重要了。
“那總督大人可知,未經請示私自跨界用兵該當何罪嗎?”
史可法這話,不加掩飾的殺氣透露著濃濃的敵意。魏淵為人處事的風格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眼見史可法圖窮匕見,魏淵也陰沉下了臉,語氣冷冷的迴答說:
“當時情況緊急,軍情十萬火急,實在是拖延不得。因此我這才...”
還沒容得魏淵把話說完,史可法高聲打斷道:
“錯了便是錯了!還請總督大人迴答下官的問題,您可知未經請示私自跨界用兵該當何罪嗎?”
史可法專斷的態度讓魏淵很是火大,他“騰”的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了身來。同樣語氣嚴厲的迴應說:
“該當何罪本督不知!但本督知道如果放走了羅汝才,那必定猶如放虎歸山。日後不知道還有多少將士會無辜喪命,多少百姓將流離失所。如果真那樣的話,那才是對國家的大罪!”
麵對魏淵的迴答史可法一臉的不屑。
“無規不成圓,無矩不成方。君子修身養德,關鍵就在一個規矩上。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包公鍘斬親侄兒包勉,就在於守得一個道。即便大人真是為國為民,但違規就是違規。功過不可相抵,日後若人人爭相效仿總督之舉,那必然會使綱常盡壞,國將不國!”
正午的春光透過窗戶照耀在屋內的石板上、折射的陽光正好照映在史可法的臉上。但他卻絲毫也不在意晃眼的光柱,堅毅的臉上放出銳利的目光,死死的盯著魏淵。
魏淵知道,自己這兩把刷子跟古人講講辯證法、唯物論還可以。但要是辯論君子之道,聖人之學。他十個魏淵也不是一個史可法的對手。
大廳之內的氣氛一時尷尬了起來。過了片刻,魏淵冷冷的說道:
“史大人還有別的事嗎?”
很明顯這是魏淵在下“逐客令”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但史可法卻並沒有收手的意思,因為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沒有提問。
“下官還聽說魏總督在亳州私募兵士,不知可有此事?”
聽了這話,魏淵的心中不由得一驚。亳州城內的安保隊成立才剛剛滿半個月,遠在鳳陽府的巡撫大人就已經殺到自己這來興師問罪,看來身邊一定是有人把自己給賣了。
私自募兵,那可是“謀逆”的大罪,弄不好是要滿門抄斬的。這點常識魏淵還是知道的,他斬釘截鐵的答道:
“沒有此事!絕對沒有!關於私募兵士一事史大人盡可去詳查,那些人都是原來城內大戶家的傭人。由於我武平衛軍力吃緊,城內治安秩序又難以保障。城中大戶們這才自發的貢獻出自己家的傭人,用以配合我麾下五百將士來一同維持城中秩序。”
聽了魏淵的解釋,史可法並沒有答話。他沉默片刻對著魏淵說道:
“總督大人,我來亳州就是為了調查剛剛提及的事情。之前你是指揮使,如果經我查實以上屬實的話,那下官就會直接治罪於你。但如今你貴為鳳陽總督,作為下屬的我已無權處理,因此下官會如實將以上情況寫成奏疏上報朝廷。還望總督大人海涵!”
說罷史可法從椅子上默默起身,朝著魏淵拱了拱手轉身就往外走去。快接近門口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對魏淵說道:
“魏閹雖被鏟除,但閹黨至今仍然把持朝政,為所欲為;敗壞綱紀,禍亂國家。還望總督大人您能夠與之劃清界限,好自為之!下官告辭了!”
聽完這一席話魏淵真的是有些哭笑不得,寫奏疏參你一本之前,還要當麵堂堂正正的告訴你,史可法還真是耿直的可愛。但魏淵也感受到了這位鳳陽巡撫腦筋裏難以轉變的頑固與執拗,隻怕日後自己與他相處是難有安生日子了。
然而此刻的魏淵卻沒有太多時間考慮史可法的事情了,崇禎皇帝的聖旨上寫的清楚。令魏淵即日啟程,押解羅汝才進京。如何規劃進京細節,才是當下最要緊的事。
魏淵再次請來了宇文騰啟,之前獻計上密疏,使得魏淵在處理羅汝才這塊燙手山芋的問題上獲得了巨大的政治成功。對於宇文騰啟的足智多謀,魏淵是打心眼裏佩服的。沒想到宇文騰啟看完聖旨之後就大搖其頭。
“不妥!不妥啊!”
魏淵趕忙問道:
“有何不妥?還望公子指點。”
宇文騰啟指了指手中的聖旨對魏淵說:
“這裏麵說要將羅汝才押解進京,一路上流賊肆虐,暴民橫行,實在是未知因素太多,此為一不妥;要求大人你去麵聖,如今楊嗣昌恨你入骨,周延儒又是老奸巨猾,東林黨與浙黨都想致大人於死地,此為二不妥。如果大人您親自押解羅汝才進京麵聖,隻怕性命堪憂啊!”
宇文騰啟一席話說的魏淵瞠目結舌,若不是之前見識過宇文騰啟的本領,魏淵一定會認為這個長期飲酒的落魄公子是在說胡話呢。
“那依公子之見,怎麽做才好呢?”
宇文騰啟做了個斬首的手勢迴答說:
“將羅汝才就地正法,把首級獻往京城。而後推脫河南軍情緊急,拒絕進京麵聖!”
黃軒一聽這話立刻提出了反對。
“抗旨可不是兒戲,如若朝廷怪罪下來,又當如何是好呢?”
宇文騰啟則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淡淡的說:
“左良玉、賀人龍,這些總兵大員們哪個沒有抗過旨。隻要兵權在手,朝廷是不敢逼的太急的。”
對於宇文騰啟的話魏淵深以為然,後世的名言“槍杆子裏出政權”。自己隻要抓緊時間訓練出一支忠於自己的精兵,那朝廷的話他魏淵自然可以陽奉陰違的。然而魏淵卻有著自己的打算。
魏淵的嘴角露出一股淡淡的笑意。
“如果我執意要去,公子可有何逢兇化吉的良策嗎?”
宇文騰啟有些出乎意料的看了看魏淵,在他眼中看到的盡是自信與從容。宇文騰啟知道,麵前的這位魏總督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是個喜歡拿生命去冒險的賭徒,是個很合自己口味的被輔佐之人。
隨後兩個人相視一笑,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哈哈哈!”
“好!如果大人定要進京試上一試,我會傾其所有來為大人您出謀劃策的!”
入夜的亳州城一片喧囂,城裏城外到處是揚起的火把。即將押解羅汝才進京的消息早已經是傳的滿城皆知了。為了將這個被皇帝欽點的欽犯安全的送往京師,武平衛出動了精銳軍卒兩千人負責押解,由魏淵手下的第一悍將武安國親自帶隊。整裝完畢之後,第二天天一亮就準時出發。
而魏淵則率領著一百五十名金鷹衛隊與三百精騎兵一起連夜出發,前往京師麵聖。與魏淵同去京城的還有孫和京與範尼。孫和京因此家其父孫元華的屍骨尚未安葬,這次想請魏淵出麵求情將父親的屍骨拉迴老家安葬。而範尼則是一聽說魏淵要去京城,就死皮賴臉的要跟著去見一位故人。
“總督大人,看在上帝的份上。求求您帶我一同前往京城,我的好朋友德意誌人約翰.亞當就在京城傳教。我非常想去見他一麵。”
就這樣,整裝完畢後,夜色之下的這支清一色騎兵組成的隊伍準備出發了。
亳州知府衙門內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為了迎接鳳陽巡撫與新任的知府,後廚的夥計忙進忙出的預備著一頓豐盛的午餐。前廳之內,史可法卻一口迴絕了魏淵魏總督先用午膳,再談公務的想法。這位鳳陽巡撫語氣冷淡的迴答說:
“下官還有要務在身,吃飯就免了。”
鑒於史可法後世死守揚州的忠義名聲,魏淵想要好好與之結識一番。可誰曾想熱臉貼上了冷屁股,史巡撫完全不給魏總督這個麵子。
既然督撫級別的官員要談論公務,馬騰躍這個四品的知府是沒有資格列席的。在亳州知府衙門內坐定後,史可法依舊語氣冷淡的說道:
“還請總督大人屏退左右。”
魏淵一個手勢,負責警戒的侍衛與在一旁伺候的下人們通通退了出去。待到屋內隻剩下魏淵、史可法兩人時,魏淵仔細的打量起史可法來,揚州十月、清兵屠城。自己從小就聽說過這些故事,沒想到今天竟然見到民族英雄史可法本尊了。
史可法的個頭不高,看年歲在四十上下,消瘦的臉龐上留著稀疏的山羊胡。他的雙眼雖小,但眼神銳利,眉頭緊鎖顯得神情嚴肅,眉宇之間一身正氣顯得大義凜然。
“史大人遠道而來辛苦了,不知所為何事啊?”
在大明朝,巡撫一般掌握的是一省的行政事務,同時兼顧部分軍事事務。而總督則常常負責一省或多省的軍事、政治、經濟事務。而且總督的官階又在巡撫之上,如遇民變、剿匪等特殊情況,總督是可以節製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多省巡撫的。
原本史可法是鳳陽巡撫,魏淵是武平衛指揮使。他來亳州就是想直接對魏淵展開詢問,調查一下檢舉文書上所言是否屬實。如今上下級的關係顛倒過來了,魏淵成了鳳陽魏總督,換作旁人的話隻怕是不會自找麻煩的。
然而史可法毫不遲疑的開口問道:
“下官聽說總督大人在擔任武平衛指揮使之時,追擊羅汝才至河南地界。未經許可私自跨界用兵。不知此事屬實否?”
史可法銳利的眼神在無聲的拷問著魏淵,四目相對,迎著史可法銳利的眼神,魏淵知道這位巡撫大人是來者不善了。
“屬實。”
魏淵語氣沉著的迴答著史可法,在他看來既然結果是生擒了羅汝才,那過程如何也就不重要了。
“那總督大人可知,未經請示私自跨界用兵該當何罪嗎?”
史可法這話,不加掩飾的殺氣透露著濃濃的敵意。魏淵為人處事的風格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眼見史可法圖窮匕見,魏淵也陰沉下了臉,語氣冷冷的迴答說:
“當時情況緊急,軍情十萬火急,實在是拖延不得。因此我這才...”
還沒容得魏淵把話說完,史可法高聲打斷道:
“錯了便是錯了!還請總督大人迴答下官的問題,您可知未經請示私自跨界用兵該當何罪嗎?”
史可法專斷的態度讓魏淵很是火大,他“騰”的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了身來。同樣語氣嚴厲的迴應說:
“該當何罪本督不知!但本督知道如果放走了羅汝才,那必定猶如放虎歸山。日後不知道還有多少將士會無辜喪命,多少百姓將流離失所。如果真那樣的話,那才是對國家的大罪!”
麵對魏淵的迴答史可法一臉的不屑。
“無規不成圓,無矩不成方。君子修身養德,關鍵就在一個規矩上。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包公鍘斬親侄兒包勉,就在於守得一個道。即便大人真是為國為民,但違規就是違規。功過不可相抵,日後若人人爭相效仿總督之舉,那必然會使綱常盡壞,國將不國!”
正午的春光透過窗戶照耀在屋內的石板上、折射的陽光正好照映在史可法的臉上。但他卻絲毫也不在意晃眼的光柱,堅毅的臉上放出銳利的目光,死死的盯著魏淵。
魏淵知道,自己這兩把刷子跟古人講講辯證法、唯物論還可以。但要是辯論君子之道,聖人之學。他十個魏淵也不是一個史可法的對手。
大廳之內的氣氛一時尷尬了起來。過了片刻,魏淵冷冷的說道:
“史大人還有別的事嗎?”
很明顯這是魏淵在下“逐客令”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但史可法卻並沒有收手的意思,因為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沒有提問。
“下官還聽說魏總督在亳州私募兵士,不知可有此事?”
聽了這話,魏淵的心中不由得一驚。亳州城內的安保隊成立才剛剛滿半個月,遠在鳳陽府的巡撫大人就已經殺到自己這來興師問罪,看來身邊一定是有人把自己給賣了。
私自募兵,那可是“謀逆”的大罪,弄不好是要滿門抄斬的。這點常識魏淵還是知道的,他斬釘截鐵的答道:
“沒有此事!絕對沒有!關於私募兵士一事史大人盡可去詳查,那些人都是原來城內大戶家的傭人。由於我武平衛軍力吃緊,城內治安秩序又難以保障。城中大戶們這才自發的貢獻出自己家的傭人,用以配合我麾下五百將士來一同維持城中秩序。”
聽了魏淵的解釋,史可法並沒有答話。他沉默片刻對著魏淵說道:
“總督大人,我來亳州就是為了調查剛剛提及的事情。之前你是指揮使,如果經我查實以上屬實的話,那下官就會直接治罪於你。但如今你貴為鳳陽總督,作為下屬的我已無權處理,因此下官會如實將以上情況寫成奏疏上報朝廷。還望總督大人海涵!”
說罷史可法從椅子上默默起身,朝著魏淵拱了拱手轉身就往外走去。快接近門口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對魏淵說道:
“魏閹雖被鏟除,但閹黨至今仍然把持朝政,為所欲為;敗壞綱紀,禍亂國家。還望總督大人您能夠與之劃清界限,好自為之!下官告辭了!”
聽完這一席話魏淵真的是有些哭笑不得,寫奏疏參你一本之前,還要當麵堂堂正正的告訴你,史可法還真是耿直的可愛。但魏淵也感受到了這位鳳陽巡撫腦筋裏難以轉變的頑固與執拗,隻怕日後自己與他相處是難有安生日子了。
然而此刻的魏淵卻沒有太多時間考慮史可法的事情了,崇禎皇帝的聖旨上寫的清楚。令魏淵即日啟程,押解羅汝才進京。如何規劃進京細節,才是當下最要緊的事。
魏淵再次請來了宇文騰啟,之前獻計上密疏,使得魏淵在處理羅汝才這塊燙手山芋的問題上獲得了巨大的政治成功。對於宇文騰啟的足智多謀,魏淵是打心眼裏佩服的。沒想到宇文騰啟看完聖旨之後就大搖其頭。
“不妥!不妥啊!”
魏淵趕忙問道:
“有何不妥?還望公子指點。”
宇文騰啟指了指手中的聖旨對魏淵說:
“這裏麵說要將羅汝才押解進京,一路上流賊肆虐,暴民橫行,實在是未知因素太多,此為一不妥;要求大人你去麵聖,如今楊嗣昌恨你入骨,周延儒又是老奸巨猾,東林黨與浙黨都想致大人於死地,此為二不妥。如果大人您親自押解羅汝才進京麵聖,隻怕性命堪憂啊!”
宇文騰啟一席話說的魏淵瞠目結舌,若不是之前見識過宇文騰啟的本領,魏淵一定會認為這個長期飲酒的落魄公子是在說胡話呢。
“那依公子之見,怎麽做才好呢?”
宇文騰啟做了個斬首的手勢迴答說:
“將羅汝才就地正法,把首級獻往京城。而後推脫河南軍情緊急,拒絕進京麵聖!”
黃軒一聽這話立刻提出了反對。
“抗旨可不是兒戲,如若朝廷怪罪下來,又當如何是好呢?”
宇文騰啟則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淡淡的說:
“左良玉、賀人龍,這些總兵大員們哪個沒有抗過旨。隻要兵權在手,朝廷是不敢逼的太急的。”
對於宇文騰啟的話魏淵深以為然,後世的名言“槍杆子裏出政權”。自己隻要抓緊時間訓練出一支忠於自己的精兵,那朝廷的話他魏淵自然可以陽奉陰違的。然而魏淵卻有著自己的打算。
魏淵的嘴角露出一股淡淡的笑意。
“如果我執意要去,公子可有何逢兇化吉的良策嗎?”
宇文騰啟有些出乎意料的看了看魏淵,在他眼中看到的盡是自信與從容。宇文騰啟知道,麵前的這位魏總督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是個喜歡拿生命去冒險的賭徒,是個很合自己口味的被輔佐之人。
隨後兩個人相視一笑,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哈哈哈!”
“好!如果大人定要進京試上一試,我會傾其所有來為大人您出謀劃策的!”
入夜的亳州城一片喧囂,城裏城外到處是揚起的火把。即將押解羅汝才進京的消息早已經是傳的滿城皆知了。為了將這個被皇帝欽點的欽犯安全的送往京師,武平衛出動了精銳軍卒兩千人負責押解,由魏淵手下的第一悍將武安國親自帶隊。整裝完畢之後,第二天天一亮就準時出發。
而魏淵則率領著一百五十名金鷹衛隊與三百精騎兵一起連夜出發,前往京師麵聖。與魏淵同去京城的還有孫和京與範尼。孫和京因此家其父孫元華的屍骨尚未安葬,這次想請魏淵出麵求情將父親的屍骨拉迴老家安葬。而範尼則是一聽說魏淵要去京城,就死皮賴臉的要跟著去見一位故人。
“總督大人,看在上帝的份上。求求您帶我一同前往京城,我的好朋友德意誌人約翰.亞當就在京城傳教。我非常想去見他一麵。”
就這樣,整裝完畢後,夜色之下的這支清一色騎兵組成的隊伍準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