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稟大人!這院落裏裏外外我們搜了個遍,一個人影都沒有發現!”
魏淵轉過臉來向孫和京問道:
“你所說的囚禁之地確定就是這個院落嗎?”
“沒錯大人!就是這,今天早晨我剛剛從這裏逃出去,不會錯的!”
孫和京斬釘截鐵的迴答著。魏淵再次仔細的打量起眼前這座破敗的宅院來,他翻身下馬親自進入院落內查看。這院子雖然陳舊不堪,但門窗卻未腐鏽;房上院內盡管滿是積雪,然而室內卻並沒有多少塵土,說明此處確實是有人居住的。
轉了一圈之後再沒有發現什麽有價值的線索,魏淵低聲對身旁的黃軒道:
“咱們來晚了一步,這裏的人已經轉移了。”
“看來這位孫公子所說的都是真的,周、石兩家確實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魏淵看著遠方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說些什麽。
此行撲了空,魏淵隻好先領著人打道迴府了,一路上他有意無意的與孫和京閑聊了起來。
“我看孫公子也是個讀書人,為什麽不去考科舉而要來給張恩做幕僚呢?”
孫和京聽罷魏淵之言長長的歎了口氣,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不瞞大人您說,在下原本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崇禎三年我考中了舉人。但奈何後來家父蒙冤被殺,朝廷便革去了我的功名,不得已孫某人隻能前來投奔家父故交討口飯吃了。”
“蒙冤被殺?”
一下子魏淵的興趣被吸引了起來,崇禎一朝蒙冤被殺的還真不在少數,不知道這孫和京的父親又是何須人也呢?
“是的,家父名叫孫元化。官至登萊巡撫,後來由於“吳橋兵變”受到當朝首輔周延儒的陷害,含冤被殺。”
“你的父親是孫元化?”
這個名字倒真是讓魏淵吃了一驚。這個孫元化雖然在崇禎年間並沒有太大的名氣,但在後世軍迷的心中他卻是天王巨星一般的存在。這孫元化不僅是明末出了名的火器天才,還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工程師,而且極具傳奇色彩的是,他還是一位天主教徒。
明朝末年,麵對關外滿洲崛起,中原流寇猖獗的兩難處境。朝廷之內的有識之士紛紛尋找解決國家危局的辦法,在這其中以徐光啟為代表,最早接觸西洋文明的士大夫們則大力提倡利用堅城與利炮來武裝軍隊,進而解決帝國內外所麵臨的種種敵人,而孫元化就是其中堅決的執行者之一。
大明天啟二年,兵部尚書孫承宗出任薊遼經略,正是采用了孫元化築台製炮的主張,築建了寧遠城。後來孫元化更是輔佐袁崇煥鎮守寧遠,他結合西洋築城之法創造性的建造了“銃台”,在寧遠的城頭上布置了11門大炮,正是依靠堅城利炮才有了重創滿清的“寧遠大捷”。後來孫元化升任登、萊二州巡撫,他在登州時網絡各式西學人才,甚至大膽的組建了一支有27名歐洲人構成的外籍軍團。一時間登州城變成為一座歐洲氣息濃鬱的軍事堡壘。如果不是後來孔有德發動了“吳橋兵變”,孫元化可能會在火器與建築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見魏淵的反應驚訝,孫和京忙問道:
“大人識得家父?”
魏淵無不為孫元化的結局而感到悲哀,他說:
“聽說過令尊的大名,隻可惜不能當麵與令尊討教火器與築城之法啊!”
“大人竟然還知道家父的這兩項愛好!”
孫和京顯得更為吃驚!在明代,傳統的士大夫們對於西學是很為不屑的,更不用說是去主動學習了,見到魏淵竟也是個與父親興趣相投之人,孫和京不免有些感慨。突然間他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說道:
“家父倒是有很多關於火器與築城之法的手稿尚存在老家舊居中,大人若是感興趣的話,在下願意拿來贈與大人!”
“真的?如此一來就真是太好了!”
雖然魏淵是個穿越者,但他擁有的僅僅是一些空泛的感念與想法,如果能夠得到孫元化的這些實用價值極高的手稿,在加上宋應星和範尼這兩個“科學怪人”,想必在火器與築城方麵的研發上一定會取得重大突破的,想到這魏淵的心情不免有些小激動起來。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魏淵越看眼前的孫和京越覺得這小子肯定也在西洋之學上遺傳一些孫元化的長處。沒準經過自己現代化頭腦的啟迪熏陶,培養出來個孫元化2.0也說不定呢!想到這魏淵便有意將這孫和京也拉入到自己的麾下來為他所用。
“孫公子,不知你可有意願輔佐於我為國盡忠呢?”
孫和京原本還在為自己的前程而擔憂,見魏淵伸出了橄欖枝自然是歡喜的不行,滿口答應了下來。就這樣,一行人心情愉悅的來到了武平城前。
武平城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漢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以此城為封邑,武平城始建。經過歲月的變遷,如今的武平城在風雨滄桑的侵蝕下,已經顯得很是陳舊破敗了。武平城的規模很小,一共隻擁有南北兩處城門,低矮的城牆內便是武平衛指揮使司衙門所在,由於這裏都是軍戶,進入武平城給人的感覺更像是進入了一座不大的軍營當中。
魏淵一行人剛剛行至南門處,一名等待許久的衛所軍卒就一把撲倒在了魏淵的馬前。
“大人!大人救命啊!您要是再不去指揮使司衙門可就出人命啦!”
這個軍卒前言不搭後語的話聽的魏淵犯了糊塗,但看著情形估計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了。魏淵來不及細問,策馬揚鞭直奔指揮使司衙門而去。
指揮使司衙門口此時被上百名軍戶圍得水泄不通,原本就不大的門前空地更是顯得擁擠異常。魏淵拍馬趕到大喝一聲,眾軍戶一見是新上任的指揮使大人不敢怠慢,趕快閃出了一條路來。魏淵騎馬來到人群的最中心位置,這才發現有一名衛所士兵扒光了褲子,正被按在地上吃軍杖呢。此刻這人的屁股已經被打得血肉模糊,看得出軍杖已經挨了有一段時間了。仔細一看,被打之人竟然就是早晨為自己解了圍的騎兵百戶長。
魏淵見狀急忙大喊道:
“住手!怎麽迴事?”
正舉著軍杖準備往下打的士卒一看是魏淵來了便立刻停了手,而就在此時端坐在衙門口處太師椅上,正在眯眼曬著太陽的一位將軍見軍杖停止了便懶洋洋的問道:
“這是哪個不懂規矩的混小子啊?不知道本大人正在教訓下屬呢嗎?”
循聲望去,隻見說話之人是一位身穿黑色鎖子甲體型碩大、虎目黑須、周身上下一股痞氣的武將,看年齡也就是四十歲左右。魏淵冷冷的迴應道:
“教訓下屬?這武平衛我是指揮使,哪裏輪得著你來教訓?快說!你是何人?”
那武將一聽魏淵自稱是指揮使,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定睛仔細的瞧看。過了片刻這黑甲武將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你個黃毛小子嫩的毛都沒長齊呢吧!還敢吹牛說自己是指揮使,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哈哈哈!”
四周一些士卒見這位將領公然不把新任的指揮使放在眼中不禁都紛紛竊笑起來,眼巴巴一個都等著看好戲了。
還沒等魏淵再說話,人群之中一名身材瘦弱的老將軍走了出來,他是指揮僉事劉福銀,今年已經六十有三了,地地道道的武平衛老軍戶出身。這位老將用蒼老的聲音對那名黑將將軍說:
“呂大人,這位確實是新上任的指揮使魏淵魏大人。”
黑甲將軍故作驚訝的又看了看魏淵,趕忙躬身行禮道:
“哎呀呀!屬下指揮同知呂彬有眼無珠冒犯了大人您!失敬失敬!”
指揮同知是僅次於指揮使的衛所二號人物,呂彬世襲百戶出身,靠著戰功才爬到了這個位置上。原本張恩被朝廷革職拿下之後,呂彬就開始代行指揮使的職責了。正當他以為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之時,沒想到半路卻空降了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魏淵搶去了本該屬於他的指揮使寶座,因此這呂彬心裏別提有多怨恨了。
前些日子他前往洛陽為福王朱常洵賀壽,因而並沒有見過魏淵本人。今日他剛剛返迴武平城,就看到石府的二老爺石喆被五花大綁的押入城中。呂彬平日裏與石府關係密切,便上前要求帶頭的那名騎兵百戶放人,可誰料這騎兵百戶竟然說是奉了指揮使大人的軍令據不放人。呂彬一聽可就火了,於是這才下令將這名百戶長拿下軍杖伺候。
魏淵一聽原來是武平衛的二號人物,想到日後還要在一起共事,因此也不想把關係弄的太僵。既然對方主動認了錯,他也趕忙上前攙扶說道:
“呂將軍不必多禮,以後咱們就是一個戰壕裏的兄弟了。我魏淵初來乍到,少不了向你請教!”
然而就在魏淵的手要扶還沒有扶到呂彬之時,這位指揮同知卻自行站了起來。冷冷的撂下一句:
“屬下還有要事在身,先行告辭了!”
說著呂彬將魏淵晾在了原地,頭也不迴的徑直分開人群揚長而去。魏淵的手呆呆的停在了半空之中,呂彬離開時藐視自己的眼神,那眼神中滿是譏笑之意。魏淵頓時恍然大悟,看著呂彬離去的背影他算是知道自己被這位下屬結結實實的玩了一把。
當著眾多軍戶的麵被呂彬戲弄了一番,魏淵心中著實是又羞又惱,不過他的心裏清楚,空降部隊最容易招致原班人馬的反對。他在心裏暗暗的告訴自己:
“想要當好這個指揮使,看來得先把這個呂彬搞定才是。”
將那名騎兵百戶救下之後,魏淵先是問了問他的傷情,進而問道:
“帶迴來的人呢?”
百戶長氣息微弱的答道:
“被呂大人給放了。”
魏淵轉過臉來向孫和京問道:
“你所說的囚禁之地確定就是這個院落嗎?”
“沒錯大人!就是這,今天早晨我剛剛從這裏逃出去,不會錯的!”
孫和京斬釘截鐵的迴答著。魏淵再次仔細的打量起眼前這座破敗的宅院來,他翻身下馬親自進入院落內查看。這院子雖然陳舊不堪,但門窗卻未腐鏽;房上院內盡管滿是積雪,然而室內卻並沒有多少塵土,說明此處確實是有人居住的。
轉了一圈之後再沒有發現什麽有價值的線索,魏淵低聲對身旁的黃軒道:
“咱們來晚了一步,這裏的人已經轉移了。”
“看來這位孫公子所說的都是真的,周、石兩家確實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魏淵看著遠方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說些什麽。
此行撲了空,魏淵隻好先領著人打道迴府了,一路上他有意無意的與孫和京閑聊了起來。
“我看孫公子也是個讀書人,為什麽不去考科舉而要來給張恩做幕僚呢?”
孫和京聽罷魏淵之言長長的歎了口氣,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不瞞大人您說,在下原本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崇禎三年我考中了舉人。但奈何後來家父蒙冤被殺,朝廷便革去了我的功名,不得已孫某人隻能前來投奔家父故交討口飯吃了。”
“蒙冤被殺?”
一下子魏淵的興趣被吸引了起來,崇禎一朝蒙冤被殺的還真不在少數,不知道這孫和京的父親又是何須人也呢?
“是的,家父名叫孫元化。官至登萊巡撫,後來由於“吳橋兵變”受到當朝首輔周延儒的陷害,含冤被殺。”
“你的父親是孫元化?”
這個名字倒真是讓魏淵吃了一驚。這個孫元化雖然在崇禎年間並沒有太大的名氣,但在後世軍迷的心中他卻是天王巨星一般的存在。這孫元化不僅是明末出了名的火器天才,還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工程師,而且極具傳奇色彩的是,他還是一位天主教徒。
明朝末年,麵對關外滿洲崛起,中原流寇猖獗的兩難處境。朝廷之內的有識之士紛紛尋找解決國家危局的辦法,在這其中以徐光啟為代表,最早接觸西洋文明的士大夫們則大力提倡利用堅城與利炮來武裝軍隊,進而解決帝國內外所麵臨的種種敵人,而孫元化就是其中堅決的執行者之一。
大明天啟二年,兵部尚書孫承宗出任薊遼經略,正是采用了孫元化築台製炮的主張,築建了寧遠城。後來孫元化更是輔佐袁崇煥鎮守寧遠,他結合西洋築城之法創造性的建造了“銃台”,在寧遠的城頭上布置了11門大炮,正是依靠堅城利炮才有了重創滿清的“寧遠大捷”。後來孫元化升任登、萊二州巡撫,他在登州時網絡各式西學人才,甚至大膽的組建了一支有27名歐洲人構成的外籍軍團。一時間登州城變成為一座歐洲氣息濃鬱的軍事堡壘。如果不是後來孔有德發動了“吳橋兵變”,孫元化可能會在火器與建築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見魏淵的反應驚訝,孫和京忙問道:
“大人識得家父?”
魏淵無不為孫元化的結局而感到悲哀,他說:
“聽說過令尊的大名,隻可惜不能當麵與令尊討教火器與築城之法啊!”
“大人竟然還知道家父的這兩項愛好!”
孫和京顯得更為吃驚!在明代,傳統的士大夫們對於西學是很為不屑的,更不用說是去主動學習了,見到魏淵竟也是個與父親興趣相投之人,孫和京不免有些感慨。突然間他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說道:
“家父倒是有很多關於火器與築城之法的手稿尚存在老家舊居中,大人若是感興趣的話,在下願意拿來贈與大人!”
“真的?如此一來就真是太好了!”
雖然魏淵是個穿越者,但他擁有的僅僅是一些空泛的感念與想法,如果能夠得到孫元化的這些實用價值極高的手稿,在加上宋應星和範尼這兩個“科學怪人”,想必在火器與築城方麵的研發上一定會取得重大突破的,想到這魏淵的心情不免有些小激動起來。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魏淵越看眼前的孫和京越覺得這小子肯定也在西洋之學上遺傳一些孫元化的長處。沒準經過自己現代化頭腦的啟迪熏陶,培養出來個孫元化2.0也說不定呢!想到這魏淵便有意將這孫和京也拉入到自己的麾下來為他所用。
“孫公子,不知你可有意願輔佐於我為國盡忠呢?”
孫和京原本還在為自己的前程而擔憂,見魏淵伸出了橄欖枝自然是歡喜的不行,滿口答應了下來。就這樣,一行人心情愉悅的來到了武平城前。
武平城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漢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以此城為封邑,武平城始建。經過歲月的變遷,如今的武平城在風雨滄桑的侵蝕下,已經顯得很是陳舊破敗了。武平城的規模很小,一共隻擁有南北兩處城門,低矮的城牆內便是武平衛指揮使司衙門所在,由於這裏都是軍戶,進入武平城給人的感覺更像是進入了一座不大的軍營當中。
魏淵一行人剛剛行至南門處,一名等待許久的衛所軍卒就一把撲倒在了魏淵的馬前。
“大人!大人救命啊!您要是再不去指揮使司衙門可就出人命啦!”
這個軍卒前言不搭後語的話聽的魏淵犯了糊塗,但看著情形估計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了。魏淵來不及細問,策馬揚鞭直奔指揮使司衙門而去。
指揮使司衙門口此時被上百名軍戶圍得水泄不通,原本就不大的門前空地更是顯得擁擠異常。魏淵拍馬趕到大喝一聲,眾軍戶一見是新上任的指揮使大人不敢怠慢,趕快閃出了一條路來。魏淵騎馬來到人群的最中心位置,這才發現有一名衛所士兵扒光了褲子,正被按在地上吃軍杖呢。此刻這人的屁股已經被打得血肉模糊,看得出軍杖已經挨了有一段時間了。仔細一看,被打之人竟然就是早晨為自己解了圍的騎兵百戶長。
魏淵見狀急忙大喊道:
“住手!怎麽迴事?”
正舉著軍杖準備往下打的士卒一看是魏淵來了便立刻停了手,而就在此時端坐在衙門口處太師椅上,正在眯眼曬著太陽的一位將軍見軍杖停止了便懶洋洋的問道:
“這是哪個不懂規矩的混小子啊?不知道本大人正在教訓下屬呢嗎?”
循聲望去,隻見說話之人是一位身穿黑色鎖子甲體型碩大、虎目黑須、周身上下一股痞氣的武將,看年齡也就是四十歲左右。魏淵冷冷的迴應道:
“教訓下屬?這武平衛我是指揮使,哪裏輪得著你來教訓?快說!你是何人?”
那武將一聽魏淵自稱是指揮使,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定睛仔細的瞧看。過了片刻這黑甲武將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你個黃毛小子嫩的毛都沒長齊呢吧!還敢吹牛說自己是指揮使,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哈哈哈!”
四周一些士卒見這位將領公然不把新任的指揮使放在眼中不禁都紛紛竊笑起來,眼巴巴一個都等著看好戲了。
還沒等魏淵再說話,人群之中一名身材瘦弱的老將軍走了出來,他是指揮僉事劉福銀,今年已經六十有三了,地地道道的武平衛老軍戶出身。這位老將用蒼老的聲音對那名黑將將軍說:
“呂大人,這位確實是新上任的指揮使魏淵魏大人。”
黑甲將軍故作驚訝的又看了看魏淵,趕忙躬身行禮道:
“哎呀呀!屬下指揮同知呂彬有眼無珠冒犯了大人您!失敬失敬!”
指揮同知是僅次於指揮使的衛所二號人物,呂彬世襲百戶出身,靠著戰功才爬到了這個位置上。原本張恩被朝廷革職拿下之後,呂彬就開始代行指揮使的職責了。正當他以為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之時,沒想到半路卻空降了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魏淵搶去了本該屬於他的指揮使寶座,因此這呂彬心裏別提有多怨恨了。
前些日子他前往洛陽為福王朱常洵賀壽,因而並沒有見過魏淵本人。今日他剛剛返迴武平城,就看到石府的二老爺石喆被五花大綁的押入城中。呂彬平日裏與石府關係密切,便上前要求帶頭的那名騎兵百戶放人,可誰料這騎兵百戶竟然說是奉了指揮使大人的軍令據不放人。呂彬一聽可就火了,於是這才下令將這名百戶長拿下軍杖伺候。
魏淵一聽原來是武平衛的二號人物,想到日後還要在一起共事,因此也不想把關係弄的太僵。既然對方主動認了錯,他也趕忙上前攙扶說道:
“呂將軍不必多禮,以後咱們就是一個戰壕裏的兄弟了。我魏淵初來乍到,少不了向你請教!”
然而就在魏淵的手要扶還沒有扶到呂彬之時,這位指揮同知卻自行站了起來。冷冷的撂下一句:
“屬下還有要事在身,先行告辭了!”
說著呂彬將魏淵晾在了原地,頭也不迴的徑直分開人群揚長而去。魏淵的手呆呆的停在了半空之中,呂彬離開時藐視自己的眼神,那眼神中滿是譏笑之意。魏淵頓時恍然大悟,看著呂彬離去的背影他算是知道自己被這位下屬結結實實的玩了一把。
當著眾多軍戶的麵被呂彬戲弄了一番,魏淵心中著實是又羞又惱,不過他的心裏清楚,空降部隊最容易招致原班人馬的反對。他在心裏暗暗的告訴自己:
“想要當好這個指揮使,看來得先把這個呂彬搞定才是。”
將那名騎兵百戶救下之後,魏淵先是問了問他的傷情,進而問道:
“帶迴來的人呢?”
百戶長氣息微弱的答道:
“被呂大人給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