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午後好像才過去剛剛沒多久,從西邊的天空彌漫開來的夜色已經漸漸將殘弱的陽光給擠走了。由於天氣寒冷的緣故,南陽城頭上的守軍一個個躲在垛子後麵背風的地方不斷的搓著雙手以用來取暖。徐少謙已經將城門處的防禦又重新交迴到了南陽衛所的手中。陣陣寒風掠過,整個城樓之上一片寂靜。


    奉命在了望台放哨的士卒無疑是最倒黴的人了,了望台高高的矗立在城牆上的一角,四周沒有任何避風的掩體。看守了望台的士卒已經被凍得渾身直打顫了,他邊跺著腳邊搓著雙手,隻盼望著換崗的時間早些來到。突然這名士卒揉了揉眼睛,他有些不敢相信的再仔細向著遠方瞧了瞧。由於光線已經變的很弱,在遠處視線的盡頭處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火把。緊跟著越來越多的火把出現在了視線當中。


    “有情況!”


    士卒不敢耽擱,第一時間就敲響了設在了望台上用來預警的鉦。鉦是一種樂器,以銅製成,顏色似金。古人們常說的鳴金收兵,其的“金”指的就是這個鉦。


    “當!當!當!”


    了望台上傳來的刺耳的金屬撞擊聲立刻引起了守城士卒的警覺,這些守軍們紛紛頂著寒風跑迴到了自己的防禦位置,緊張的注視著城下的動向。


    城外由火把組成的隊伍由遠及近,很快就來到了南陽城外。


    借著火把的光亮,守城的軍士發現城下的這支部隊身穿的竟然是朝廷的紅色鴛鴦戰袍,守城將士不敢怠慢,隔著城頭喊話道:


    “城下的是哪裏的隊伍?如今天色已晚,請贖我等無法擅自開門!”


    入夜的南陽城門處蕭瑟而沉寂,城頭上的喊話城下的隊伍聽得很是真切。不一會自城下隊伍中一名傳令官策馬而出迴話說:


    “我們是楊穀大人的手下,奉命駐守南召縣的乞活營。還望兄弟速速開門,放我們進城!”


    “楊穀?”守城的軍卒一臉的困惑,這個名字他們實在是沒有聽說過。


    “對不住了城下的弟兄!如今南陽城中突逢變故,這城門是萬萬不能開的。”


    這時城下隊伍中突然衝出了一匹白馬,白馬之上一位身披銀色鎖子甲的楊穀在火光的映襯下顯得通體發亮。夜幕之下他仿佛地上的星辰一般耀眼。


    隻見楊穀一揚手,一個包裹模樣的東西朝著城樓之上被甩了過去。與此同時他快速的從箭囊之中抽出兩支雕翎箭,搭在寶雕弓上一齊射了出去。城樓上的守軍見楊穀拉弓放箭一下子就驚恐了起來,紛紛躲避在垛子之後準備放箭還擊。


    然而楊穀的箭卻沒有奔著任何守軍而去,這兩支雕翎箭穿破剛剛被他拋出來的包裹,箭鋒攜帶著包裹死死釘在了城頭的圓柱上。


    “城上的守軍聽著,我就是楊穀。將這禮物送與城內主事之人,他自然會讓我們進城的。”


    城上的守軍也發現了被釘在圓柱上的包裹,聽楊穀講話如此的自信。他們也不敢遲疑,立刻伸手去取包裹。可一名軍卒的手剛剛觸摸到包裹便大叫一聲將手抽了迴來。


    “啊!有血!”


    城樓上的守軍一下子就圍了上來,一個膽大的士卒打開了包裹。借著火把一照,這包裹內哪是什麽“禮物”,分明就是一顆還在滲著血的人頭!


    瞧了半天之後,突然守軍之中有人驚唿:


    “是京山侯!”


    當這顆還在滴血的崔克誠首級被送到徐少謙的麵前時,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崔克誠已死,那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的繼續下一步計劃了。徐少謙向手下問道:


    “崔克誠的首級是何人獻上的?”


    “啟稟尊主,城門的守軍說是一位名叫楊穀的將軍獻上的。”


    “楊穀!?”


    作為自己妹妹曾經的戀人,徐少謙對楊穀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在一旁的天師張顯德躬身施了一禮說道:


    “無量天尊!這楊穀曾經在盧象升的麾下擔任過將官,後來加入了魏淵的團練並擔任副總兵一職,魏淵成立乞活營進駐南召縣,楊穀作為乞活營的主將也去了南召。”


    不得不說,張顯德搞情報工作確實也是一把好手。徐少謙點了點頭心想:


    “這楊穀手中握有重兵,又有在楊嗣昌麵前很是得寵的魏淵做靠山,此番更是斬殺了崔克誠立下大功一件。此人若能為我所用,那我成就大業必將是如虎添翼!”


    正當徐少謙沉思之時,一名郎中滿頭大汗氣喘籲籲的走了出來。


    徐少謙見狀“騰!”的急忙從座位上起身問道:


    “我妹妹的傷勢如何了?”


    那郎中一邊擦著汗一邊氣喘籲籲的迴答說:


    “迴、迴徐老爺的話,令、令妹的傷勢已經穩定了。暫無生命之憂亦!”


    “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懸在徐少謙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是落了地了,他重重的坐迴到椅子上雙手合十一遍又一遍的感謝著上蒼對自己妹妹的眷顧。


    郎中膽怯的問道:


    “徐老爺,那我們?”


    此時在一旁的張顯德站出來說:


    “先生盡可放心,我家老爺一向是言而有信的。隻是如今小姐身體並未痊愈,還要多多仰仗各位先生調理。還請各位稍安勿躁,待到我家小姐完全康複之時,我家老爺定會奉上重金答謝同時禮送各位出府的。”


    郎中聽了這話有些猶豫。


    “這...”


    張顯德見狀冷笑了一聲道:


    “怎麽?先生不相信我家老爺的為人嗎?”


    話說的雖然客氣,但字裏行間隱約一股殺氣浮現。那郎中怎敢再加多言,他急忙拱了拱手說:


    “我等聽老爺吩咐便是。”


    等到那郎中唯唯諾諾的退下之後,徐少謙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冷冷的說道:


    “等到祉妍痊愈之後...”


    雖然後半句並沒有說出來,但張顯德卻是一副了然於胸的表情,他輕打拂塵淡淡的迴答著:


    “無量天尊!貧道明白。”


    楊穀率軍並沒有在城門口等上很長時間,送上崔克誠的人頭之後沒一會的時間。南陽城中職務最高的同知大人王定便滿臉帶笑的迎了出來。


    “哎呀呀!將軍擒殺謀逆元兇這可是大功一件啊!本官王定身為南陽同知,一定會在給朝廷的奏疏中為將軍您請功的。”


    楊穀從來不善於官場上恭維奉承那一套,麵對王定的熱情。楊穀淡淡的迴應著: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大人您過獎了,不知現在我等能否入城修整呢?”


    楊穀的話頓時惹得王定心中一陣不悅,這分明就是沒有將他這個同知大人放在眼中嘛!若不是徐少謙對他下過指示,務必招待好楊穀,恐怕這位同知大人此刻就要撂臉子了。盡管心中不滿,但王定依舊滿臉笑意的連聲答道:


    “對!對!將軍速速率軍入城修整吧。我已經為將軍準備妥當了。”


    就這樣,楊穀率領著麾下的三千多乞活營的將士邁著整齊的步伐緩緩有序的開進了南陽城中。然而令楊穀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簡單的入城修整卻徹底的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跡。一張無形的大網悄悄的將他罩在了其中。


    就在南陽城中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的叛亂時。千裏之外,地處川、陝交界的太平縣境內大戰前緊張的氣氛已經彌漫了開來,空氣中都能嗅的出那濃濃的火藥味。


    為了麻痹張獻忠,楊嗣昌故意將大營設在了距離瑪瑙山較遠距離的太平縣東平原之上。此刻商討進軍策略的軍事會議正在開著,督師楊嗣昌一臉嚴肅的坐在大帳之內向手下將領詢問著治敵之策。


    “據探馬迴報的消息,逆賊張獻忠及其部眾就盤踞在瑪瑙山之中,據險而守。各位將軍有什麽良策盡管直言。”


    楊嗣昌的話說得懇切,然而手下的將領們卻一個個低著頭默不作聲。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局麵,究其原因還是在這瑪瑙山上。瑪瑙山雖說海拔不高,但是地形卻很是崎嶇。有些山道這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再加上這幾日經過探馬的偵查,發現通往瑪瑙山的主要路段上都有張獻忠手下的士兵在巡邏把守著。這就意味著官軍若想圍剿張獻忠,那就隻有強攻一條出路了。但是強攻就意味著大量的死傷,這些兵油子們都不想那自己手下的這點家底去當炮灰。因此任憑楊嗣昌詢問,這些將領們就是雷打不動死不做聲。


    就在軍帳內一片安靜之時,外麵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報!啟稟督師大人!魏淵將軍迴營了!”


    楊嗣昌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喜上眉梢,他趕忙說道:


    “傳魏淵前來大帳內議事,讓他馬上來。就說是本督的命令!”


    “領命!”


    傳令官轉身退出了大帳。過了片刻,鎧甲鱗片上下碰撞的聲音傳進了寂靜的有些尷尬的軍帳之內。魏淵滿臉的灰土,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邁著大步來到了楊嗣昌的麵前。


    “末將魏淵見過督師大人!”


    原來魏淵奉楊嗣昌之命前往瑪瑙山周邊實地考察情況,已經出去兩天多了。


    楊嗣昌連連擺手道:


    “罷了罷了!魏將軍無需多禮,今日軍議旨在商討圍剿張獻忠一事。你去過瑪瑙山,本督想聽聽你的想法。”


    魏淵留心觀察了一下大帳內的氣氛,看來自己這次又要當那隻出頭的鳥了。不過也辦法,誰讓他魏淵開始表現的太紮眼了呢?楊嗣昌如今是就認準他了。


    魏淵整理了一下思路聲音洪亮的迴答著。


    “我大軍勞師遠征,所需軍用物資補給線拉的過長,此刻魏淵以為應當速戰速決。”


    “嘿!還他娘的用你說要速戰速決啊!關鍵是那瑪瑙山易守難攻不利於騎兵作戰,要不老子早就一口氣衝上去將那張獻忠殺得片甲不留了!還用得著你在這講鳥話!”


    軍帳之中此言一出,眾人都大吃了一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