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師楊嗣昌身穿著皇上欽賜的蟒袍,在幕僚的簇擁下端坐於議事大廳正中間的高位之上。在他的麵前擺放著檀香木製成的茶幾,茶幾之上放著一個特製的楠木架,皇帝欽賜的尚方寶劍的那麽橫在架子上看的人後背升起一股寒氣。


    自楊嗣昌上任以來,熊文燦被斬,傅宗龍下獄,方孔昭革職,幾乎每一次大的軍事議會都會帶給大家一次大的震撼。因此,這些襄陽城的大小文武隻要一踏進這座威嚴的督師行轅便會人人自危起來。


    等到眾將官參拜完畢,楊嗣昌正要訓話,忽然一名傳令官快步走進了議事大廳,將一封書信交到了楊嗣昌幕僚的手中。幕僚打開書信一看,急忙向楊嗣昌躬身小聲的稟報道:


    “南陽團練總兵官魏淵已經率部趕到,現正在轅門外恭候參見。”


    聽到這個消息讓一臉陰沉的楊嗣昌難得漏出了喜色,他即刻對傳令官吩咐道:


    “快請”!


    傳令官隨即退出大廳,站在門前的台階上高聲喊道:


    “有請魏總兵!”


    “有請魏總兵!”


    院中的幾名傳令官也齊聲高喊了起來,聲震屋瓦。


    伴隨著喊聲,咚、咚、咚,幾聲厚重雄壯的鼓聲響了起來。


    魏淵全副披掛鎧甲,抬頭挺胸精神抖擻,合著鼓聲大踏步的走了進來,在兩行肅穆無聲、刀槍林立的金甲武士之間從容的穿過,走進了議事大廳。


    “末將魏淵見過督師大人!”


    魏淵聲如洪鍾,高亢的聲響竟然在空曠的大廳內產生了迴音。引得整座議事大廳的文武官員無不側身矚目。


    楊嗣昌用難得的親切口吻說道:


    “魏淵來啦!賜座!”


    “謝大人!”


    魏淵也不客氣,雖然他眼見滿屋之內的文武官員都在站著,但他還是從容自信的坐了下來。


    大廳之內又是一陣喧嘩,一個如此年輕的團練總兵竟然能夠享受督師大人賜座的禮遇,而且還如此狂妄的並不推辭,也難怪這些地方大佬們會議論紛紛了。


    “這魏淵是什麽來頭?在督師這竟然有這麽大的麵子!”


    “不知道,不就是個南陽的團練總兵嗎?至於如此嗎?”


    “哎,你們有所不知。據說這魏淵可是個後起之秀,是督師大人在南陽視察之時發現的將才。”


    “一次小小的閱兵能說明什麽問題,行軍漂亮就能打勝仗嗎?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我看他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愣頭小子。”


    議事大廳內的竊竊私語之聲引來了楊嗣昌的不悅,他把臉一沉用力的咳嗽了兩聲,瞬時間大廳內又恢複了安靜。


    楊嗣昌再次將臉轉向了魏淵親切的問道:


    “南陽距此兩百多裏,我的書信才發出幾天,沒想到將軍這麽快就到了?”


    魏淵立刻起身迴答:


    “末將接到督師軍令不敢耽擱,親率麾下士卒,急行軍兩日抵達襄陽複命。”


    “兩日?此番前來將軍難道麾下都是騎兵嗎?”


    “迴督師大人,末將手下全是步軍,共計八百人。”


    魏淵的一席話再次在大廳之內引起了武將們的騷動,兩百六十多裏的路程,全是步兵竟然能夠在兩天之內走完。這讓這些帶兵已久的將軍們都不敢相信。


    “哈哈!好!魏將軍果然帶兵有方,本督沒有看錯你啊!將軍如此鞍馬勞累,先下去休息吧。”


    麵對楊嗣昌的建議,魏淵很是漂亮的迴答道:


    “為國出力,何敢言累。末將初來乍到,正好借此機會聆聽督師大人的教誨。”


    楊嗣昌心中高興,頻頻點頭道:“好!好!那就辛苦將軍了。”


    眼見魏淵率部疾奔百裏前來複命,對答又如此恭順得體,楊嗣昌不由得想起左良玉來。


    自己初來乍到之時一心想要拉攏左良玉,想使這位驕橫成性的將領能夠俯首帖耳任憑他驅使,為朝廷效力。可誰想到左良玉剛剛夾著尾巴老實了一段時間就又開始驕橫如故了起來。


    這次他召集諸路大將來會,左良玉竟然借口軍情緊急幾次都拒絕前來,最後要不是楊嗣昌下了死命令,這位平賊將軍隻怕是還不願意進入襄陽城呢。一時間一個扶植魏淵遏製左良玉的念頭在楊嗣昌的心頭一閃而過。


    結束了與魏淵對話,這位中原九省最高的行政和軍事長官默默的掃視了一下全場,而後便開始了訓話。除了魏淵一人坐著之外,所有文武大員無不謹慎而立,垂手恭聽。


    楊嗣昌用低沉的語氣緩緩說道:


    “幾個月來之所以沒有向流賊大舉進剿,原因有三:一則為培養我軍銳氣,二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督要準備了足夠的軍糧物資,三則襄陽是此番剿寇的根據地,自然要精心營建以使流賊無可窺之隙。


    如今萬事俱備,我軍的銳氣也已恢複,所以本督決定克日進兵,大舉掃蕩各路流寇,上慰皇上宵籲之憂,下解百姓倒懸之苦。不知眾位大人以為如何啊?”


    楊嗣昌如今擁有著絕對的權威,他都如此說了,手下的文武官員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他們紛紛點頭稱是。


    “督師大人明英,我等無異議!”


    看著滿屋子的官員都表示同意,楊嗣昌滿意的點點頭。接著他話鋒一轉聲色俱厲地接著說:


    “眾位大人支持本督,本督深感欣慰。可是...”


    一聽到可是這個詞議事大廳內眾位官員的一下子揪了起來。他們知道接下來督師大人的話才是重點所在。果然不出眾人所料,楊嗣昌緊跟著便再次露出了獠牙。


    “可是自本督到任的幾個月來,雖然屢屢強調軍紀之重要,勿望諸位能同心協力,共保社稷。但仍有一些人驕縱之習未改,藐視法紀,違抗軍令!本督師想問問這些人,你們是不是以為這尚方寶劍沒法砍下你們的項上人頭呢?”


    在場的眾位將官聞言無不驚懼失色,不敢仰視。


    緊跟著楊嗣昌將滿是殺氣的眼光落到了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將軍身上,他厲聲喝問:


    “劉良佐!你可知罪!”


    猛地被楊嗣昌點到名字,劉良佐被嚇得立刻跪倒在地,匍匐在地上不敢動彈分毫。


    “劉良佐!本督命你於本月初一率部集結襄陽,你何故遲了兩天抵達啊?”


    劉良佐是左良玉麾下愛將,平日裏仗著左良玉的關係很是不把楊嗣昌的軍令放在眼中。然而此刻在這督師行轅中他才真真切切的見識到了楊嗣昌的恐怖,劉良佐兩腿戰栗跪拜著迴答說:


    “迴督師大人,末將接到您的軍令一刻都不敢耽誤,立刻便率部從天門趕赴襄陽,隻因路上遭遇大雨,道路泥濘難行,因此才遲了兩日。”


    楊嗣昌大手一揮的說道:


    “無需多言!不遵軍令,按律當斬!左右來啊,給我拿下!”


    不由分說,立刻從議事堂外衝進了幾名金甲武士將劉良佐剝去盔甲,將他五花大綁的推出了大堂之外。


    在場的眾位文武無不都嚇得麵色如土,不知所措。左良玉見狀心中大驚,怎奈為了避嫌他又無法開口提自己的愛將求情。因此隻能在那幹著急,這一切都被魏淵看在了眼中。


    就在如此危機時刻魏淵起身施禮道:


    “還望督師大人息怒,如今出師在即,臨陣斬將,實屬軍中大忌。魏淵在此懇請大人免其一死,使劉將軍好戴罪立功。”


    在場的眾多文武任誰都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為劉良佐求情的竟然是毛頭小子魏淵,督師如今正在盛怒的氣頭上,如此逆鱗可是旁人不敢碰觸的,眾人此刻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情等著魏淵出醜了。


    然而在魏淵的心裏卻是另外一番打算,曆史上他記得這個劉良佐是左良玉的愛將,而且日後會成為南明江北四鎮的總兵之一,也就是說今日楊嗣昌並不會真的殺了他。如此看來楊嗣昌會不會是想借著斬殺劉良佐給日益驕橫的左良玉一個下馬威呢?若真是如此的話,自己隻要求情楊嗣昌就一定會順階而下,自己也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左良玉這個明末梟雄建立起關係。


    於是這才有了剛剛魏淵起身為劉良佐求情一幕的發生。


    楊嗣昌本來也無意殺了劉良佐,畢竟左良玉難以節製。如果真因為殺了劉良佐而引起左良玉的過激反應那就得不償失了。正當楊嗣昌苦於沒有台階可下時,魏淵的話正好給他解了圍。


    然而深諳馭下之術的楊嗣昌並不打算立刻接受魏淵的求情,他狠狠地說:


    “官軍之所以數年來剿賊無功,多因軍紀廢弛,諸將常以國法為兒戲。如此做派,怎能克敵製勝呢!斬了劉良佐,本督師也很痛心,然不斬的話,將置軍紀國法於何在呢?劉良佐,本督非斬不可!”


    楊嗣昌的話雖說堅決,但魏淵還是從中聽出了緩和的語調。於是魏淵深拜一禮道:


    “魏淵願為劉將軍立下軍令狀,若是日後劉將軍再犯軍紀。督師可連同末將一起斬首以儆效尤!”


    魏淵話語一出,滿場皆驚!任誰都沒有想到一個與劉良佐素未謀麵之人竟然能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來保全他人。魏淵的這一舉動讓這些明朝官場的老油條們一個個都麵麵相覷,無法理解了。


    左良玉這下可再也坐不住了,眼見一個毫無關係的魏淵都可以為劉良佐犧牲自己的性命,他這個大哥要是再眯著就是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末將也願用自己的性命來為劉良佐擔保!”


    大佬左良玉的舉動一下子引起了化學反應,先是與他相好的幾位總兵、副將、參將也都跪了下來。緊跟著大廳之內的眾多文武官員紛紛的都倒地跪拜為劉良佐擔保。


    楊嗣昌眼見自己想要的目的依然達到,於是便故作嚴厲的迴應道:


    “既然眾位大人都為劉良佐擔保,那本督此次就姑且饒他一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啊!杖責八十軍棍,劉良佐官降三級,罰俸一年!”


    眾人見劉良佐性命無憂了,便紛紛倒地拜謝楊嗣昌的開恩之舉。


    一個小插曲就此過去,劉良佐在院落之中被執行杖責暫且按下不說。此刻楊嗣昌立威震懾左良玉的目的已然達到,接下來他要開始此次軍事會議的主要議題了。


    他朝著身邊的幕僚使了個眼色,幕僚會意,立即揮手命令那些侍立在議事廳內和飛簷下的武士與仆人一幹人等全部迴避,連大廳外階下的金甲武士也向後退卻了幾丈之遠。


    伴隨著議事廳大門的關閉,聚集在襄陽城中的大小文武開始了此次秘密會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