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五月的北京城,隨著清兵的北歸這座古老的城市再次恢複了往昔的繁華與熱鬧。夜色剛剛將這片大陸籠罩起來,神秘而威嚴的紫禁城內華燈初上。


    此時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乾清宮的院子裏走來走去。兩名年輕的宮女打著料絲宮燈,默默地站在玉階的兩旁,宮牆下的陰影處站立著值班伺候的太監和宮女們,他們躬著腰大氣兒都不敢出一聲。懸掛在殿宇屋簷處的風鈴在陣陣夜風中傳來“叮叮”的響聲,但崇禎皇帝並沒有閑心去欣賞月色下的美景。他的心思在愈演愈烈的遼東危局、在死灰複燃的中原亂民。這位不到三十歲但卻已經白發叢生的年輕人不時的歎著長氣。駐足許久訪惶如夢遊一般的低著頭,腳步沉重地走迴乾清宮東暖閣內,重新頹然的坐到禦案之前。 眼見這麵前堆積如山的奏折,崇禎皇帝再次投入到了無休止的批閱中去。


    就在此時,一位衣穿華美宮服、雍容大方肌膚白淨如玉的國色女子悄悄的走進了乾清宮。身邊的小黃門剛想通報,被這女子一個手勢製止了。隻見她徑直來到禦案頭的旁邊探出玉手輕輕的為正在埋頭批閱奏折的崇禎皇帝研起墨來。


    剛剛批閱完一章奏折的崇禎直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這時他注意到了身邊的女子。這位天子難得的用隨和的聲音說道:


    “愛妃,你怎麽來了。”


    那溫文爾雅的女子正是朱由檢的結發之妻、大明帝國的周皇後。


    眼見著自己的男人如此操勞,周皇後不禁勸說:


    “陛下如此勤政,實在是太過傷神了。如此雜事為何不交由內閣大臣們去辦理呢?”


    崇禎從禦案前站了起來,走到了暖閣的窗邊看著窗外的夜色緩緩的說道:


    “臣子們倒是也能辦,但朕不放心啊!你看看這些奏折愛妃,朕的江山在他們的口中那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就拿這封奏疏來說。”


    崇禎皇帝踱步來到禦案處拿起了一封奏疏接著說:


    “河南巡撫李鳳仙奏報,說什麽流年不利糧食欠收希望能免除河南一年的錢糧賦稅。可實際情況是什麽呢?實際情況是如今河南天災人禍雙至,中原五省的錢糧早就收不上來了。朕免與不免又有什麽區別呢?愛妃啊!朕這個皇上當的是苦不堪言啊!”


    周皇後心疼的看著自己眼前這個男人問道:


    “皇上,您有多少日子沒有好好睡過覺了。”


    崇禎搖頭歎息著迴答說:


    “如今我大明腹背受敵,朕睡不著啊!愛妃,不瞞你說,如今朕的失眠症又犯了,白天渾渾噩噩的像是在夢裏,夜裏卻又清醒的如同白天一般。朕真的好像迴到在信王府的那段時光,迴到可以睡踏實覺的那段日子。”


    當年天啟皇帝在位之時,身為皇帝的胞弟,朱由檢被封為信王。那是周皇後還是周王妃,兩人在魏忠賢及其閹黨的監視之下謹小慎微的過著日子,雖然是如履薄冰但卻落得個安生度日。


    周皇後輕輕的走到崇禎的身邊拉著他的手道:


    “皇上您要睡踏實覺就必須得先靜心,要靜心呢就必須得離開這一大堆的奏折。臣妾已經為陛下備下了家宴,皇上您暫且歇歇如何?”


    崇禎皇帝看著眼前絕色傾城蕙質蘭心的周皇後突然猛地一拍腦門說:


    “哎呀!今天是愛妃的生辰,朕居然都不記得了。在這裏還要給我的娘子配個不是了。”


    看到崇禎皇帝難得心情愉悅一次,周皇後也會心的笑了。


    隨著太監“起駕坤寧宮”的喊聲。


    打著黃羅傘的“龍輦”和“鳳輦”便浩浩蕩蕩的直奔坤寧宮而去。


    周皇後在坤寧宮的布置很是花了些心思。由於宮殿過於高大,周皇後嫌不適合居住,便參照在信王府時的設計獨出心裁,把廊房改成一座小的房間,並在兩側裝上了朱紅欄杆,曲折的走廊兩旁是雕花隔扇,裏麵陳設著南京鎮守太監專門從揚州采辦來的精巧家具和新穎物件,牆上掛著弗朗機的八音自鳴鍾。由於嫌宮燈有些昏暗,她便將周圍護燈的金絲去掉了三分之一,遮以輕絹,加倍明亮。雖然現如今到處是兵荒馬亂,南北之間的交通很很是受阻,嶺南的水果很難運送到京師,但是今天在周皇後的桌子上,一個大瑪瑙盤中仍然擺放著橘子和柑子。宮殿的角落處,一張黑漆紅木茶幾上擺放著一座金猊香爐,縷縷輕煙自獅子口中吐出,嫋嫋上升,滿屋子的異香不禁令人心清神爽。


    因為有些日子崇禎皇帝都沒有來過坤寧宮了,這宮內的改變令他很感興趣。崇禎在靠窗的一張桌子上看見了一個很是精致的盆景,裏麵奇峰突兀,怪石磷峋,磴道盤曲,古木寒泉,梵寺半隱,下臨一泓清水,白石磷磷。很有些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在其中。看到著崇禎不覺再次聯想到自己,他指著盆景對著身邊的周皇後無不羨慕的說道:


    “人人都願意做皇上,可朕偏偏想和愛妃你避世在這深山之中頤養天年。”


    聽到這話周皇後既欣慰又覺得可憐,她不知道應該對這位天下的主宰說些什麽。周皇後隻是默默的將頭靠在崇禎的肩膀之上一同看著這小小的盆景。過了半晌她輕聲的說:


    “臣妾這裏新添了兩幅畫作,還請皇上您鑒賞一下。”


    以前崇禎還是信王的時候就經常和周皇後一起鑒賞名家大作,剛剛周皇後的一席話仿佛又使崇禎迴到了那個小心謹慎但卻快意自在的時光。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拋開了揪心的遼東局勢,忘卻了紛亂的中原戰火。此時的崇禎再次變成了那個書生意氣的年輕人。他很有興致的來到屋子內懸掛的兩幅畫前,畫作都是本朝的名家精品:一幅是王冕的《歸牧圖》,一幅是唐寅的《相村水鄉圖》。後者是一個寬約半尺、長六尺有餘的條幅,水墨濃淡,點綴生動;楊柳若幹株,搖曳江幹;小橋村市,淹沒於煙雲水氣之中若隱若現。


    崇禎對唐寅的這幅畫欣賞一陣,很是有些感觸,於是他便在椅子上坐下去,叫宮女拿來曲柄琵琶。


    “愛妃,今天是你的生辰。朕就為你彈奏一曲朕自製的《訪道曲》來助助興致。”


    說著崇禎便很是投入的彈奏了起來。


    就在此時,崇禎皇帝與周皇後的兩個個兒子也被帶了進來。長子也就是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今年已經十歲了,幼子定王朱慈炯時年五歲。其實崇禎皇帝與周皇後共有三子,次子懷王朱慈烜兩歲時便夭折了。因此崇禎皇帝對幼子定王朱慈炯很是寵愛。


    皇太子朱慈烺已經接受了幾年的宮廷教育了,對於君臣之間的禮節他也了然於心。在宮女和太監們的簇擁下進入坤寧宮的朱慈烺,畢恭畢敬的跪下給自己的父王叩首行禮,而後很是規矩的靜靜站立在崇禎皇帝的麵前。幼子定王朱慈炯卻是另外的一副樣子。他剛滿五歲,而且十分的活潑好動,對於君臣父子之間的禮節也不深了解。由於他長的虎頭虎腦的平日裏很受崇禎的喜歡,崇禎每次看到他總是要親自抱一抱,放在膝上玩一陣,正因為如此這大殿隻能可能也唯有他不怕皇上了。一看見父親朱慈炯就快活地叫著:“父皇!父皇萬歲!”說著朱慈炯學著自己哥哥的樣子倒地也準備給父親磕頭,不知怎麽的朱慈炯在紅氈上腳下一滑不小心跌了一跤。但他將這些權當做玩耍,所以在跌跤時反而格格地笑了起來。


    崇禎也被自己這個可愛的兒子逗得哈哈大笑,他伸手將朱慈炯抱了起來放在了膝上,忍不住親了一親他那紅撲撲的小圓臉。


    此刻的崇禎皇帝完全的將所有的煩心事都拋在了腦後,盡情的享受起天倫之樂來。


    然而就在坤寧宮內一片祥和之時,夜色下京師正陽門外卻是一片喧嘩之聲。守城的軍士在對著城下高喊著:


    “下麵的人聽著!九門已經關閉,爾等若是膽敢靠近,我們可就要放箭了!”


    “樓上的將爺請速速開城,我是從寧遠衛來的!有萬急軍情上報。”


    樓上的守軍聽到這話犯了難,因為崇禎皇帝曾經下過嚴令。對於遼東來的軍情要第一時間送入皇城京城之中,任何人不能托遲延誤。但另一方麵深夜打開九門這可是掉腦袋的罪過,任誰都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的。


    最終守軍的將士想了一個妙招,他們朝城下的寧遠士卒喊道:


    “下麵的兄弟,天色已晚九門是開不了。我們放下一個竹籃拉你上來。”


    聽到這話,下麵的寧遠士卒真是哭笑不得。但這樣好歹是能第一時間送上軍情了。


    “好!那就有勞各位將爺了!”


    經過一番周折,夜色下這名寧遠的軍卒還是進入到了京城之中。他換了匹馬,連口水都來不及喝策馬揚鞭的直奔兵部衙門而去。費了半天的勁這名寧遠軍卒終於敲開了兵部的大門。


    “勞煩這位大人!我是從寧遠衛來的,有萬急軍情要奏報尚書大人!”


    開門人揉了揉朦朧的睡眼不耐煩的說道:


    “來兵部的沒有不是萬急軍情的,走走走!明天一早再來!”


    說罷在這位千裏迢迢冒死趕來的寧遠衛軍卒麵前的兵部大門又重重的被關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