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這名雖然有些膽怯但談吐不凡的小乞丐,魏淵不覺的來了興趣。他盡量讓自己顯的友善一些來打消這小乞丐的恐懼情緒。畢竟毛主席說過“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自己也不想把這兩個可憐的孩子怎麽樣。
“好一個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小小年紀懂得不少嘛!”
可正當魏淵準備開口再詢問的時候,起先被抓來的那名小乞丐大聲的喊了起來:
“周吳鄭!誰讓你來的!這事跟你沒關係!你快走啊!”
“周吳鄭?好奇怪的名字?”魏淵心裏道。於是他伸手止住了那名小乞丐的嘶喊說: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給我聽好了,今天這事就這樣了。隻要你們保證以後不再行此等偷盜之事我便放了你們。”
那名叫做“周吳鄭”的小乞丐聽到魏淵這麽說,忙拉著之前的小乞丐說道:
“我們保證以後再也不敢了,謝過大爺!謝過大爺!”
可誰知道另一名小乞丐脾氣卻倔的很,他一把甩開了拉著自己的周吳鄭說:
“英雄好漢都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趙錢孫雖然不是什麽好漢,但是我也不會為了脫身而欺騙別人的!”說著他轉過臉來對著魏淵道:
“這位大爺!我跟周吳鄭都是這太昊陵附近討生活的小乞丐,如果不去偷點什麽我們早就餓死了。大爺您讓我們保證以後不再偷了,我趙錢孫做不到。所以大爺要殺要刮您隨便吧。”
這趙錢孫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架勢著實讓魏淵吃驚不小,原本他隻是以為小乞丐不過是一般的毛賊罷了,可沒想到如此的在乎承諾與信義。“趙錢孫?”又是一個有趣的名字。魏淵倒是真有點佩服起眼前這個名叫趙錢孫的小鬼來了。
“好!說的好!但是你們不怕被我送官嗎?”
“怕是怕,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不能因為怕被送官就欺騙大爺您!”趙錢孫的迴答直率而淳樸。此時的魏淵已經想到了另外一個交換的籌碼。
“小鬼想學梁山好漢啊!好!我就給你一個機會。你聽好,我在宛丘縣城內有一名故人名叫宋永年。二十上下歲,個字不高瘦瘦的。對了,他的哥哥名叫做宋康年。隻要你們兩個幫我找到了他,咱們的事就一筆勾銷。如何啊?”
趙錢孫聽魏淵這麽一說,用手一抹鼻子道:
“這宛丘縣內還沒有我趙錢孫打聽不到的人!好!就照大爺說的辦!”周吳鄭則在一旁拉了拉他破爛的衣袖小聲的說:“在這宛丘縣城內有上萬戶人家,光憑一個名字就找人談何容易。你再想想?”
“別人辦不到的我趙錢孫完成了才叫真好漢!”說著他對魏淵保證道:
“大爺您放心!一個月內!我一定給你把人找著!”
“好!痛快!”
魏淵爽朗的迴答著。
“那我們可以走了嗎大爺?”周吳鄭怯生生的問道。
魏淵轉了轉眼睛神秘的說:
“走?恐怕是不行的,你們這個樣子走了讓我的顏麵何在啊?”
趙錢孫一聽魏淵這麽說,雙手攔在了周吳鄭的跟前道:
“求大爺要罰就隻管罰我一人,您就放過周吳鄭吧!”
魏淵笑眯眯的看著眼前的這兩個可憐蟲。
“那可不行,要罰得是一塊罰啊!你們不是好兄弟嘛?”
“這...既然是好兄弟,我這個當哥哥的自然要替弟弟抗下才是啊!”
很久魏淵都沒有如此開心的和人逗悶子了,眼前的趙錢孫讓他越看越喜歡。
“好!那我就說說我的懲罰,陪我去酒樓吃頓好的!我請客,但你們必須全部都給我吃完嘍!”
“什麽!”趙錢孫和周吳鄭驚訝的大大的張著嘴巴,這種懲罰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宛丘縣城內最好的酒樓青雲館,二樓一張大大的飯桌上坐著一群奇怪的客人。一位相貌英俊身材偉岸的富家公子,幾個衣著青色棉衣的傭人,還有...兩個披著破布條衣服的小乞丐。不用說,這正是魏淵一行人。剛剛在進入酒樓的時候小二硬生生的將趙錢孫和周吳鄭攔在了門口,魏淵說了兩遍他們才不敢相信的將這兩個小叫花子放進去。迎著滿屋子人異樣的目光,趙錢孫挺直了腰板想讓自己顯得體麵一些。而周吳鄭則低著頭好似鴕鳥一般小心的跟在他的身後。
這一頓是趙錢孫有生以來吃過的最豐盛的一頓飯了,魏淵在一旁看著這兩個吃的風卷殘雲的少年。十三歲,放到現在也就是上初一的年齡。但他們兩個已經經曆了太多的世態炎涼了,通過交談,魏淵對他們的身世也了解了一二。
趙錢孫全家七口人全部死於崇禎初年的瘟疫,他命大活了下來。由於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於是就照著百家姓給自己起名叫做趙錢孫。自幼便就開始混跡於宛丘縣城當了小乞丐。周吳鄭的情況則略有不同,他本名叫做周延年。出身滎陽官宦人家,崇禎七年高迎祥率軍攻陷滎陽,各路起義軍雲集於此召開大會。但周延年卻一點也不在乎大會對於曆史的發展有多麽的重要,他隻知道自己的父母被起義軍抓住後在府衙外的空地上被點了天燈,屍體燒了三天三夜。而自己的哥哥們被抓後遭到了一通暴打,然後在城門前被斬首示眾了。自己的姐姐則被抓進了軍營成了這群亂民淫樂的對象。由於他年齡小,加之姐姐為自己求情。周延年的小命得以保全,後來隨著高迎祥的部隊被挾持到宛丘附近的時候他尋了個機會逃了出來結識了趙錢孫。為了忘掉過去那段可怕的記憶,周延年照著趙錢孫的名字給自己也取了新名,周吳鄭。兩個人在太昊陵四周以乞討和扒竊為生活來源相依為命。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魏淵看著眼前這兩個苦命的娃兒,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夠慘了,可跟這兩個在自己麵前狼吞虎咽的孩子比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一股憐惜之情油然而生。
“慢慢吃,別噎著了,菜不夠了咱們再要。”
“來來來。喝點水!”
“大爺!您真是菩薩轉世!”
“我們就是做牛做馬也會報答大爺您的!”
“好了好了,吃吧吃吧。”
酒足飯飽,望著一桌子的生菜殘羹。魏淵不由得笑著搖了搖頭看著這兩個小乞丐。
“怎麽樣?吃飽了沒?”
“嗝!吃…嗝!飽了!”
兩個小乞丐摸著肚子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說道。魏淵看了看窗外漆黑而嚴寒的深夜。轉過臉來對著他們說:
“這是我給你們準備的棉衣,晚上天冷。一會你們穿上吧。”
說話間,傭人們將為二人準備好的棉衣送了上來。
趙錢孫和周吳鄭雙手捧著棉衣,眼角不禁紅潤了起來。這兩個孩子飽嚐過人間辛酸疾苦,受盡了世人的白眼和欺淩。突然在這樣一個嚴寒的深冬,竟然有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給了他們從未有過的溫暖和關懷。從魏淵的身上,他們仿佛尋到了失去許久親人的關懷。好似幹涸龜裂的大地上突然有了一溪清泉流過,將他們柔軟內心外的堅硬外殼擊的粉碎。他們再也無法抑製心中情感的宣泄,兩人顧不得他人異樣的眼神抱著魏淵的雙腿痛哭了起來。看著這兩個孩子哭的傷心,魏淵的鼻頭也有了一股酸意。
“好了好了,男子漢大丈夫,再哭就是臭豆腐了。起來吧!起來吧!”
安慰好兩個苦命孩子,魏淵與他們在青雲館外揮手道別並約定有時間就會來太昊陵找他們的。在迴齊老堡的路上,魏淵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的心情有些沉重,亂世中會有多少孩子如同趙錢孫他們一樣呢?甚至是比他們更加淒慘呢?
他希望自己能夠拯救更多的人,第一次魏淵有了拯救蒼生的衝動。無關於名利,隻是一份單純的夢想。
迴到明朝的一個春節是在齊老堡渡過的,雖然吃喝不愁,但魏淵心裏漸漸有了一樣叫做天下的東西。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春節剛過,宛丘縣城內的一處堵坊內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櫃主笑眯眯的跟賭坊內的賭妓(明代穿梭在賭場的一種另類青樓女子)打情罵俏,小二則匆忙的奔走於人群中間伺候著賭局。擲色子的,大聲唿麽喝六的,夾笑帶罵的亦或是死盯著開盤期待轉運的。可謂是形形色色,盡顯眾生姿態。賭局者,自然是有輸有贏的。那失意之人,衣衫不整,滿臉頹廢,可仍要借銀子翻本,到後來血本無歸怎一個慘字了得。那得意之人,意氣揚揚,西搖東擺,搖頭晃腦錢袋衣袖裏贏個滿滿。
但宋永年卻不在以上兩者之列,他屬於第三種。已經輸得連借銀子再賭的機會都沒有了。
此時他被帶到了賭坊東家,外號“催人死”的曹虎麵前。曹虎三十多歲的樣子,身材矮小、體型圓胖。留著兩撇稀疏的八字胡,講起話來臉上總是保持著職業性的微笑。此時隻見他皮笑肉不笑的對著失魂落魄都宋永年說道。
“我說永年老弟,你家宅院和田地就是都抵給我那也不夠還你借的銀子啊!你說咱們怎麽個辦法吧。”
“小的就剩下這點產業了,還望曹爺高抬貴手!小的一定會盡快給曹爺把錢湊足的!曹爺通融通融吧!”
很明顯宋永年一邊磕頭一邊求饒的把戲曹虎已經見識過太多了。他繼續保持著麵具般的笑臉說道;“哎!算了,曹爺我就給你指個明路吧。”曹虎故作姿態的說著。
“謝曹爺!曹爺您快說是什麽辦法!”
宋永年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了一般。
永年老弟啊!你家裏不還有個婆娘呢嗎?”
“好一個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小小年紀懂得不少嘛!”
可正當魏淵準備開口再詢問的時候,起先被抓來的那名小乞丐大聲的喊了起來:
“周吳鄭!誰讓你來的!這事跟你沒關係!你快走啊!”
“周吳鄭?好奇怪的名字?”魏淵心裏道。於是他伸手止住了那名小乞丐的嘶喊說: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給我聽好了,今天這事就這樣了。隻要你們保證以後不再行此等偷盜之事我便放了你們。”
那名叫做“周吳鄭”的小乞丐聽到魏淵這麽說,忙拉著之前的小乞丐說道:
“我們保證以後再也不敢了,謝過大爺!謝過大爺!”
可誰知道另一名小乞丐脾氣卻倔的很,他一把甩開了拉著自己的周吳鄭說:
“英雄好漢都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趙錢孫雖然不是什麽好漢,但是我也不會為了脫身而欺騙別人的!”說著他轉過臉來對著魏淵道:
“這位大爺!我跟周吳鄭都是這太昊陵附近討生活的小乞丐,如果不去偷點什麽我們早就餓死了。大爺您讓我們保證以後不再偷了,我趙錢孫做不到。所以大爺要殺要刮您隨便吧。”
這趙錢孫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架勢著實讓魏淵吃驚不小,原本他隻是以為小乞丐不過是一般的毛賊罷了,可沒想到如此的在乎承諾與信義。“趙錢孫?”又是一個有趣的名字。魏淵倒是真有點佩服起眼前這個名叫趙錢孫的小鬼來了。
“好!說的好!但是你們不怕被我送官嗎?”
“怕是怕,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不能因為怕被送官就欺騙大爺您!”趙錢孫的迴答直率而淳樸。此時的魏淵已經想到了另外一個交換的籌碼。
“小鬼想學梁山好漢啊!好!我就給你一個機會。你聽好,我在宛丘縣城內有一名故人名叫宋永年。二十上下歲,個字不高瘦瘦的。對了,他的哥哥名叫做宋康年。隻要你們兩個幫我找到了他,咱們的事就一筆勾銷。如何啊?”
趙錢孫聽魏淵這麽一說,用手一抹鼻子道:
“這宛丘縣內還沒有我趙錢孫打聽不到的人!好!就照大爺說的辦!”周吳鄭則在一旁拉了拉他破爛的衣袖小聲的說:“在這宛丘縣城內有上萬戶人家,光憑一個名字就找人談何容易。你再想想?”
“別人辦不到的我趙錢孫完成了才叫真好漢!”說著他對魏淵保證道:
“大爺您放心!一個月內!我一定給你把人找著!”
“好!痛快!”
魏淵爽朗的迴答著。
“那我們可以走了嗎大爺?”周吳鄭怯生生的問道。
魏淵轉了轉眼睛神秘的說:
“走?恐怕是不行的,你們這個樣子走了讓我的顏麵何在啊?”
趙錢孫一聽魏淵這麽說,雙手攔在了周吳鄭的跟前道:
“求大爺要罰就隻管罰我一人,您就放過周吳鄭吧!”
魏淵笑眯眯的看著眼前的這兩個可憐蟲。
“那可不行,要罰得是一塊罰啊!你們不是好兄弟嘛?”
“這...既然是好兄弟,我這個當哥哥的自然要替弟弟抗下才是啊!”
很久魏淵都沒有如此開心的和人逗悶子了,眼前的趙錢孫讓他越看越喜歡。
“好!那我就說說我的懲罰,陪我去酒樓吃頓好的!我請客,但你們必須全部都給我吃完嘍!”
“什麽!”趙錢孫和周吳鄭驚訝的大大的張著嘴巴,這種懲罰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宛丘縣城內最好的酒樓青雲館,二樓一張大大的飯桌上坐著一群奇怪的客人。一位相貌英俊身材偉岸的富家公子,幾個衣著青色棉衣的傭人,還有...兩個披著破布條衣服的小乞丐。不用說,這正是魏淵一行人。剛剛在進入酒樓的時候小二硬生生的將趙錢孫和周吳鄭攔在了門口,魏淵說了兩遍他們才不敢相信的將這兩個小叫花子放進去。迎著滿屋子人異樣的目光,趙錢孫挺直了腰板想讓自己顯得體麵一些。而周吳鄭則低著頭好似鴕鳥一般小心的跟在他的身後。
這一頓是趙錢孫有生以來吃過的最豐盛的一頓飯了,魏淵在一旁看著這兩個吃的風卷殘雲的少年。十三歲,放到現在也就是上初一的年齡。但他們兩個已經經曆了太多的世態炎涼了,通過交談,魏淵對他們的身世也了解了一二。
趙錢孫全家七口人全部死於崇禎初年的瘟疫,他命大活了下來。由於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於是就照著百家姓給自己起名叫做趙錢孫。自幼便就開始混跡於宛丘縣城當了小乞丐。周吳鄭的情況則略有不同,他本名叫做周延年。出身滎陽官宦人家,崇禎七年高迎祥率軍攻陷滎陽,各路起義軍雲集於此召開大會。但周延年卻一點也不在乎大會對於曆史的發展有多麽的重要,他隻知道自己的父母被起義軍抓住後在府衙外的空地上被點了天燈,屍體燒了三天三夜。而自己的哥哥們被抓後遭到了一通暴打,然後在城門前被斬首示眾了。自己的姐姐則被抓進了軍營成了這群亂民淫樂的對象。由於他年齡小,加之姐姐為自己求情。周延年的小命得以保全,後來隨著高迎祥的部隊被挾持到宛丘附近的時候他尋了個機會逃了出來結識了趙錢孫。為了忘掉過去那段可怕的記憶,周延年照著趙錢孫的名字給自己也取了新名,周吳鄭。兩個人在太昊陵四周以乞討和扒竊為生活來源相依為命。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魏淵看著眼前這兩個苦命的娃兒,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夠慘了,可跟這兩個在自己麵前狼吞虎咽的孩子比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一股憐惜之情油然而生。
“慢慢吃,別噎著了,菜不夠了咱們再要。”
“來來來。喝點水!”
“大爺!您真是菩薩轉世!”
“我們就是做牛做馬也會報答大爺您的!”
“好了好了,吃吧吃吧。”
酒足飯飽,望著一桌子的生菜殘羹。魏淵不由得笑著搖了搖頭看著這兩個小乞丐。
“怎麽樣?吃飽了沒?”
“嗝!吃…嗝!飽了!”
兩個小乞丐摸著肚子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說道。魏淵看了看窗外漆黑而嚴寒的深夜。轉過臉來對著他們說:
“這是我給你們準備的棉衣,晚上天冷。一會你們穿上吧。”
說話間,傭人們將為二人準備好的棉衣送了上來。
趙錢孫和周吳鄭雙手捧著棉衣,眼角不禁紅潤了起來。這兩個孩子飽嚐過人間辛酸疾苦,受盡了世人的白眼和欺淩。突然在這樣一個嚴寒的深冬,竟然有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給了他們從未有過的溫暖和關懷。從魏淵的身上,他們仿佛尋到了失去許久親人的關懷。好似幹涸龜裂的大地上突然有了一溪清泉流過,將他們柔軟內心外的堅硬外殼擊的粉碎。他們再也無法抑製心中情感的宣泄,兩人顧不得他人異樣的眼神抱著魏淵的雙腿痛哭了起來。看著這兩個孩子哭的傷心,魏淵的鼻頭也有了一股酸意。
“好了好了,男子漢大丈夫,再哭就是臭豆腐了。起來吧!起來吧!”
安慰好兩個苦命孩子,魏淵與他們在青雲館外揮手道別並約定有時間就會來太昊陵找他們的。在迴齊老堡的路上,魏淵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的心情有些沉重,亂世中會有多少孩子如同趙錢孫他們一樣呢?甚至是比他們更加淒慘呢?
他希望自己能夠拯救更多的人,第一次魏淵有了拯救蒼生的衝動。無關於名利,隻是一份單純的夢想。
迴到明朝的一個春節是在齊老堡渡過的,雖然吃喝不愁,但魏淵心裏漸漸有了一樣叫做天下的東西。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春節剛過,宛丘縣城內的一處堵坊內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櫃主笑眯眯的跟賭坊內的賭妓(明代穿梭在賭場的一種另類青樓女子)打情罵俏,小二則匆忙的奔走於人群中間伺候著賭局。擲色子的,大聲唿麽喝六的,夾笑帶罵的亦或是死盯著開盤期待轉運的。可謂是形形色色,盡顯眾生姿態。賭局者,自然是有輸有贏的。那失意之人,衣衫不整,滿臉頹廢,可仍要借銀子翻本,到後來血本無歸怎一個慘字了得。那得意之人,意氣揚揚,西搖東擺,搖頭晃腦錢袋衣袖裏贏個滿滿。
但宋永年卻不在以上兩者之列,他屬於第三種。已經輸得連借銀子再賭的機會都沒有了。
此時他被帶到了賭坊東家,外號“催人死”的曹虎麵前。曹虎三十多歲的樣子,身材矮小、體型圓胖。留著兩撇稀疏的八字胡,講起話來臉上總是保持著職業性的微笑。此時隻見他皮笑肉不笑的對著失魂落魄都宋永年說道。
“我說永年老弟,你家宅院和田地就是都抵給我那也不夠還你借的銀子啊!你說咱們怎麽個辦法吧。”
“小的就剩下這點產業了,還望曹爺高抬貴手!小的一定會盡快給曹爺把錢湊足的!曹爺通融通融吧!”
很明顯宋永年一邊磕頭一邊求饒的把戲曹虎已經見識過太多了。他繼續保持著麵具般的笑臉說道;“哎!算了,曹爺我就給你指個明路吧。”曹虎故作姿態的說著。
“謝曹爺!曹爺您快說是什麽辦法!”
宋永年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了一般。
永年老弟啊!你家裏不還有個婆娘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