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周兄不得了啊!你這不光是家業殷實,四個兒子各個都是一表人才啊!“邱懋素這句話是發自內心的,他隻有一個兒子。沒想到自己這位同窗魏興周竟然四個兒子都生的這般英俊颯爽,讓他很是羨慕。
“魏興周的四個兒子中有一個秀才,三個貢生。以後必將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才。”正所謂拿了人家的手短,馬縣令在一旁為這魏府的幾位公子美言著。
“嗯嗯,不錯不錯。不知四位公子詩文如何啊?”邱知府饒有興趣的捋著胡子看著這四位公子。
“還望大人賜個題目,晚生們也好即興發揮”魏狄站出來說道。
作為魏府的嫡子以及自己的秀才身份,此時魏狄自然要冒一冒風頭讓這位邱大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這位公子?”邱懋素很感興趣的看著魏狄
“這是犬子魏狄,排行老二。今年鄉試剛剛中了秀才。”
“哦哦!二公子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日後必將有所作為。”邱知府肯定的點了點頭,魏興周也在一旁為自己這個爭氣的兒子而高興。
邱知府仰著腦袋想了想,猛地起身離開席位到了院落的中間,眾人也忙起身跟了出去。隻見邱知府用手拍了拍庭院中的一顆楓樹說道:“就以物為題如何?”
那馬縣令聽罷趕忙上前作揖說:“這楓樹象征著鴻運!大人以此物為詩題真是甚妙甚妙啊!“
“哦?馬縣令說說這楓樹為何象征著鴻運啊?“邱知府問道
“大人您看,這楓葉入秋便為紅。此乃盛夏,馬上就要入秋了。也就是楓葉馬上變要紅起來了。這楓樹的楓字與封疆的封字又是同音。這就意味著大人離紅袍加身,位列封疆的日子不遠了。這還能不是鴻運嗎?”
魏淵在一旁聽著不由得心裏感歎道:“這拍馬屁可真不是一般的功夫,這馬縣令拍馬屁的功夫還真是對得起他自己的姓氏。”
馬縣令的拍馬屁功夫果然是一流,說的雖然牽強,但卻很是讓人受用。邱知府正值不惑之年,也正是希望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為的時候。聽到馬縣令的話很是舒服。
“哈哈,馬縣令說笑了。”被眾星捧月一般圍在中間的邱知府漸漸有了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古代作詩常是以物言情,托物言誌。邱知府的以楓樹為題倒也並不算奇特。魏狄昨夜已經做了十足的功夫,今日隻需略加修改便很快的吟詩一首。
然而就在此時四公子魏明站了出來:“侄兒要賦詩一首!”
“哦?興周兄,你這幼子小小年紀便也能作詩了?”邱知府很是驚訝的轉身詢問著魏興周,
“犬子不通事理,還望大人見諒!”說罷他轉臉對魏明斥責道“大膽狂生!你幾個哥哥都還沒有說話,你還不退下!”
不料那小魏明昂著頭頂嘴道“甘羅十二歲能為宰相,孩兒還比他大一歲呢!為何就不能作詩!”
“哈哈哈,小公子好伶俐的一張嘴巴。無妨無妨興周兄,你我暫且先聽一聽四公子的大作。”邱知府爽朗的笑著說道。
“嗯!那侄兒就獻醜了!”說罷魏明指著楓樹誦起了詩來
“年年歲歲過不盡,歲歲年年各不同;
東風西風盡拂麵,柿葉楓林別樣紅。”
準確的講這更像是一首打油詩,但其中卻有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讓身為“心學”門人的邱懋素很是吃驚,同樣吃驚的還有魏興周。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小公子魏明平日裏與魏淵走的近些。自然的從魏淵的口中聽到了不少對於當時的人而言很先進的觀點和理論。要知道魏淵雖然對四書五經一竅不通,但現代哲學的唯物法與辨證論那可是他的強項。小魏明天天聽著魏淵有意無意的話語與觀點,自然是受益匪淺。
“不錯不錯!此子若能潛心學業,將來必成大器!”邱知府讚許的點了點頭誇獎道
“不過是打油詩罷了,大人謬讚了。”話雖如此,但魏興周的心裏還是很高興的。小兒子隻有十三歲便能有如此見解已經是很出色的了。但打油詩畢竟是打油詩,魏興周更在意二公子魏狄的表現。
果然沒有讓他擔心太久,不一會魏狄拱手說道
“迴稟大人,晚生不才賦詩一首;以期拋磚引玉頌與大家。”邱知府對於這個講話得體,儀表出眾的魏家二公子很是欣賞。
“二公子不要謙虛,念來聽聽。”
隻見那魏狄裝腔作勢的在楓樹旁踱了幾步,吟道
“質樸高潔誰人曉,殘月無聲冷照庭;
雲遮蔽日眉難展,一夜秋風滿地紅。”
念罷魏狄用挑釁的目光看了一眼魏淵,說真的魏淵還是真挺佩服自己的這位二哥的文采的,這首詠物詩雖然沒有多少亮點;但中規中矩,也表意明確。
果然,邱知府聽罷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二公子果然是青年才俊啊!此詩表意深刻,很是不錯啊!”魏興周見二兒子能有如此才能也很是欣慰。
這下隻剩下大哥魏祖與自己了,魏淵著急的絞著腦汁編著連他自己都覺得狗屁不通的詩句。心裏想著“哎,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花時不覺多!這作詩又不是做煎餅,靠憋是憋不出來的。怎麽辦啊!”
而此時大哥魏祖也站了出來做了首詩
“花開它未開,花謝它早謝;
瑟瑟風孤寂,片片總是情。”
坦白的說,大哥魏祖的這首詩在對賬和寓意上都比魏狄的差了很多;但勉強也是應付過去了。此時眾人將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到了魏淵的身上,魏興周更是為自己的三兒子捏了把汗。此時他不期望兒子能有何出色的表現,隻要不出大醜那他就阿彌陀佛了。
魏狄此時則在旁邊幸災樂禍的說道
“大人有所不知,我這三弟是滿腹的經綸一肚子的才華;隻是在鄉試中發揮失常才沒能中第,論實力可以說三弟之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講完後魏狄冷眼在一旁等著看魏淵出醜了,他說的這話是名義上褒獎魏淵,其實是把他放在火上烤。邱知府聽到魏狄的話後自然會對他有更多的期待,要是自己做的詩什麽也不是,會讓旁人的失落感大增。
魏狄的話其實是給他魏淵挖了一個大大的坑,接下來就等著魏淵自己往裏跳了。
雖然明知道魏狄的陰謀,但此時魏淵卻也隻能受著了,作詩必須靠自己。隻有他成功的作詩一首才能避免進一步的羞辱。但靠他自己肚子裏那點墨水,背詩還差不多,怎麽能作詩呢。突然一個想法閃過了魏淵的腦中,對啊!背詩啊!自己可以拿明代以後的名句來應付一下啊!想到這他便急速的思索篩選著自己大腦中的名言詩句。
漸漸的邱知府開始麵露不悅之色,魏興周則在一旁極力的為自己的三兒子開脫著。
“大人您有所不知,三個月前犬子魏淵失足跌落山澗以至於頭部受到了撞擊;這腦筋嘛...”
聽到這話邱知府將臉一沉道:“我還道是大將押後陣呢!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勞魏淵公子作詩了!”
邱知府的話裏充滿了不滿和微詞。眾人一看邱知府不高興了,便紛紛停止了低聲私語的聲音;整個院子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就在邱知府準備返迴宴席之際
魏淵輕輕的朝前邁了幾步,站在楓樹之下撫摸著樹幹頌道: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當魏淵從麵向楓樹的方向再次轉過頭來的時候,猛然間他發現周圍的人沒有了剛才的不耐煩與急促的表情。轉而變成了一種玩味把賞的感覺,剛才還一臉怒氣的邱知府不斷的吟誦著“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突然邱知府猛地一拍大腿!
“妙!妙!妙!好詩!好詩啊!”說罷他興奮的上前一把抓住了魏淵的手!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猛地邱知府轉過頭來對魏興周說道。
“興周兄啊!此子將來功名比在我輩之上啊!此詩意境悲涼而高遠,後兩句更是神來之筆。就是那“李杜”在世恐也難有此句啊!”說罷他激動的拉著魏淵迴到了酒席宴上,並且執意要魏淵坐在自己的身邊。
魏興周也著實被嚇了一跳,說真的。他都沒指望魏淵能夠做出一首詩來,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如此出色。詩文大氣得體,寓意深刻。名家風範盡顯,真是不由得讓他刮目相看啊。
而此時的二公子魏狄在一旁呆呆的張著嘴巴,眾人都已近迴席了他仍然站在原地。要不是大哥魏祖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襟,他還會繼續呆站在那裏儀態盡失的。迴到座位上的魏狄已經由最初的驚訝變成了極度的嫉妒和憤恨,他本想自己獨領風騷,看著廢物弟弟好好出一次醜,可沒想到所有的光環都被魏淵占去了。
他想不明白,像“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樣的詩句怎麽能出自一個丫鬟所生的野種之口呢?他一下子癱在座位上,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致了。
邱知府拉著魏淵隨意的聊著天,身為“心學”門人。邱知府對於魏淵的獨特見解很是吃驚,兩人如久別重逢的友人一般相談甚歡;魏興周也在一旁吃驚的看著自己的這個平時很是沉悶的三兒子。此時在他眼裏魏淵就仿佛是一座寶庫一般,言談中總是有發光點語出驚人。
酒席結束,邱懋素隨手拽下了自己腰間的犀牛皮的腰帶贈與魏淵並真誠的對自己這位忘年之交說道:“在你佩戴玉帶之前,我這一條犀牛皮的腰帶先暫時委屈你了。”
要知道在明代,衣服是不能隨便穿的,什麽品級的官員穿什麽樣的衣服。甚至係什麽樣的腰帶都是有規定的,像邱懋素這樣正四品級別的官員,係一條犀帶已經算很高的待遇了。玉帶隻有是正二品以上的封疆大吏才能去佩戴。
魏淵推脫再三後還是接受了邱知府的饋贈。魏興周微醉的臉上一直掛著笑意,魏府一行人一直將知府大人的儀仗送到秋平鄉南郊才作別。
臨行前邱知府拉著魏淵的手意味深長的說道:“公子他日若前往南陽,必要來老朽府上一敘啊。老朽在南陽靜候公子的到來。”見邱知府表現的對自己如此熱情,魏淵倒還有些不好意思了。“晚生謹遵大人教誨,他日定會前往拜會。”在與一行人一一道別後,邱知府的儀仗在衛所軍士們的前後簇擁中消失在了鄉道的盡頭。
“魏興周的四個兒子中有一個秀才,三個貢生。以後必將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才。”正所謂拿了人家的手短,馬縣令在一旁為這魏府的幾位公子美言著。
“嗯嗯,不錯不錯。不知四位公子詩文如何啊?”邱知府饒有興趣的捋著胡子看著這四位公子。
“還望大人賜個題目,晚生們也好即興發揮”魏狄站出來說道。
作為魏府的嫡子以及自己的秀才身份,此時魏狄自然要冒一冒風頭讓這位邱大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這位公子?”邱懋素很感興趣的看著魏狄
“這是犬子魏狄,排行老二。今年鄉試剛剛中了秀才。”
“哦哦!二公子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日後必將有所作為。”邱知府肯定的點了點頭,魏興周也在一旁為自己這個爭氣的兒子而高興。
邱知府仰著腦袋想了想,猛地起身離開席位到了院落的中間,眾人也忙起身跟了出去。隻見邱知府用手拍了拍庭院中的一顆楓樹說道:“就以物為題如何?”
那馬縣令聽罷趕忙上前作揖說:“這楓樹象征著鴻運!大人以此物為詩題真是甚妙甚妙啊!“
“哦?馬縣令說說這楓樹為何象征著鴻運啊?“邱知府問道
“大人您看,這楓葉入秋便為紅。此乃盛夏,馬上就要入秋了。也就是楓葉馬上變要紅起來了。這楓樹的楓字與封疆的封字又是同音。這就意味著大人離紅袍加身,位列封疆的日子不遠了。這還能不是鴻運嗎?”
魏淵在一旁聽著不由得心裏感歎道:“這拍馬屁可真不是一般的功夫,這馬縣令拍馬屁的功夫還真是對得起他自己的姓氏。”
馬縣令的拍馬屁功夫果然是一流,說的雖然牽強,但卻很是讓人受用。邱知府正值不惑之年,也正是希望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為的時候。聽到馬縣令的話很是舒服。
“哈哈,馬縣令說笑了。”被眾星捧月一般圍在中間的邱知府漸漸有了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古代作詩常是以物言情,托物言誌。邱知府的以楓樹為題倒也並不算奇特。魏狄昨夜已經做了十足的功夫,今日隻需略加修改便很快的吟詩一首。
然而就在此時四公子魏明站了出來:“侄兒要賦詩一首!”
“哦?興周兄,你這幼子小小年紀便也能作詩了?”邱知府很是驚訝的轉身詢問著魏興周,
“犬子不通事理,還望大人見諒!”說罷他轉臉對魏明斥責道“大膽狂生!你幾個哥哥都還沒有說話,你還不退下!”
不料那小魏明昂著頭頂嘴道“甘羅十二歲能為宰相,孩兒還比他大一歲呢!為何就不能作詩!”
“哈哈哈,小公子好伶俐的一張嘴巴。無妨無妨興周兄,你我暫且先聽一聽四公子的大作。”邱知府爽朗的笑著說道。
“嗯!那侄兒就獻醜了!”說罷魏明指著楓樹誦起了詩來
“年年歲歲過不盡,歲歲年年各不同;
東風西風盡拂麵,柿葉楓林別樣紅。”
準確的講這更像是一首打油詩,但其中卻有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讓身為“心學”門人的邱懋素很是吃驚,同樣吃驚的還有魏興周。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小公子魏明平日裏與魏淵走的近些。自然的從魏淵的口中聽到了不少對於當時的人而言很先進的觀點和理論。要知道魏淵雖然對四書五經一竅不通,但現代哲學的唯物法與辨證論那可是他的強項。小魏明天天聽著魏淵有意無意的話語與觀點,自然是受益匪淺。
“不錯不錯!此子若能潛心學業,將來必成大器!”邱知府讚許的點了點頭誇獎道
“不過是打油詩罷了,大人謬讚了。”話雖如此,但魏興周的心裏還是很高興的。小兒子隻有十三歲便能有如此見解已經是很出色的了。但打油詩畢竟是打油詩,魏興周更在意二公子魏狄的表現。
果然沒有讓他擔心太久,不一會魏狄拱手說道
“迴稟大人,晚生不才賦詩一首;以期拋磚引玉頌與大家。”邱知府對於這個講話得體,儀表出眾的魏家二公子很是欣賞。
“二公子不要謙虛,念來聽聽。”
隻見那魏狄裝腔作勢的在楓樹旁踱了幾步,吟道
“質樸高潔誰人曉,殘月無聲冷照庭;
雲遮蔽日眉難展,一夜秋風滿地紅。”
念罷魏狄用挑釁的目光看了一眼魏淵,說真的魏淵還是真挺佩服自己的這位二哥的文采的,這首詠物詩雖然沒有多少亮點;但中規中矩,也表意明確。
果然,邱知府聽罷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二公子果然是青年才俊啊!此詩表意深刻,很是不錯啊!”魏興周見二兒子能有如此才能也很是欣慰。
這下隻剩下大哥魏祖與自己了,魏淵著急的絞著腦汁編著連他自己都覺得狗屁不通的詩句。心裏想著“哎,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花時不覺多!這作詩又不是做煎餅,靠憋是憋不出來的。怎麽辦啊!”
而此時大哥魏祖也站了出來做了首詩
“花開它未開,花謝它早謝;
瑟瑟風孤寂,片片總是情。”
坦白的說,大哥魏祖的這首詩在對賬和寓意上都比魏狄的差了很多;但勉強也是應付過去了。此時眾人將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到了魏淵的身上,魏興周更是為自己的三兒子捏了把汗。此時他不期望兒子能有何出色的表現,隻要不出大醜那他就阿彌陀佛了。
魏狄此時則在旁邊幸災樂禍的說道
“大人有所不知,我這三弟是滿腹的經綸一肚子的才華;隻是在鄉試中發揮失常才沒能中第,論實力可以說三弟之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講完後魏狄冷眼在一旁等著看魏淵出醜了,他說的這話是名義上褒獎魏淵,其實是把他放在火上烤。邱知府聽到魏狄的話後自然會對他有更多的期待,要是自己做的詩什麽也不是,會讓旁人的失落感大增。
魏狄的話其實是給他魏淵挖了一個大大的坑,接下來就等著魏淵自己往裏跳了。
雖然明知道魏狄的陰謀,但此時魏淵卻也隻能受著了,作詩必須靠自己。隻有他成功的作詩一首才能避免進一步的羞辱。但靠他自己肚子裏那點墨水,背詩還差不多,怎麽能作詩呢。突然一個想法閃過了魏淵的腦中,對啊!背詩啊!自己可以拿明代以後的名句來應付一下啊!想到這他便急速的思索篩選著自己大腦中的名言詩句。
漸漸的邱知府開始麵露不悅之色,魏興周則在一旁極力的為自己的三兒子開脫著。
“大人您有所不知,三個月前犬子魏淵失足跌落山澗以至於頭部受到了撞擊;這腦筋嘛...”
聽到這話邱知府將臉一沉道:“我還道是大將押後陣呢!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勞魏淵公子作詩了!”
邱知府的話裏充滿了不滿和微詞。眾人一看邱知府不高興了,便紛紛停止了低聲私語的聲音;整個院子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就在邱知府準備返迴宴席之際
魏淵輕輕的朝前邁了幾步,站在楓樹之下撫摸著樹幹頌道: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當魏淵從麵向楓樹的方向再次轉過頭來的時候,猛然間他發現周圍的人沒有了剛才的不耐煩與急促的表情。轉而變成了一種玩味把賞的感覺,剛才還一臉怒氣的邱知府不斷的吟誦著“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突然邱知府猛地一拍大腿!
“妙!妙!妙!好詩!好詩啊!”說罷他興奮的上前一把抓住了魏淵的手!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猛地邱知府轉過頭來對魏興周說道。
“興周兄啊!此子將來功名比在我輩之上啊!此詩意境悲涼而高遠,後兩句更是神來之筆。就是那“李杜”在世恐也難有此句啊!”說罷他激動的拉著魏淵迴到了酒席宴上,並且執意要魏淵坐在自己的身邊。
魏興周也著實被嚇了一跳,說真的。他都沒指望魏淵能夠做出一首詩來,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如此出色。詩文大氣得體,寓意深刻。名家風範盡顯,真是不由得讓他刮目相看啊。
而此時的二公子魏狄在一旁呆呆的張著嘴巴,眾人都已近迴席了他仍然站在原地。要不是大哥魏祖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襟,他還會繼續呆站在那裏儀態盡失的。迴到座位上的魏狄已經由最初的驚訝變成了極度的嫉妒和憤恨,他本想自己獨領風騷,看著廢物弟弟好好出一次醜,可沒想到所有的光環都被魏淵占去了。
他想不明白,像“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樣的詩句怎麽能出自一個丫鬟所生的野種之口呢?他一下子癱在座位上,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致了。
邱知府拉著魏淵隨意的聊著天,身為“心學”門人。邱知府對於魏淵的獨特見解很是吃驚,兩人如久別重逢的友人一般相談甚歡;魏興周也在一旁吃驚的看著自己的這個平時很是沉悶的三兒子。此時在他眼裏魏淵就仿佛是一座寶庫一般,言談中總是有發光點語出驚人。
酒席結束,邱懋素隨手拽下了自己腰間的犀牛皮的腰帶贈與魏淵並真誠的對自己這位忘年之交說道:“在你佩戴玉帶之前,我這一條犀牛皮的腰帶先暫時委屈你了。”
要知道在明代,衣服是不能隨便穿的,什麽品級的官員穿什麽樣的衣服。甚至係什麽樣的腰帶都是有規定的,像邱懋素這樣正四品級別的官員,係一條犀帶已經算很高的待遇了。玉帶隻有是正二品以上的封疆大吏才能去佩戴。
魏淵推脫再三後還是接受了邱知府的饋贈。魏興周微醉的臉上一直掛著笑意,魏府一行人一直將知府大人的儀仗送到秋平鄉南郊才作別。
臨行前邱知府拉著魏淵的手意味深長的說道:“公子他日若前往南陽,必要來老朽府上一敘啊。老朽在南陽靜候公子的到來。”見邱知府表現的對自己如此熱情,魏淵倒還有些不好意思了。“晚生謹遵大人教誨,他日定會前往拜會。”在與一行人一一道別後,邱知府的儀仗在衛所軍士們的前後簇擁中消失在了鄉道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