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強啊!我從蔡管事手上領了賞錢,馬上就還你。”
李東忙護著賞錢迴答。
“放屁!你哪有什麽賞錢啊!”
張大強說著抬手抓住了李東的衣領,一把將他拎了起來,掄起了沙包大的拳頭這就要打。
“張大強!你好大的膽子!魏府也是你這廝撒野的地方!還不住手!”
說著蔡寶站了起來,指著張大強怒喝道。
別看張大強對李東兇的不行,可遇到蔡管事就好似老鼠見貓一般,立刻在氣勢上就輸了一截,他馬上收了拳頭,陪著笑說道:
“蔡大管家啊!您是不知道啊!李東欠了我一兩銀子已經足足半年了,俺急著給俺娘看病,您也知道上次俺上您這來討賞的事。”
蔡寶看著這兩人在自己這如此爭執很是不耐煩說:
“剛剛李東已經從我這拿了賞錢了,讓他還你一兩便是。你們二人要是再在我這裏喧嘩,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聽了蔡管事的話,張大強和李東都停止了爭吵,用一種三分異樣、七分得意的眼神看著蔡管事。賬房內霎時間安靜了下來,充滿了異樣的氣氛。
“哦?剛剛李東已經拿了賞錢了?你這個管事還真是膽子有點大啊。”
一個聲音從賬房門口處傳了過來,魏淵皮笑肉不笑的進了門。
“三、三公子!”
魏淵的突然出現讓蔡寶立刻手足無措起來。
“說說吧蔡大管事,為何上午我來時你告訴本少爺直到下月初才能報賬。而到了下午你就如此痛快的給李東報了?”
魏淵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蔡寶,此時的他收起了剛剛進門時的玩世不恭,銳利的眼神直看的蔡寶後脊梁發麻。
“這…這…”
蔡寶的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開始不住地往下滲,他心裏清楚的很,作為魏府賬房的管事,有幾件事是不能碰的底線。
首先是虛作賬目,中飽私囊。其次是替主子們預支透支自己的月供而後再進行補湊。最後就是私下弄權,報賬厚此薄彼。莫說魏淵是個主子,就算是一般府上的傭人,蔡管事的做法也是不行的。
很多時候賬房先生被人高看一眼,是因為在規矩的條條框框內他們有自由發揮的權力,可這些權力隻能是在私底下運作見不得光的。
你管我報賬,我給你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拒絕。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卻又無法說破。
之前蔡寶以不認識魏淵的賞條為由,拒絕給張大強打賞,今日上午又以賬房總賬為由拒絕給魏淵報賬。這本都是其分內的事情,雖說有些不近人情但至少都是按照規矩在辦事。旁人也不好說什麽。
可下午他卻立刻就給李東打了賞,這可就壞了規矩了。其實他本不想去報李東的賞銀的,可一看是二公子的條子隻能去做了。他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可沒想到偏偏被魏淵給撞上了。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魏淵慢慢悠悠的坐到了蔡管事的太師椅上,雙腳放在書桌上。不緊不慢的問道:
“蔡管事對賬房的規矩應該比我清楚吧?對於違規的處罰應該更比我清楚吧?今天這事你看…”
還沒等魏淵講完,蔡寶就“咕咚”一聲跪在了地上,頭如小雞稻米般磕個不停。
“三公子放過小的吧!小的下次不敢了!三公子放過小的吧!小的這也是按照二爺的意思辦的!”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樣,魏淵的心裏倒也沒有那麽氣憤了。
既然魏狄你這親哥哥不講手足之情,那就不好怪我魏淵心黑了。拿定注意,魏淵決定先處理麵前這個蔡寶。
此時魏淵並不想把這賬房管事怎麽樣,畢竟他的目的是在下人們之中樹立威信,再說了,拿住蔡寶的把柄,日後在財政上也是能獲得更大實惠的。
“蔡寶你聽著,今天這事我可以裝作不知道,但以後本少爺的銀子你必須無條件的保障好,你小子要是敢耍小聰明。。。後果你應該比我清楚。”
威脅人可是前世的魏淵最擅長的事情之一,在他一字一句的說完這些之後,蔡寶立刻急不可待的表著忠心。
“蔡寶明白!蔡寶清楚!多謝三爺!多謝三爺!”
魏淵不再去管這個可憐蟲,蔡管事就這麽不住的在地上扣頭謝恩。魏淵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轉身離開了賬房。
剛剛走到門前,他好像想起了什麽,轉過身來對站在屋內的張大強說道:
“大強啊!這蔡大管事之前是如何打你的,今日我讓你打迴來!”
說罷他便雙手插在胸前看起了熱鬧。
“這...”別看張大強長的五大三粗,平日裏如兇神惡煞一般。但他還真就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如今讓他去打一個毫無還手能力跪在地上苦苦求饒的蔡管事,他還真下不去手。不為別的,沒勁!
“三爺,要不就這樣吧。”
他很是為難的對魏淵說。
魏淵攤了攤雙手:
“反正交給你了,隻要你出了氣就成。”
說罷他離開賬房揚長而去。蔡寶爬在地上半天都沒敢動一下,過了半晌張大強朝蔡寶喊道。
“蔡管事,快起來吧!三爺已經走了。”
此時的蔡寶像是丟了魂一般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看到張大強後虛弱的說:
“多謝大強兄弟,你是大人不記小人過啊!”
“嘿嘿嘿”張大強咧著大嘴笑了起來,牙齒在黝黑皮膚的映襯下顯得異常閃亮
“俺可不是啥大人,俺還要跟蔡管事討個賞呢!”
說著張大強拿出了魏淵的賞條,不等蔡寶接過張大強的賞條。李東也伸手遞上了一張賞條。
“蔡管事您費心,小的這也有一張。”
此時的蔡寶瞪大了雙眼接過這兩張五兩的賞條,垂下頭重重歎了口氣。
“哎,拿著你們的賞錢,快走吧!”
“謝管事打賞!”
二人異口同聲的迴答,之後大笑著轉身離開了。
魏淵迴到自己屋內很是高興。
“今天真是出了口悶氣啊!月娥,多虧了你搞到一張二哥的賞條來!你是沒看到那蔡寶的樣子!太過癮了!過癮啊!“
“隻要公子開心就好。”
月娥害羞的迴答著,她還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主子如此開心。
夏日的微風從窗戶內吹了進來,魏淵一掃這幾日的壓抑。痛快的喝了口涼茶,舒服的臥在躺椅上享受著清閑。雖然月娥時不時的勸他要以功名為重,但魏淵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心裏有數的。
前世的他距離考上清華的目標差了個零,白話文尚且如此,更何況明朝這種晦澀難懂的八股文,如果論四書五經,他十個魏淵也比不上二哥魏狄。
魏淵呆呆的望著窗外被微風吹動的柳枝,思量著自己的前途。
晚間時分,在魏府的家宴上魏興周一反常態,興致很高的與自己的四個兒子進行著交談。宴會上魏興周喝了點酒,臉色紅潤的向兒子們透露了一個重大消息。
“中秋節過後新任的南陽知府邱懋素邱大人要來咱們府上做客,為父希望你們好好準備一下功課;給邱大人一個好印象,以後也好在仕途上對你們多加些提攜。”
說罷他麵帶笑意的注視著自己的兒子們,要知道能請動知府大人來府上,魏興周可是下了十足的功夫的。
這邱懋素邱大人本是魏淵祖父的門生,後來與魏興周成了同窗加“心學”道友。即使兩人有如此的關係,但想要請動在任的知府還是很困難的。
前些時日出入魏府的老道正是當今龍虎山正一派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的叔父張顯德,在知道張道長要前往南陽府後魏興周好話說盡一定要張道長幫這個忙。
也正是多虧了張顯德從中勸說,才能請動這位朝廷正四品的大員。魏興周已經在前幾日收到張顯德的迴信了。
說起著龍虎山的張天師那來頭可是不得了,第一任天師張道陵是張良第九代玄孫!張良是何許人自不必多說,立漢三傑之一。
張良青年時曾因行刺秦王未遂,後得異士高人黃石公傳天書而成為初漢的一代奇人,他功成名就之後突然選擇棄官隱居,跟赤鬆子做了雲遊天下的神仙。
先人的仙人靈氣鑄就了張道陵及其後代在道學領域的奇異慧根。從東漢年間五鬥米道創立者張道陵開始,在其子張衡以及他的孫子割據漢中的張魯努力下道教開始在中華大地的北方廣泛的傳播開來。
之後曆代張家後裔世傳張天師稱號且受到曆朝曆代帝王的敬重,固在華夏大地上有“北孔南張”隻說,能與世代被封為“衍聖公”的孔家並稱。這張天師的地位可見一斑。
魏興周之所以下這麽大的力氣要請來新任的邱知府,原因有二:一是想借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賞識和提拔。二是因為進入崇禎十年之後縣裏的大小官員和衛所的將軍們借著剿寇的名義不斷的對魏府敲詐索要銀兩,這讓魏興周不勝其煩。
這次他就是要借著邱知府的到來彈壓一下那些地方官員,讓他們不再如此有恃無恐的來魏府敲詐錢財。
李東忙護著賞錢迴答。
“放屁!你哪有什麽賞錢啊!”
張大強說著抬手抓住了李東的衣領,一把將他拎了起來,掄起了沙包大的拳頭這就要打。
“張大強!你好大的膽子!魏府也是你這廝撒野的地方!還不住手!”
說著蔡寶站了起來,指著張大強怒喝道。
別看張大強對李東兇的不行,可遇到蔡管事就好似老鼠見貓一般,立刻在氣勢上就輸了一截,他馬上收了拳頭,陪著笑說道:
“蔡大管家啊!您是不知道啊!李東欠了我一兩銀子已經足足半年了,俺急著給俺娘看病,您也知道上次俺上您這來討賞的事。”
蔡寶看著這兩人在自己這如此爭執很是不耐煩說:
“剛剛李東已經從我這拿了賞錢了,讓他還你一兩便是。你們二人要是再在我這裏喧嘩,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聽了蔡管事的話,張大強和李東都停止了爭吵,用一種三分異樣、七分得意的眼神看著蔡管事。賬房內霎時間安靜了下來,充滿了異樣的氣氛。
“哦?剛剛李東已經拿了賞錢了?你這個管事還真是膽子有點大啊。”
一個聲音從賬房門口處傳了過來,魏淵皮笑肉不笑的進了門。
“三、三公子!”
魏淵的突然出現讓蔡寶立刻手足無措起來。
“說說吧蔡大管事,為何上午我來時你告訴本少爺直到下月初才能報賬。而到了下午你就如此痛快的給李東報了?”
魏淵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蔡寶,此時的他收起了剛剛進門時的玩世不恭,銳利的眼神直看的蔡寶後脊梁發麻。
“這…這…”
蔡寶的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開始不住地往下滲,他心裏清楚的很,作為魏府賬房的管事,有幾件事是不能碰的底線。
首先是虛作賬目,中飽私囊。其次是替主子們預支透支自己的月供而後再進行補湊。最後就是私下弄權,報賬厚此薄彼。莫說魏淵是個主子,就算是一般府上的傭人,蔡管事的做法也是不行的。
很多時候賬房先生被人高看一眼,是因為在規矩的條條框框內他們有自由發揮的權力,可這些權力隻能是在私底下運作見不得光的。
你管我報賬,我給你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拒絕。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卻又無法說破。
之前蔡寶以不認識魏淵的賞條為由,拒絕給張大強打賞,今日上午又以賬房總賬為由拒絕給魏淵報賬。這本都是其分內的事情,雖說有些不近人情但至少都是按照規矩在辦事。旁人也不好說什麽。
可下午他卻立刻就給李東打了賞,這可就壞了規矩了。其實他本不想去報李東的賞銀的,可一看是二公子的條子隻能去做了。他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可沒想到偏偏被魏淵給撞上了。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魏淵慢慢悠悠的坐到了蔡管事的太師椅上,雙腳放在書桌上。不緊不慢的問道:
“蔡管事對賬房的規矩應該比我清楚吧?對於違規的處罰應該更比我清楚吧?今天這事你看…”
還沒等魏淵講完,蔡寶就“咕咚”一聲跪在了地上,頭如小雞稻米般磕個不停。
“三公子放過小的吧!小的下次不敢了!三公子放過小的吧!小的這也是按照二爺的意思辦的!”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樣,魏淵的心裏倒也沒有那麽氣憤了。
既然魏狄你這親哥哥不講手足之情,那就不好怪我魏淵心黑了。拿定注意,魏淵決定先處理麵前這個蔡寶。
此時魏淵並不想把這賬房管事怎麽樣,畢竟他的目的是在下人們之中樹立威信,再說了,拿住蔡寶的把柄,日後在財政上也是能獲得更大實惠的。
“蔡寶你聽著,今天這事我可以裝作不知道,但以後本少爺的銀子你必須無條件的保障好,你小子要是敢耍小聰明。。。後果你應該比我清楚。”
威脅人可是前世的魏淵最擅長的事情之一,在他一字一句的說完這些之後,蔡寶立刻急不可待的表著忠心。
“蔡寶明白!蔡寶清楚!多謝三爺!多謝三爺!”
魏淵不再去管這個可憐蟲,蔡管事就這麽不住的在地上扣頭謝恩。魏淵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轉身離開了賬房。
剛剛走到門前,他好像想起了什麽,轉過身來對站在屋內的張大強說道:
“大強啊!這蔡大管事之前是如何打你的,今日我讓你打迴來!”
說罷他便雙手插在胸前看起了熱鬧。
“這...”別看張大強長的五大三粗,平日裏如兇神惡煞一般。但他還真就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如今讓他去打一個毫無還手能力跪在地上苦苦求饒的蔡管事,他還真下不去手。不為別的,沒勁!
“三爺,要不就這樣吧。”
他很是為難的對魏淵說。
魏淵攤了攤雙手:
“反正交給你了,隻要你出了氣就成。”
說罷他離開賬房揚長而去。蔡寶爬在地上半天都沒敢動一下,過了半晌張大強朝蔡寶喊道。
“蔡管事,快起來吧!三爺已經走了。”
此時的蔡寶像是丟了魂一般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看到張大強後虛弱的說:
“多謝大強兄弟,你是大人不記小人過啊!”
“嘿嘿嘿”張大強咧著大嘴笑了起來,牙齒在黝黑皮膚的映襯下顯得異常閃亮
“俺可不是啥大人,俺還要跟蔡管事討個賞呢!”
說著張大強拿出了魏淵的賞條,不等蔡寶接過張大強的賞條。李東也伸手遞上了一張賞條。
“蔡管事您費心,小的這也有一張。”
此時的蔡寶瞪大了雙眼接過這兩張五兩的賞條,垂下頭重重歎了口氣。
“哎,拿著你們的賞錢,快走吧!”
“謝管事打賞!”
二人異口同聲的迴答,之後大笑著轉身離開了。
魏淵迴到自己屋內很是高興。
“今天真是出了口悶氣啊!月娥,多虧了你搞到一張二哥的賞條來!你是沒看到那蔡寶的樣子!太過癮了!過癮啊!“
“隻要公子開心就好。”
月娥害羞的迴答著,她還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主子如此開心。
夏日的微風從窗戶內吹了進來,魏淵一掃這幾日的壓抑。痛快的喝了口涼茶,舒服的臥在躺椅上享受著清閑。雖然月娥時不時的勸他要以功名為重,但魏淵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心裏有數的。
前世的他距離考上清華的目標差了個零,白話文尚且如此,更何況明朝這種晦澀難懂的八股文,如果論四書五經,他十個魏淵也比不上二哥魏狄。
魏淵呆呆的望著窗外被微風吹動的柳枝,思量著自己的前途。
晚間時分,在魏府的家宴上魏興周一反常態,興致很高的與自己的四個兒子進行著交談。宴會上魏興周喝了點酒,臉色紅潤的向兒子們透露了一個重大消息。
“中秋節過後新任的南陽知府邱懋素邱大人要來咱們府上做客,為父希望你們好好準備一下功課;給邱大人一個好印象,以後也好在仕途上對你們多加些提攜。”
說罷他麵帶笑意的注視著自己的兒子們,要知道能請動知府大人來府上,魏興周可是下了十足的功夫的。
這邱懋素邱大人本是魏淵祖父的門生,後來與魏興周成了同窗加“心學”道友。即使兩人有如此的關係,但想要請動在任的知府還是很困難的。
前些時日出入魏府的老道正是當今龍虎山正一派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的叔父張顯德,在知道張道長要前往南陽府後魏興周好話說盡一定要張道長幫這個忙。
也正是多虧了張顯德從中勸說,才能請動這位朝廷正四品的大員。魏興周已經在前幾日收到張顯德的迴信了。
說起著龍虎山的張天師那來頭可是不得了,第一任天師張道陵是張良第九代玄孫!張良是何許人自不必多說,立漢三傑之一。
張良青年時曾因行刺秦王未遂,後得異士高人黃石公傳天書而成為初漢的一代奇人,他功成名就之後突然選擇棄官隱居,跟赤鬆子做了雲遊天下的神仙。
先人的仙人靈氣鑄就了張道陵及其後代在道學領域的奇異慧根。從東漢年間五鬥米道創立者張道陵開始,在其子張衡以及他的孫子割據漢中的張魯努力下道教開始在中華大地的北方廣泛的傳播開來。
之後曆代張家後裔世傳張天師稱號且受到曆朝曆代帝王的敬重,固在華夏大地上有“北孔南張”隻說,能與世代被封為“衍聖公”的孔家並稱。這張天師的地位可見一斑。
魏興周之所以下這麽大的力氣要請來新任的邱知府,原因有二:一是想借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賞識和提拔。二是因為進入崇禎十年之後縣裏的大小官員和衛所的將軍們借著剿寇的名義不斷的對魏府敲詐索要銀兩,這讓魏興周不勝其煩。
這次他就是要借著邱知府的到來彈壓一下那些地方官員,讓他們不再如此有恃無恐的來魏府敲詐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