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將軍的案件,所有證據,唐寧都是直接交給了秦霄,秦霄也很是幹脆,直接就將證據在朝堂上呈現。


    當看到秦霄手上拿著一遝證據,大皇子在心中祈禱著,千萬不要牽扯到自己。


    可當證據全部傳到他手上的時候,看著那所有的證據,大皇子瞬間渾身癱軟在地上。


    反應過來過後,急忙爬到大殿中央:“父皇冤枉呀,這些證據都是假的,兒臣是被誣陷的,您千萬不能信任。”


    想到蘇將軍是由唐寧親自押解迴京的,大皇子瞬間又開口說道:“父皇,都是老三,老三看兒臣不順眼,故意找的假證據來栽贓陷害而成的,您千萬不能相信呀。”


    說到這裏,又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道:“父皇,兒臣知道老三能力強,但您也不能厚此薄彼,兒臣也是您的皇子,您不能偏袒老三呀。”


    秦霄冷眼看著大皇子,聽到大皇子不僅僅汙蔑老三,而且還越說越離譜,心中更加生氣起來。


    別人的事可以冷眼旁觀,但一旦牽扯到自己,那就不可能在不聞不問了。


    大皇子如果隻是一口認定是唐寧汙蔑他的,也許秦霄還會心軟一點,但如今,大皇子在文武百官麵前赤裸裸的說他偏袒老三,他覺得老大是在踩自己的尊嚴。


    “冤枉你,有沒有冤枉你?難道你自己不清楚嗎?你覺得寧王和你一樣,專門做一些肮髒的事情嗎?”


    大皇子所犯的事,那可是通敵賣國的事,通敵賣國呀,秦霄都沒有想到,自己在位的時候,自己的兒子會想著將自己的國家毀滅。


    說完過後又看了看大皇子:“來人,將人給朕帶上來。”


    聽到要帶人,大皇子更加擔心了。


    而當看到來人的時候,大皇子連跪都跪不動了,原因很簡單,被帶進來的那個人,就是他派去跟蘇將軍聯係的幕僚。


    這幾個月,這個幕僚一直沒有迴來,而且朝廷迴來過後也並沒有處置蘇將軍,大皇子,還以為這個幕僚隻是自己逃跑了而已,沒有想到竟然會是被抓了。


    “怎麽?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麽好說的嗎?”


    在大皇子還愣著的時候,秦蕭的聲音又一次傳入了他的耳中。


    直到此刻,大皇子才反應過來,不過大皇子知道自己不能承認,如果一旦自己承認了,那麽這一生真的就毀了,於是他又開始狡辯的:“父皇,都是老三,這個人一定是老三安排的,您可千萬不要信他們呀。”


    看到大皇子事到如今了,還依舊在狡辯,秦霄很是生氣,沒有,在等大皇子繼續狡辯,直接開口將這件事定了下來:“來人,大皇子對朕無禮,無皇家風範,從今日起,大皇子貶為庶民,禁足府中,無召不得出。”


    聽到這裏,大皇子不再繼續求情了,似乎剛才失去的力氣都被補迴來了一樣:“父皇,你就是偏心,我明明是長子,可你永遠都看不到我的存在,以前老二在的時候,輸給老二,我尚能理解,可是為什麽?老二明明都已經被拉下來了,你還要偏袒老三,憑什麽?憑什麽呀?他不僅從小就是個病秧子,而且也沒有在您跟前進過孝,您憑什麽還要偏袒他呀?你哪怕偏袒老四老五,我也不至於走到如今的這一步。”


    在文武百官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大皇子就已經在朝堂上大罵起來。


    秦霄本來就特別生氣,如今大皇子還這樣在朝堂上大放厥詞,秦霄氣的差點暈過去,等緩過來的時候,秦霄又一次開口:“大皇子大逆不孝,扁為庶民,流放三千裏,永不得迴京。”


    聽到秦霄的話,大皇子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無所謂了,將我關起來和將我流放有什麽區別嗎?您高興就好,哈哈哈。”


    大皇子是在大笑著當中被拖出去的,文武百官全部都麵麵相覷,他們都覺得大房子是瘋了,如果他不在朝堂上說那些話,雖然貶為了庶民,雖然被禁錮在京城當中,但最起碼以後不會吃太多的苦。


    如今惹了陛下生氣,流放三千裏,而且還是以庶民的身份流放三千裏,以大皇子那樣從小接受的生活,大房子能不能到達邊流放之地,哪怕真的到了流放之地,又能夠活多久。


    秦霄看了滿朝文武:“朕不管你們是什麽身份,皇子皇孫還是王公貴族,記住了,這樣的事情,朕不希望在發生第二次,將你們的尾巴全部給朕藏好了,有一有二,朕不會再容忍第三第四次。”


    所有人都聽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他饒過了大皇子,二皇子的性命,若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就不是這樣輕而易舉的被揭過去。


    而這個輕而易舉,那就是直接以性命為代價,可能九族都會包含在內。


    身在朝堂當中,又有誰的手上是真的幹幹淨淨的呢?


    當然也並不是沒有,但是這樣的人真的特別少。


    陛下,今日之所以在朝堂上處理這件事情,而不是由三部來公審,最重要的目的應該也就是警告他們吧。


    所有人都清楚,證據能從陛下手中拿出來,不管是誰將證據遞交給了陛下,但陛下必定會去核實過,未經核實的東西,陛下不可能在朝堂上拿出來。


    五皇子在慶幸,慶幸自己當初雖然做了安排,但是並沒有被老三抓住尾巴,慶幸自己的安排還沒有來得及實現。


    是的,這一次不僅僅大皇子有所動作,就連五皇子也有所動作。


    隻不過五皇子的安排,在五皇子看來,這一場戰爭最起碼也要經曆幾年之久,所以他的計劃是一個長期的計劃。


    可沒有想到,短短的幾個月之間,老三那個病秧子,就已經戰勝迴歸。


    四皇子抬眼看了一眼五皇子,便將自己的眼光收了迴去。


    老大和老五的這一次動作,都在他的監視當中,他自己原本以為三哥會因為這些小動作而拖延一些時間,沒有想到三哥一如既往的優秀,短短時間就將所有問題全部解決。


    四皇子還是有些嫉妒唐寧的,他覺得三哥的優秀,掩蓋了所有皇子的優點。


    但是嫉妒歸嫉妒,在國家大義麵前,他選擇了大義。


    他不能跟三哥一樣,站在所有人的麵前,但他能站在三哥的身後,看著三哥所走的每一步。


    相對於朝國的安寧,北國如今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吳俊義跟董將軍打了幾次,兩人有輸有贏,原本北國就是屬於偷襲,但因為偷襲的時候是北皇的嫡係的過錯,導致了最後的偷襲,成為兩軍明著交戰。


    所以哪怕吳俊義輸了戰役,北皇也拿吳俊義沒有任何的辦法。


    而最後一次對戰,董將軍偷襲了北軍的糧草營,將這一次大軍的糧草全部燒毀殆盡,吳俊義沒有辦法,隻能上書給北皇,北皇原本想著在湊足糧草送過去,但沒有想到,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其他四國已經戰敗,並且其他四國的大將軍已經被捉拿迴朝國的京城。


    北皇知道,如今,北國已經失去了優勢,隻能下令讓胡俊義帶著大軍迴京。


    而董將軍也接到消息,所以董將軍並沒有乘勝追擊,隻是退迴,守著自己的城池。


    當然,朝國也不會那麽輕而易舉就放過北國,雖然董將軍並沒有乘勝追擊,但是秦霄給北皇寫了一封國信,讓北國務必賠償北國的損失,若三月內不賠償,或者賠償不夠,朝國將會集結大軍,親自去北國皇城討要這份賠償。


    這份國書說的很是明白,同時危險性十足,三個月內,北國不賠償這一份損失,朝國將會帶著大軍踏平北國。


    這份國書是直接遞到北國朝堂上的,頓時,整個北國的朝堂都熱鬧了起來。


    以前他們不會將這一份國書看在眼中,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朝國隻是一隻狼群中的綿羊,等著被狼群宰殺而已。


    但是現在他們不敢這樣去想了,隻因朝國還有一個寧王,若真的朝國要帶兵滅掉北國,那領兵之人必定會是寧王,因為上一次寧王來到北國的時候,他們就沒有想著讓寧王迴到朝國,同樣的,寧王爺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悄無聲息的離開。


    他們都在心中暗暗的估計著,以寧王滅掉四國大軍的速度來說,如果寧王真的想要帶兵踏平北國,哪怕他們負隅頑抗,在寧王手下估計都支撐不了一年。


    是的,就是支撐不了一年,四國的軍隊雖然並沒有統一行動,但是他們清楚,這一次滅掉四國軍隊的,幾乎是寧王手下的大軍,如果說有輸有贏,那麽他們也都會有一點點懷疑寧王的能力,關鍵是這四國的軍隊全部都是全軍覆沒 ,幾十萬大軍當中,隻剩下一個大將軍,能做到這種程度,如果不是能力特別強,不可能夠完成。


    寧王不可能有分身,那就意味著寧王手下的那些將軍,也都不是一般人,可以說,寧王軍中藏著能人異士,隻不過這些人都沒有浮出表麵而已。


    想到僅僅一年的時間,北國就要滅亡,所有人心中都害怕起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些大臣的心中埋怨起了北皇,人家朝國好端端的,你幹嘛就想要去惹這隻老虎,你這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嗎?


    有了這種苗頭,這些人對北皇瞬間也沒有了敬畏。


    人就是這樣,都是自私的,你如果沒有牽扯到他的利益,他都會站在一旁為你喝彩,如果一旦牽扯到他的利益,那他將會想著讓你死無全屍。


    如果北國都沒有了,那他們這些文武百官也隻能成為階下囚,成為俘虜。


    正當他們討論著怎樣給朝國迴信的時候,又收到了其他四國的國書,國書的內容都很簡單,那就是要求北國賠償他們的損失。


    而這些損失不僅僅隻有他們賠給朝國的那些銀錢財物,而且這四國損失的軍隊,也折合成銀錢財物,一起賠償。


    一時間,北國的朝堂更加熱鬧了,賠償一個朝國,他們尚能接受,畢竟如今他們不敢再去得罪朝國,然而,其他四國要求他們也要賠償,那就是舉全國之力,也沒有那麽多的銀錢呀。


    而且從四國的國書當中能看得出來,這一次,這一次,國明顯是想要狠狠的宰自己一頓。


    明知道這是四國無理取鬧,但是北皇卻拿這四國沒有辦法,隻因如果北皇不去賠償,或者賠償不滿意,那這四國將會又一次將刀口對準北國。


    北皇的野心很大,但北皇心裏也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去麵對四國的軍隊,那等待自己的隻有北國滅亡。


    北皇有點後悔了,後悔自己幹嘛要去聯合其他四國攻打朝國。


    同時北皇心中又記恨起來,記恨朝國明明實力那麽弱,卻能出了寧王那樣一個另類,如果沒有寧王那個人存在,那現在自己的國庫肯定已經收集了很多金銀珠寶。


    我不管北皇如今怎麽想,他現在隻有一個處境,那就是要麽賠償五國的損失,要麽就等著滅國。


    可他又想著一點,哪怕自己真的將五國的損失賠償了,那自己是否又能保得住皇室的江山。


    不得不說,每一位君王,不管是明君還是昏君,對自己的位置都比較在乎。


    本皇想到這裏,便將自己的幾個心腹聚到了禦書房,將自己心中的顧慮提了出來。


    原本最近就因為五國賠償問題,所有人都在勞心勞力,突然被北皇召集進攻,他們心中還有一絲絲的小疑問。


    隻是,在禦書房當中,北皇將自己的問題說出來過後,這些心腹才反應過來,最近自己隻是考慮到賠償問題,但並沒有考慮到長遠的問題。


    從長遠來說,如果北國真的掏空了國庫,那麽他們麵臨的就真的隻有等著亡國了。


    這就意味著,如果五國不帶兵來攻打他們北國,北國將國庫掏空過後,百姓民不聊生,大概率會發生叛亂的情況。


    所有心腹最後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軍府之唐寧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可樂並收藏將軍府之唐寧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