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太極宮的重重帷幔,在空曠而莊嚴的大殿中投下了斑駁的光影。武則天端坐在龍椅上,雙眼微眯,神色冷峻地看著殿下的群臣。今日的朝會注定不凡,江南的亂事剛剛平息,而京城中的暗流依舊湧動。裴炎與其黨羽的陰謀雖在近日有所暴露,但那份潛藏於朝堂深處的險惡與詭譎,卻讓她心中隱隱生出一股怒火。
“有本奏無?”武則天沉聲開口,語氣中的威嚴不容置疑。
文武百官低垂著頭,殿中鴉雀無聲,片刻的沉默之後,右相裴炎從隊列中緩步走出,神情鎮定。他微微俯身,拱手道:“陛下,江南雖已安定,但臣以為尚有餘黨潛伏。為防後患,臣建議加派得力官員巡視地方,以穩固政局。”
裴炎的聲音沉穩有力,字裏行間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武則天看著他,目光微微一凝,似笑非笑地說道:“裴相所言極是,江南之地確有必要徹查。隻是朕以為,巡視之事需謹慎行事,派遣之人更需可靠得力。裴相以為,何人適宜此任?”
裴炎眼中閃過一絲深不可測的光芒,微微一笑:“陛下,臣以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陳英有勇有謀,素來忠心,正可勝任此重任。”
武則天聞言,微微頷首,但她的目光卻越發深邃:“陳英確實是一員良將。不過,朕以為此次巡視,不僅需有人領兵維穩,還需一位文官輔佐,以便統籌全局,安撫百姓。”
她話音剛落,立於隊列後的徐敬業便應聲走出,沉聲道:“陛下,臣願前往江南,輔佐陳大將軍完成此任。”
此言一出,裴炎的眼神微不可察地閃動了一下,但他很快低下頭,神情恭敬:“徐大人願親赴江南,實乃百姓之福,朝廷之幸。”
武則天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目光從裴炎身上掃過,隨即移向徐敬業:“徐卿忠誠可靠,朕深知你必不負重托。江南餘黨尚未清除幹淨,你此行需謹慎從事,一切以百姓安危為重。”
徐敬業拱手應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武則天點了點頭,隨即又看向裴炎,緩緩道:“裴相,江南一事雖然已經安排妥當,但朝中其他事務也不可懈怠。朕近日聽聞,戶部在整理賦稅時有所疏漏,此事還需裴相費心。”
裴炎心中一沉,暗自警覺,麵上卻絲毫不露,拱手應道:“陛下所言甚是,臣定會嚴查此事,不負陛下所托。”
武則天微微頷首,目光在群臣中掃過:“眾卿皆當同心協力,務必穩固社稷,不負朕之厚望。”
朝會散去,裴炎緩步走出太極殿,他的神情依舊鎮定,但眼底卻閃過一絲陰霾。武則天的每一句話,都似乎藏有深意,她的話鋒直指戶部,分明是在敲打他裴炎。而徐敬業被派往江南,明裏是輔佐,實則是監督。這一切,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比想象中更加危險。
“右相大人。”
一個低沉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裴炎迴頭,見是自己的心腹李成淵,便放緩了腳步。李成淵快步跟上,壓低聲音道:“大人,剛剛朝堂之上,陛下的用意,恐怕是想借江南之事削弱我們。”
裴炎冷笑一聲,低聲道:“武後果然不肯善罷甘休,她一日不徹底除掉我,便一日不安心。不過,她以為這樣就能動搖我的根基,未免太天真了些。”
李成淵眼中露出一絲擔憂:“大人,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江南一事,徐敬業必然不會輕易放過我們的餘黨。”
裴炎沉吟片刻,冷聲道:“既然她想要逼我,那我便給她一點顏色看看。你即刻聯絡江南的舊部,讓他們務必在徐敬業到達之前隱匿行蹤,等待時機再行行動。另外,暗中與長孫氏的人加強聯絡,我們手中的棋子,也該動起來了。”
李成淵點頭領命,隨即匆匆離去。裴炎站在宮門前,望著巍峨的太極宮,目光中露出一抹狠厲。武則天的威壓固然強大,但他裴炎並非易與之輩,這場鬥爭,他絕不會輕易認輸。
與此同時,乾元殿中,武則天靜靜地坐在書案前,麵前堆滿了奏折,但她的目光卻落在殿外的庭院之中。太平公主緩步走進來,看到母皇出神的模樣,輕聲喚道:“母皇。”
武則天迴過神來,看到太平公主,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太平,你來了。可有何事?”
太平公主走到她身旁,微微躬身道:“女兒聽聞朝會上母皇派徐敬業前往江南,不知可有何特別的安排?”
武則天看著太平公主,目光深邃:“太平,你一向聰慧,想必也看出了一些端倪。裴炎之心早已不忠,此次派徐敬業前往江南,正是要讓他暗中查探裴炎的動向。這老狐狸的勢力盤根錯節,不可小覷,朕需得步步為營,才能將其徹底拔除。”
太平公主輕輕頷首,眉宇間透著幾分憂慮:“母皇,裴炎一黨勢力龐大,若要一舉拔除,恐怕需得謹慎行事。女兒願協助母皇,共同查探裴炎的動向。”
武則天目光中露出一絲欣慰,輕輕點頭:“好,你需謹慎行事,切莫打草驚蛇。裴炎此人,表麵沉穩,內心卻陰險狡詐,稍有不慎,便會讓他找到機會反撲。”
太平公主鄭重地點頭:“女兒明白,定會小心行事,不讓母皇失望。”
武則天歎了一口氣,抬手輕撫太平公主的發髻,目光中充滿慈愛:“太平,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知你必不會辜負朕的期望。這大唐江山,終有一日會交到你們這一代手中,朕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這個江山的未來。”
太平公主眼中閃過一絲感動,輕聲道:“母皇的心意,女兒明白。女兒定會竭盡全力,守護大唐的安穩。”
夜色漸深,乾元殿中的燈火漸漸熄滅,但武則天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鬆懈。她知道,這場與裴炎的博弈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她必須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確保自己在這場權力的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
次日,徐敬業帶著一隊精銳兵馬離開長安,啟程前往江南。出發前,他特意來到太平公主的府邸,與太平公主簡短相見。
“公主殿下,臣此次前往江南,恐怕前路多有波折。還望公主在京中多多留意裴炎的動向,若有任何異動,務必即刻通知陛下。”徐敬業麵色凝重地說道。
太平公主輕輕頷首:“徐大人放心,江南一行,定有諸多困難。但母皇信任你,我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使命。我在京中會時刻留意,一有風吹草動,定會及時采取行動。”
徐敬業拱手行禮,眼中透出堅定:“公主殿下之托,臣銘記於心。無論前方如何兇險,臣定不辱使命。”
太平公主目送徐敬業離去,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憂慮。江南之行危險重重,而裴炎一黨又暗中勢力龐大,徐敬業此行,無異於深入虎穴。但為了母皇的安危,為了大唐的未來,她別無選擇。
乾元殿中,武則天獨自一人立於窗前,遠眺著長安城的方向。她知道,徐敬業此行是一次試煉,不僅是對徐敬業的忠誠與勇氣的考驗,也是對她自身謀略與決斷的試煉。這江山如此之大,若想牢牢掌控,便必須時刻警惕,將所有潛在的威脅消滅於無形。
她輕聲喃喃道:“裴炎,你這老狐狸,朕倒要看看,你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窗外,陽光透過層層宮牆,灑在大地上,仿佛為這場未見硝煙的試煉拉開了帷幕。武則天的目光如炬,透過陽光,穿越時空,仿佛看到了那遠在江南的戰場,也看到了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這是一場無法迴避的鬥爭,也是她鞏固江山、守護大唐的必經之路。她早已準備好迎接任何挑戰,直到那赤霞滿天的日子,昭告天下:這江山,唯有她武則天,能夠守護得住。
“有本奏無?”武則天沉聲開口,語氣中的威嚴不容置疑。
文武百官低垂著頭,殿中鴉雀無聲,片刻的沉默之後,右相裴炎從隊列中緩步走出,神情鎮定。他微微俯身,拱手道:“陛下,江南雖已安定,但臣以為尚有餘黨潛伏。為防後患,臣建議加派得力官員巡視地方,以穩固政局。”
裴炎的聲音沉穩有力,字裏行間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武則天看著他,目光微微一凝,似笑非笑地說道:“裴相所言極是,江南之地確有必要徹查。隻是朕以為,巡視之事需謹慎行事,派遣之人更需可靠得力。裴相以為,何人適宜此任?”
裴炎眼中閃過一絲深不可測的光芒,微微一笑:“陛下,臣以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陳英有勇有謀,素來忠心,正可勝任此重任。”
武則天聞言,微微頷首,但她的目光卻越發深邃:“陳英確實是一員良將。不過,朕以為此次巡視,不僅需有人領兵維穩,還需一位文官輔佐,以便統籌全局,安撫百姓。”
她話音剛落,立於隊列後的徐敬業便應聲走出,沉聲道:“陛下,臣願前往江南,輔佐陳大將軍完成此任。”
此言一出,裴炎的眼神微不可察地閃動了一下,但他很快低下頭,神情恭敬:“徐大人願親赴江南,實乃百姓之福,朝廷之幸。”
武則天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目光從裴炎身上掃過,隨即移向徐敬業:“徐卿忠誠可靠,朕深知你必不負重托。江南餘黨尚未清除幹淨,你此行需謹慎從事,一切以百姓安危為重。”
徐敬業拱手應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武則天點了點頭,隨即又看向裴炎,緩緩道:“裴相,江南一事雖然已經安排妥當,但朝中其他事務也不可懈怠。朕近日聽聞,戶部在整理賦稅時有所疏漏,此事還需裴相費心。”
裴炎心中一沉,暗自警覺,麵上卻絲毫不露,拱手應道:“陛下所言甚是,臣定會嚴查此事,不負陛下所托。”
武則天微微頷首,目光在群臣中掃過:“眾卿皆當同心協力,務必穩固社稷,不負朕之厚望。”
朝會散去,裴炎緩步走出太極殿,他的神情依舊鎮定,但眼底卻閃過一絲陰霾。武則天的每一句話,都似乎藏有深意,她的話鋒直指戶部,分明是在敲打他裴炎。而徐敬業被派往江南,明裏是輔佐,實則是監督。這一切,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比想象中更加危險。
“右相大人。”
一個低沉的聲音從他身後傳來,裴炎迴頭,見是自己的心腹李成淵,便放緩了腳步。李成淵快步跟上,壓低聲音道:“大人,剛剛朝堂之上,陛下的用意,恐怕是想借江南之事削弱我們。”
裴炎冷笑一聲,低聲道:“武後果然不肯善罷甘休,她一日不徹底除掉我,便一日不安心。不過,她以為這樣就能動搖我的根基,未免太天真了些。”
李成淵眼中露出一絲擔憂:“大人,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江南一事,徐敬業必然不會輕易放過我們的餘黨。”
裴炎沉吟片刻,冷聲道:“既然她想要逼我,那我便給她一點顏色看看。你即刻聯絡江南的舊部,讓他們務必在徐敬業到達之前隱匿行蹤,等待時機再行行動。另外,暗中與長孫氏的人加強聯絡,我們手中的棋子,也該動起來了。”
李成淵點頭領命,隨即匆匆離去。裴炎站在宮門前,望著巍峨的太極宮,目光中露出一抹狠厲。武則天的威壓固然強大,但他裴炎並非易與之輩,這場鬥爭,他絕不會輕易認輸。
與此同時,乾元殿中,武則天靜靜地坐在書案前,麵前堆滿了奏折,但她的目光卻落在殿外的庭院之中。太平公主緩步走進來,看到母皇出神的模樣,輕聲喚道:“母皇。”
武則天迴過神來,看到太平公主,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太平,你來了。可有何事?”
太平公主走到她身旁,微微躬身道:“女兒聽聞朝會上母皇派徐敬業前往江南,不知可有何特別的安排?”
武則天看著太平公主,目光深邃:“太平,你一向聰慧,想必也看出了一些端倪。裴炎之心早已不忠,此次派徐敬業前往江南,正是要讓他暗中查探裴炎的動向。這老狐狸的勢力盤根錯節,不可小覷,朕需得步步為營,才能將其徹底拔除。”
太平公主輕輕頷首,眉宇間透著幾分憂慮:“母皇,裴炎一黨勢力龐大,若要一舉拔除,恐怕需得謹慎行事。女兒願協助母皇,共同查探裴炎的動向。”
武則天目光中露出一絲欣慰,輕輕點頭:“好,你需謹慎行事,切莫打草驚蛇。裴炎此人,表麵沉穩,內心卻陰險狡詐,稍有不慎,便會讓他找到機會反撲。”
太平公主鄭重地點頭:“女兒明白,定會小心行事,不讓母皇失望。”
武則天歎了一口氣,抬手輕撫太平公主的發髻,目光中充滿慈愛:“太平,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知你必不會辜負朕的期望。這大唐江山,終有一日會交到你們這一代手中,朕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這個江山的未來。”
太平公主眼中閃過一絲感動,輕聲道:“母皇的心意,女兒明白。女兒定會竭盡全力,守護大唐的安穩。”
夜色漸深,乾元殿中的燈火漸漸熄滅,但武則天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鬆懈。她知道,這場與裴炎的博弈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她必須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確保自己在這場權力的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
次日,徐敬業帶著一隊精銳兵馬離開長安,啟程前往江南。出發前,他特意來到太平公主的府邸,與太平公主簡短相見。
“公主殿下,臣此次前往江南,恐怕前路多有波折。還望公主在京中多多留意裴炎的動向,若有任何異動,務必即刻通知陛下。”徐敬業麵色凝重地說道。
太平公主輕輕頷首:“徐大人放心,江南一行,定有諸多困難。但母皇信任你,我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使命。我在京中會時刻留意,一有風吹草動,定會及時采取行動。”
徐敬業拱手行禮,眼中透出堅定:“公主殿下之托,臣銘記於心。無論前方如何兇險,臣定不辱使命。”
太平公主目送徐敬業離去,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憂慮。江南之行危險重重,而裴炎一黨又暗中勢力龐大,徐敬業此行,無異於深入虎穴。但為了母皇的安危,為了大唐的未來,她別無選擇。
乾元殿中,武則天獨自一人立於窗前,遠眺著長安城的方向。她知道,徐敬業此行是一次試煉,不僅是對徐敬業的忠誠與勇氣的考驗,也是對她自身謀略與決斷的試煉。這江山如此之大,若想牢牢掌控,便必須時刻警惕,將所有潛在的威脅消滅於無形。
她輕聲喃喃道:“裴炎,你這老狐狸,朕倒要看看,你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窗外,陽光透過層層宮牆,灑在大地上,仿佛為這場未見硝煙的試煉拉開了帷幕。武則天的目光如炬,透過陽光,穿越時空,仿佛看到了那遠在江南的戰場,也看到了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這是一場無法迴避的鬥爭,也是她鞏固江山、守護大唐的必經之路。她早已準備好迎接任何挑戰,直到那赤霞滿天的日子,昭告天下:這江山,唯有她武則天,能夠守護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