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微曦,太極殿內已聚滿了文武百官。武則天一身玄色朝服端坐於龍椅之上,雙眼微微閉合,仿佛正在沉思,但那強大的氣場卻無時無刻不籠罩著整個大殿。文武群臣分列左右,靜默肅立,等待這場朝會的開始。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相繼走入殿中,分列武則天左右。太平公主麵帶肅然,微微垂目,思慮不言而喻;而上官婉兒則一如既往地端莊嫻雅,雙手捧著一卷未開封的奏折,神色凝重。


    待朝會正式開始,太監高聲宣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時,站在文臣列前方的裴炎,緩步上前,拱手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武則天微微睜開眼睛,那目光中似乎帶著些許審視的意味。她語調平靜地問道:“裴相有何事要奏?”


    裴炎微微欠身,沉聲道:“陛下,近日江南一帶雖已平息,但民生未複,地方官府的安撫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臣以為,應迅速派遣朝中得力大臣前往江南整頓民生,重建秩序,以安撫百姓之心。”


    武則天聽罷,麵色未變,隻淡淡一笑,反問道:“裴相以為誰合適?”


    裴炎似早有準備,當即答道:“臣以為,工部侍郎李常素來穩重忠誠,且有治地方的經驗,正是合適的人選。”


    群臣聞言,麵麵相覷,而武則天隻是微微眯眼,目光中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冷意。她輕輕點了點頭:“李常確是良才,不過江南事關重大,僅派他一人未免孤掌難鳴,朕以為還需加派人手。徐敬業,你可願隨同前往?”


    站在武將列中的徐敬業當即上前一步,拱手領命:“臣願意為陛下分憂,前往江南安撫百姓。”


    裴炎神情微變,但很快恢複了鎮定,隻是那眼底深處隱隱閃過一絲忌憚與不安。武則天的提議顯然是有意將徐敬業派去牽製李常,也意味著她並未完全信任裴炎。裴炎心中暗暗權衡,卻無法公然表示反對,隻得俯首道:“陛下聖明。”


    太平公主立於側旁,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暗自思忖。她知母皇此次提議,意在試探裴炎與江南叛亂的真正幕後關係。徐敬業的派遣,既是對江南事務的監督,也是對裴炎勢力的一次震懾。


    朝會繼續,接下來又有幾位大臣相繼奏事,都是關於民生與邊防之事。武則天一一作答,態度既溫和又不失威嚴,使得群臣不敢懈怠。


    待奏折處理得差不多了,武則天忽然目光一凝,看向群臣之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開口道:“兵部郎中張浩,今日為何默然無聲?”


    張浩被點名,頓時神情一震,連忙上前一步,拱手跪拜道:“陛下,臣並無奏事,隻是謹守本分。”


    武則天冷冷一笑:“張浩,江南叛亂一事,你可有參與調查?”


    張浩麵色微變,急忙道:“迴陛下,臣確有奉命協助徐大人調查,隻是所得信息有限,未能為陛下分憂,實感慚愧。”


    武則天凝視著他,那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鋒,似要看透他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片刻之後,她才緩緩說道:“江南之事,牽連甚廣,你既參與其間,務必盡心竭力,若有絲毫懈怠,朕絕不輕饒。”


    張浩俯首稱是,額頭已有冷汗滲出,他深知武則天的手段,心中對這次被點名充滿不安。太平公主見狀,心中更是清楚,這場朝堂上的較量,母皇已開始逐步揭開隱藏的陰謀。


    朝會結束,裴炎神色沉重地退出太極殿,隨即快步走向自己的府邸。他心中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次江南的局勢或許將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巨大轉折,而武則天的懷疑顯然已開始加深。


    迴到府邸後,裴炎召集心腹密談。他麵色陰鬱,對眾人說道:“陛下已對我起疑,今日朝會之上,又將徐敬業派往江南,這其中的用意你們也應當看得清楚。”


    他的一個心腹低聲道:“大人,如今陛下已心生戒備,我們是否應當加快計劃,不然遲恐生變。”


    裴炎眯起眼睛,目光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不,時機尚未成熟,若此時貿然行事,隻會授人以柄。徐敬業去江南也是一把雙刃劍,隻要我們行事周密,未必不能將他引入陷阱。”


    眾心腹互相對視,紛紛點頭,表示理解。裴炎目光中透出一絲狠厲:“傳我命令,暗中加緊與江南地方勢力的聯係,這一次,我們必須一擊即中,不給對方任何反擊的機會。”


    與此同時,乾元殿內,武則天獨自坐在書案前,神情若有所思。上官婉兒走入殿中,見她沉思,輕聲問道:“陛下,您在思慮江南的事嗎?”


    武則天點了點頭,眼中寒光閃動:“裴炎的野心,朕早已察覺。隻是他掩飾得太好,一直未有把柄。但這次江南之亂,或許就是他露出破綻的機會。”


    上官婉兒微微一笑:“陛下英明,婉兒相信,裴炎終究逃不過陛下的掌控。”


    武則天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婉兒,接下來你要密切注意朝中大臣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與裴炎來往密切之人,任何蛛絲馬跡,都不可放過。”


    上官婉兒躬身領命:“婉兒定當盡力,不負陛下所托。”


    夜色漸深,武則天的思緒卻如夜色般深沉而冷靜。她清楚,朝中局勢愈發複雜,江南之亂僅是表象,真正的風暴尚未完全掀起,而她,必須在這風暴到來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太平公主在離開太極殿後,也沒有立即迴府,而是來到了乾元殿外,遠遠地看著那燈火通明的宮殿。她知道,母皇的壓力比任何人都大,而她作為武則天的女兒,也不能袖手旁觀。


    次日,徐敬業和李常奉旨準備前往江南。臨行前,太平公主特地前來送行。她看著徐敬業,眼中帶著幾分憂慮:“徐大人,此行江南,務必要萬分小心。江南局勢複雜,不僅是地方叛亂,更有朝中勢力暗中推動。”


    徐敬業拱手行禮,語氣堅定:“公主殿下放心,臣定會謹慎行事,將所有叛黨一網打盡,還大唐一個清明的江南。”


    太平公主點頭,目光中透著堅定:“你們肩負著母皇的期望,也肩負著江山社稷的安穩,切勿大意。若有任何需要,盡可來信通知本宮。”


    徐敬業點頭稱謝,隨即與李常一同帶領人馬離開了京城。太平公主看著他們的背影逐漸遠去,心中默默祈願這次行動能夠順利,而她也深知,這次江南之行,絕非單純的叛亂平息,更是一場明爭暗鬥的較量。


    江南的動亂背後,牽扯著太多的野心與利益,而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更讓局勢撲朔迷離。太平公主迴望著那巍峨的宮牆,心中暗暗發誓,她一定會站在母皇身旁,共同麵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乾元殿中,武則天凝視著地圖上江南的位置,心中早已布下了層層棋局。裴炎想要興風作浪,但她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她要做的,不僅是穩住江山,更要讓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毒蛇,徹底暴露在陽光之下。


    這一局,才剛剛開始,而勝負,必定由她來定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女皇:鳳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流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流沙並收藏大唐女皇:鳳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