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殿內,武則天目光沉穩如深淵,麵前案牘上擺放的軍報不斷送來,皆是關於江南叛亂的最新戰況。盡管江南的叛亂表麵上已經得到了控製,武攸宜也發迴捷報,平定叛亂指日可待。但她深知,這僅是風平浪靜前的一時幻象,暗中湧動的危險仍在潛伏。
一名內侍緩步走進殿內,輕聲稟報:“陛下,奉天殿外有一名自稱洛安的江南鄉紳,聲稱有關於江南局勢的重要情報,求見陛下。”
武則天聽到\"江南\"二字,目光微凝,手中翻閱的軍報停了下來。她略作沉吟,道:“傳。”
不久後,洛安被帶進乾元殿,他身著一身樸素的長袍,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但眼神中卻透著幾分堅定。他行至殿前,恭敬地跪下行禮:“草民洛安,參見陛下。”
武則天看著麵前的男子,聲音平靜卻不失威嚴:“洛安,你所說的關於江南的情報,究竟是何事?速速道來。”
洛安抬起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憂慮和焦急:“陛下,江南叛亂雖然已被武將軍鎮壓,但在下查探得知,叛亂的源頭並不僅是江南的地方豪強,背後還牽涉到朝中權貴。草民不敢隱瞞,特來向陛下奏報。”
武則天聽罷,麵色微沉,心中已起了波瀾。她微微眯起雙眼,沉聲道:“繼續說,背後之人究竟是誰?”
洛安深吸一口氣,繼續道:“草民曾在江南一帶做些生意,對當地豪強勢力頗為熟悉。此次叛亂,據草民所知,江南的幾位豪族背後得到了一位朝中大人的支持。而這位大人,便是左仆射李敬。”
武則天的臉色瞬間冰冷下來。左仆射李敬,一向以清正廉明著稱,他的地位在朝中舉足輕重,甚至可以說是朝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若此事屬實,牽連之深、影響之大,遠遠超乎想象。
她看著洛安,眼中寒芒一閃:“你可有證據?”
洛安從懷中取出幾封書信,雙手遞上:“陛下,這是草民在江南搜集到的書信,信中明確提及李敬與江南豪族之間的往來。草民惶恐之餘,特地趕赴京城,將這些證據呈交給陛下。”
武則天接過書信,隨意翻開一看,目光卻逐漸冰冷。信中的內容確實令人震驚,不僅清楚地提到了李敬與叛軍之間的勾結,甚至還有一些朝中其他大臣的名字。武則天心中明白,這次的江南叛亂遠比她之前想象的要複雜得多,這已不單單是地方豪強的問題,而是朝中某些權貴在暗中作祟。
她放下手中的書信,冷冷看向洛安:“洛安,這些情報的真實性如何,朕會派人查證。若你所言屬實,朕必不會虧待你。但若有半句虛言,朕也絕不會輕饒。”
洛安連忙叩首:“草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虛假。草民願以性命擔保!”
武則天點點頭,吩咐道:“來人,將洛安暫且安置於宮中,嚴加看護,不得讓外人接觸。”
待洛安被帶走後,武則天陷入了沉思。這幾封書信看似確鑿,但她深知,這可能隻是冰山一角。她不能輕舉妄動,需要更多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她的判斷。而且,這件事背後必定牽扯甚廣,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朝堂大亂。
正當她思索間,太平公主邁步走入乾元殿,見母皇眉頭緊鎖,心中生出幾分擔憂。她上前行禮道:“母皇,女兒見您連日操勞,不知有什麽事情需要女兒分憂?”
武則天抬眼看向太平公主,心中一動,輕聲道:“太平,今日有一江南鄉紳上殿,說江南叛亂背後與左仆射李敬有關。你看看這些書信。”
太平公主接過書信,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亦漸漸凝重起來:“若這些信件屬實,那李敬此舉可謂是圖謀不軌,危及江山社稷。母皇,女兒以為,此事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可貿然行動,需從長計議,穩步收網。”
武則天點點頭:“你說得對。李敬在朝中根深蒂固,若輕舉妄動,恐怕引發朝堂動蕩。朕打算先從旁側敲打,看看他是否露出馬腳。同時,也要派人繼續深入調查,找到更多的證據。”
太平公主目光一亮,沉聲道:“母皇,女兒願親自去查此事。李敬素來謹慎,若派普通人去,恐怕很難接近他的核心,女兒願動用一些隱秘力量,爭取盡快找到更多證據。”
武則天看著太平公主,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信任:“好,太平,朕就將這件事交給你處理。但你務必小心,千萬不要打草驚蛇,切莫讓李敬察覺。”
太平公主點頭,堅定道:“母皇放心,女兒一定會謹慎行事。”
武則天點點頭,示意太平公主退下。她看著太平離去的背影,心中略感欣慰。太平的果敢與智慧讓她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多了一份助力,也多了一份依靠。
夜幕降臨,乾元殿內燭火搖曳,武則天獨坐於案前,書信散落在案幾上,目光幽深。她明白,江南的局勢已不僅僅是地方的騷動,而是一場針對大唐統治的巨大陰謀。她必須以最為迅捷和隱秘的手段將這些潛伏的敵人一網打盡。
此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徐敬業快步入殿,抱拳道:“陛下,屬下已經按照您的吩咐,開始秘密調查左仆射李敬的一切動向。目前來看,他的府中防衛極其森嚴,外人很難接近。”
武則天聞言,眉頭微皺:“李敬果然有所防備,看樣子他心中有鬼。”
徐敬業猶豫了一下,繼續道:“陛下,屬下還有一事要稟。根據我們的人查探,李敬最近與朝中幾位頗有權勢的大臣多有往來,似乎在謀劃什麽。而且,他府中近期有不少江南來的商賈出入,看似尋常交易,但其中必有蹊蹺。”
武則天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意:“看來,這李敬確實已經不安於現狀,妄圖挑戰朕的權威。”她沉思片刻,吩咐道:“徐敬業,你繼續密切監視李敬的一舉一動,務必要掌握確鑿的證據。同時,查清那些與他有密切往來的大臣,務必連根拔除。”
徐敬業點頭領命,隨即匆匆退下。乾元殿內再次歸於寂靜,武則天抬眼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如同無底的深淵,充滿了未知的危險。她的心中卻越發堅定,任何膽敢威脅到她統治的勢力,她都絕不會手軟。
次日清晨,朝會如期舉行。武則天端坐於大殿之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左仆射李敬站在隊列中,神色如常,看不出絲毫異樣。武則天心中暗自冷笑,她知道,李敬是個老狐狸,絕不會輕易露出馬腳。但她也深信,狐狸再狡猾,也終究逃不過獵人的追捕。
“李敬,朕近日聽聞你對於江南叛亂頗有看法,不知可願與眾卿家一同分享?”武則天突然發問,語氣中帶著幾分隨意,仿佛隻是例行詢問。
李敬微微一怔,但很快恢複了平靜,躬身答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江南叛亂雖已被鎮壓,但背後的根源尚未拔除。臣建議派遣得力官員前往江南,繼續徹查,防止類似叛亂再度發生。”
武則天看著李敬,微微一笑,目光中卻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寒意:“李敬所言極是,朕也正有此意。不過,若這背後的根源不僅在江南,而在朝中,卿家以為該當如何處理呢?”
李敬的臉色微不可察地變了變,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恭敬道:“若真有朝中之人勾結叛賊,臣以為當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武則天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很好,李敬,朕希望你也能如此堅定。不論是誰,隻要膽敢謀逆,朕絕不會手軟。”
大殿內氣氛霎時凝重,眾臣心中各自盤算,麵上卻不敢露出絲毫異樣。而李敬則低垂著頭,掩去眼中的一抹複雜神色。
武則天看著群臣,心中已然有了決斷。江南的陰謀,她不會讓它繼續發酵,而那些隱藏在朝堂之中的敵人,也終將無所遁形。她要做的,便是在他們動手之前,先將他們逐一鏟除。
一名內侍緩步走進殿內,輕聲稟報:“陛下,奉天殿外有一名自稱洛安的江南鄉紳,聲稱有關於江南局勢的重要情報,求見陛下。”
武則天聽到\"江南\"二字,目光微凝,手中翻閱的軍報停了下來。她略作沉吟,道:“傳。”
不久後,洛安被帶進乾元殿,他身著一身樸素的長袍,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但眼神中卻透著幾分堅定。他行至殿前,恭敬地跪下行禮:“草民洛安,參見陛下。”
武則天看著麵前的男子,聲音平靜卻不失威嚴:“洛安,你所說的關於江南的情報,究竟是何事?速速道來。”
洛安抬起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憂慮和焦急:“陛下,江南叛亂雖然已被武將軍鎮壓,但在下查探得知,叛亂的源頭並不僅是江南的地方豪強,背後還牽涉到朝中權貴。草民不敢隱瞞,特來向陛下奏報。”
武則天聽罷,麵色微沉,心中已起了波瀾。她微微眯起雙眼,沉聲道:“繼續說,背後之人究竟是誰?”
洛安深吸一口氣,繼續道:“草民曾在江南一帶做些生意,對當地豪強勢力頗為熟悉。此次叛亂,據草民所知,江南的幾位豪族背後得到了一位朝中大人的支持。而這位大人,便是左仆射李敬。”
武則天的臉色瞬間冰冷下來。左仆射李敬,一向以清正廉明著稱,他的地位在朝中舉足輕重,甚至可以說是朝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若此事屬實,牽連之深、影響之大,遠遠超乎想象。
她看著洛安,眼中寒芒一閃:“你可有證據?”
洛安從懷中取出幾封書信,雙手遞上:“陛下,這是草民在江南搜集到的書信,信中明確提及李敬與江南豪族之間的往來。草民惶恐之餘,特地趕赴京城,將這些證據呈交給陛下。”
武則天接過書信,隨意翻開一看,目光卻逐漸冰冷。信中的內容確實令人震驚,不僅清楚地提到了李敬與叛軍之間的勾結,甚至還有一些朝中其他大臣的名字。武則天心中明白,這次的江南叛亂遠比她之前想象的要複雜得多,這已不單單是地方豪強的問題,而是朝中某些權貴在暗中作祟。
她放下手中的書信,冷冷看向洛安:“洛安,這些情報的真實性如何,朕會派人查證。若你所言屬實,朕必不會虧待你。但若有半句虛言,朕也絕不會輕饒。”
洛安連忙叩首:“草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虛假。草民願以性命擔保!”
武則天點點頭,吩咐道:“來人,將洛安暫且安置於宮中,嚴加看護,不得讓外人接觸。”
待洛安被帶走後,武則天陷入了沉思。這幾封書信看似確鑿,但她深知,這可能隻是冰山一角。她不能輕舉妄動,需要更多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她的判斷。而且,這件事背後必定牽扯甚廣,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朝堂大亂。
正當她思索間,太平公主邁步走入乾元殿,見母皇眉頭緊鎖,心中生出幾分擔憂。她上前行禮道:“母皇,女兒見您連日操勞,不知有什麽事情需要女兒分憂?”
武則天抬眼看向太平公主,心中一動,輕聲道:“太平,今日有一江南鄉紳上殿,說江南叛亂背後與左仆射李敬有關。你看看這些書信。”
太平公主接過書信,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亦漸漸凝重起來:“若這些信件屬實,那李敬此舉可謂是圖謀不軌,危及江山社稷。母皇,女兒以為,此事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可貿然行動,需從長計議,穩步收網。”
武則天點點頭:“你說得對。李敬在朝中根深蒂固,若輕舉妄動,恐怕引發朝堂動蕩。朕打算先從旁側敲打,看看他是否露出馬腳。同時,也要派人繼續深入調查,找到更多的證據。”
太平公主目光一亮,沉聲道:“母皇,女兒願親自去查此事。李敬素來謹慎,若派普通人去,恐怕很難接近他的核心,女兒願動用一些隱秘力量,爭取盡快找到更多證據。”
武則天看著太平公主,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信任:“好,太平,朕就將這件事交給你處理。但你務必小心,千萬不要打草驚蛇,切莫讓李敬察覺。”
太平公主點頭,堅定道:“母皇放心,女兒一定會謹慎行事。”
武則天點點頭,示意太平公主退下。她看著太平離去的背影,心中略感欣慰。太平的果敢與智慧讓她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多了一份助力,也多了一份依靠。
夜幕降臨,乾元殿內燭火搖曳,武則天獨坐於案前,書信散落在案幾上,目光幽深。她明白,江南的局勢已不僅僅是地方的騷動,而是一場針對大唐統治的巨大陰謀。她必須以最為迅捷和隱秘的手段將這些潛伏的敵人一網打盡。
此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徐敬業快步入殿,抱拳道:“陛下,屬下已經按照您的吩咐,開始秘密調查左仆射李敬的一切動向。目前來看,他的府中防衛極其森嚴,外人很難接近。”
武則天聞言,眉頭微皺:“李敬果然有所防備,看樣子他心中有鬼。”
徐敬業猶豫了一下,繼續道:“陛下,屬下還有一事要稟。根據我們的人查探,李敬最近與朝中幾位頗有權勢的大臣多有往來,似乎在謀劃什麽。而且,他府中近期有不少江南來的商賈出入,看似尋常交易,但其中必有蹊蹺。”
武則天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意:“看來,這李敬確實已經不安於現狀,妄圖挑戰朕的權威。”她沉思片刻,吩咐道:“徐敬業,你繼續密切監視李敬的一舉一動,務必要掌握確鑿的證據。同時,查清那些與他有密切往來的大臣,務必連根拔除。”
徐敬業點頭領命,隨即匆匆退下。乾元殿內再次歸於寂靜,武則天抬眼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如同無底的深淵,充滿了未知的危險。她的心中卻越發堅定,任何膽敢威脅到她統治的勢力,她都絕不會手軟。
次日清晨,朝會如期舉行。武則天端坐於大殿之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左仆射李敬站在隊列中,神色如常,看不出絲毫異樣。武則天心中暗自冷笑,她知道,李敬是個老狐狸,絕不會輕易露出馬腳。但她也深信,狐狸再狡猾,也終究逃不過獵人的追捕。
“李敬,朕近日聽聞你對於江南叛亂頗有看法,不知可願與眾卿家一同分享?”武則天突然發問,語氣中帶著幾分隨意,仿佛隻是例行詢問。
李敬微微一怔,但很快恢複了平靜,躬身答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江南叛亂雖已被鎮壓,但背後的根源尚未拔除。臣建議派遣得力官員前往江南,繼續徹查,防止類似叛亂再度發生。”
武則天看著李敬,微微一笑,目光中卻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寒意:“李敬所言極是,朕也正有此意。不過,若這背後的根源不僅在江南,而在朝中,卿家以為該當如何處理呢?”
李敬的臉色微不可察地變了變,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恭敬道:“若真有朝中之人勾結叛賊,臣以為當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武則天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很好,李敬,朕希望你也能如此堅定。不論是誰,隻要膽敢謀逆,朕絕不會手軟。”
大殿內氣氛霎時凝重,眾臣心中各自盤算,麵上卻不敢露出絲毫異樣。而李敬則低垂著頭,掩去眼中的一抹複雜神色。
武則天看著群臣,心中已然有了決斷。江南的陰謀,她不會讓它繼續發酵,而那些隱藏在朝堂之中的敵人,也終將無所遁形。她要做的,便是在他們動手之前,先將他們逐一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