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隻地主家有餘糧,你們家家有餘糧!
悟性逆天:八歲貪官,震驚朱元璋 作者:一劍飄虹孤心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有多久,
朱辰派的那兩個人就迴來了,他們走到了朱辰的跟前,秘報到:
“小縣太爺,那幾個人是拱衛司的人,這次領頭的應該是拱衛司的首領毛驤!”
聽了兩人的匯報,朱辰冷冷一笑:
“看來老朱頭還是對咱不放心啊,竟然把拱衛司的首領都派來了!”
朱辰知道這拱衛司是錦衣衛的前身,毛驤後來在楊憲死後,成了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
毛驤的能力朱辰是了解的。
朱元璋派毛驤來,看來很關心自己在宿縣的一舉一動。
朱元璋能讓拱衛司的人監視自己,自己為什麽就不能建立自己的情報組織網呢?
其實自己一直在考慮著給大明各縣派遣自己的人,
這樣自己修好路之後,可以把生意下沉到各縣,這樣就方便了很多。
還有錢莊和快遞的生意這些都需要修路加持。
而且自己以後每一個大的行動,各縣都有人來接應,這樣就能更好的掌握各縣的動態。
本來想著等宿縣的災情過去了再布局此事,
可是今天見到朱元璋派到宿縣監控自己的那些拱衛司的人。
朱辰一下子怒了,自己在這裏替朱元璋救災,他竟然派人監視自己。
自己不但要建立情報組織網,而且還要讓那些大雪龍騎在全國尋找天賦高的孤兒,進一步擴大大雪龍騎。
為自己以後發展打下基礎。
洪武初年,經濟發展不好,到處都是孤兒,自己收養這些孤兒不但做了好事,還為自己培養了一大批的死士,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等張羽離開之後,白璐很是好奇的看著朱辰,
在洪武年間,
設有兩個直隸,
十三個布政司,
一百四十多個府,
一百九十多個州,
還有一千一百多個縣,
這些地方要是都派人的話,得需要不少的人,銀子就更多了。
白璐有些心疼,她好奇的看著朱辰:
“我說小縣太爺,你這是要做什麽,把那麽多人派出去了,還撫養孤兒,那得花多少銀子呢?!”
朱辰看了一眼白璐:
“我這是給咱們在整個大明做生意鋪路呢,銀子可是越花越多,不能靠攢,這事你不用管了,你把縣丞給我叫過來!”
白璐不知道朱辰找縣丞做什麽,聽了朱辰的話,立刻去找縣丞去了。
縣丞聽到朱辰叫他,那縣丞趕緊跑了過來。
這些天朱辰在宿縣的所作所為讓他極其的驚訝。
在其他地方災情加重的情況下,
朱辰不但是讓瀕臨崩潰的宿縣災情緩解,
解除了他們隨時被砍頭的風險,
而且還讓他們這些衙役們賺的是盆滿缽滿!
朱辰現在簡直就是他們的神,恨不得供在廟裏燒高香。
到了後衙看到了朱辰,那縣丞立刻跪在了朱辰的跟前,
滿臉堆笑的說道:
“小縣太爺,您找下官,有何要事?”
朱辰坐在躺椅上,看了一眼若芭,若芭立刻給他喂了一口茶水,
喝完茶,朱辰才慢悠悠的對縣丞說:
“咱們宿縣的災情算是暫時緩解了,這也不能每天施粥啊,你還有什麽好的辦法?”
那縣丞聽了,一臉無奈的看著朱辰,然後小心翼翼的說:
“小縣太爺,下官真的沒有什麽好辦法,還請您示下,您讓咱們怎麽幹咱就怎麽幹!”
朱辰看了一眼那縣丞,又讓白璐給自己喂了一顆葡萄,然後繼續開口:
“本縣,最近培養出了兩種農作物,這兩種農作物,成熟期短,月旬可熟,產量高,可作為宿縣災民的糧食,幫他們徹底的度過災荒,
你通知大家讓他們明天一大早,到縣衙領種子和秧苗吧!”
聽了朱辰的話,那縣丞很是吃驚的看著朱辰。
這縣丞也是農家出身,他對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很是了解。
就是生長周期最短的早熟稻,也得七十天,還沒有聽說過那種農作物一個多月就能成熟的!
看著縣丞那不敢相信的樣子,朱辰咳嗽了一聲問道:
“怎麽,不相信我的話?”
見到朱辰質問自己,縣丞連忙磕頭道:
“下官不敢,我這就安排人下去通知他們!”
說完立刻退了下去。
聽說朱辰要給他們發放兩種生長周期極短,耐旱澇還耐蟲,而且產量很高的農作物,大家一大早全都跑來領種子了。
等災民來了之後,朱辰從縣衙裏走了出來。
朱辰一走出來,現場就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所有人都在那裏高唿著:
“小縣太爺萬歲!”
“小縣太爺萬歲!”
“小縣太爺萬歲!”
“.......”
朱辰聽了擺了擺手,假裝怒道:
“你們這些刁民,這不是坑我嗎?喊我萬歲,讓當今皇上聽了還不砍了我的腦袋?今天讓你們來的目的,你們應該已經清楚了吧?!”
朱辰說完,底下就有人問到:
“小縣太爺,真有這麽神奇的農作物嗎?”
還沒有等朱辰開口,就聽到一個老頭訓斥那小夥:
“你這畜生,連縣太爺的話都懷疑,縣太爺說一月能成熟,一個月就能成熟,沒有小小縣太爺,咱們全家早餓死了!”
老頭說完,大家全都大聲的唿喊了起來:
“我們相信小縣太爺!”
“小縣太爺讓我們種我們就種!”
“......”
看到災民們熱情高漲的樣子,朱辰擺了擺手,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本縣的規矩你們應該懂,天下沒有免費的晚餐,
我這些種子和秧苗可以暫時不要錢,不過這紅薯和玉米成熟了,你們得把百分之三十的收成上交本縣,或者用等價值的銀子來抵!”
朱元璋奪了天下給自己的老家鳳陽免稅十年,給馬皇後的老家宿縣免稅七年!
這裏的人本來不用交稅的,聽了朱辰的話很是吃驚。
三分之一要上繳,這確實太多,
江南地區因為當時支持了朱元璋的勁敵張士誠,被朱元璋使以重稅,也沒有這麽多。
朱辰一開口就要他們糧食的三分之一,
況且他們縣現在還不用交稅,聽到要上交這麽多,他們有些猶豫了。
“你們這些刁民,不同意就算了,本官告訴你們,我這紅薯和玉米產量極高,生長周期短,就是給我上繳一半,本縣保證你們家裏的糧倉還會有餘糧!
這麽大的便宜你們竟然不撿,那我就去其他縣談生意了!”
朱辰說完,轉身就要離開,身後忽然傳來了一個老者的聲音:
“小縣太爺我種,就是上繳一半我家也種,沒有你我全家都餓死了,咱信你!”
老者說完,許多人都跟著喊了起來:
“老王頭說得對,給小縣太爺上繳糧食是應該的,咱們就當是報恩了!”
“就是,以前種稻穀,就是不上交我家都吃不飽,這上繳一半都有餘糧,我什麽不種?我覺得小縣太爺租子收少了呢!”
“誰的話都可以不信,小縣太爺的話咱信,說有餘糧就有餘糧,我也種!”
“......”
說著大家都紛紛的去領玉米種子和紅薯秧苗了。
場麵是熱火朝天,本來那些還在觀望的災民,見到種子和秧苗在很快減少,也趕緊過去排隊了。
現在已經遭災兩個多月了,地裏是顆粒無收,總不能一直吃救濟糧過日子。
種了田有可能就脫離災難了,種子又是免費的,田地也在那裏荒著,怎麽算都不虧!
看到大家熱情高漲的樣子,朱辰很是高興的一笑,
他仿佛已經看到一大堆白花花的銀子被拉到了自己後衙的一幕!
朱辰清了清嗓子,大聲的喊道:
“你們趕緊迴家種地,本縣向你們保證,以後咱們宿縣不隻地主家有餘糧,你們家家有餘糧,
另外種完地,本縣再送你們一份穩定的工作,咱們一起賺銀子!”
聽了朱辰的話,大家的熱情就更高漲了,家家有餘糧這得是多麽幸福的事情啊!
領了種子和秧苗大家按照朱辰教給他們的方法去種田。
有了朱辰的保證,
宿縣的災民,
一個個幹的熱火朝天。
.......
轉眼間,
半個多月又過去了。
朱元璋躺在坤寧宮的躺椅上,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身邊的馬皇後:
“妹子,你說朱辰那小兔崽子到底能不能把宿縣給災情給控製住啊!”
馬皇後看了一眼朱元璋:
“我對朱辰有信心,舟山那麽大的地兒,他兩年就發展如此繁華了,宿縣他絕對沒問題,咱們又沒給他一兩銀子,你還不得給他點時間?
宿縣的災情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個月能不再有餓死的災民就已經很不錯了,要說恢複到以前的樣子我看每個兩三年這不可能!”
朱元璋聽了直接坐了起來:
“妹子,你不知道,咱這心裏那個急啊,宿縣可是你的老家,去了三個縣令都沒能把災情控製住,要是這一次朱辰不能把災情控製住,咱怕給宿縣的老百姓不好交代啊!”
聽了朱元璋的話,馬皇後淡然一笑:
“我都不急,你急什麽,毛驤這兩天不是就該迴來了嗎?到時候你問問宿縣最近的情況不就得了,別在這裏瞎猜了,還是那句話我相信朱辰!”
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
宮裏的女官就走了進來,對著朱元璋說道:
“皇上,毛指揮使在門外,說要見你!”
朱元璋聽了,直接站了起來,趕緊道:
“讓他進來吧!”
那女官聽了,應了一句,
就出了坤寧宮。
很快,
毛驤就走了進來。
朱辰派的那兩個人就迴來了,他們走到了朱辰的跟前,秘報到:
“小縣太爺,那幾個人是拱衛司的人,這次領頭的應該是拱衛司的首領毛驤!”
聽了兩人的匯報,朱辰冷冷一笑:
“看來老朱頭還是對咱不放心啊,竟然把拱衛司的首領都派來了!”
朱辰知道這拱衛司是錦衣衛的前身,毛驤後來在楊憲死後,成了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
毛驤的能力朱辰是了解的。
朱元璋派毛驤來,看來很關心自己在宿縣的一舉一動。
朱元璋能讓拱衛司的人監視自己,自己為什麽就不能建立自己的情報組織網呢?
其實自己一直在考慮著給大明各縣派遣自己的人,
這樣自己修好路之後,可以把生意下沉到各縣,這樣就方便了很多。
還有錢莊和快遞的生意這些都需要修路加持。
而且自己以後每一個大的行動,各縣都有人來接應,這樣就能更好的掌握各縣的動態。
本來想著等宿縣的災情過去了再布局此事,
可是今天見到朱元璋派到宿縣監控自己的那些拱衛司的人。
朱辰一下子怒了,自己在這裏替朱元璋救災,他竟然派人監視自己。
自己不但要建立情報組織網,而且還要讓那些大雪龍騎在全國尋找天賦高的孤兒,進一步擴大大雪龍騎。
為自己以後發展打下基礎。
洪武初年,經濟發展不好,到處都是孤兒,自己收養這些孤兒不但做了好事,還為自己培養了一大批的死士,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等張羽離開之後,白璐很是好奇的看著朱辰,
在洪武年間,
設有兩個直隸,
十三個布政司,
一百四十多個府,
一百九十多個州,
還有一千一百多個縣,
這些地方要是都派人的話,得需要不少的人,銀子就更多了。
白璐有些心疼,她好奇的看著朱辰:
“我說小縣太爺,你這是要做什麽,把那麽多人派出去了,還撫養孤兒,那得花多少銀子呢?!”
朱辰看了一眼白璐:
“我這是給咱們在整個大明做生意鋪路呢,銀子可是越花越多,不能靠攢,這事你不用管了,你把縣丞給我叫過來!”
白璐不知道朱辰找縣丞做什麽,聽了朱辰的話,立刻去找縣丞去了。
縣丞聽到朱辰叫他,那縣丞趕緊跑了過來。
這些天朱辰在宿縣的所作所為讓他極其的驚訝。
在其他地方災情加重的情況下,
朱辰不但是讓瀕臨崩潰的宿縣災情緩解,
解除了他們隨時被砍頭的風險,
而且還讓他們這些衙役們賺的是盆滿缽滿!
朱辰現在簡直就是他們的神,恨不得供在廟裏燒高香。
到了後衙看到了朱辰,那縣丞立刻跪在了朱辰的跟前,
滿臉堆笑的說道:
“小縣太爺,您找下官,有何要事?”
朱辰坐在躺椅上,看了一眼若芭,若芭立刻給他喂了一口茶水,
喝完茶,朱辰才慢悠悠的對縣丞說:
“咱們宿縣的災情算是暫時緩解了,這也不能每天施粥啊,你還有什麽好的辦法?”
那縣丞聽了,一臉無奈的看著朱辰,然後小心翼翼的說:
“小縣太爺,下官真的沒有什麽好辦法,還請您示下,您讓咱們怎麽幹咱就怎麽幹!”
朱辰看了一眼那縣丞,又讓白璐給自己喂了一顆葡萄,然後繼續開口:
“本縣,最近培養出了兩種農作物,這兩種農作物,成熟期短,月旬可熟,產量高,可作為宿縣災民的糧食,幫他們徹底的度過災荒,
你通知大家讓他們明天一大早,到縣衙領種子和秧苗吧!”
聽了朱辰的話,那縣丞很是吃驚的看著朱辰。
這縣丞也是農家出身,他對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很是了解。
就是生長周期最短的早熟稻,也得七十天,還沒有聽說過那種農作物一個多月就能成熟的!
看著縣丞那不敢相信的樣子,朱辰咳嗽了一聲問道:
“怎麽,不相信我的話?”
見到朱辰質問自己,縣丞連忙磕頭道:
“下官不敢,我這就安排人下去通知他們!”
說完立刻退了下去。
聽說朱辰要給他們發放兩種生長周期極短,耐旱澇還耐蟲,而且產量很高的農作物,大家一大早全都跑來領種子了。
等災民來了之後,朱辰從縣衙裏走了出來。
朱辰一走出來,現場就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所有人都在那裏高唿著:
“小縣太爺萬歲!”
“小縣太爺萬歲!”
“小縣太爺萬歲!”
“.......”
朱辰聽了擺了擺手,假裝怒道:
“你們這些刁民,這不是坑我嗎?喊我萬歲,讓當今皇上聽了還不砍了我的腦袋?今天讓你們來的目的,你們應該已經清楚了吧?!”
朱辰說完,底下就有人問到:
“小縣太爺,真有這麽神奇的農作物嗎?”
還沒有等朱辰開口,就聽到一個老頭訓斥那小夥:
“你這畜生,連縣太爺的話都懷疑,縣太爺說一月能成熟,一個月就能成熟,沒有小小縣太爺,咱們全家早餓死了!”
老頭說完,大家全都大聲的唿喊了起來:
“我們相信小縣太爺!”
“小縣太爺讓我們種我們就種!”
“......”
看到災民們熱情高漲的樣子,朱辰擺了擺手,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本縣的規矩你們應該懂,天下沒有免費的晚餐,
我這些種子和秧苗可以暫時不要錢,不過這紅薯和玉米成熟了,你們得把百分之三十的收成上交本縣,或者用等價值的銀子來抵!”
朱元璋奪了天下給自己的老家鳳陽免稅十年,給馬皇後的老家宿縣免稅七年!
這裏的人本來不用交稅的,聽了朱辰的話很是吃驚。
三分之一要上繳,這確實太多,
江南地區因為當時支持了朱元璋的勁敵張士誠,被朱元璋使以重稅,也沒有這麽多。
朱辰一開口就要他們糧食的三分之一,
況且他們縣現在還不用交稅,聽到要上交這麽多,他們有些猶豫了。
“你們這些刁民,不同意就算了,本官告訴你們,我這紅薯和玉米產量極高,生長周期短,就是給我上繳一半,本縣保證你們家裏的糧倉還會有餘糧!
這麽大的便宜你們竟然不撿,那我就去其他縣談生意了!”
朱辰說完,轉身就要離開,身後忽然傳來了一個老者的聲音:
“小縣太爺我種,就是上繳一半我家也種,沒有你我全家都餓死了,咱信你!”
老者說完,許多人都跟著喊了起來:
“老王頭說得對,給小縣太爺上繳糧食是應該的,咱們就當是報恩了!”
“就是,以前種稻穀,就是不上交我家都吃不飽,這上繳一半都有餘糧,我什麽不種?我覺得小縣太爺租子收少了呢!”
“誰的話都可以不信,小縣太爺的話咱信,說有餘糧就有餘糧,我也種!”
“......”
說著大家都紛紛的去領玉米種子和紅薯秧苗了。
場麵是熱火朝天,本來那些還在觀望的災民,見到種子和秧苗在很快減少,也趕緊過去排隊了。
現在已經遭災兩個多月了,地裏是顆粒無收,總不能一直吃救濟糧過日子。
種了田有可能就脫離災難了,種子又是免費的,田地也在那裏荒著,怎麽算都不虧!
看到大家熱情高漲的樣子,朱辰很是高興的一笑,
他仿佛已經看到一大堆白花花的銀子被拉到了自己後衙的一幕!
朱辰清了清嗓子,大聲的喊道:
“你們趕緊迴家種地,本縣向你們保證,以後咱們宿縣不隻地主家有餘糧,你們家家有餘糧,
另外種完地,本縣再送你們一份穩定的工作,咱們一起賺銀子!”
聽了朱辰的話,大家的熱情就更高漲了,家家有餘糧這得是多麽幸福的事情啊!
領了種子和秧苗大家按照朱辰教給他們的方法去種田。
有了朱辰的保證,
宿縣的災民,
一個個幹的熱火朝天。
.......
轉眼間,
半個多月又過去了。
朱元璋躺在坤寧宮的躺椅上,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身邊的馬皇後:
“妹子,你說朱辰那小兔崽子到底能不能把宿縣給災情給控製住啊!”
馬皇後看了一眼朱元璋:
“我對朱辰有信心,舟山那麽大的地兒,他兩年就發展如此繁華了,宿縣他絕對沒問題,咱們又沒給他一兩銀子,你還不得給他點時間?
宿縣的災情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個月能不再有餓死的災民就已經很不錯了,要說恢複到以前的樣子我看每個兩三年這不可能!”
朱元璋聽了直接坐了起來:
“妹子,你不知道,咱這心裏那個急啊,宿縣可是你的老家,去了三個縣令都沒能把災情控製住,要是這一次朱辰不能把災情控製住,咱怕給宿縣的老百姓不好交代啊!”
聽了朱元璋的話,馬皇後淡然一笑:
“我都不急,你急什麽,毛驤這兩天不是就該迴來了嗎?到時候你問問宿縣最近的情況不就得了,別在這裏瞎猜了,還是那句話我相信朱辰!”
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
宮裏的女官就走了進來,對著朱元璋說道:
“皇上,毛指揮使在門外,說要見你!”
朱元璋聽了,直接站了起來,趕緊道:
“讓他進來吧!”
那女官聽了,應了一句,
就出了坤寧宮。
很快,
毛驤就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