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金蓮”共有十八朵,故此該有十八顆珠子一起飛出,但是在舌界處終究還是出現了一點小小的問題。童叟臨死之前為了防範釋門的後手,直接以四方聖獸結陣,將“舌界珠”給死死的封印了起來。
“萬法金蓮”本就是為了封印內裏的珠子的,外麵又加上了一層四方聖獸的封印,“舌界珠”從頭到尾都未能完全脫出,“六根六識六境,世間萬法十八界大陣”也就沒能徹底的展開。
大陣一界未開,威勢不全,才會被李元錦以“乾坤隨行符”引進了陰爻劍打開了缺口,才會被司馬金攢一拳震開裂隙,才會被李元錦之後以“震霄殺生劍”打出豁大開口。
誰也未曾料想到,整件事情最後的突破點,居然還是迴到了第一個發現不對的童叟身上,正可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隻是而今“舌界珠”被困,自然不能就這麽撒手不管,其餘十七顆珠子並沒有直接往龍腰洲的方向去,而是直接來到了隱洲西南,“舌界”所在的地方。
十七顆珠子布列在側,當中的四方聖獸顯出身形與之對峙,十七顆各色珠子正準備穿梭動手之時,驟然一下停頓,而後悉數掉轉迴頭,往隱洲的中陸再度飛去。
登雲闕被軒轅殿偷襲出手,算計掉進了隱霧之中,萬幸底下正好是一處尚未被掩蓋的空處,沒有第一時間被隱霧攀上全身,便急忙施展另一殺招,從隱霧之中掙脫了出來。
登雲闕大事被毀,現在正是血灌瞳仁,滿腔怒火的時候,看到了不遠處李元錦的身影,立刻不管不顧的追了上來,誓要殺了他以泄心頭之恨。
李元錦和軒轅陛一看到他,心照不宣的開始逃走,軒轅陛心知肚明登雲闕的目的,也沒有分開逃走,兩人並做一處,相互還能有個照應。
萬幸是李元錦劍光迅捷,縱然是差了一境,也還有幾分掙紮的本事,沒有被登雲闕第一時間追上,但是三人之間的距離還是在越縮越小,看來最多再有千餘裏距離,就要給登雲闕從後麵趕上了。
登雲闕滿麵猙獰,手中長槍一直挺立著,就等著從後麵給李元錦來一個透明窟窿,絲毫沒有注意到東麵的天邊上,飛來了一件奇怪的法寶,從他側麵斜插而至。
斜刺裏飛來的,是一根七尺長短的枯瘦竹竿,色澤不青不黃,甚至在好幾處地方還略微有些發黑,當中的位置上有三寸長短的一截明褐色,看來是人經常手拿把攥,已經將這一塊沁上了色。
竹竿的頂端上,挑著一塊兩尺大小的發黃白布,上麵似乎是寫著什麽字,但是因為飛在半空風力太大,布麵抖動的實在是看不清楚。隻是奇怪的是,不管布麵如何抖動,也沒有絲毫的聲音傳出。
登雲闕驟然在虛空連踏加速,來到了李元錦身後一丈之地,手中長槍一晃,鋒銳的槍尖便朝著李元錦的後心刺去,眼見著李元錦難以閃躲就要被一槍穿透,那根竹竿也終於來到了近前。
竹竿微微一抖,其上挑著的白布瞬間張開,攔在了登雲闕的麵前,登雲闕手中鋒銳無匹的天兵天戰槍,槍尖抵在白布之上,竟然分毫難入,平整的白布上麵,甚至連一個凹陷都沒有。
登雲闕這邊被人阻攔,但是李元錦二人也遭遇了危機,十七顆核桃大小的珠子從天邊驟然飛來,亂雜雜的向著二人當頭而下。
珠子都已經來到了近前,李元錦自然看的清楚,十七顆珠子分成紅、白、金三色,每一顆上麵都有一個金色文字,隻是紅色的珠子少了一顆,卻不知是隱在何處準備二度偷襲。
李元錦瞬間就明白了,依著之前天真的說法,這十八顆珠子肯定就是那十八界大陣之中的關鍵所在,而今大陣被破諸事受阻,這些珠子前來圍殺二人,也是情理之中。
縱然如此,自己也絕沒有束手待斃的道理,手中長劍剛剛提起,就看見身前轉過來一根青黃的竹竿,無比的眼熟。
李元錦將手中的快意劍輕輕放下,同時伸手搭住了身邊準備出手的軒轅陛的手腕,笑著說道:“阿陛,放寬心,沒事了。”
竹竿豎在二人身前,無人操持卻又自己揮動,好似揮杆打棗子一般,將那十七顆珠子全都撥到了旁邊。
十七顆珠子一陣盤旋兜了迴來,正準備二度出手,卻看見二人身後擋著登雲闕的那塊白布一個反卷,就要將登雲闕卷入其中。
登雲闕見勢不妙急忙後退,那十七顆珠子也閃到了登雲闕的麵前,一陣令人煙花繚亂的飛舞之後,登雲闕直接在半空消失不見,十七顆珠子立時四下散開,各自逃竄。
此情此景再明顯不過了,登雲闕必然是被其中一顆珠子收了進去,看來這十七顆珠子不光是大陣的陣基,還是某位得道高人的趁手法寶。
竹竿乘勝追擊,往前緊趕了幾丈,原來隻是虛張聲勢,驅趕那些珠子飛的更快而已。身後的白布沒有卷住登雲闕,卻調轉過來將李元錦和軒轅陛卷了進來,重新變成二尺大小,挑在了竹竿的頂端。
這會終於能夠看清楚了,這竹竿和白布合在一起,是一個算卦人手持的白布幡兒,隻是這個幡兒實在是簡單樸素,隻在當中寫下一豎一點,再無半分花俏。
白幡兒掉轉迴頭,朝著來時的東麵飛去,卻刻意的兜了一個圈兒,來到了“舌界”的所在。那十七顆珠子先一步到此,但是一見白幡兒,立刻作鳥獸散,悉數往南逃遁。
白布輕輕翻卷,將端坐金蓮之上的童叟屍身卷了進來,邊上的四聖虛像被白布一罩,又重新化為了心、肺、肝、腎,一一歸了童叟腔子裏,還了他一具全屍。
已經被吞噬的三魂七魄卻是再也追不迴來了,童叟終究是身死命喪,難以迴天。
做完這一切之後,竹竿端立蓮花而上直直墜下,一下就將“萬法金蓮”戳破,裏麵的萬法光芒匯聚在“舌界珠”頂上守護,但是終然無用,竹竿的末端,還是正正的點在了“舌界珠”之上。
“舌界珠”驟然消失,竹竿再度往東而去,消失在了茫茫的海麵之上。
龍腰洲中境,萬裏高空之上,三十四位尋道境的大能聚在一處,卻不是為了講法 論道把酒言歡。場中的情形說不出的複雜,有三成警惕,三成隨性,三成熱鬧,還有一成戲謔。
三成警惕,來自於釋門的十三位僧人,一個個跌坐當空麵色悲苦,眼睛半睜半藐,口中誦經也不出聲,時刻注意著身前的眾人,生怕他們會突然出手。
三成隨性,來自於倉裳和儒門聖賢朱機、徐朗文,還有聖賢林的大先生孔令和文宗,五位博學之人湊在一起,免不了切磋學問點評天下,一個個拱手笑談,暢快之至。
三成熱鬧,來自於軒轅家的四大將,風兼、雨顧、應芥、力庅,非要讓在場眾人見識見識他們的熱情,又遇上了豪邁不羈的薑家家主薑山承,於是當空就擺開了酒宴,與其餘幾位把酒言歡,猜拳行令,好不熱鬧。
熱鬧的那邊說文論事的五位博學大家,都略帶嫌棄的稍稍讓開了他們幾分。
一成戲謔,來自於天玄時不時飄過來的冷冷嗤笑,和最是看熱鬧不怕事大,最是“講義氣”的鑄器大師文三道,兩個人一唱一和的挑釁言語,一句損過一句,一聲高過一聲。
“天玄,你說今天到底能不能打啊?我把這輩子練成的那些最厲害的家夥什可都帶來了,你說巧不巧,剛剛好就是十三件,要是打不起來,我的那些寶貝可是會失望的。”
“你一個自煉師,偏偏滿天下去給別人打造兵器法器,我以為你都忘了你的身份了。十三件?可以啊,什麽時候偷偷打造的,你哪來的那個時間?”
“嗨,給別人打造東西要費什麽力氣,要不是滿天下的招攬生意,我哪來的那麽些天才地寶打造這十三件寶貝兒?給本家兒的,不過都是些閑暇之餘隨便敲兩下的邊角料罷了,值什麽時間。話說,到底打不打啊?”
文三道三句話不離“打不打”,一臉的興奮神色,而且他說的話,更是讓邊上的釋門眾人心驚。當今世上公認最為厲害的十件兵器法寶,有三件出自文三道之手,居然還都隻是邊角料?
若是真的打起來,先不說對麵的人數優勢,光是這十三件法寶,就足夠釋門眾人勞神費力的應對了。
天玄撇了撇嘴,故意壓低聲音,神秘兮兮的說道:“別急,等到他們一放鬆警惕,你就把你的法寶都扔上去。”
故意壓低聲音,又如何能瞞得過周圍的人,看著文三道一臉的興奮神色,釋門眾人不由得微微皺眉。趁人不備這種事情,換了場中任何人,哪怕是天假都做不出來,但是唯獨天玄和文三道,就不得不令人格外防備。
天玄是出了名的做事無所顧忌,全憑一心,不然也不會是相識遍天下,仇人占一半了。而文三道,隻能說他和天玄湊在一起,加點小心是絕對沒錯的。
場中氛圍古怪,但是卻始終無人出手,說文的說文,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念經的念經,這五千年一次的“偷天日”,就這麽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天色開始轉亮,那位身材枯瘦的長髯老僧低頭看了看眼前半開不開的十八瓣三色蓮花,悵然的歎氣道:“諸事已矣,是我釋門輸了,諸位請迴吧。”
此言一出,其餘的和尚全都睜開了眼睛,心訶滿麵震驚的望向了隱洲方向,仔細的端詳了許久之後,麵上狐疑消失,憤懣卻接連浮起。
眾僧啞口無言,有好幾位都轉頭怒視對麵的人,別人還都沒什麽,文三道卻驟然開懷,袍袖之間隱隱有光華流轉,雖然未曾開口,但是滿麵都是按捺不住的挑釁神色。
長髯老僧雙手合十長念佛號道:“阿彌陀佛,諸位師兄弟,咱們已經輸了,就不要再起嗔怒之念,免作無謂之爭了。諸位道兄,此間事了,諸位還請迴吧。”
天玄冷笑道:“事了?好輕巧啊。你們暗中盤算此事,而今就隻是一句事了,就要打發了我們嗎?”
心訶厲聲喝道:“你還想如何,莫非真的要手底下見個真章,在此處也做過一場嗎?!”
天玄都懶得搭理他,隻是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後頸,滿麵含笑。
心訶原本如同黃玉一般的方正大臉瞬間憋得通紅,正準備開口,就聽見那長髯老僧突然驚唿道:“不好,你們居然還有別的高人在旁窺伺!”
長髯老僧伸手一敲自己麵前的三色蓮花,蓮花當中的十八孔蓮蓬齊齊透光,也不知道老僧究竟做了什麽,就隻見他麵色一時三變,由驚轉怒,由怒轉懼,而後又由懼轉怒,滿麵忿忿不曾開口。
身邊眾僧齊齊發問究竟出了什麽事,長髯老僧也不曾答話,隻是麵向著對麵眾人冷笑道:“三教十家早有約定,仙人之上不入隱洲,沒想到你們居然安排了一位如此高人守在邊上,好手段,好算計。”
老僧出口,釋門眾人皆是怒目而視,要向眾人討個說法,但是天假卻開口笑道:“心德禪師,你手中的證道三色蓮,其中的十八顆‘長生珠’,不知道去了何處?”
長髯老僧一時啞口無言,反倒是邊上的天玄笑嗬嗬的說道:“許是心德高僧疼愛後人,將那十八顆長生珠留在家裏,給孫子當拋石子玩兒去了。”
在他身邊的文三道立刻不嫌事大的開口道:“哎呀呀,這就是心德禪師你的不對了,抱孫子這麽大的事情,怎麽都不給大家通知一聲呢?我也好給您家乖孫,煉製幾塊上好的尿布啊。”
末了,他還轉頭問天真道:“心德禪師是大德高僧,那他兒子應該也是和尚吧?那他兒媳婦呢?隔壁庵裏的尼姑?”
這話陰壞損透,就連心德多年修禪,都差點犯下了嗔戒,雙手合十念誦佛號,微微靜心之後才徐徐開口道:“二位道兄還請自重,如此口業,他年終須償還,何必貪圖一時之樂。”
文三道猶然不知收斂,轉過頭還很是認真的問了心德一句,“是也不是?”
在場僧眾當時就要暴起,就在此時,天假身前的虛空卻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裂口,一顆朱紅色的珠子從中飛出,剛想要朝著心德飛去,卻被天假伸出兩指輕輕撚住。
心德微微頷首,很是誠懇的說道:“天假真人,這顆珠子乃是貧僧之物,還請天假真人能夠賜還。隱洲之事已經過去,還請真人容讓三分。”
在他說話之時,其餘十七顆珠子也從北邊飛來,遠遠的繞開了天假天玄眾人,一個個好似飛鳥投林一般,落在了心德身前的三色蓮花當中的蓮蓬上。
其中的一顆珠子當中有一抹金色閃耀,看來正是登雲闕藏身所在,天玄開口笑道:“心德禪師倒是慈悲仁愛,還要親自出手將他接迴來。”
“住口!”心訶看到文三道又準備開口,立刻出言喝斷,但還是晚了一步,文三道已經轉頭麵向天玄發問了。
“那個就是他孫子嗎?”
這一問,就連天玄都未曾料想到,文三道陰陽怪氣,拱火挑事的本事,果然又上漲了三分。
釋門眾人而今當真是有一戰之意了,隱洲大事被破壞都尚且能忍,但是文三道那張破嘴,是真的忍不下去了。
心德微微歎氣,再度平靜了心思之後開口道:“天假真人,請將那顆長生珠賜還貧僧,今日諸事,都能一筆勾銷。”
心德兩次開口,言辭懇切態度恭敬,以他在釋門的尊貴身份,竟然對天假用了“賜還”二字,足顯其息事寧人的心意了。而且他說的一筆勾銷,除了隱洲之事,還有文三道幾次挑釁,言語誅心之事。
在場眾人,全都將眼光轉向了天假,天假也迴頭望向了其餘德望兼備之人,以眼神詢問此事究竟應該如何。但是不管是軒轅家倉裳老爺子,還是儒門大先生孔令,都將眼神交還給他,由他來做主。
至於薑山承、朱機、天評等人,都是積年舊識完全信任他,趙博、文三道等人,更是以他馬首是瞻,至於天玄,原本就是一人之意,就更不用多說半句了。
今日之事,究竟能否善了,都隻在天假一念之間。
天假沉吟片刻,微微笑道:“今日之事,讓釋門多年來耗費的人力和心力都付之一炬,隱洲也安然無恙,雖然道門損失了一位散修童叟,但是釋門也折進去了五個弟子。”
“此事,確實沒有再計較下去的必要了。”
天假這一番話,心德的麵容已經微微放下,正準備含笑應之的時候,天假的話頭卻驟然一變。
“但是,釋門破壞規矩在先,竟然將證道之機的長生珠都暗暗藏進了隱洲,這件事情卻不能就此完結。”
“犯了錯,終歸是要受到懲罰的。”
心德麵色驚變,正準備開口製止,但是天假身邊的天玄卻已經提前出手,一柄灰蒙蒙的長劍揮出,時白時黑,非白非黑,輕輕地刺在了天假的雙指之間。
心德麵色頹然,身前的三色蓮花飄落下一片花瓣,原本鮮活的生氣驟然消退,好似很久沒有澆過水了一般。
釋門眾人見天玄劍斬長生珠,以為他要動手,齊齊上前一步,卻被心德抬手攔住,滿麵悲苦的說道:“恭喜道友大道精進,返璞歸真,隻差一步。”
天假微微一笑,伸手向前道:“還請心德禪師,迴去再修三千年吧。”
“萬法金蓮”本就是為了封印內裏的珠子的,外麵又加上了一層四方聖獸的封印,“舌界珠”從頭到尾都未能完全脫出,“六根六識六境,世間萬法十八界大陣”也就沒能徹底的展開。
大陣一界未開,威勢不全,才會被李元錦以“乾坤隨行符”引進了陰爻劍打開了缺口,才會被司馬金攢一拳震開裂隙,才會被李元錦之後以“震霄殺生劍”打出豁大開口。
誰也未曾料想到,整件事情最後的突破點,居然還是迴到了第一個發現不對的童叟身上,正可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隻是而今“舌界珠”被困,自然不能就這麽撒手不管,其餘十七顆珠子並沒有直接往龍腰洲的方向去,而是直接來到了隱洲西南,“舌界”所在的地方。
十七顆珠子布列在側,當中的四方聖獸顯出身形與之對峙,十七顆各色珠子正準備穿梭動手之時,驟然一下停頓,而後悉數掉轉迴頭,往隱洲的中陸再度飛去。
登雲闕被軒轅殿偷襲出手,算計掉進了隱霧之中,萬幸底下正好是一處尚未被掩蓋的空處,沒有第一時間被隱霧攀上全身,便急忙施展另一殺招,從隱霧之中掙脫了出來。
登雲闕大事被毀,現在正是血灌瞳仁,滿腔怒火的時候,看到了不遠處李元錦的身影,立刻不管不顧的追了上來,誓要殺了他以泄心頭之恨。
李元錦和軒轅陛一看到他,心照不宣的開始逃走,軒轅陛心知肚明登雲闕的目的,也沒有分開逃走,兩人並做一處,相互還能有個照應。
萬幸是李元錦劍光迅捷,縱然是差了一境,也還有幾分掙紮的本事,沒有被登雲闕第一時間追上,但是三人之間的距離還是在越縮越小,看來最多再有千餘裏距離,就要給登雲闕從後麵趕上了。
登雲闕滿麵猙獰,手中長槍一直挺立著,就等著從後麵給李元錦來一個透明窟窿,絲毫沒有注意到東麵的天邊上,飛來了一件奇怪的法寶,從他側麵斜插而至。
斜刺裏飛來的,是一根七尺長短的枯瘦竹竿,色澤不青不黃,甚至在好幾處地方還略微有些發黑,當中的位置上有三寸長短的一截明褐色,看來是人經常手拿把攥,已經將這一塊沁上了色。
竹竿的頂端上,挑著一塊兩尺大小的發黃白布,上麵似乎是寫著什麽字,但是因為飛在半空風力太大,布麵抖動的實在是看不清楚。隻是奇怪的是,不管布麵如何抖動,也沒有絲毫的聲音傳出。
登雲闕驟然在虛空連踏加速,來到了李元錦身後一丈之地,手中長槍一晃,鋒銳的槍尖便朝著李元錦的後心刺去,眼見著李元錦難以閃躲就要被一槍穿透,那根竹竿也終於來到了近前。
竹竿微微一抖,其上挑著的白布瞬間張開,攔在了登雲闕的麵前,登雲闕手中鋒銳無匹的天兵天戰槍,槍尖抵在白布之上,竟然分毫難入,平整的白布上麵,甚至連一個凹陷都沒有。
登雲闕這邊被人阻攔,但是李元錦二人也遭遇了危機,十七顆核桃大小的珠子從天邊驟然飛來,亂雜雜的向著二人當頭而下。
珠子都已經來到了近前,李元錦自然看的清楚,十七顆珠子分成紅、白、金三色,每一顆上麵都有一個金色文字,隻是紅色的珠子少了一顆,卻不知是隱在何處準備二度偷襲。
李元錦瞬間就明白了,依著之前天真的說法,這十八顆珠子肯定就是那十八界大陣之中的關鍵所在,而今大陣被破諸事受阻,這些珠子前來圍殺二人,也是情理之中。
縱然如此,自己也絕沒有束手待斃的道理,手中長劍剛剛提起,就看見身前轉過來一根青黃的竹竿,無比的眼熟。
李元錦將手中的快意劍輕輕放下,同時伸手搭住了身邊準備出手的軒轅陛的手腕,笑著說道:“阿陛,放寬心,沒事了。”
竹竿豎在二人身前,無人操持卻又自己揮動,好似揮杆打棗子一般,將那十七顆珠子全都撥到了旁邊。
十七顆珠子一陣盤旋兜了迴來,正準備二度出手,卻看見二人身後擋著登雲闕的那塊白布一個反卷,就要將登雲闕卷入其中。
登雲闕見勢不妙急忙後退,那十七顆珠子也閃到了登雲闕的麵前,一陣令人煙花繚亂的飛舞之後,登雲闕直接在半空消失不見,十七顆珠子立時四下散開,各自逃竄。
此情此景再明顯不過了,登雲闕必然是被其中一顆珠子收了進去,看來這十七顆珠子不光是大陣的陣基,還是某位得道高人的趁手法寶。
竹竿乘勝追擊,往前緊趕了幾丈,原來隻是虛張聲勢,驅趕那些珠子飛的更快而已。身後的白布沒有卷住登雲闕,卻調轉過來將李元錦和軒轅陛卷了進來,重新變成二尺大小,挑在了竹竿的頂端。
這會終於能夠看清楚了,這竹竿和白布合在一起,是一個算卦人手持的白布幡兒,隻是這個幡兒實在是簡單樸素,隻在當中寫下一豎一點,再無半分花俏。
白幡兒掉轉迴頭,朝著來時的東麵飛去,卻刻意的兜了一個圈兒,來到了“舌界”的所在。那十七顆珠子先一步到此,但是一見白幡兒,立刻作鳥獸散,悉數往南逃遁。
白布輕輕翻卷,將端坐金蓮之上的童叟屍身卷了進來,邊上的四聖虛像被白布一罩,又重新化為了心、肺、肝、腎,一一歸了童叟腔子裏,還了他一具全屍。
已經被吞噬的三魂七魄卻是再也追不迴來了,童叟終究是身死命喪,難以迴天。
做完這一切之後,竹竿端立蓮花而上直直墜下,一下就將“萬法金蓮”戳破,裏麵的萬法光芒匯聚在“舌界珠”頂上守護,但是終然無用,竹竿的末端,還是正正的點在了“舌界珠”之上。
“舌界珠”驟然消失,竹竿再度往東而去,消失在了茫茫的海麵之上。
龍腰洲中境,萬裏高空之上,三十四位尋道境的大能聚在一處,卻不是為了講法 論道把酒言歡。場中的情形說不出的複雜,有三成警惕,三成隨性,三成熱鬧,還有一成戲謔。
三成警惕,來自於釋門的十三位僧人,一個個跌坐當空麵色悲苦,眼睛半睜半藐,口中誦經也不出聲,時刻注意著身前的眾人,生怕他們會突然出手。
三成隨性,來自於倉裳和儒門聖賢朱機、徐朗文,還有聖賢林的大先生孔令和文宗,五位博學之人湊在一起,免不了切磋學問點評天下,一個個拱手笑談,暢快之至。
三成熱鬧,來自於軒轅家的四大將,風兼、雨顧、應芥、力庅,非要讓在場眾人見識見識他們的熱情,又遇上了豪邁不羈的薑家家主薑山承,於是當空就擺開了酒宴,與其餘幾位把酒言歡,猜拳行令,好不熱鬧。
熱鬧的那邊說文論事的五位博學大家,都略帶嫌棄的稍稍讓開了他們幾分。
一成戲謔,來自於天玄時不時飄過來的冷冷嗤笑,和最是看熱鬧不怕事大,最是“講義氣”的鑄器大師文三道,兩個人一唱一和的挑釁言語,一句損過一句,一聲高過一聲。
“天玄,你說今天到底能不能打啊?我把這輩子練成的那些最厲害的家夥什可都帶來了,你說巧不巧,剛剛好就是十三件,要是打不起來,我的那些寶貝可是會失望的。”
“你一個自煉師,偏偏滿天下去給別人打造兵器法器,我以為你都忘了你的身份了。十三件?可以啊,什麽時候偷偷打造的,你哪來的那個時間?”
“嗨,給別人打造東西要費什麽力氣,要不是滿天下的招攬生意,我哪來的那麽些天才地寶打造這十三件寶貝兒?給本家兒的,不過都是些閑暇之餘隨便敲兩下的邊角料罷了,值什麽時間。話說,到底打不打啊?”
文三道三句話不離“打不打”,一臉的興奮神色,而且他說的話,更是讓邊上的釋門眾人心驚。當今世上公認最為厲害的十件兵器法寶,有三件出自文三道之手,居然還都隻是邊角料?
若是真的打起來,先不說對麵的人數優勢,光是這十三件法寶,就足夠釋門眾人勞神費力的應對了。
天玄撇了撇嘴,故意壓低聲音,神秘兮兮的說道:“別急,等到他們一放鬆警惕,你就把你的法寶都扔上去。”
故意壓低聲音,又如何能瞞得過周圍的人,看著文三道一臉的興奮神色,釋門眾人不由得微微皺眉。趁人不備這種事情,換了場中任何人,哪怕是天假都做不出來,但是唯獨天玄和文三道,就不得不令人格外防備。
天玄是出了名的做事無所顧忌,全憑一心,不然也不會是相識遍天下,仇人占一半了。而文三道,隻能說他和天玄湊在一起,加點小心是絕對沒錯的。
場中氛圍古怪,但是卻始終無人出手,說文的說文,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念經的念經,這五千年一次的“偷天日”,就這麽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天色開始轉亮,那位身材枯瘦的長髯老僧低頭看了看眼前半開不開的十八瓣三色蓮花,悵然的歎氣道:“諸事已矣,是我釋門輸了,諸位請迴吧。”
此言一出,其餘的和尚全都睜開了眼睛,心訶滿麵震驚的望向了隱洲方向,仔細的端詳了許久之後,麵上狐疑消失,憤懣卻接連浮起。
眾僧啞口無言,有好幾位都轉頭怒視對麵的人,別人還都沒什麽,文三道卻驟然開懷,袍袖之間隱隱有光華流轉,雖然未曾開口,但是滿麵都是按捺不住的挑釁神色。
長髯老僧雙手合十長念佛號道:“阿彌陀佛,諸位師兄弟,咱們已經輸了,就不要再起嗔怒之念,免作無謂之爭了。諸位道兄,此間事了,諸位還請迴吧。”
天玄冷笑道:“事了?好輕巧啊。你們暗中盤算此事,而今就隻是一句事了,就要打發了我們嗎?”
心訶厲聲喝道:“你還想如何,莫非真的要手底下見個真章,在此處也做過一場嗎?!”
天玄都懶得搭理他,隻是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後頸,滿麵含笑。
心訶原本如同黃玉一般的方正大臉瞬間憋得通紅,正準備開口,就聽見那長髯老僧突然驚唿道:“不好,你們居然還有別的高人在旁窺伺!”
長髯老僧伸手一敲自己麵前的三色蓮花,蓮花當中的十八孔蓮蓬齊齊透光,也不知道老僧究竟做了什麽,就隻見他麵色一時三變,由驚轉怒,由怒轉懼,而後又由懼轉怒,滿麵忿忿不曾開口。
身邊眾僧齊齊發問究竟出了什麽事,長髯老僧也不曾答話,隻是麵向著對麵眾人冷笑道:“三教十家早有約定,仙人之上不入隱洲,沒想到你們居然安排了一位如此高人守在邊上,好手段,好算計。”
老僧出口,釋門眾人皆是怒目而視,要向眾人討個說法,但是天假卻開口笑道:“心德禪師,你手中的證道三色蓮,其中的十八顆‘長生珠’,不知道去了何處?”
長髯老僧一時啞口無言,反倒是邊上的天玄笑嗬嗬的說道:“許是心德高僧疼愛後人,將那十八顆長生珠留在家裏,給孫子當拋石子玩兒去了。”
在他身邊的文三道立刻不嫌事大的開口道:“哎呀呀,這就是心德禪師你的不對了,抱孫子這麽大的事情,怎麽都不給大家通知一聲呢?我也好給您家乖孫,煉製幾塊上好的尿布啊。”
末了,他還轉頭問天真道:“心德禪師是大德高僧,那他兒子應該也是和尚吧?那他兒媳婦呢?隔壁庵裏的尼姑?”
這話陰壞損透,就連心德多年修禪,都差點犯下了嗔戒,雙手合十念誦佛號,微微靜心之後才徐徐開口道:“二位道兄還請自重,如此口業,他年終須償還,何必貪圖一時之樂。”
文三道猶然不知收斂,轉過頭還很是認真的問了心德一句,“是也不是?”
在場僧眾當時就要暴起,就在此時,天假身前的虛空卻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裂口,一顆朱紅色的珠子從中飛出,剛想要朝著心德飛去,卻被天假伸出兩指輕輕撚住。
心德微微頷首,很是誠懇的說道:“天假真人,這顆珠子乃是貧僧之物,還請天假真人能夠賜還。隱洲之事已經過去,還請真人容讓三分。”
在他說話之時,其餘十七顆珠子也從北邊飛來,遠遠的繞開了天假天玄眾人,一個個好似飛鳥投林一般,落在了心德身前的三色蓮花當中的蓮蓬上。
其中的一顆珠子當中有一抹金色閃耀,看來正是登雲闕藏身所在,天玄開口笑道:“心德禪師倒是慈悲仁愛,還要親自出手將他接迴來。”
“住口!”心訶看到文三道又準備開口,立刻出言喝斷,但還是晚了一步,文三道已經轉頭麵向天玄發問了。
“那個就是他孫子嗎?”
這一問,就連天玄都未曾料想到,文三道陰陽怪氣,拱火挑事的本事,果然又上漲了三分。
釋門眾人而今當真是有一戰之意了,隱洲大事被破壞都尚且能忍,但是文三道那張破嘴,是真的忍不下去了。
心德微微歎氣,再度平靜了心思之後開口道:“天假真人,請將那顆長生珠賜還貧僧,今日諸事,都能一筆勾銷。”
心德兩次開口,言辭懇切態度恭敬,以他在釋門的尊貴身份,竟然對天假用了“賜還”二字,足顯其息事寧人的心意了。而且他說的一筆勾銷,除了隱洲之事,還有文三道幾次挑釁,言語誅心之事。
在場眾人,全都將眼光轉向了天假,天假也迴頭望向了其餘德望兼備之人,以眼神詢問此事究竟應該如何。但是不管是軒轅家倉裳老爺子,還是儒門大先生孔令,都將眼神交還給他,由他來做主。
至於薑山承、朱機、天評等人,都是積年舊識完全信任他,趙博、文三道等人,更是以他馬首是瞻,至於天玄,原本就是一人之意,就更不用多說半句了。
今日之事,究竟能否善了,都隻在天假一念之間。
天假沉吟片刻,微微笑道:“今日之事,讓釋門多年來耗費的人力和心力都付之一炬,隱洲也安然無恙,雖然道門損失了一位散修童叟,但是釋門也折進去了五個弟子。”
“此事,確實沒有再計較下去的必要了。”
天假這一番話,心德的麵容已經微微放下,正準備含笑應之的時候,天假的話頭卻驟然一變。
“但是,釋門破壞規矩在先,竟然將證道之機的長生珠都暗暗藏進了隱洲,這件事情卻不能就此完結。”
“犯了錯,終歸是要受到懲罰的。”
心德麵色驚變,正準備開口製止,但是天假身邊的天玄卻已經提前出手,一柄灰蒙蒙的長劍揮出,時白時黑,非白非黑,輕輕地刺在了天假的雙指之間。
心德麵色頹然,身前的三色蓮花飄落下一片花瓣,原本鮮活的生氣驟然消退,好似很久沒有澆過水了一般。
釋門眾人見天玄劍斬長生珠,以為他要動手,齊齊上前一步,卻被心德抬手攔住,滿麵悲苦的說道:“恭喜道友大道精進,返璞歸真,隻差一步。”
天假微微一笑,伸手向前道:“還請心德禪師,迴去再修三千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