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水泥試驗成功了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吏戶禮兵刑工,工部地位最低,存在感最弱,責任卻最大。
像加固河堤興修水利這樣的活都屬於工部,活又累又髒,能撈到的好處確實多,可丟命的幾率也更大。
再如給皇帝修宮殿修陵寢,帝王一個不滿意便有可能掉腦袋,簡直吃力不討好。
還有就是工部幹活需要錢還要朝戶部官員伸手,看戶部那些官員的臉色,大家都是平級單位,弄得工部平白低人一等似的,兩個部也經常因為經費的問題鬧得不甚愉快。
現在的工部尚書姓盧名興,慶元帝時就在這個位置,元康帝繼位後也沒動他,到了現在的周徹建元帝,還是任用他。
別的部門尚書仆射這幾年走馬觀花似的換了一批又一批,隻有這個盧興始終穩坐釣魚台,堪稱三朝元老了。
沒見到人之前趙小山還以為這人背景多麽深厚,待見到真人便改觀了,什麽背景深厚,狗屁。
若周徹沒坐穩這皇位輪到下一個皇帝繼位還會繼續重用盧興的,無他,這人純粹一個技術咖。
不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治河水利修壩築堤等這塊他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此外他在建橋修路造房修墓這些方麵也有所涉獵。
聽說他還研究過五行八卦,對術數也很感興趣,每次開圖動工之前都不需要請專業的道士,他就全權代理上供祈福這些活了。
可謂是全能型小選手。
技術過硬,脾氣也硬,說話直來直去,除了技術問題愛多說幾句,其他問題他都閉嘴不談,什麽黨爭政論的,一律和他沒關係,他隻管好自己部門的事,幹好自己這攤活。
上朝時除了朝戶部要錢會張嘴,其他時候一律閉著眼睛裝睡,真可謂人才也。
這樣的人,甚為他的同事會覺得很掃興,甚為他的上司會覺得很放心。
由於趙小山之前一直忙於應酬,沒有好好做功課,導致沒了解上司的喜好便去報告了。
等他第一次見麵拿出一盒好茶葉想要聊表心意時,被盧興直接掃地出門了。
還是他的頂頭上司左侍郎聞訊趕來給他解了圍並和他耐心解釋了一下,趙小山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
左侍郎名為高適,是周徹登基後新提拔的,原來是負責給元康帝修建陵墓的,很早以前就投奔了周徹。
對於趙小山的到來,高適表現的很熱情。
他的一個同年在大景報業幹活,是專門負責刻字排版印刷的,早就聽說了這技術的厲害之處。
後來知道這技術是出自於密水縣一個小少年之手後他便神往已久,現在趙小山這正主來了正中他下懷,抓住他便問個不停。
在趙小山麵前,高適不僅沒有端一點領導的架子,反而十分熱情隨和,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甚至連午飯都請他吃的,就是為了問他是怎麽想到的活字印刷術這樣的主意。
趙小山最開始還受寵若驚,到後來就有些不自在了。
怎麽辦,領導不喜歡自己他愁,領導太喜歡自己了也愁。
他不想上班時間麵對領導,下班時間還要看到他。
可是到了晚上高適都一路跟著他迴家了,他能怎麽辦,沒法拒絕啊。
好在嶽新這個管家很稱職,聽到朱豐收的吐槽後,立馬出主意讓他將程術鑫魏大欽等人也叫過來作陪。
這天晚上,程術鑫等當初的西北七子也來了。
魏大欽程術鑫他們幾個現在均有職務在身,平日裏忙得很,今天收到趙小山的邀請才知道他來京城了,頓時十分高興,來時還以為會通宵暢聊,誰知道是趙小山是有客要他們陪,頓時失望的緊。
因為有高適這個外人在,魏大欽他們說話很克製,話題一直圍繞著高適打轉。
高適沒想到趙小山剛來京城人脈竟這麽廣,這幾人都是陛下信重之人,心裏竊喜自己的禮賢下士死纏爛打。
決定以後要給趙小山廣開後門,抱緊大腿。(尚書大人是不用想了,那就是個棒槌,有他在前頭擋著,自己這輩子都別想更進一步。也許自己官途的轉折點就在趙小山身上呢。)
當天晚上,趙小山幾人陪著高適喝了不少,成功將其灌醉後將他送走了。
魏大欽他們走時表示這幾天有時間定要再聚聚,趙小山笑著迴應:他們趙府的大門永遠朝幾人敞開,隨時來都行。
晚上趙小山躺在床上總結了第一天上班的成果:全部門除了認識了高適,其他人一個都沒認識,除了和高適說了一天的話,其他正事一點沒做。失敗!
痛定思痛,他決定明天去了後第一時間提出要進行水泥的研究,將高適的注意力轉移到正事上,別再搞什麽個人崇拜了。
於是到了第二天,趙小山到了工部後,還沒等高適開口說話,便將自己要進行水泥試驗的要求說了。
“我要一個實驗場地進行研究,還要十個助理輔助。”
高適一聽趙小山又要有新的發明,頓時眼前一亮,當即答應:
“沒問題啊,試驗場地咱們後院就是,老大一片了,你找一個沒人占的地方就行,助理算我一個,咱們陛下春秋鼎盛,他的寢陵還得幾年再修,我現在正好得閑,給你打下手最合適不過。”
趙小山扶額,好吧,算是甩不脫這個高適了。
聽聞他要研究水泥,工部裏在崗的官員都出來觀看了,就連高冷的尚書大人都出來觀摩。
被一群技術大佬圍觀,趙小山這個偽學霸開始打怵了。
見趙小山像模像樣的要進行研究,尚書大人盧興金口大開詢問趙小山要搞什麽。
趙小山將前天和小叔公說的那些話又複述了一遍,又將水泥的大體原理說了一遍。
“原材料就是這些,就是我始終沒掌握好比例,現在正是研究比例階段。”
盧興饒有興趣的點點頭,“陛下正在打仗,所有工事基本都停了,正好本尚書最近無事,也給你打個下手,讓本尚書也跟著研究研究。”
他這麽一說,在場的大小官員更坐不住了,直接表示最近他們也不忙,趙小山這缺人他們也可以來幫忙。
趙小山:好了,高適還沒送走,又來了更厲害的,要他狗命吧,他隻不過是想搞個水泥怎麽就這麽難。
他懂個屁的科學原理,不過是靠著在現代那點可憐的理化生記憶罷了,外人麵前還能裝個樣子,這麽一群大佬麵前早晚露餡好不。
趙小山簡直欲哭無淚,可麵對熱情的同事,拒絕的話又怎麽都說不出口。
之後的日子裏,趙小山猶如一個文科生錯進了理工科學生的教室,身邊都是理工科的學霸們,隻有他這個文科生,人家說啥他都不懂,他心裏想啥又表達不清楚。
盧興剛開始對水泥的製作很感興趣,也確實像個助理一樣一直在旁邊幫忙。
人人都說他是個憨子,他對權力地位不感興趣,隻喜歡研究,誰善於研究他提拔誰。
剛開始他聽趙小山說要研究一種堅固的城牆建築材料時對他大為改觀,覺得這小子雖然市儈諂媚至少肚子裏是有真貨的。
誰知道幾天相處下來才發現這小子除了第一天說的頭頭是道,其餘時間都是木頭。
說啥都不懂,什麽試驗,純粹是瞎搞!
不知道總結不知道紀錄不知道對比,就在那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盧尚書對此很不滿。
尚書大人不滿的直接後果便是直接剝奪了趙小山實驗的主導權,換成他自己親自來指導,趙小山從旁參謀和輔助。
趙小山苦熬了這麽多天,終於將手裏這攤子活甩了出去,也終於無需再受盧興等人鄙視嫌棄的精神荼毒,像是卸下了包袱,高興的要飛起。
水泥不需要什麽高端的原材料,工部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於是在兵部戶部等部門每日裏忙的不可開交之際,以盧興為首的工部全體官員每日都匯集在工部的後院,大家灰頭土臉的搞試驗,幹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能坐在這裏的不愧是全大景朝頂尖的理科大佬,就連高適一說起專業知識都頭頭是道的,一臉認真的探討時都沒那麽油膩討厭了,這麽多大佬們聚在一起研究個水泥,那簡直是小兒科。
沒過一個月,水泥便初具雛形了。
若不是最開始趙小山沒把話說清楚導致大家沒搞清楚概念原理,再加上趙小山瞎指揮耽誤了一些日子,興許進程還要提前。
盧興是個能沉住氣的,水泥研究取得了這麽大的進步他都不緊不慢,又經過了反複的試驗得到了確切的數值後也沒上報周徹。
還有不到幾天就要過年了,他已經全然不顧,竟領著工部眾人興師動眾的去了京郊大營,找到駐守的將軍後便住了下來——他要在京郊大營親自用水泥砌一堵牆,然後讓京郊大營的火統營用火炮轟擊,以試驗水泥牆的堅韌程度。
趙小山為盧興的鑽研精神拜服,就這認真勁,誰信他能結黨營私拉幫結派?
不愧是三朝元老。
京郊大營的守將是孟林原來的部下,叫韓岷,年紀不大,早聽說過盧興的大名,要動用火統這麽大的事他不敢輕易答應,猶猶豫豫的想拒絕。
誰知道盧興說了一句:你若做不了主就去問陛下,出了什麽事我盧興負責。
韓岷無奈隻能派副將去問了問周徹,副將去了不到一天就迴來了,帶來了周徹的口諭:水泥試驗全聽盧興安排,所有人任憑其調遣,火統營需全力配合。
人家周徹都這麽說了,韓岷能說什麽,特意撥出來一塊地方供工部這些瘋子居住,又調出來一個營的人分給盧興任憑他調遣。
盧興見韓岷如此配合,老長的臉色總算緩和了,開始指揮那些工兵製作水泥,並按照趙小山的設想用水泥澆灌城牆。
為了檢驗實驗效果,盧興嚴格按照護城牆的高度厚度建造,就將牆建在京郊大營原來的磚牆外。
趙小山跟在盧興身後,每天灰頭土臉腰酸背痛。
雖然整個試驗的主動權早就被盧興拿走,可他畢竟是技術顧問,盧興一直將他帶在身邊,不時就要找他問問還有沒有什麽想法,有時候他答的不好還會被無緣訓斥一頓,日子過的苦不堪言。
好在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經過八個日夜的連續工作,京郊大營外兩層新的防護牆建了起來。
到了試驗這一天,正是臘月三十過年當天,整個京郊大營人頭攢動,所有營房裏的官兵都出動了,就連淮安王小叔公也來了,他要親自檢閱水泥試驗的成果。
趙小山站在盧興身後踮著腳看著前麵火炮炮轟城牆的場景,心中激動不能自抑。
不僅是他,盧興更是,趙小山能明顯感覺他的唿吸都粗重了,隨著火炮第一顆炮彈發射到城牆上,趙小山覺得尚書大人似乎忘記了唿吸,整個人緊繃成一條線了。
轟~
隨著一聲炮響落下,水泥牆也發出了”哢哢“的聲音,裂了。
裂了很大的紋,卻沒有倒下。
轟~轟~
又是兩發炮發射過去,城牆”哢哢哢“的聲音更大了,中間的裂紋越來越大。
此時盧興閉氣已經超過十息,趙小山覺得城牆再不倒,他的尚書大人就要倒了。
轟~
隨著最後一聲炮響,城牆也“轟”的一聲應聲倒地。
他們的水泥城牆,挺住了四輪火炮的攻擊!
這是什麽概念,城牆的防禦力比以前的城牆有了極大的飛躍!
所有工部官員激動的不能自已,當場便跳了起來,這是他們工部全體官員的功績,他們搞出來了一個大殺器,他們的城牆堅不可摧,以後他們再也不用害怕胡人的鐵騎了!
小叔公周琛同樣激動,但他作為位高權重的淮安王還是保持了克製,因為試驗還沒有完成,還要繼續。
這一堵牆是和火炮進行試驗,第二堵牆便要測試傳統的攻城弩和攻城車的威力。
到了這個環節,韓岷親自率領營兵帶著攻城車對水泥牆發起瘋狂的進攻,結果也可想而知,攻城車和攻城弩久攻不下,他們的水泥牆經受住了考驗。
“哦哦哦~我們成功了,哦哦~”
此情此景,所有人都沸騰了,包括高適和盧興在內所有工部官員爆發熱烈的歡唿聲。
如此大的成就,陛下肯定會重重的獎賞他們,還有什麽比升職漲工資更讓人興奮的。
就連趙小山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太激動了,這段時間可把他累屁了。
說好的奉旨摸魚根本不可能,盧興這幫子工科大咖天天看著他,生怕他偷懶耍滑,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可以迴家好好躺著嘍。
像加固河堤興修水利這樣的活都屬於工部,活又累又髒,能撈到的好處確實多,可丟命的幾率也更大。
再如給皇帝修宮殿修陵寢,帝王一個不滿意便有可能掉腦袋,簡直吃力不討好。
還有就是工部幹活需要錢還要朝戶部官員伸手,看戶部那些官員的臉色,大家都是平級單位,弄得工部平白低人一等似的,兩個部也經常因為經費的問題鬧得不甚愉快。
現在的工部尚書姓盧名興,慶元帝時就在這個位置,元康帝繼位後也沒動他,到了現在的周徹建元帝,還是任用他。
別的部門尚書仆射這幾年走馬觀花似的換了一批又一批,隻有這個盧興始終穩坐釣魚台,堪稱三朝元老了。
沒見到人之前趙小山還以為這人背景多麽深厚,待見到真人便改觀了,什麽背景深厚,狗屁。
若周徹沒坐穩這皇位輪到下一個皇帝繼位還會繼續重用盧興的,無他,這人純粹一個技術咖。
不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治河水利修壩築堤等這塊他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此外他在建橋修路造房修墓這些方麵也有所涉獵。
聽說他還研究過五行八卦,對術數也很感興趣,每次開圖動工之前都不需要請專業的道士,他就全權代理上供祈福這些活了。
可謂是全能型小選手。
技術過硬,脾氣也硬,說話直來直去,除了技術問題愛多說幾句,其他問題他都閉嘴不談,什麽黨爭政論的,一律和他沒關係,他隻管好自己部門的事,幹好自己這攤活。
上朝時除了朝戶部要錢會張嘴,其他時候一律閉著眼睛裝睡,真可謂人才也。
這樣的人,甚為他的同事會覺得很掃興,甚為他的上司會覺得很放心。
由於趙小山之前一直忙於應酬,沒有好好做功課,導致沒了解上司的喜好便去報告了。
等他第一次見麵拿出一盒好茶葉想要聊表心意時,被盧興直接掃地出門了。
還是他的頂頭上司左侍郎聞訊趕來給他解了圍並和他耐心解釋了一下,趙小山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
左侍郎名為高適,是周徹登基後新提拔的,原來是負責給元康帝修建陵墓的,很早以前就投奔了周徹。
對於趙小山的到來,高適表現的很熱情。
他的一個同年在大景報業幹活,是專門負責刻字排版印刷的,早就聽說了這技術的厲害之處。
後來知道這技術是出自於密水縣一個小少年之手後他便神往已久,現在趙小山這正主來了正中他下懷,抓住他便問個不停。
在趙小山麵前,高適不僅沒有端一點領導的架子,反而十分熱情隨和,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甚至連午飯都請他吃的,就是為了問他是怎麽想到的活字印刷術這樣的主意。
趙小山最開始還受寵若驚,到後來就有些不自在了。
怎麽辦,領導不喜歡自己他愁,領導太喜歡自己了也愁。
他不想上班時間麵對領導,下班時間還要看到他。
可是到了晚上高適都一路跟著他迴家了,他能怎麽辦,沒法拒絕啊。
好在嶽新這個管家很稱職,聽到朱豐收的吐槽後,立馬出主意讓他將程術鑫魏大欽等人也叫過來作陪。
這天晚上,程術鑫等當初的西北七子也來了。
魏大欽程術鑫他們幾個現在均有職務在身,平日裏忙得很,今天收到趙小山的邀請才知道他來京城了,頓時十分高興,來時還以為會通宵暢聊,誰知道是趙小山是有客要他們陪,頓時失望的緊。
因為有高適這個外人在,魏大欽他們說話很克製,話題一直圍繞著高適打轉。
高適沒想到趙小山剛來京城人脈竟這麽廣,這幾人都是陛下信重之人,心裏竊喜自己的禮賢下士死纏爛打。
決定以後要給趙小山廣開後門,抱緊大腿。(尚書大人是不用想了,那就是個棒槌,有他在前頭擋著,自己這輩子都別想更進一步。也許自己官途的轉折點就在趙小山身上呢。)
當天晚上,趙小山幾人陪著高適喝了不少,成功將其灌醉後將他送走了。
魏大欽他們走時表示這幾天有時間定要再聚聚,趙小山笑著迴應:他們趙府的大門永遠朝幾人敞開,隨時來都行。
晚上趙小山躺在床上總結了第一天上班的成果:全部門除了認識了高適,其他人一個都沒認識,除了和高適說了一天的話,其他正事一點沒做。失敗!
痛定思痛,他決定明天去了後第一時間提出要進行水泥的研究,將高適的注意力轉移到正事上,別再搞什麽個人崇拜了。
於是到了第二天,趙小山到了工部後,還沒等高適開口說話,便將自己要進行水泥試驗的要求說了。
“我要一個實驗場地進行研究,還要十個助理輔助。”
高適一聽趙小山又要有新的發明,頓時眼前一亮,當即答應:
“沒問題啊,試驗場地咱們後院就是,老大一片了,你找一個沒人占的地方就行,助理算我一個,咱們陛下春秋鼎盛,他的寢陵還得幾年再修,我現在正好得閑,給你打下手最合適不過。”
趙小山扶額,好吧,算是甩不脫這個高適了。
聽聞他要研究水泥,工部裏在崗的官員都出來觀看了,就連高冷的尚書大人都出來觀摩。
被一群技術大佬圍觀,趙小山這個偽學霸開始打怵了。
見趙小山像模像樣的要進行研究,尚書大人盧興金口大開詢問趙小山要搞什麽。
趙小山將前天和小叔公說的那些話又複述了一遍,又將水泥的大體原理說了一遍。
“原材料就是這些,就是我始終沒掌握好比例,現在正是研究比例階段。”
盧興饒有興趣的點點頭,“陛下正在打仗,所有工事基本都停了,正好本尚書最近無事,也給你打個下手,讓本尚書也跟著研究研究。”
他這麽一說,在場的大小官員更坐不住了,直接表示最近他們也不忙,趙小山這缺人他們也可以來幫忙。
趙小山:好了,高適還沒送走,又來了更厲害的,要他狗命吧,他隻不過是想搞個水泥怎麽就這麽難。
他懂個屁的科學原理,不過是靠著在現代那點可憐的理化生記憶罷了,外人麵前還能裝個樣子,這麽一群大佬麵前早晚露餡好不。
趙小山簡直欲哭無淚,可麵對熱情的同事,拒絕的話又怎麽都說不出口。
之後的日子裏,趙小山猶如一個文科生錯進了理工科學生的教室,身邊都是理工科的學霸們,隻有他這個文科生,人家說啥他都不懂,他心裏想啥又表達不清楚。
盧興剛開始對水泥的製作很感興趣,也確實像個助理一樣一直在旁邊幫忙。
人人都說他是個憨子,他對權力地位不感興趣,隻喜歡研究,誰善於研究他提拔誰。
剛開始他聽趙小山說要研究一種堅固的城牆建築材料時對他大為改觀,覺得這小子雖然市儈諂媚至少肚子裏是有真貨的。
誰知道幾天相處下來才發現這小子除了第一天說的頭頭是道,其餘時間都是木頭。
說啥都不懂,什麽試驗,純粹是瞎搞!
不知道總結不知道紀錄不知道對比,就在那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盧尚書對此很不滿。
尚書大人不滿的直接後果便是直接剝奪了趙小山實驗的主導權,換成他自己親自來指導,趙小山從旁參謀和輔助。
趙小山苦熬了這麽多天,終於將手裏這攤子活甩了出去,也終於無需再受盧興等人鄙視嫌棄的精神荼毒,像是卸下了包袱,高興的要飛起。
水泥不需要什麽高端的原材料,工部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於是在兵部戶部等部門每日裏忙的不可開交之際,以盧興為首的工部全體官員每日都匯集在工部的後院,大家灰頭土臉的搞試驗,幹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能坐在這裏的不愧是全大景朝頂尖的理科大佬,就連高適一說起專業知識都頭頭是道的,一臉認真的探討時都沒那麽油膩討厭了,這麽多大佬們聚在一起研究個水泥,那簡直是小兒科。
沒過一個月,水泥便初具雛形了。
若不是最開始趙小山沒把話說清楚導致大家沒搞清楚概念原理,再加上趙小山瞎指揮耽誤了一些日子,興許進程還要提前。
盧興是個能沉住氣的,水泥研究取得了這麽大的進步他都不緊不慢,又經過了反複的試驗得到了確切的數值後也沒上報周徹。
還有不到幾天就要過年了,他已經全然不顧,竟領著工部眾人興師動眾的去了京郊大營,找到駐守的將軍後便住了下來——他要在京郊大營親自用水泥砌一堵牆,然後讓京郊大營的火統營用火炮轟擊,以試驗水泥牆的堅韌程度。
趙小山為盧興的鑽研精神拜服,就這認真勁,誰信他能結黨營私拉幫結派?
不愧是三朝元老。
京郊大營的守將是孟林原來的部下,叫韓岷,年紀不大,早聽說過盧興的大名,要動用火統這麽大的事他不敢輕易答應,猶猶豫豫的想拒絕。
誰知道盧興說了一句:你若做不了主就去問陛下,出了什麽事我盧興負責。
韓岷無奈隻能派副將去問了問周徹,副將去了不到一天就迴來了,帶來了周徹的口諭:水泥試驗全聽盧興安排,所有人任憑其調遣,火統營需全力配合。
人家周徹都這麽說了,韓岷能說什麽,特意撥出來一塊地方供工部這些瘋子居住,又調出來一個營的人分給盧興任憑他調遣。
盧興見韓岷如此配合,老長的臉色總算緩和了,開始指揮那些工兵製作水泥,並按照趙小山的設想用水泥澆灌城牆。
為了檢驗實驗效果,盧興嚴格按照護城牆的高度厚度建造,就將牆建在京郊大營原來的磚牆外。
趙小山跟在盧興身後,每天灰頭土臉腰酸背痛。
雖然整個試驗的主動權早就被盧興拿走,可他畢竟是技術顧問,盧興一直將他帶在身邊,不時就要找他問問還有沒有什麽想法,有時候他答的不好還會被無緣訓斥一頓,日子過的苦不堪言。
好在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經過八個日夜的連續工作,京郊大營外兩層新的防護牆建了起來。
到了試驗這一天,正是臘月三十過年當天,整個京郊大營人頭攢動,所有營房裏的官兵都出動了,就連淮安王小叔公也來了,他要親自檢閱水泥試驗的成果。
趙小山站在盧興身後踮著腳看著前麵火炮炮轟城牆的場景,心中激動不能自抑。
不僅是他,盧興更是,趙小山能明顯感覺他的唿吸都粗重了,隨著火炮第一顆炮彈發射到城牆上,趙小山覺得尚書大人似乎忘記了唿吸,整個人緊繃成一條線了。
轟~
隨著一聲炮響落下,水泥牆也發出了”哢哢“的聲音,裂了。
裂了很大的紋,卻沒有倒下。
轟~轟~
又是兩發炮發射過去,城牆”哢哢哢“的聲音更大了,中間的裂紋越來越大。
此時盧興閉氣已經超過十息,趙小山覺得城牆再不倒,他的尚書大人就要倒了。
轟~
隨著最後一聲炮響,城牆也“轟”的一聲應聲倒地。
他們的水泥城牆,挺住了四輪火炮的攻擊!
這是什麽概念,城牆的防禦力比以前的城牆有了極大的飛躍!
所有工部官員激動的不能自已,當場便跳了起來,這是他們工部全體官員的功績,他們搞出來了一個大殺器,他們的城牆堅不可摧,以後他們再也不用害怕胡人的鐵騎了!
小叔公周琛同樣激動,但他作為位高權重的淮安王還是保持了克製,因為試驗還沒有完成,還要繼續。
這一堵牆是和火炮進行試驗,第二堵牆便要測試傳統的攻城弩和攻城車的威力。
到了這個環節,韓岷親自率領營兵帶著攻城車對水泥牆發起瘋狂的進攻,結果也可想而知,攻城車和攻城弩久攻不下,他們的水泥牆經受住了考驗。
“哦哦哦~我們成功了,哦哦~”
此情此景,所有人都沸騰了,包括高適和盧興在內所有工部官員爆發熱烈的歡唿聲。
如此大的成就,陛下肯定會重重的獎賞他們,還有什麽比升職漲工資更讓人興奮的。
就連趙小山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太激動了,這段時間可把他累屁了。
說好的奉旨摸魚根本不可能,盧興這幫子工科大咖天天看著他,生怕他偷懶耍滑,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可以迴家好好躺著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