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解決危機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小山坐在地上捂著嗓子咳了半天,身邊卻隻有趙來慶和朱豐收兩個幫手,如此孤立弱勢還是第一次。
周圍看熱鬧的村民頓時蠢蠢欲動,想要趁著混亂撈一把。
剛才他們都聽清楚了,趙小山攀附的那個大官是個叛黨,就連李家都是叛黨,他們作為叛黨的同村搞不好會被誅連,殺頭都是有可能的。
趙小山風光的時候他們不過是跟著掙了點工錢,那也是辛苦錢,現在倒黴了,他們卻要跟著喪命,哪有這樣的道理。
不少人被趙四成的話蠱惑的亂了心智,想著不如趁機從趙小山身上搜刮點錢,拿著錢馬上躲起來。
“四成說的沒錯,來慶,小山,你們簡直不是人,這麽大的事還想瞞著,是不是想著把我們推出來給你們定罪,真是好算計。”
“呸,簡直自私自利,憑什麽讓他們這麽算計,賠錢,必須賠錢,一兩不行,一人十兩才行。”
“沒錯,我們兜裏沒錢往哪跑,必須給我們更多的錢。”
趙四成聽到有人附和,腰挺的更直,臉上閃過猙獰的笑:“嗬,多行不義必自斃,趙小山,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你平日裏壓榨我們,現在又要拿我們頂缸,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不想死就拿錢出來。”
一時間,眾人看向趙小山時眼神兇狠邪惡,再不複往日的討好奉承。
趙來慶感受到他們散發的惡意,差點慌了神,腳步不自覺的後退。
趙小山心知不好,明白是自己剛才被內疚的心理支配下犯了錯誤,一不小心先說了銀子才引起了他們的覬覦。
眼下其他都是次要的,先要穩住局勢。
趙小山努力清了清嗓子,嘶聲喊道:“大爺,你躲開,我就不信他們敢真上來殺了我。”
“人都講究個親疏遠近,我將爹娘送走,任誰來了都無可指責。我趙小山雖然不是什麽聖人,可在場的各位你們捫心自問,自我發家以來,你們哪個沒受過我的恩惠?
你們哪家的孩子沒去我辦的學堂念過書?你們哪家的地裏沒種過我爺爺研製的玉米?你們哪家兜裏揣的錢不是從我作坊掙的?
去年各地大旱,周邊不少村子都死了人,你們有一家餓死人麽?你們有一家賣兒賣女不?
你們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娘,毫無感恩之心,還想趁火打劫。誰就知道我趙家以後沒有明天?誰能保證我這次必死無疑?
若不能,待我趙小山得勝歸來時,諸位可別怪我不和你們講情麵秋後算賬。”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都心生愧疚,想發狠的心也動搖了。
趙小山說的沒錯,自家能挺過去年的天災,全賴趙家的扶持。
若沒有趙家的作坊玉米這些好東西,他們古仙村家家戶戶哪來的現在的好日子。
趙小山見眾人神色動搖,趁熱打鐵道: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我奉勸各位今天給彼此留下一點餘地,待陛下收複青州府,我趙小山便有從龍之功,便再也不是你等可以隨便攀附的。
若今日咱們好說好商量,我不僅可助你們逃難路上一些銀兩,還會承諾日後的榮華富貴。”
趙小山話還沒說完又被趙四成給打斷了:“夠了!滿口胡言!鄉親們你們聽他瞎說可別被他蒙騙了。若他趙小山真的這麽自信,怎麽會先把親爹娘先送走,他說了這麽多不過是想拖延時間罷了。”
“趙小山,你投靠叛黨,還想帶累全族,你才是趙氏的罪人,你發達時沒顧念族人,有罪了還想腳底抹油先開溜,這算盤讓你打的真溜,若今天讓你先走了,我趙氏族人死無全屍永無寧日。”
“叔伯們,既然老族長不能為咱們做主,那咱們就另立族長,咱們去向縣太爺哪揭發趙小山勾結叛黨,給自己爭取一條活路,不然咱們都要跟著陪葬,呃……”
趙四成話還沒說完,後腦勺一痛,眼前一黑,雙腿再沒了力量,軟軟倒了下去。
趙來慶手裏舉著鐵棍,呸了一口地上爛泥一樣的趙四成,又惡狠狠的看向要衝過來的趙來振幾人,挑釁道:“怎麽樣老八?你也想過來嚐嚐大哥鐵棍的滋味?”
趙來振見自家兒子倒在地上,嚇的臉色發白,又攝於趙來慶的瘋狂,一時沒敢輕舉妄動。
“趙來振,四成沒在作坊,你和三成可都在山子作坊裏掙錢,這幾年時間你家也攢了十幾兩吧?山子風光時你恨不得跟在後頭舔他屁股,現在剛有事你就跑來落井下石,就你,還配稱為趙家人,和你地上的爛貨兒子一樣爛。”
趙來慶扛著鐵棍子,豪氣的站在院子中央,大聲道:
“我趙來慶雖然歲數大了,當年也是和祖輩一起逃過難的,今天誰想在山子這鬧事,先問問我手裏的棍子好不好使。
也不怕告訴你們,我趙來慶之所以沒跟著一起走,就是準備治治你們這幫龜孫的,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容不得有人當王八沒良心,大不了咱們同歸於盡,要死一起死。”
眾人一時被趙來慶身上散發的氣勢震懾,全場竟無一人敢再亂動。
趙小山趁此時機也利索的繞到院子裏,和朱豐收一人拿了一把鐵棍。
這鐵棍是他實驗室用來搗碎石頭用的,今天正好拿來當武器。
這邊雖然隻有他們三個人,但對麵幾十號人愣是沒一個人敢輕舉妄動。
趙小山知道他們在衡量,再次發聲道:“我還是那句話,咱們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這次劫難我安然渡過你們身為同村的必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你們若想走我一人二兩銀子送上,若無處可去也可去大昭寺。我已經和大昭寺的住持說了咱們村的情況,他們表示願意暫時收留你們。”
寺廟是方外之地,官兵若想捉拿人犯也不是那麽容易進的,除非朝廷態度十分強硬。
大昭寺有狗子在,他必然能護住大家的安全。
眾人之所以要對趙小山動粗隻因為他隻顧自己死活,沒管他們,現在聽他說大昭寺願意收留,心更加動搖了。
若要逃走便給二兩的銀子,他們一家六口人,就是十二兩,去大昭寺躲著吃糠野菜,十二兩銀子能花兩年。
兩年的時間太後和皇帝還分不出個勝負麽?興許新帝就贏了呢。
就算不贏,兩年過去了皇後一黨也會忘了他們吧。
想到這,不少人神情變換,低下頭和家裏人交換一下意見,決定今天適可而止,不要做的太過。
趙小山的恩情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萬一他有了從龍之功,今日太過他日必遭報複。
看趙小山的長相就知道他不是個心胸寬闊的,今天逼得太緊,以後指不定怎麽記仇呢。
“來慶,我們也不是非要和你們對著幹,就是看你們都逃走了,大家著急害怕。既然山子說給錢,那我們就逃。”
有人帶頭,剩下的就好辦了。
“是啊,說到底俺們也不是想為難山子你倆,隻是想要逃難得有錢才行,眼瞅著秋天的玉米就要下來了,俺們是等還是不等,都是為了活命啊。”
“是啊,山子的好俺們不是不記得,隻不過這次事發突然一時迷了心罷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風向立時就變了,倒弄得趙來振和他兩個兒子孤立無援尷尬起來。
趙來振看族人們為了幾兩銀子折腰,恨得牙癢癢。
見兒子倒在地上人事不知,更加心疼。
“來振,大哥提醒你一句,你莫要想著拿我和山子給朝廷做投名狀,說到底咱們都姓趙,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倒了你能撈到什麽好?說不定下一個殺的就是你。”
“你兒子糊塗,你可別跟著犯糊塗,山子能力有限,實在沒法帶走那麽多人,他已經給你們安排好了退路,你們要惜命的就快點收拾收拾東西去大昭寺避避難。看在同族的份上,山子還能給你們一筆錢。”
若無事發生,那錢可是白拿的,頂一年多工錢了。
這好事上哪找去。
趙來振被說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心中翻江倒海,臉色變來變去,猶豫了半晌,到底扛起昏迷的兒子,走了出去。
趙小山見狀,悄悄鬆了一口氣。
缺了這麽個挑事精,其他人的抵觸情緒也慢慢平複下來。
問了趙小山何時發錢,態度又變迴了原來的恭敬。
趙小山留在最後本就是要做好善後掃尾工作,既然真相大白了,也不磨蹭,決定當下就發錢。
趙小山的家門口排起了長隊,家家戶戶傾巢出動,過來領錢。
一人二兩,不是小數目,有的一家八九口人,一起領了十幾兩銀子。
他們從沒見過這麽多錢,接到手時簡直不敢相信,笑的見牙不見眼,剛才囂張發狠的神態早久消失不見,彎著腰嘴裏不住的道著謝,像剛才的一切沒發生過一般。
朱豐收記賬,趙來慶趙小山一個數錢一個發錢,三人分工配合,忙活了一個時辰便全部發完,村裏還剩下二百多人,一共發出去近五百兩銀子。
家裏的錢他已經分成了若幹份,一份給了趙來福劉氏,一份給了趙嬌娘,一份給了二黑子,剩下的都在他這裏。
除了手裏的活錢,他將其中大頭換成了幾錠金子,偷偷藏在了院中水井的內壁上,除非特意去翻找,否則很難被人發現。
五百兩錢數量雖多,但對趙小山來說並未到傷筋動骨的程度。但他還是一邊發錢一邊露出肉痛的表情,讓人看到他的不舍。
拿到了錢,不少人急忙迴了家收拾行囊,他們決定將妻兒老人送到大昭寺去躲災,自己還留在村裏。
畢竟地裏的莊稼馬上要成了,全都扔了那就太可惜了。
趙小山家是村裏最大的地主,他家除了幾塊菜地,剩下全都種了玉米,按照往年的價格,這麽多玉米也能賣上二三百兩銀子。
他本打算將地裏的收成贈送給不走的族人,但今天他被族人的態度傷到了。
什麽族人不族人的,都是利益至上,有好事了都是趙家人,沒好事了直接翻臉不認人。
經此一事,他也算成長了,決定以後就過好自己的日子,再也不能當聖母。
有鑒於此,他決定將地裏的玉米收割權贈送給大昭寺的狗子。
狗子他們這些方外之人也要吃喝拉撒,寺裏的廟產雖多,架不住吃飯的嘴也多。
這些玉米送過去,還能緩解一下大昭寺的糧食危機。
到了第二天早晨,不少人開始拖家帶口的向五花山那邊的大昭寺出發。
還有的人家不打算走,但為安全計,他們決定在自家房子裏摳一個地窖,萬一官兵真來了,還可以躲進地窖裏保命。
趙小山昨晚忙到很晚,現在村裏的問題解決完,他也該快點跑路了。
作坊裏還有不少原材料和沒運走的成品,他也打算一起送給大昭寺了。
這次逃難充滿了未知,他不知道下次迴來是什麽時候,趁著還在這,趙小山特意去了一趟大昭寺見了陳狗子。
狗子的師父去年就沒了,圓寂前留下遺願,希望他的位置由關門弟子悟真來繼承,狗子畢竟年輕,當時還有不少同門師兄弟不服氣,還是方丈力排眾議決定尊重遺願,這樣年輕的狗子便成了大昭寺的新任住持,現在主管廟裏的所有廟產。
這些年來,大家各自忙碌,有時候幾個月都見不上一次麵,但彼此的感情依舊深厚。
此時陳狗子已經長成了青年俊俏和尚的模樣,五官俊朗深邃,身材修長高大,搭配上一身青色的僧袍,看起來十分莊重,隱約有了得道高僧的模樣。
(前提是他沒看到趙小山,也不要開口說話。)
知道局勢緊張, 趙小山大難臨頭,陳狗子不假思索便同意了收納古仙村人前來避難,見趙小山過來,他又給趙小山手裏偷偷塞了三個金疙瘩。
“出門在外注意安全,我不能陪你去了,你自己保重,安全到了地方別忘了給我寫信,這是以前一個香客獻的金錠,我給融成了幾個小塊,你拿著用也方便。”
趙小山摸著手裏大小正好的金疙瘩,心裏暖唿唿的。
“行,我兄弟給我的我就收著。”趙小山也不客氣,將兩塊金疙瘩小心揣進裏衣的兜裏,一塊放進鞋裏。
“狗子,家裏的錢我沒法全部帶走,剩下的我也兌成了金子,就在俺家院裏水井的內壁那掛著,你翻開井蓋往下看就能看到,我不知道以後能不能迴來,若不迴來你就將錢取走。”
陳狗子笑笑點頭,“我給你的這幾塊雖然數量多,但都是小塊,你家的都是完整的金錠吧?這次竟讓我掙到了。”
“你掙吧,多掙點都給大昭寺留著,就當你的贖身錢了,廟裏拿了錢就能放你走了,到時候跟著哥哥一起走南闖北?”
一說到這個話題,陳狗子再次搖搖頭,“阿彌陀佛,施主莫再勸了,這已是你得執念不成?”
離別的傷感被兩兄弟的插科打諢給攪散了。
陳狗子聽到趙小山將自家地裏的玉米和作坊裏的東西都留給自己,一陣高興。
玉米是新鮮物種,價格高昂十分稀罕,他們廟裏隻種了一部分,現在趙家地裏的都獻出來,廟裏至少能吃上幾個月了。
真是解決了他的大麻煩。
兄弟倆毫無保留說了自己以後的打算安排,看著天色差不多了趙小山戀戀不舍的和陳狗子揮手道別。
再見了兄弟,經此一別可能即是永別……
周圍看熱鬧的村民頓時蠢蠢欲動,想要趁著混亂撈一把。
剛才他們都聽清楚了,趙小山攀附的那個大官是個叛黨,就連李家都是叛黨,他們作為叛黨的同村搞不好會被誅連,殺頭都是有可能的。
趙小山風光的時候他們不過是跟著掙了點工錢,那也是辛苦錢,現在倒黴了,他們卻要跟著喪命,哪有這樣的道理。
不少人被趙四成的話蠱惑的亂了心智,想著不如趁機從趙小山身上搜刮點錢,拿著錢馬上躲起來。
“四成說的沒錯,來慶,小山,你們簡直不是人,這麽大的事還想瞞著,是不是想著把我們推出來給你們定罪,真是好算計。”
“呸,簡直自私自利,憑什麽讓他們這麽算計,賠錢,必須賠錢,一兩不行,一人十兩才行。”
“沒錯,我們兜裏沒錢往哪跑,必須給我們更多的錢。”
趙四成聽到有人附和,腰挺的更直,臉上閃過猙獰的笑:“嗬,多行不義必自斃,趙小山,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你平日裏壓榨我們,現在又要拿我們頂缸,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不想死就拿錢出來。”
一時間,眾人看向趙小山時眼神兇狠邪惡,再不複往日的討好奉承。
趙來慶感受到他們散發的惡意,差點慌了神,腳步不自覺的後退。
趙小山心知不好,明白是自己剛才被內疚的心理支配下犯了錯誤,一不小心先說了銀子才引起了他們的覬覦。
眼下其他都是次要的,先要穩住局勢。
趙小山努力清了清嗓子,嘶聲喊道:“大爺,你躲開,我就不信他們敢真上來殺了我。”
“人都講究個親疏遠近,我將爹娘送走,任誰來了都無可指責。我趙小山雖然不是什麽聖人,可在場的各位你們捫心自問,自我發家以來,你們哪個沒受過我的恩惠?
你們哪家的孩子沒去我辦的學堂念過書?你們哪家的地裏沒種過我爺爺研製的玉米?你們哪家兜裏揣的錢不是從我作坊掙的?
去年各地大旱,周邊不少村子都死了人,你們有一家餓死人麽?你們有一家賣兒賣女不?
你們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娘,毫無感恩之心,還想趁火打劫。誰就知道我趙家以後沒有明天?誰能保證我這次必死無疑?
若不能,待我趙小山得勝歸來時,諸位可別怪我不和你們講情麵秋後算賬。”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都心生愧疚,想發狠的心也動搖了。
趙小山說的沒錯,自家能挺過去年的天災,全賴趙家的扶持。
若沒有趙家的作坊玉米這些好東西,他們古仙村家家戶戶哪來的現在的好日子。
趙小山見眾人神色動搖,趁熱打鐵道: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我奉勸各位今天給彼此留下一點餘地,待陛下收複青州府,我趙小山便有從龍之功,便再也不是你等可以隨便攀附的。
若今日咱們好說好商量,我不僅可助你們逃難路上一些銀兩,還會承諾日後的榮華富貴。”
趙小山話還沒說完又被趙四成給打斷了:“夠了!滿口胡言!鄉親們你們聽他瞎說可別被他蒙騙了。若他趙小山真的這麽自信,怎麽會先把親爹娘先送走,他說了這麽多不過是想拖延時間罷了。”
“趙小山,你投靠叛黨,還想帶累全族,你才是趙氏的罪人,你發達時沒顧念族人,有罪了還想腳底抹油先開溜,這算盤讓你打的真溜,若今天讓你先走了,我趙氏族人死無全屍永無寧日。”
“叔伯們,既然老族長不能為咱們做主,那咱們就另立族長,咱們去向縣太爺哪揭發趙小山勾結叛黨,給自己爭取一條活路,不然咱們都要跟著陪葬,呃……”
趙四成話還沒說完,後腦勺一痛,眼前一黑,雙腿再沒了力量,軟軟倒了下去。
趙來慶手裏舉著鐵棍,呸了一口地上爛泥一樣的趙四成,又惡狠狠的看向要衝過來的趙來振幾人,挑釁道:“怎麽樣老八?你也想過來嚐嚐大哥鐵棍的滋味?”
趙來振見自家兒子倒在地上,嚇的臉色發白,又攝於趙來慶的瘋狂,一時沒敢輕舉妄動。
“趙來振,四成沒在作坊,你和三成可都在山子作坊裏掙錢,這幾年時間你家也攢了十幾兩吧?山子風光時你恨不得跟在後頭舔他屁股,現在剛有事你就跑來落井下石,就你,還配稱為趙家人,和你地上的爛貨兒子一樣爛。”
趙來慶扛著鐵棍子,豪氣的站在院子中央,大聲道:
“我趙來慶雖然歲數大了,當年也是和祖輩一起逃過難的,今天誰想在山子這鬧事,先問問我手裏的棍子好不好使。
也不怕告訴你們,我趙來慶之所以沒跟著一起走,就是準備治治你們這幫龜孫的,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容不得有人當王八沒良心,大不了咱們同歸於盡,要死一起死。”
眾人一時被趙來慶身上散發的氣勢震懾,全場竟無一人敢再亂動。
趙小山趁此時機也利索的繞到院子裏,和朱豐收一人拿了一把鐵棍。
這鐵棍是他實驗室用來搗碎石頭用的,今天正好拿來當武器。
這邊雖然隻有他們三個人,但對麵幾十號人愣是沒一個人敢輕舉妄動。
趙小山知道他們在衡量,再次發聲道:“我還是那句話,咱們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這次劫難我安然渡過你們身為同村的必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你們若想走我一人二兩銀子送上,若無處可去也可去大昭寺。我已經和大昭寺的住持說了咱們村的情況,他們表示願意暫時收留你們。”
寺廟是方外之地,官兵若想捉拿人犯也不是那麽容易進的,除非朝廷態度十分強硬。
大昭寺有狗子在,他必然能護住大家的安全。
眾人之所以要對趙小山動粗隻因為他隻顧自己死活,沒管他們,現在聽他說大昭寺願意收留,心更加動搖了。
若要逃走便給二兩的銀子,他們一家六口人,就是十二兩,去大昭寺躲著吃糠野菜,十二兩銀子能花兩年。
兩年的時間太後和皇帝還分不出個勝負麽?興許新帝就贏了呢。
就算不贏,兩年過去了皇後一黨也會忘了他們吧。
想到這,不少人神情變換,低下頭和家裏人交換一下意見,決定今天適可而止,不要做的太過。
趙小山的恩情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萬一他有了從龍之功,今日太過他日必遭報複。
看趙小山的長相就知道他不是個心胸寬闊的,今天逼得太緊,以後指不定怎麽記仇呢。
“來慶,我們也不是非要和你們對著幹,就是看你們都逃走了,大家著急害怕。既然山子說給錢,那我們就逃。”
有人帶頭,剩下的就好辦了。
“是啊,說到底俺們也不是想為難山子你倆,隻是想要逃難得有錢才行,眼瞅著秋天的玉米就要下來了,俺們是等還是不等,都是為了活命啊。”
“是啊,山子的好俺們不是不記得,隻不過這次事發突然一時迷了心罷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風向立時就變了,倒弄得趙來振和他兩個兒子孤立無援尷尬起來。
趙來振看族人們為了幾兩銀子折腰,恨得牙癢癢。
見兒子倒在地上人事不知,更加心疼。
“來振,大哥提醒你一句,你莫要想著拿我和山子給朝廷做投名狀,說到底咱們都姓趙,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倒了你能撈到什麽好?說不定下一個殺的就是你。”
“你兒子糊塗,你可別跟著犯糊塗,山子能力有限,實在沒法帶走那麽多人,他已經給你們安排好了退路,你們要惜命的就快點收拾收拾東西去大昭寺避避難。看在同族的份上,山子還能給你們一筆錢。”
若無事發生,那錢可是白拿的,頂一年多工錢了。
這好事上哪找去。
趙來振被說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心中翻江倒海,臉色變來變去,猶豫了半晌,到底扛起昏迷的兒子,走了出去。
趙小山見狀,悄悄鬆了一口氣。
缺了這麽個挑事精,其他人的抵觸情緒也慢慢平複下來。
問了趙小山何時發錢,態度又變迴了原來的恭敬。
趙小山留在最後本就是要做好善後掃尾工作,既然真相大白了,也不磨蹭,決定當下就發錢。
趙小山的家門口排起了長隊,家家戶戶傾巢出動,過來領錢。
一人二兩,不是小數目,有的一家八九口人,一起領了十幾兩銀子。
他們從沒見過這麽多錢,接到手時簡直不敢相信,笑的見牙不見眼,剛才囂張發狠的神態早久消失不見,彎著腰嘴裏不住的道著謝,像剛才的一切沒發生過一般。
朱豐收記賬,趙來慶趙小山一個數錢一個發錢,三人分工配合,忙活了一個時辰便全部發完,村裏還剩下二百多人,一共發出去近五百兩銀子。
家裏的錢他已經分成了若幹份,一份給了趙來福劉氏,一份給了趙嬌娘,一份給了二黑子,剩下的都在他這裏。
除了手裏的活錢,他將其中大頭換成了幾錠金子,偷偷藏在了院中水井的內壁上,除非特意去翻找,否則很難被人發現。
五百兩錢數量雖多,但對趙小山來說並未到傷筋動骨的程度。但他還是一邊發錢一邊露出肉痛的表情,讓人看到他的不舍。
拿到了錢,不少人急忙迴了家收拾行囊,他們決定將妻兒老人送到大昭寺去躲災,自己還留在村裏。
畢竟地裏的莊稼馬上要成了,全都扔了那就太可惜了。
趙小山家是村裏最大的地主,他家除了幾塊菜地,剩下全都種了玉米,按照往年的價格,這麽多玉米也能賣上二三百兩銀子。
他本打算將地裏的收成贈送給不走的族人,但今天他被族人的態度傷到了。
什麽族人不族人的,都是利益至上,有好事了都是趙家人,沒好事了直接翻臉不認人。
經此一事,他也算成長了,決定以後就過好自己的日子,再也不能當聖母。
有鑒於此,他決定將地裏的玉米收割權贈送給大昭寺的狗子。
狗子他們這些方外之人也要吃喝拉撒,寺裏的廟產雖多,架不住吃飯的嘴也多。
這些玉米送過去,還能緩解一下大昭寺的糧食危機。
到了第二天早晨,不少人開始拖家帶口的向五花山那邊的大昭寺出發。
還有的人家不打算走,但為安全計,他們決定在自家房子裏摳一個地窖,萬一官兵真來了,還可以躲進地窖裏保命。
趙小山昨晚忙到很晚,現在村裏的問題解決完,他也該快點跑路了。
作坊裏還有不少原材料和沒運走的成品,他也打算一起送給大昭寺了。
這次逃難充滿了未知,他不知道下次迴來是什麽時候,趁著還在這,趙小山特意去了一趟大昭寺見了陳狗子。
狗子的師父去年就沒了,圓寂前留下遺願,希望他的位置由關門弟子悟真來繼承,狗子畢竟年輕,當時還有不少同門師兄弟不服氣,還是方丈力排眾議決定尊重遺願,這樣年輕的狗子便成了大昭寺的新任住持,現在主管廟裏的所有廟產。
這些年來,大家各自忙碌,有時候幾個月都見不上一次麵,但彼此的感情依舊深厚。
此時陳狗子已經長成了青年俊俏和尚的模樣,五官俊朗深邃,身材修長高大,搭配上一身青色的僧袍,看起來十分莊重,隱約有了得道高僧的模樣。
(前提是他沒看到趙小山,也不要開口說話。)
知道局勢緊張, 趙小山大難臨頭,陳狗子不假思索便同意了收納古仙村人前來避難,見趙小山過來,他又給趙小山手裏偷偷塞了三個金疙瘩。
“出門在外注意安全,我不能陪你去了,你自己保重,安全到了地方別忘了給我寫信,這是以前一個香客獻的金錠,我給融成了幾個小塊,你拿著用也方便。”
趙小山摸著手裏大小正好的金疙瘩,心裏暖唿唿的。
“行,我兄弟給我的我就收著。”趙小山也不客氣,將兩塊金疙瘩小心揣進裏衣的兜裏,一塊放進鞋裏。
“狗子,家裏的錢我沒法全部帶走,剩下的我也兌成了金子,就在俺家院裏水井的內壁那掛著,你翻開井蓋往下看就能看到,我不知道以後能不能迴來,若不迴來你就將錢取走。”
陳狗子笑笑點頭,“我給你的這幾塊雖然數量多,但都是小塊,你家的都是完整的金錠吧?這次竟讓我掙到了。”
“你掙吧,多掙點都給大昭寺留著,就當你的贖身錢了,廟裏拿了錢就能放你走了,到時候跟著哥哥一起走南闖北?”
一說到這個話題,陳狗子再次搖搖頭,“阿彌陀佛,施主莫再勸了,這已是你得執念不成?”
離別的傷感被兩兄弟的插科打諢給攪散了。
陳狗子聽到趙小山將自家地裏的玉米和作坊裏的東西都留給自己,一陣高興。
玉米是新鮮物種,價格高昂十分稀罕,他們廟裏隻種了一部分,現在趙家地裏的都獻出來,廟裏至少能吃上幾個月了。
真是解決了他的大麻煩。
兄弟倆毫無保留說了自己以後的打算安排,看著天色差不多了趙小山戀戀不舍的和陳狗子揮手道別。
再見了兄弟,經此一別可能即是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