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戰爭勝利了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些年我走南闖北,殺過人越過貨,自認為見多識廣,也覺得自己是條漢子,是以一直以來我都看不上讀書人,覺得他們都是老古板呆頭鵝,隻知道空談理論說些之乎者也的大話,一到了關鍵時刻便成了軟腳蝦。
可這一次,我是真服了。
李伯玉說出“放”這個字時,我的眼睛像被晃了一下,我像是看到了殺神,滿身血腥,一臉堅毅。”
趙小山看著李球從並州寄過來的信,像是看到了當時戰事的慘烈。
並州府城保住了,囂張至極的胡人聯軍也撤退了,大梁大齊大燕派出的三國和談使臣已經出發前往大景京城,這場戰役結束了。
誰都沒有想到,胡人聯軍轟轟烈烈的南伐之戰,竟是以那樣的結尾收場的。
當並州城外胡人屠夫們還沉浸在斬殺手無寸鐵的大景百姓時,一個個黑色鐵塊突然從天而降,正當眾人迷惑不解時,那大鐵塊落地生花,“嘭嘭嘭”,一個個胡軍被炸的人仰馬翻,整支隊伍瞬間便亂了。
“神啊,神靈發怒了,神靈降下天罰了。”
“神靈恕罪啊……”
“啊……”
“後退,快後退,弓箭手,準備……”
“嘶~~~”
剛才還訓練有素威風凜凜的胡人大軍立馬亂了陣腳,有驚恐大叫認為這是神靈發怒的,有被炸傷斷手斷腳哀嚎不斷地,有戰馬間受驚的嘶鳴聲,或夾雜著一兩聲將領組織隊伍的聲音。
然而,這樣的聲音迅速被衝散淹沒了,因為第二輪爆炸又來了。
“嘭嘭嘭……”
斷肢與頭顱齊飛,血花共晚霞一色。
胡人大軍的前方陣營打亂,這些受驚的士兵瘋狂向後退,後麵的士兵不明所以被迫後退,因為術兀大將軍不幸被炸傷,整支隊伍缺乏了有效的指揮,一時間大亂,中間的好多士兵沒被敵人的炮火打中炸死,竟是死於同伴的鐵蹄之下。
並州城李伯玉的一場煙花秀,讓城外的胡人大軍大亂,李伯玉見狀直接下令,打開城門,乘勝追擊。
火炮隻有近距離才能產生效果,若胡人都跑了,再想像這次這樣全都聚攏起來便費勁了。
於是乎,關閉了一個多月的城門再次被打開。
一駕駕裝著黑色鐵桶的奇怪推車從城門湧出,在有效的指揮迅速排列好有效隊形,趁著胡人大亂來不及防禦時,再次發起第三波攻勢。
據統計,並州之戰胡人鐵騎共犧牲三萬餘人,主將術兀由於站位不佳,被第一波炮火打中,從馬上摔了下來,腿部受傷嚴重,竟是折了。
好在另外的幾個將領看清形勢後迅速組織大軍後退,算是保存了主力。
圍困並州失敗,術兀又受傷昏迷不醒,其餘幾個將領沒有一個具有絕對權威,誰也不服誰,在撤退過程中發生分歧,各自率領自己的剩餘兵力分三路逃跑。
就在他們各自以為自己逃得一線生機,打算重新整合兵力卷土重來時,便被馳援而來等候已久的英國公、何大將軍和孫大將軍分別堵住,發生了慘烈的遭遇戰。
若是以往,他們兩者還能戰個平手,畢竟他們的人數多,還都是騎兵。
可他們剛從一場人間煉獄裏逃出來,此刻正是驚魂未定之際,突然遭遇埋伏,一陣慌亂,竟沒能組織有效的作戰。
加上這些伏擊的隊伍裏竟然也有火炮,一下子又將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三支胡人隊伍全部潰敗,沒做過多抵抗,用了極其慘烈的代價收攏殘餘部隊倉皇北竄。
戰爭勝利了。
出征時的二十萬大軍,迴來時僅剩下七萬不到,胡人三政權損失慘重。
正當三個胡人政權憤怒不已,大梁的皇帝準備再次糾集大軍重整旗鼓以挽頹勢時,邊防突然告急:蒙族人突然來犯,已經連續攻破了好幾座城池。
蒙族人是生活在北邊和西北邊的遊牧民族,他們能征善戰實力強悍,但一直人口稀少部族分裂,因此對胡人政權始終算不上太大的威脅。
誰知就在他們和大景朝打的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蒙族人竟然搞偷襲,簡直可惡。
大梁憋屈至極,流年不吉多事之秋!
討伐大景失敗,不僅讓數萬好男兒埋骨他鄉,現在蒙族人又突然發瘋的攻來,他們什麽時候有這麽強的軍事力量了?
就那幾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小破部落,怎麽可能……
可事實就是如此。
最可悲的事,他們的英雄他們的軍魂術兀將軍竟然死了。
並州城外被火炮擊中時他便受了很重的傷,逃竄迴大梁的路上他又不得不硬挺著作戰指揮,好不容易逃迴來,沒熬幾天,便去了。
大梁憋屈至極,隻能放棄南伐計劃,全力應付北邊的蒙族人。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次換大景朝不幹了,窮寇定追,大景朝對陣胡人這麽多年,從沒有哪一迴像這次般取得如此勝利。
這極大的提升了北邊將士的戰力,在英國公的領導下,大景的八萬大軍迅速集合在與大梁的交界處,隨時準備北上。
大梁南北告急,不得不向大齊大燕求助,然而這兩兄弟自顧不暇,對大梁的求助理都沒理。
於是乎,大梁慫了,派出了和談的官員來到了英國公的帳前,要求和談。
英國公鎮守北邊這麽多年,從沒像如今這般揚眉吐氣過,被人欺負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風水流輪轉了,豈能答應。
他不僅一刀砍了大梁和談的大臣,還揚言要馬上進攻。
於是英國公天天原地操練,沒事便朝大梁的城池那邊放幾個大炮,震得那邊牆體開裂裏麵胡人嚇得瑟瑟發抖才算完。
大梁一看這架勢也明白了英國公啥意思,這是純粹的軍事恐嚇,簡稱嚇唬他們。
大景應該也不想再打仗了,但又不願輕易退兵,於是他們又派了第二波和談的大臣。
這次他們充滿了誠意,大臣裏有他們的官員,還有好幾個在大梁做生意的大景漢人,其中一人還和英國公認識,竟是何大將軍家的小兒子,何言昌。
可這一次,我是真服了。
李伯玉說出“放”這個字時,我的眼睛像被晃了一下,我像是看到了殺神,滿身血腥,一臉堅毅。”
趙小山看著李球從並州寄過來的信,像是看到了當時戰事的慘烈。
並州府城保住了,囂張至極的胡人聯軍也撤退了,大梁大齊大燕派出的三國和談使臣已經出發前往大景京城,這場戰役結束了。
誰都沒有想到,胡人聯軍轟轟烈烈的南伐之戰,竟是以那樣的結尾收場的。
當並州城外胡人屠夫們還沉浸在斬殺手無寸鐵的大景百姓時,一個個黑色鐵塊突然從天而降,正當眾人迷惑不解時,那大鐵塊落地生花,“嘭嘭嘭”,一個個胡軍被炸的人仰馬翻,整支隊伍瞬間便亂了。
“神啊,神靈發怒了,神靈降下天罰了。”
“神靈恕罪啊……”
“啊……”
“後退,快後退,弓箭手,準備……”
“嘶~~~”
剛才還訓練有素威風凜凜的胡人大軍立馬亂了陣腳,有驚恐大叫認為這是神靈發怒的,有被炸傷斷手斷腳哀嚎不斷地,有戰馬間受驚的嘶鳴聲,或夾雜著一兩聲將領組織隊伍的聲音。
然而,這樣的聲音迅速被衝散淹沒了,因為第二輪爆炸又來了。
“嘭嘭嘭……”
斷肢與頭顱齊飛,血花共晚霞一色。
胡人大軍的前方陣營打亂,這些受驚的士兵瘋狂向後退,後麵的士兵不明所以被迫後退,因為術兀大將軍不幸被炸傷,整支隊伍缺乏了有效的指揮,一時間大亂,中間的好多士兵沒被敵人的炮火打中炸死,竟是死於同伴的鐵蹄之下。
並州城李伯玉的一場煙花秀,讓城外的胡人大軍大亂,李伯玉見狀直接下令,打開城門,乘勝追擊。
火炮隻有近距離才能產生效果,若胡人都跑了,再想像這次這樣全都聚攏起來便費勁了。
於是乎,關閉了一個多月的城門再次被打開。
一駕駕裝著黑色鐵桶的奇怪推車從城門湧出,在有效的指揮迅速排列好有效隊形,趁著胡人大亂來不及防禦時,再次發起第三波攻勢。
據統計,並州之戰胡人鐵騎共犧牲三萬餘人,主將術兀由於站位不佳,被第一波炮火打中,從馬上摔了下來,腿部受傷嚴重,竟是折了。
好在另外的幾個將領看清形勢後迅速組織大軍後退,算是保存了主力。
圍困並州失敗,術兀又受傷昏迷不醒,其餘幾個將領沒有一個具有絕對權威,誰也不服誰,在撤退過程中發生分歧,各自率領自己的剩餘兵力分三路逃跑。
就在他們各自以為自己逃得一線生機,打算重新整合兵力卷土重來時,便被馳援而來等候已久的英國公、何大將軍和孫大將軍分別堵住,發生了慘烈的遭遇戰。
若是以往,他們兩者還能戰個平手,畢竟他們的人數多,還都是騎兵。
可他們剛從一場人間煉獄裏逃出來,此刻正是驚魂未定之際,突然遭遇埋伏,一陣慌亂,竟沒能組織有效的作戰。
加上這些伏擊的隊伍裏竟然也有火炮,一下子又將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三支胡人隊伍全部潰敗,沒做過多抵抗,用了極其慘烈的代價收攏殘餘部隊倉皇北竄。
戰爭勝利了。
出征時的二十萬大軍,迴來時僅剩下七萬不到,胡人三政權損失慘重。
正當三個胡人政權憤怒不已,大梁的皇帝準備再次糾集大軍重整旗鼓以挽頹勢時,邊防突然告急:蒙族人突然來犯,已經連續攻破了好幾座城池。
蒙族人是生活在北邊和西北邊的遊牧民族,他們能征善戰實力強悍,但一直人口稀少部族分裂,因此對胡人政權始終算不上太大的威脅。
誰知就在他們和大景朝打的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蒙族人竟然搞偷襲,簡直可惡。
大梁憋屈至極,流年不吉多事之秋!
討伐大景失敗,不僅讓數萬好男兒埋骨他鄉,現在蒙族人又突然發瘋的攻來,他們什麽時候有這麽強的軍事力量了?
就那幾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小破部落,怎麽可能……
可事實就是如此。
最可悲的事,他們的英雄他們的軍魂術兀將軍竟然死了。
並州城外被火炮擊中時他便受了很重的傷,逃竄迴大梁的路上他又不得不硬挺著作戰指揮,好不容易逃迴來,沒熬幾天,便去了。
大梁憋屈至極,隻能放棄南伐計劃,全力應付北邊的蒙族人。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次換大景朝不幹了,窮寇定追,大景朝對陣胡人這麽多年,從沒有哪一迴像這次般取得如此勝利。
這極大的提升了北邊將士的戰力,在英國公的領導下,大景的八萬大軍迅速集合在與大梁的交界處,隨時準備北上。
大梁南北告急,不得不向大齊大燕求助,然而這兩兄弟自顧不暇,對大梁的求助理都沒理。
於是乎,大梁慫了,派出了和談的官員來到了英國公的帳前,要求和談。
英國公鎮守北邊這麽多年,從沒像如今這般揚眉吐氣過,被人欺負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風水流輪轉了,豈能答應。
他不僅一刀砍了大梁和談的大臣,還揚言要馬上進攻。
於是英國公天天原地操練,沒事便朝大梁的城池那邊放幾個大炮,震得那邊牆體開裂裏麵胡人嚇得瑟瑟發抖才算完。
大梁一看這架勢也明白了英國公啥意思,這是純粹的軍事恐嚇,簡稱嚇唬他們。
大景應該也不想再打仗了,但又不願輕易退兵,於是他們又派了第二波和談的大臣。
這次他們充滿了誠意,大臣裏有他們的官員,還有好幾個在大梁做生意的大景漢人,其中一人還和英國公認識,竟是何大將軍家的小兒子,何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