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玉從第一天迴家開始,每天不是接受拜訪就是去拜訪別人,忙的腳不沾地。


    連出發的行李都來不及收拾,全托付給了鄉君張羅。


    就連李小翠的婚禮他也隻是露了個麵,其他事都是雙方長輩張羅的。


    他是密水縣今年唯一一個考上進士的舉子,在他之前,密水縣已經連續三年沒有考中的了。


    他連二十都不到,這次又順利授了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於是乎,不管是本地的縣令縣丞這些正經官員,還是典史獄吏等小吏,彎門盜洞都過來攀附起交情來。


    縣令等人畢竟是官身,做事還有點章程講點臉麵,說話也很委婉。


    那些低級小吏就沒那麽多講究了,有一個最過分,直接領了一個女人過來拜訪。


    幸好當時周圍沒有外人,讓李伯玉直接拒絕了。


    開玩笑,他可是吃軟飯的,這事若讓鄉君知道了,指不定明天他就要被掃地出門了。


    有一些之前的同窗更是一波又一波的過來,他們大部分都止步於秀才,沒了進一步的空間。


    李伯玉馬上要走馬上任了,他是苦出身,哪怕娶了宗室女,底子也薄,連最起碼的幕僚師爺這些為官的班底都沒有。


    與其用別人用過的老人,不如用他們。


    別的不說,忠誠絕對有。


    李伯玉也正有此意,如此互利互惠的事他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於是乎,同窗的見麵寒暄成了李伯玉招聘幕僚師爺的麵試。


    見一個人往往要小半天,一天下來最多能見四個,有時候趕上飯點還要象征性的供飯。


    折騰了幾天下來,李伯玉也算小有收獲,招募了一個昔日同窗和一個懂稅收律法又通文墨的小吏跟隨自己去往任地,職位待定。


    師爺的人選則由鄉君寫信向周徹求助。


    並州是大景朝最靠北的一個州,再往北走就是胡人所在的幽雲十六州了。上穀縣是並州靠南的一個小縣城,那裏非交通要衝,農業手工業也不甚發達,總人口還沒有密水縣多。


    但誰也不能小瞧了上穀縣,因為距它不到一百裏的地方便是並州南大營所在地——北望鎮。


    並州作為大景朝北方的了望台和前哨站,一共在這設立了兩個大營,除了南大營外,北大營所在地肅河鎮,就在十六州和並州的交界處不遠。


    趙小山自從知道這上穀鎮的重要性後,便知道周徹絕對不會讓李伯玉當官當的輕鬆了。


    他要不搞點事就不是他了。


    為了搞錢都願意娶無鹽女,他什麽事幹不出來。


    李伯玉前前後後忙了好些天,將李小翠送出門後總算能抽出時間和趙小山碰麵了。


    趙小山在書房門口接到李伯玉時,裝模做樣的作了個揖,嘴裏說著恭維的話:


    “呦,李縣令前來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李伯玉懶得理他的裝腔作勢,徑直走向椅子,坐下後直接後仰,閉著眼睛說道:


    “別整那些沒用的,趕緊給我上壺好茶,累死了……”


    趙小山撇了撇嘴,“迴來這麽多天不見你人影,一來了就指使我,哪來那麽大臉。”


    嘴裏說著難聽的話,動作卻是沒停,到底讓朱豐收泡了一壺好茶葉端了上來。


    李伯玉喝了一口熱茶,滿足的喟歎一聲,再睜眼時說道:


    “我打算五天後出發,到時候借我一千兩銀子,另外牛大我也要一起帶走。”


    “噗……”


    趙小山一口茶水噴了出來,被嗆的咳個不停。


    “你說啥?一千兩?你以為我這是提款機還是票號?你咋那麽敢呢,開口就是一千兩?你看我像不像一千兩?你覺得哪值那個錢直接拿走。慢走不送!”


    一千兩,李伯玉怎麽敢啊。


    別看他攤子弄的挺大,手裏現銀真沒多少,畢竟掙錢的大頭是李伯玉,他不過是小頭。而且他的錢要不就是買原料要不就是買房置地,鎮裏村裏四個學堂那麽多張嘴等著他呢。


    他是虛胖,不是strong。


    “你媳婦兒不是鄉君麽,你既已經吃了軟飯,吃一碗和吃十碗有什麽區別,朝我借什麽錢,我真沒錢,有錢也不能借你。”


    李伯玉抬頭,見趙小山神色認真,知道他沒說謊,說沒錢估計是真沒錢。


    他歎了一口氣,“之前我要讀書考試,吃喝都是鄉君的,可現在我要為官了,再總是花用鄉君的便說不過去了。”


    朝廷授官後雖然給了差旅錢,不過滿打滿算才二十兩銀子。


    除了他爹娘外,他還要帶著仆從和幕僚,一路從密水縣出發前往上穀縣,這一路吃吃喝喝的,二十兩哪裏夠。


    鄉君說費用她出,可自己又有何臉麵一直花媳婦兒的。


    “一千兩沒有,五百兩總有吧?實在不行三百兩也行,我先打個欠條,等以後還你。”


    三百兩倒是可以考慮……


    有鑒於李伯玉輕易不張嘴,趙小山到底去程理那支出來三百兩銀子借給他。


    錢交出去後趙小山想起剛才裏伯玉說的話,皺眉道:


    “你出任縣令俸祿是多少?可別為了還錢剛上任就貪汙吧?李伯玉,咱可是窮苦出身,可千萬別為了三瓜倆棗犯那原則性錯誤。”


    李伯玉嗤笑一聲,“對啊,讀了這麽多年書,哥哥終於達成所願,當然是第一時間肆意盤剝,尤其是你這樣的商戶,必須納稅,多多的納稅!”


    趙小山聽他這麽說氣的一拳打了過去,直打的他嗷嗷直叫,一點當官的威嚴都沒有。


    兩人是老相熟了,並沒有因為身份的差異變得疏遠,反而更加親厚。


    玩笑過後,李伯玉叮囑道:“我聽我爹說你用了我二叔做小管事,我知道你怎麽想的,大可不必,我二叔那人好高騖遠又能力欠缺,趁早找機會撤了他,別耽誤你正事。”


    李伯玉不說趙小山都能感覺出來,李全上任這半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鬧了好幾出事了,讓趙小山十分惱火。


    “我爹要隨我去上穀,村裏的族長之位就空出來了。我爹說還要從李氏族裏選,我沒同意,你家伯父是皇帝親封的縣男,當之無愧是村長的下一任人選。”


    這個事倒是趙小山沒想到的。


    李安馬上要走了,這村長一職便要空下來了。


    古仙村之前一直是李家人當村長,那是因為李家是本地大戶,人數最多,勢力最強。


    現在李伯玉考上了進士,勢力更上一層樓,按理說村長當還是李家人。


    可趙家現在實力也不容小覷。


    趙小山興辦免費村學讓村裏的孩子識字上進,興辦作坊讓家家戶戶有了進項,推廣的玉米能活人無數,還被皇帝表彰過。


    李伯玉當官隻是他自己發達了,趙小山卻是帶著全村人一起發達,功績可比李家大的多。


    趙家人出任村長確實當之無愧。


    尤其這話還是李伯玉親口說的,更讓人暖心。


    “你不用擔心李氏會阻撓,一切有我在,我會勸服族人的。”


    有了這句話,趙小山心中大定,“就是不知我爹會不會同意,他沒做過官,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可能做不來。”


    “這有什麽,我爹也不認識幾個字,照樣做了二十多年。再說了,一切有你呢。”


    “行吧,晚上我和我爹說說,看看他什麽意思。”


    兩人商量完村長的事後又討論起京城的局勢來。


    聽說恩科大榜出來後,皇帝又病倒了,連瓊林苑都沒去,由三皇子代為主持的。


    “以往春闈那些新晉進士光侯官都要半年之久,這次很快便授了官,而且除了個別幾個留在了翰林院,其餘全都派到地方,也不知是何用意。”


    說起時局,李伯玉臉上的神色逐漸凝重起來。


    “我猜測是陛下自認為不大好了……”


    若皇帝當真駕崩了,那這些進士便要全部滯留在京城,萬一被卷入什麽紛爭,以後能否得用就難說了。


    這時候遠離京城,以後新皇椅子坐穩了,也算是儲備的人才。


    趙小山沒見過慶元帝,但他私底下覺得他還是不錯的。


    不論是家裏種地還是經商,賦稅都還可以,並沒有特別繁重,老百姓每年交完稅後多少有些盈餘。


    作坊沒興辦之前,村裏雖然普遍都窮,但沒有一家賣兒鬻女的,多少能過的去。


    徭役也一樣,除了前年趙大壯去服了一次徭役,這兩年朝廷並沒有額外征派。


    慶元帝還十分重視稼檣農事,知道他們培育出了高產作物,還千裏迢迢派人來密水封賞。


    當初京城那場動亂,若是一些暴君定會將鬧事的學子全部處死,可他並沒有,隻是禁止他們再科考,甚至保留了他們的功名。


    可以說,現在的慶元帝雖然稱不上雄才大略,一個守成之君還是當得起的。


    就是他的幾個兒子有點糟心,拖了他的後腿。


    “我覺得陛下並不是特別中意三皇子,可其他幾個皇子年歲還小,這般看來以後能登大寶的隻能是他了,隻不過這位三皇子……唉,不說也罷。”


    李伯玉沒說的話,趙小山也懂了。


    前頭倒台的太子和大皇子是又蠢又壞,這個三皇子也不是什麽好鳥。


    聽聞他十分暴虐,府裏經常有奴婢的屍體抬出來,死狀十分可怖。


    聽聞有一次京郊一戶農戶找到順天府衙去告狀,說女兒被三皇子擄走了,雖然三皇子府的管家應訴時矢口否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麽迴事。


    當時這事鬧得挺大,隻不過後來被擺平了。


    這種消息連趙小山這種隻在京城待幾天的人都聽說了,可見三皇子的口碑有多差。


    見李伯玉還皺著眉頭,趙小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唉,誰當皇帝和咱小老百姓啥關係,咱該怎麽過日子怎麽過日子。你去了上穀縣,山高皇帝遠的,全國有那麽多縣,也注意不到你,怕啥。”


    李伯玉也知道多說無益,又說了一些別的話題將此事岔了過去。


    送走李伯玉後,晚飯時趙小山將村長一事和趙來福說了。


    趙來福聽罷連筷子都沒拿穩,直接掉在了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