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伯玉的感慨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言昌……
要不看信裏的內容,趙小山都快把這個人給忘了。
這不是當初他入獄時的獄友麽?
他出獄後還特意去密水大獄看望他,可惜那時候他已經出獄了。
他們倆在監獄裏共處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個人給他的感覺挺神秘的,像是讀過書的富家少爺,有善心又有點單純的可愛,也不知道犯了什麽事被關在了密水大牢裏。
沒想到過了這麽久了,竟然還能收到他的來信。
趙小山打開信,發現裏麵內容很簡單,就是說自己出獄後迴到了京城老家,生活已經重新迴到了正軌,最近時常想起他,希望以後趙小山有機會去京城可以找他,信的後麵還附上了一串京城他家的地址。
最後他還說了如果趙小山生活中有什麽困難可以問他,他在榮河郡有一個鋪子,可以通過那裏的渠道給他寫信,並附上了那個鋪子的具體位置。
趙小山看完了信一頭霧水。
沒想到自己的魅力竟然這麽大,能讓僅共處半個月的獄友時常想起,甚至還放話有啥問題可以找他。
榮河的鋪子?
這麽說何言昌果真是商人?
唉,先不管了,以後有時間再去看看吧。
趙小山將信折起放好,見李伯玉還坐在炕頭等他,隻能遺憾道:
“伯玉哥,要不你們先去?我屁股這樣也實在動不了,你們去了先給我訂個房間,等我好點了馬上趕過去。”
“你沒出過遠門,到時候自己出發行麽?”
說的也是哈,自己最遠就去過密水,還真沒出過遠門。
這時代也沒有手機定位巡航,走哪也沒個指示,他又不熟悉路線,連個領路人都沒有。
他屁股疼的不想動,又非常想跟著李伯玉他們一起去青州府見識見識世麵。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要不他堅持堅持?
“那我克服一下困難?”
整個舒服敞亮的馬車是不能好點?
“怎麽都行,我最晚明天中午迴去,你想好了來找我。”李伯玉拍拍屁股準備走人,結果剛走到門口又返了迴來。
“忘了問一件事,山子,你辦的村學新來的那個夫子馬恭迴到底怎麽迴事?你快給我說說,我爹怎麽說想把小翠許給他?”
啊?
李伯玉消息這麽閉塞麽?這事竟然才知道?
看來是李安怕打擾他學習沒和他說。
估計要不是李伯玉這次突然迴來,直到他從青州府迴來才能知道了。
趙小山秉持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將馬恭迴的情況如實說了。
最後還重點強調了一下:“馬恭迴真才實學是有的,我去聽了幾次他的課,授課時也不死板,還挺有自己的方法,讓人一聽就能明白,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咱們村這條件人家也沒嫌棄,每日不是看書就是教書的,又幹淨勤勉又懂禮謙虛,真的是個相當不錯的後生。
但這人就是挺倒黴的,一考試就緊張,聽他說前年鄉試,他遠遠看到考場大門腿就打哆嗦,渾身冒虛汗,進去後連筆都拿不穩了,不到半天就出來了。”
“他現在估計還在學堂呢,要不你過去近距離考察一下?”
對這個提議李伯玉很是讚同。
畢竟是唯一的妹婿人選,他怎麽也要嚴格把關一下。
他沒想到爹娘對妹妹的婚事這麽著急,本來他是打算這次府試以後從同窗裏琢磨一個呢。
現在縣學裏的同窗他是不考慮了,沒幾個合適的。
不是家裏富裕過去混個名聲但後院好幾個小妾的,就是像他這般寒窗苦讀的。
要是寒窗出身也沒什麽,關鍵像他這般還沒婚配的太少了。
僅有的幾個沒婚配的也野心勃勃,就等著自己一朝考中舉人後迎娶高官家的女兒一舉登天呢。
原來至微學堂裏的同窗倒是有幾個不錯的,但他們現在還沒考上秀才功名,以後能不能考上還是未知數。
他不能拿親妹妹的未來做賭注。
想著這些,李伯玉再坐不住,直接起身朝外走去。
看一個讀書人品行如何,看他在教授孩子時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李伯玉連家都沒迴,直奔學堂所在的趙家祠堂而去。
現在是下午未時(下午三點),學堂裏坐滿了孩子,但是裏麵靜悄悄的,隻有窸窸窣窣稀碎聲音。
此時孩子們正坐在椅子上學寫字,馬恭迴則背著手來迴巡視,看到幾個孩子寫字姿勢不端正他會伸手輕輕板正。
有幾個年齡小的字寫的不好,馬恭迴還會俯下身,一手握住孩子的手帶著孩子一起寫,一筆一劃,一板一眼,十分認真。
李伯玉站在門口看了好久,直到轉身過來的馬恭迴注意到他。
“請問你是?”
馬恭迴來了這麽久還沒見過李伯玉,不知他是誰。
隻是看他一身青衫頭戴宇冠一副讀書人的打扮,麵孔十分陌生,便快步走了過來。
李伯玉覺得自己在人家上課時來視察多少有些失禮,尷尬的笑了笑,道:
“多有打擾馬夫子,我是趙小山的摯友,姓李名伯玉,今天剛從密水迴來,聽聞學堂來了一位學識紮實的夫子,特意過來看看,別無他意。”
馬恭迴聽到李伯玉這個大名時明顯愣了愣,等反應過來後連忙上前,“李伯玉?你就是李秀才?真是久仰大名。”
可不是久仰大名麽,馬恭迴來了古仙村這麽久,滿耳朵就兩個人:趙小山和李伯玉。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個能辦作坊帶著全村掙大錢,一個會讀書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讓村裏不用交稅。
一個從商一個從文,讓村裏人跟著受益,使整個古仙村的地位都大幅提高。
看著麵前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年輕秀才,麵如冠玉豐神俊秀,舉手投足間滿是溫潤的書卷氣,一看就是教養與學識兼備,馬恭迴內心嘖嘖感歎,羨慕的緊。
李伯玉被看的尷尬的緊,道:“馬夫子,我沒有別的事,就是隨便走走,你們繼續,我這便迴去了。”
“李秀才稍等,你是孩子們奮鬥的目標,很多孩子在讀書學習時都向你看齊,正好迴來了,你給孩子們說兩句吧?”
說著,馬恭迴迴身大聲招唿道:“孩子們先停筆,李秀才迴來了,我們請他給我們說幾句可好?”
李伯玉沒想到馬恭迴提這樣的要求,剛要拒絕就聽學堂裏的孩子們頓時沸騰了,他們全都放下了筆轉身朝李伯玉看來,眼裏爆發出炙熱的光,異口同聲說道:“好。”
李伯玉何時見過這樣的場景,“這,我這說什麽?”
“李秀才,給孩子們說幾句吧?或者幾句鼓勵的話,或者說說你讀書的方法,或者說一下你的心得,隻說幾句就行的。”
李伯玉看了看馬恭迴又看了看屋裏同村的孩子們,他們的眼神真誠炙熱,他在他們身上像是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也是那樣的渴望讀書,渴望成長。
李伯玉走進學堂,穿過過道走到前麵,看著下麵一張張嶄新的桌椅,幹淨的屋子,桌子上成套的紙筆,緩緩開口道:
“古人雲: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一番話說完,連同馬恭迴加在座的孩子們都精神亢奮,看向李伯玉的眼神更加炙熱。
一個大孩子帶頭站了起來,學著之前馬恭迴教過的,對他深深作揖,口中說道:“謝先生為我們講學,我等受教。”
後麵的小孩們也紛紛站起來,作揖道:“謝先生為我們講學,我等受教。”
李伯玉看著下麵黑壓壓一片小腦瓜,心中激動的不能自已。
他本打算來考察考察未來的妹婿,卻不想會看到此情此景。
他看到了希望!
是古仙村的希望!
這些孩子不再是當年孤軍奮戰後援不足的自己,不是提心吊膽害怕隨時輟學歸家的自己。
他們無需遠離父母,不用擔心明年的束修還有沒有著落,不用計算著紙筆夠不夠用到下旬,甚至不用晚上熬夜抄課本以省下買書本的錢。
他們是如此的幸運,他們有趙小山,有馬恭迴,有古仙村每家望子成龍的父母爹娘。
他們隻需要安心的讀書就好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這裏是桃花源,一個趙小山為古仙村的孩子們打造的桃花源。
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啊,一個連學堂都沒去過的孩子,在做錯了事還被母親打屁股的年紀,卻肩負起了這般重任。
他托舉了整個古仙村!
枉費自己讀了這麽多年的聖賢書,確實連他一個指甲都不如!
想到這,李伯玉心頭火熱,再沒心情糾結兒女情長,他朝馬恭迴點點頭,快步朝趙家走去。
要不看信裏的內容,趙小山都快把這個人給忘了。
這不是當初他入獄時的獄友麽?
他出獄後還特意去密水大獄看望他,可惜那時候他已經出獄了。
他們倆在監獄裏共處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個人給他的感覺挺神秘的,像是讀過書的富家少爺,有善心又有點單純的可愛,也不知道犯了什麽事被關在了密水大牢裏。
沒想到過了這麽久了,竟然還能收到他的來信。
趙小山打開信,發現裏麵內容很簡單,就是說自己出獄後迴到了京城老家,生活已經重新迴到了正軌,最近時常想起他,希望以後趙小山有機會去京城可以找他,信的後麵還附上了一串京城他家的地址。
最後他還說了如果趙小山生活中有什麽困難可以問他,他在榮河郡有一個鋪子,可以通過那裏的渠道給他寫信,並附上了那個鋪子的具體位置。
趙小山看完了信一頭霧水。
沒想到自己的魅力竟然這麽大,能讓僅共處半個月的獄友時常想起,甚至還放話有啥問題可以找他。
榮河的鋪子?
這麽說何言昌果真是商人?
唉,先不管了,以後有時間再去看看吧。
趙小山將信折起放好,見李伯玉還坐在炕頭等他,隻能遺憾道:
“伯玉哥,要不你們先去?我屁股這樣也實在動不了,你們去了先給我訂個房間,等我好點了馬上趕過去。”
“你沒出過遠門,到時候自己出發行麽?”
說的也是哈,自己最遠就去過密水,還真沒出過遠門。
這時代也沒有手機定位巡航,走哪也沒個指示,他又不熟悉路線,連個領路人都沒有。
他屁股疼的不想動,又非常想跟著李伯玉他們一起去青州府見識見識世麵。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要不他堅持堅持?
“那我克服一下困難?”
整個舒服敞亮的馬車是不能好點?
“怎麽都行,我最晚明天中午迴去,你想好了來找我。”李伯玉拍拍屁股準備走人,結果剛走到門口又返了迴來。
“忘了問一件事,山子,你辦的村學新來的那個夫子馬恭迴到底怎麽迴事?你快給我說說,我爹怎麽說想把小翠許給他?”
啊?
李伯玉消息這麽閉塞麽?這事竟然才知道?
看來是李安怕打擾他學習沒和他說。
估計要不是李伯玉這次突然迴來,直到他從青州府迴來才能知道了。
趙小山秉持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將馬恭迴的情況如實說了。
最後還重點強調了一下:“馬恭迴真才實學是有的,我去聽了幾次他的課,授課時也不死板,還挺有自己的方法,讓人一聽就能明白,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咱們村這條件人家也沒嫌棄,每日不是看書就是教書的,又幹淨勤勉又懂禮謙虛,真的是個相當不錯的後生。
但這人就是挺倒黴的,一考試就緊張,聽他說前年鄉試,他遠遠看到考場大門腿就打哆嗦,渾身冒虛汗,進去後連筆都拿不穩了,不到半天就出來了。”
“他現在估計還在學堂呢,要不你過去近距離考察一下?”
對這個提議李伯玉很是讚同。
畢竟是唯一的妹婿人選,他怎麽也要嚴格把關一下。
他沒想到爹娘對妹妹的婚事這麽著急,本來他是打算這次府試以後從同窗裏琢磨一個呢。
現在縣學裏的同窗他是不考慮了,沒幾個合適的。
不是家裏富裕過去混個名聲但後院好幾個小妾的,就是像他這般寒窗苦讀的。
要是寒窗出身也沒什麽,關鍵像他這般還沒婚配的太少了。
僅有的幾個沒婚配的也野心勃勃,就等著自己一朝考中舉人後迎娶高官家的女兒一舉登天呢。
原來至微學堂裏的同窗倒是有幾個不錯的,但他們現在還沒考上秀才功名,以後能不能考上還是未知數。
他不能拿親妹妹的未來做賭注。
想著這些,李伯玉再坐不住,直接起身朝外走去。
看一個讀書人品行如何,看他在教授孩子時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李伯玉連家都沒迴,直奔學堂所在的趙家祠堂而去。
現在是下午未時(下午三點),學堂裏坐滿了孩子,但是裏麵靜悄悄的,隻有窸窸窣窣稀碎聲音。
此時孩子們正坐在椅子上學寫字,馬恭迴則背著手來迴巡視,看到幾個孩子寫字姿勢不端正他會伸手輕輕板正。
有幾個年齡小的字寫的不好,馬恭迴還會俯下身,一手握住孩子的手帶著孩子一起寫,一筆一劃,一板一眼,十分認真。
李伯玉站在門口看了好久,直到轉身過來的馬恭迴注意到他。
“請問你是?”
馬恭迴來了這麽久還沒見過李伯玉,不知他是誰。
隻是看他一身青衫頭戴宇冠一副讀書人的打扮,麵孔十分陌生,便快步走了過來。
李伯玉覺得自己在人家上課時來視察多少有些失禮,尷尬的笑了笑,道:
“多有打擾馬夫子,我是趙小山的摯友,姓李名伯玉,今天剛從密水迴來,聽聞學堂來了一位學識紮實的夫子,特意過來看看,別無他意。”
馬恭迴聽到李伯玉這個大名時明顯愣了愣,等反應過來後連忙上前,“李伯玉?你就是李秀才?真是久仰大名。”
可不是久仰大名麽,馬恭迴來了古仙村這麽久,滿耳朵就兩個人:趙小山和李伯玉。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個能辦作坊帶著全村掙大錢,一個會讀書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讓村裏不用交稅。
一個從商一個從文,讓村裏人跟著受益,使整個古仙村的地位都大幅提高。
看著麵前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年輕秀才,麵如冠玉豐神俊秀,舉手投足間滿是溫潤的書卷氣,一看就是教養與學識兼備,馬恭迴內心嘖嘖感歎,羨慕的緊。
李伯玉被看的尷尬的緊,道:“馬夫子,我沒有別的事,就是隨便走走,你們繼續,我這便迴去了。”
“李秀才稍等,你是孩子們奮鬥的目標,很多孩子在讀書學習時都向你看齊,正好迴來了,你給孩子們說兩句吧?”
說著,馬恭迴迴身大聲招唿道:“孩子們先停筆,李秀才迴來了,我們請他給我們說幾句可好?”
李伯玉沒想到馬恭迴提這樣的要求,剛要拒絕就聽學堂裏的孩子們頓時沸騰了,他們全都放下了筆轉身朝李伯玉看來,眼裏爆發出炙熱的光,異口同聲說道:“好。”
李伯玉何時見過這樣的場景,“這,我這說什麽?”
“李秀才,給孩子們說幾句吧?或者幾句鼓勵的話,或者說說你讀書的方法,或者說一下你的心得,隻說幾句就行的。”
李伯玉看了看馬恭迴又看了看屋裏同村的孩子們,他們的眼神真誠炙熱,他在他們身上像是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也是那樣的渴望讀書,渴望成長。
李伯玉走進學堂,穿過過道走到前麵,看著下麵一張張嶄新的桌椅,幹淨的屋子,桌子上成套的紙筆,緩緩開口道:
“古人雲: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一番話說完,連同馬恭迴加在座的孩子們都精神亢奮,看向李伯玉的眼神更加炙熱。
一個大孩子帶頭站了起來,學著之前馬恭迴教過的,對他深深作揖,口中說道:“謝先生為我們講學,我等受教。”
後麵的小孩們也紛紛站起來,作揖道:“謝先生為我們講學,我等受教。”
李伯玉看著下麵黑壓壓一片小腦瓜,心中激動的不能自已。
他本打算來考察考察未來的妹婿,卻不想會看到此情此景。
他看到了希望!
是古仙村的希望!
這些孩子不再是當年孤軍奮戰後援不足的自己,不是提心吊膽害怕隨時輟學歸家的自己。
他們無需遠離父母,不用擔心明年的束修還有沒有著落,不用計算著紙筆夠不夠用到下旬,甚至不用晚上熬夜抄課本以省下買書本的錢。
他們是如此的幸運,他們有趙小山,有馬恭迴,有古仙村每家望子成龍的父母爹娘。
他們隻需要安心的讀書就好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這裏是桃花源,一個趙小山為古仙村的孩子們打造的桃花源。
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啊,一個連學堂都沒去過的孩子,在做錯了事還被母親打屁股的年紀,卻肩負起了這般重任。
他托舉了整個古仙村!
枉費自己讀了這麽多年的聖賢書,確實連他一個指甲都不如!
想到這,李伯玉心頭火熱,再沒心情糾結兒女情長,他朝馬恭迴點點頭,快步朝趙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