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招人後續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整整四天,趙家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飯也吃不消停,連大黑牛都沒走出過牛棚,真真驗證了一句話:門檻都要被踩平了。
趙小山看著對麵老爹老娘射過來的殺人眼光,羞愧的低下了頭。
“娘,我哪知道這幫人能這麽瘋狂啊,你說到底是誰傳出去的風聲啊,咋連別的村的人都聽到信了。”
是的,第一天第二天都是本村來問,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好多外村人也來問招不招工了。
有一對姓丁的兄弟就是從外村來的,這倆人來時穿的十分單薄,連身棉襖都沒有,不知道走了多久的路過來,凍的哆哆嗦嗦的。
也不知道從哪聽說了他們家招工,進村好一頓打聽。
趙家就這麽點活,自己村的人都不知道夠不夠幹呢,咋可能讓外人來摻和。
有那壞心的就故意指錯路,或者直接說沒有招工這事。
要不是二黑子從旁邊路過看到了,這兩兄弟指定白跑一趟了。
平山頭的活就是普通體力活,涉及不到啥機密,屬於誰幹都可以的。
要是往常趙小山看倆人可憐指不定就直接答應了,可他經曆過楊家的事後算是留下後遺症了,對自己的眼光持懷疑態度,再也不敢以貌取人。
不因為對方長得人模狗樣兒的輕易信任,也不敢因為對方可憐就施舍憐憫。
就在趙小山要將這兄弟二人攆出去時,村裏一個婦人走過來解了圍。
這婦人不是別人,正是二黑子的親大嫂丁氏!
她挺著個大肚子,看樣子六七個月的樣子了,還是瘦瘦的,臉上的笑看起來有點難看。
二黑子在旁邊傻了眼,愣了愣道:“嫂子,你咋過來了?”
丁氏低著頭小聲道:“山子,這倆人都是我堂哥。”想了想又接著道,“他倆人都可好了,可能幹了,幹活從來不藏私的,真的不是壞人。”
趙小山還記得二黑子說過他嫂子的事,知道她以前在娘家時因為沒娘被欺負的很慘,隻是沒想到現在有活計了她還惦記著兩堂哥。
“趙小兄弟,俺家雖然離的遠,但絕對不會來晚的,俺們中午都帶幹糧,也不迴家吃飯,你用俺們吧,別人十文錢,俺兄弟八文錢就行。”
幾人正說著,二黑子大哥曹河跑了過來,看到丁氏,又看了看一旁的那對兄弟,皺了皺眉頭,想說兩句張了張嘴到底沒說啥,一看他這表情就知道這事丁氏沒和他商量。
這時丁氏都快哭了,“大河,不是我胳膊肘往外拐,我小時候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全家上下誰都不管我,就我大哥二哥給我饃,就他倆經常照顧我。”
就倆名額,還是重體力活,用誰都是用,趙小山覺得這個麵子是可以給的。
“大河哥,二黑子,我這用誰都是用,既然倆位丁大哥能和其他人一樣幹,直接來就行。一樣幹活一樣十文,該多少多少。”
曹河一臉不好意思,“山子,作坊裏我和二黑子就占了兩個名額,你都夠照顧了,這會還讓你開口子……”
“這算啥開口子,我花錢請人,隻要好好幹活不偷奸耍滑的,請誰都是請,不能因為是本村的我就必須給麵子,我又不是錢多燒的來請個大爺呢。”
周圍還有不少村民坐在趙家的小院裏和趙父趙母寒暄,聽趙小山這麽說,有的人摸了摸鼻子。
趙小山看著這兩天亂的,心裏也煩的很,直接放出話來:
“俺家不是慈善機構,小孩也來老人也來,這是體力活,我需要的是幹的又快又好,隻要能達到我的要求,誰都行,達不到我的要求,誰都不行!”
這話說的在場好幾個人十分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們都五十來歲,和趙來福年紀相當,體力上一定是趕不上二十多歲的,本來還想著趙家這活招的人多跟著混著幹掙點錢呢。
經曆了丁氏兄弟的事,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又有不少其他村的來趙家問活,趙小山先觀察年齡身體狀況,再仔細甄別擔保人,覺得可行了才放話留下。
經過了整整五天的折騰,趙家終於定下來五十人的人選,除了六個是外村的,其餘都是古仙村本村的村民。
趙小山和眾人約定好工具材料一到位立馬開工。
這期間,趙小山一邊聯係李球讓他幫著買青磚等材料,一邊忙著和程理一起規劃粉條作坊的布局,稿紙畫了一版又一版,最終確立了一個方案:
山包推平!和他們家的後院相連接!在他家後院的位置起三棟大瓦房,這是自家住的。相隔二百米在山包正中間的位置,再起三座土坯房,當做米粉作坊的廠房,在山包的另一頭靠下麵的位置另外起三座土坯房,當做肥皂作坊的廠房。
到時候三棟建築都蓋完,用籬笆包上大圈,廠房周圍再用石頭圍成小圈。
整個工程規劃完後,程理都驚呆了。
這個工程太大了!
他本以為趙小山將山包買下就在山腳那蓋兩個茅草房就夠了,誰知道他竟然要連著蓋三排房子!這要花多少錢啊。
“其實我這都算保守的了,這隻是作坊的房子,還沒算宿舍呢?!以後兩個作坊同時開工,像你和我大勇哥這樣從外地來幹活的,怎麽也要整個員工宿舍的,這也是個大事,我想想蓋在哪。”
說著,趙小山再次低下頭看了看桌上的圖紙。
整個山包不高,但麵積挺大,一共有十畝多點,這麽大的麵積趙小山都覺得小了,完全不夠他施展的。
除了山包的前後和中間蓋房子外,山包左麵他打算挖一條溝渠,和村裏的小河匯流,正好那有塊地勢比較窪,他還可以趁機再挖深一些,做成一個魚池,養點魚種點蝦,夏天來點白蓮花,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就當時工廠建設了。
這麽一規劃也隻剩下山包的右側了,可那個方向是通往五花山的路,不能蓋建築,頂多推平了劈出來一塊地方當做“停車場”。
到時候家裏的牲口一定會越來越多,不能一直和人住在一起,那個方向就可以劃為養殖場。
如果可以,他還想大規模養豬,這樣也能解決肥皂作坊原料的問題,就地取材了。
這麽一規劃要想蓋員工宿舍,也隻能另劈地方了。
員工宿舍這東西他以前還沒想,現在真是當務之急!
過完年程理就將一家老小都帶過來了,暫時就住在作坊裏。
人家媳婦兒一來,劉大勇就不能再在這住了,趙老娘為了讓侄子有個安身之所,自己搬到了趙嬌娘那屋,讓侄子和趙老爹一個屋。
為此趙老爹十分不滿意,嘴裏嘟嘟囔囔好幾天,甚至暗示小兒子能不能找個機會把劉大勇攆走!
趙小山哪有那功夫搭理老爹的小情緒,還有一件事讓他也愁呢。
作坊裏每日裏人來人往的,還都是大老爺們,弄的程理的妻子魏氏很不方便,一到上工的日子就拉著兒子來趙家躲著。
雖說這沒啥,可好好的家總有外人在,怎麽也是不方便,趙老娘愁的直埋怨趙小山,幹啥非得找那麽遠地方的賬房。
現在家裏千頭萬緒的,趙小山感覺哪哪都是事,每日裏隻睡三個時辰的覺,其他時間不是東跑就是西顛,忙的腳打後腦勺。
這麽忙活,家裏除了趙嬌娘和趙老爺子能幫著參謀參謀,其他人隻能幹看著。
正月二十八,李球帶著白常文登門了。
趙小山看著對麵老爹老娘射過來的殺人眼光,羞愧的低下了頭。
“娘,我哪知道這幫人能這麽瘋狂啊,你說到底是誰傳出去的風聲啊,咋連別的村的人都聽到信了。”
是的,第一天第二天都是本村來問,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好多外村人也來問招不招工了。
有一對姓丁的兄弟就是從外村來的,這倆人來時穿的十分單薄,連身棉襖都沒有,不知道走了多久的路過來,凍的哆哆嗦嗦的。
也不知道從哪聽說了他們家招工,進村好一頓打聽。
趙家就這麽點活,自己村的人都不知道夠不夠幹呢,咋可能讓外人來摻和。
有那壞心的就故意指錯路,或者直接說沒有招工這事。
要不是二黑子從旁邊路過看到了,這兩兄弟指定白跑一趟了。
平山頭的活就是普通體力活,涉及不到啥機密,屬於誰幹都可以的。
要是往常趙小山看倆人可憐指不定就直接答應了,可他經曆過楊家的事後算是留下後遺症了,對自己的眼光持懷疑態度,再也不敢以貌取人。
不因為對方長得人模狗樣兒的輕易信任,也不敢因為對方可憐就施舍憐憫。
就在趙小山要將這兄弟二人攆出去時,村裏一個婦人走過來解了圍。
這婦人不是別人,正是二黑子的親大嫂丁氏!
她挺著個大肚子,看樣子六七個月的樣子了,還是瘦瘦的,臉上的笑看起來有點難看。
二黑子在旁邊傻了眼,愣了愣道:“嫂子,你咋過來了?”
丁氏低著頭小聲道:“山子,這倆人都是我堂哥。”想了想又接著道,“他倆人都可好了,可能幹了,幹活從來不藏私的,真的不是壞人。”
趙小山還記得二黑子說過他嫂子的事,知道她以前在娘家時因為沒娘被欺負的很慘,隻是沒想到現在有活計了她還惦記著兩堂哥。
“趙小兄弟,俺家雖然離的遠,但絕對不會來晚的,俺們中午都帶幹糧,也不迴家吃飯,你用俺們吧,別人十文錢,俺兄弟八文錢就行。”
幾人正說著,二黑子大哥曹河跑了過來,看到丁氏,又看了看一旁的那對兄弟,皺了皺眉頭,想說兩句張了張嘴到底沒說啥,一看他這表情就知道這事丁氏沒和他商量。
這時丁氏都快哭了,“大河,不是我胳膊肘往外拐,我小時候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全家上下誰都不管我,就我大哥二哥給我饃,就他倆經常照顧我。”
就倆名額,還是重體力活,用誰都是用,趙小山覺得這個麵子是可以給的。
“大河哥,二黑子,我這用誰都是用,既然倆位丁大哥能和其他人一樣幹,直接來就行。一樣幹活一樣十文,該多少多少。”
曹河一臉不好意思,“山子,作坊裏我和二黑子就占了兩個名額,你都夠照顧了,這會還讓你開口子……”
“這算啥開口子,我花錢請人,隻要好好幹活不偷奸耍滑的,請誰都是請,不能因為是本村的我就必須給麵子,我又不是錢多燒的來請個大爺呢。”
周圍還有不少村民坐在趙家的小院裏和趙父趙母寒暄,聽趙小山這麽說,有的人摸了摸鼻子。
趙小山看著這兩天亂的,心裏也煩的很,直接放出話來:
“俺家不是慈善機構,小孩也來老人也來,這是體力活,我需要的是幹的又快又好,隻要能達到我的要求,誰都行,達不到我的要求,誰都不行!”
這話說的在場好幾個人十分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們都五十來歲,和趙來福年紀相當,體力上一定是趕不上二十多歲的,本來還想著趙家這活招的人多跟著混著幹掙點錢呢。
經曆了丁氏兄弟的事,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又有不少其他村的來趙家問活,趙小山先觀察年齡身體狀況,再仔細甄別擔保人,覺得可行了才放話留下。
經過了整整五天的折騰,趙家終於定下來五十人的人選,除了六個是外村的,其餘都是古仙村本村的村民。
趙小山和眾人約定好工具材料一到位立馬開工。
這期間,趙小山一邊聯係李球讓他幫著買青磚等材料,一邊忙著和程理一起規劃粉條作坊的布局,稿紙畫了一版又一版,最終確立了一個方案:
山包推平!和他們家的後院相連接!在他家後院的位置起三棟大瓦房,這是自家住的。相隔二百米在山包正中間的位置,再起三座土坯房,當做米粉作坊的廠房,在山包的另一頭靠下麵的位置另外起三座土坯房,當做肥皂作坊的廠房。
到時候三棟建築都蓋完,用籬笆包上大圈,廠房周圍再用石頭圍成小圈。
整個工程規劃完後,程理都驚呆了。
這個工程太大了!
他本以為趙小山將山包買下就在山腳那蓋兩個茅草房就夠了,誰知道他竟然要連著蓋三排房子!這要花多少錢啊。
“其實我這都算保守的了,這隻是作坊的房子,還沒算宿舍呢?!以後兩個作坊同時開工,像你和我大勇哥這樣從外地來幹活的,怎麽也要整個員工宿舍的,這也是個大事,我想想蓋在哪。”
說著,趙小山再次低下頭看了看桌上的圖紙。
整個山包不高,但麵積挺大,一共有十畝多點,這麽大的麵積趙小山都覺得小了,完全不夠他施展的。
除了山包的前後和中間蓋房子外,山包左麵他打算挖一條溝渠,和村裏的小河匯流,正好那有塊地勢比較窪,他還可以趁機再挖深一些,做成一個魚池,養點魚種點蝦,夏天來點白蓮花,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就當時工廠建設了。
這麽一規劃也隻剩下山包的右側了,可那個方向是通往五花山的路,不能蓋建築,頂多推平了劈出來一塊地方當做“停車場”。
到時候家裏的牲口一定會越來越多,不能一直和人住在一起,那個方向就可以劃為養殖場。
如果可以,他還想大規模養豬,這樣也能解決肥皂作坊原料的問題,就地取材了。
這麽一規劃要想蓋員工宿舍,也隻能另劈地方了。
員工宿舍這東西他以前還沒想,現在真是當務之急!
過完年程理就將一家老小都帶過來了,暫時就住在作坊裏。
人家媳婦兒一來,劉大勇就不能再在這住了,趙老娘為了讓侄子有個安身之所,自己搬到了趙嬌娘那屋,讓侄子和趙老爹一個屋。
為此趙老爹十分不滿意,嘴裏嘟嘟囔囔好幾天,甚至暗示小兒子能不能找個機會把劉大勇攆走!
趙小山哪有那功夫搭理老爹的小情緒,還有一件事讓他也愁呢。
作坊裏每日裏人來人往的,還都是大老爺們,弄的程理的妻子魏氏很不方便,一到上工的日子就拉著兒子來趙家躲著。
雖說這沒啥,可好好的家總有外人在,怎麽也是不方便,趙老娘愁的直埋怨趙小山,幹啥非得找那麽遠地方的賬房。
現在家裏千頭萬緒的,趙小山感覺哪哪都是事,每日裏隻睡三個時辰的覺,其他時間不是東跑就是西顛,忙的腳打後腦勺。
這麽忙活,家裏除了趙嬌娘和趙老爺子能幫著參謀參謀,其他人隻能幹看著。
正月二十八,李球帶著白常文登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