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山的話讓趙嬌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她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她雖為女娃, 但爹娘並沒有如別人家那般重男輕女對她多為苛刻,反是疼著護著和哥哥弟弟一般無二。


    不幸的是她的身型肖母,與世人眼中溫婉柔弱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


    所有人都知道她喜歡伯玉哥,可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為什麽喜歡他。


    她喜歡的從來不是他俊俏的形象,也不是他傲人的學識,她隻喜歡他的手、他的背。


    當同齡的小孩嘲笑她長的像頭熊,甚至朝她身上扔小石頭時,是那雙骨骼分明的手將她拉在身後,義正言辭的警告那些孩子:


    “住手!”


    他瘦弱的肩膀根本擋不住她,可她覺得那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靠山,她隻覺得安心。


    那種安全感和依賴感是父母也無法給予的。


    從那時開始,伯玉哥就在她心裏紮了根。


    她分不清自己對伯玉哥到底是真心的喜歡還是出於感激,她隻知道自己真的很想嫁給他。


    可她也明白,這是不可能的!


    她內心藏著美好的迴憶,懷揣著淡淡的期待,但也屈服於殘酷的現實。


    她生在古仙村,每日所見都是田園大山,每日所思不過一日三餐,每日所聞不外家長裏短,每日所想不過那抹淡青色的身影。


    慢慢的她大了,娘說要張羅起來,相看人家好嫁人,她從不拒絕。


    她像個牽線木偶,被拉到不同的相親局裏,任人家掂量價值幾何。


    不能嫁給伯玉哥,她嫁給誰不是一樣呢?


    人生都是一樣的,嫁人、生娃、養娃,慢慢老去。


    女人麽,都是這麽過的一輩子。


    她不懂啥大道理,可她信命啊,這就是女人的命!


    可現在弟弟說什麽?讀書認字不是為了男人,而是為了自己。


    不為別人而活,要為自己而活?


    女人,哪來的自己?不都是圍著男人孩子灶台轉一輩子麽?不嫁人生娃她能為自己活啥?


    自己,又是什麽?


    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書裏會告訴自己麽?


    幫助弟弟打理作坊麽?


    打理好了作坊可以掙很多錢,山子就能娶到好老婆了,鐵牛也有錢去鎮裏讀書了,這就是目標麽?這就是為自己而活?


    趙嬌娘迷茫了……


    接下來的幾天,趙小山依然一如既往的忙碌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肥皂的生產慢慢步入正軌,雇員們也終於理解了什麽叫流水線作業,那些低級簡單的錯誤已經很少有人再犯了。


    大家上手後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原本一天能消耗二十斤胰子肥肉的,現在一天平均四五十斤,數量還在穩步提升。


    產量逐步攀升的同時,雇員們的差異也慢慢暴露出來了。


    二黑子趙大壯是他最最親近的人,幹活自然沒的說,從不藏私。但也因為此,其他人往往看他們倆人行事。


    他倆幹的賣力自己就做的賣力,他倆喝水撒尿,也必有人馬上跟上。


    如此被關注,弄得二黑子和趙大壯心裏負擔很重,身上五分的力氣恨不得使出來六分,一點不敢鬆懈。


    趙大壯迴家常常感慨,這活幹的比去服徭役都累,服徭役時還能想盡辦法偷個懶,在作坊幹活總感覺後背有眼睛盯著,真是一刻不得閑。


    此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成年男人,湊在一起也能演一出甄嬛傳。


    有兩個比較邊緣的已經起了小心思,開始拉幫結夥起來。


    劉小胖,劉瘸子的兒子,當初是看在他爹作為村裏唯一的赤腳郎中,對趙家很是照顧的份上,趙小山才選了他。


    可這小子名字不白叫,胖乎乎身上肉不少,卻都是懶肉,平日幹活總是不緊不慢的一點緊迫感沒有。


    身上的力氣總是藏一手,找到機會就想坐下來歇一會,拈輕怕重的不成個樣子。


    李伯勤,李安親侄子,李伯玉的堂哥。


    以前和這人沒啥深度接觸,遠看著還覺得挺不錯的,可這些天接觸下來才發現這人幹活是幹活,眼睛卻總亂瞄,經常背對別人說小話挑撥是非。


    有一次他和他堂弟李伯安躲在角落裏吐槽,說趙大郎笨手笨腳,連自己一個腳指頭都趕不上,要不是靠著老爹是趙來慶、趙小山的堂哥這重身份,虧的他能進作坊雲雲。


    趙小山也真是的,讓這麽笨的人還讓他幹十文錢一天的活計,果然是年少不知事,被家裏人拿捏了雲雲。


    要是淳縣侯知道他如此作為,還能如此信任他?


    兩人光顧著嘮嗑,卻忘了隔牆有耳。當時二黑子就在後麵的茅坑裏如廁,聽的一清二楚的。


    趙小山辛辛苦苦辦作坊讓他們掙錢,竟幫出來這麽兩個狼心狗肺的玩意兒。


    二黑子越想越氣推門出去與其理論,李伯秦見說人壞話被偷聽,惱羞成怒之下又說起二黑子的不是了。


    說他扯虎皮拉大旗狗仗人勢,仗著是趙小山的玩伴在他麵前做威做勢,無端誣陷好人,自己好好的和弟弟聊天他憑空指責他雲雲。


    二黑子聽他越說越不著調,一時激怒之下和他扭打在了一起。


    等趙小山趕到時倆人已經被拉開了,二黑子頭發散開了,臉上青一塊紅一塊的,身上的衣服灰突突的不成樣子。


    李伯秦更慘,嘴角都裂開了,鼻血流了一地。


    很顯然,在場的眾人不傻,拉架的時候該偏向誰心裏都有數。


    李家確實是村裏的大族,可他們端的是趙小山的飯碗,而二黑子很可能會成為作坊裏第一任小管事。


    沒看平日裏趙小山對二黑子提點很多麽?就連認字都拉著他一起。


    李伯秦傻啊,和二黑子對著幹?沒看羅家都要羅芳嫁給他了?


    趙小山聽到來龍去脈時氣的太陽穴一突一突的疼。他是真不懂了,是他平日裏太麵善了?竟讓他們有這閑工夫議論是非。


    事實明擺著,李伯秦麵對趙小山卻矢口否認自己說過的話,當初在場的除了二黑子就是李伯安。


    而李伯安自然是向著自家兄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怎麽迴事竟說不清了。


    趙小山知道二黑子不會說謊,八成是這個李伯秦搞事情,但苦於沒有證據又不能奈他何,隻能各罰三十大板:


    兩人在作坊裏不安心做活,竟公然挑釁打架,影響及其惡劣,扣除三天工錢,記一次過,如若再犯,直接開除處理。


    當天晚上,李安就拿著一條鹹魚過來找趙來福趙來慶喝酒了,趙小山作為現在古仙村的大人物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趙小山本不想參加,奈何實在沒拗過,也值得怏怏的跟著了。


    席上李安和趙老爹好一頓迴憶上次一起去縣城求人救趙小山出獄的情節,弄的趙來福感慨連連,直言要沒有李伯玉出力,趙小山指不定在大牢裏如何受罪雲雲。


    迴憶完過去,李安又將李伯秦叫來,當著他們的麵對其好一頓敲打,就連李伯秦他爹都親自給趙小山倒酒賠不是,說自家孩子不懂事,山子別在意雲雲,弄得趙小山不上不下尷尬至極。


    從李家出來後,趙來福還拉著他的手絮絮叨叨當初李安和李伯玉父子多麽上心多麽出力,要不是有他們跟著張羅,自己連縣衙大門在哪都找不到。


    並告誡趙小山,做人要知道感恩,不能發達了就忘了以前人家對你的好,不能當白眼狼,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人情社會,果然要壓死人!


    為此趙小山鬱悶至極!


    他確實一直記得李家的恩情,可他們也不能總拿著雞毛當令箭吧?


    淳縣侯那套文房四寶,剩下那三樣東西可都給了李伯玉,他自己都說那些東西價值不菲,可自己連眼睛都沒眨一下,那不算報答?


    和冤有頭債有主一個道理,他要感激也該感激正主吧,這次辦作坊給李家兩個名額也算夠意思了。


    真是得隴望蜀得寸進尺,說到底還是看自己年紀小!


    看來他有必要找個機會給自己立立威了!


    也無怪乎李家這次如此低三下四,要知道,作坊雖然一次工錢都沒發,卻也讓村裏所有人眼紅心熱了。


    趙小山早就放出話,現在是肥皂作坊開工,等過了年自家的米粉作坊也要開工,到時候還要招人。


    趙老娘和趙老爹這些天每日裏忙的不行,不是接待這個就是接待那個,好話接了一籮筐,被捧的每日裏飄飄然。


    就連之前一直交惡的羅家女眷都帶著兩顆蘿卜一臉恬笑的來了,看到多年宿敵對著自己點頭哈腰的奉承,趙老娘多年鬱氣一掃而空,怎一個神清氣爽了得。


    心情好了,精神頭上來了,連飯量都增加了。


    最近家裏糧食消耗的非常快,一方麵得以於家裏經濟條件有所改善,夥食質量上去了,有油有湯的下飯。另一方麵也因為大家心情好了,胃口大開。


    尤其是小劉氏,趙小山剛吃完一碗雜糧飯,她三碗都吃完了。


    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見小叔子一臉驚愕的看自己,小劉氏還不好意思的擦擦嘴角,眼神躲閃了一下到底將碗放下了。


    那表情一看就知道根本沒吃飽,肚子還空著一半呢。


    “大嫂,你再來點吧,飯還剩不少呢。”


    小劉氏紅著臉搖了搖頭,“我吃飽了,你們接著吃吧。”


    趙大壯平時神經大條,但對老婆是真的好,他一眼便看出了媳婦兒的窘迫,拿起她的飯碗又給盛了高高一碗飯,還倒進去半碗油渣拌了拌。


    一頓飯下來,小劉氏一共吃了五碗飯若幹菜,飯後又烤了一捧栗子做零嘴,甚至在灶房刷碗時又偷吃了一碗的油渣。


    這飯量,不正常啊……


    趙小山心中閃過一百個猜測,決定還是按下不提。


    自己畢竟是小叔子,說出去還以為自己沒事就偷看觀察嫂子呢,好說不好聽。


    學堂這裏,幾人繼續每日按時來讀書。


    趙小山因有前世的底子做基礎,衝破桎梏熬過了最艱難的開頭後很快便掌握了規律,不僅能融會貫通,還可舉一反三,學習進度可謂是一日千裏,將其他一幹人遠遠甩在了後麵。


    這樣的學習速度,惹得程理驚歎連連,感歎趙小山乃上上等的可造之才。


    這不是程理第一次給別人當先生了,卻是第一次碰到如此驚豔的人才。


    程理想著自己當年也曾誌存高遠想要考取功名,奈何家中貧寒,自己又天賦有限,讀了幾年便沒再繼續,一直遺憾至今。


    他一直以來都知道趙小山乃天資聰穎之輩,但隻局限於從商和人情往來上,卻不想他在讀書上也有如此天賦。


    若能堅持下去,將來必有所成就。


    未來的進士老爺(或者是狀元)是自己啟蒙的,程理越想越興奮,連做夢都要笑醒了。


    於是乎,趙小山發現程理變了,變的愛追在他屁股後麵督促他讀書,愛在他旁邊嘟囔讓他去鎮裏學堂進學,直言他大好的年紀便從事末業實乃暴殄天物,真真對不起上天的饋贈雲雲。


    哪怕被拒絕了n多次也樂此不疲,像是找到了人生新目標似的。


    趙小山煩不勝煩,種地不可能的,讀書更不可能!


    他要真是讀書的料也至於在現代混的那般慘!


    自己所表現出來的聰慧不外乎前世知識的積累,和天賦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了轉移程理的注意力,趙小山找到趙來慶,將趙家所有適齡的小孩集合起來,一起打包送給了閑出屁的程理。


    理由十分充分:“程大哥,作坊每日的賬你下午算也來得及,上午的時間你就收點孩子認認字?你放心,不白用,一個月再多加二百文錢!”


    又加錢?這二百文加完自己一個月就有近一兩了?


    自己不過是念過幾年書的賬房,如此委以重任,如此知遇之恩,何德何能!


    “山子,這二百文你不用加,還是原來那些便好,你給的工錢已經夠多了。你放心,我會用心教孩子們的!”


    於是乎,趙氏族學在這般陰差陽錯之下開展起來了。


    地址暫時選在了族長趙來慶家,等明年祠堂正式蓋完再挪過去。


    族學開辦第一天,哀嚎聲一片,抽氣聲也一片。


    好好的快樂冬日時光結束了, 孩子們一個個坐在板凳上,屁股上長了釘子,難受啊。


    趙家的孩子們都要認字了,古仙村其他人家快瘋了。


    村裏不是沒有人想把孩子送出去念書的,但一來所需費用太大他們承擔不起,二來鎮裏的學堂離家太遠,孩子太小折騰不起,等大了能自己來迴走了性子也散漫慣了,學堂也不愛收這樣的孩子。


    現在村裏就有個現成的夫子,趙家的孩子都能讀書,他們幾家怎可落於人後!


    想到此,其他幾家族長再也坐不住了,背著趙來慶湊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第二天,李安代表古仙村其他幾家找到趙小山,一陣寒暄後轉入正題:


    “山子,程先生一頭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既然他已經招收孩子讀書識字了,其他家的孩子能不能也過去跟著聽聽?


    你放心,來慶家地方不夠可以去李家祠堂,程先生的束修該多少多少,我們也能給!”


    趙小山:……


    這可真是有心種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他真的沒想讓程理如此操勞的,隻是想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咋就要辦上村學了?


    當程理聽到趙小山的轉述後,整個人都呆住了。


    “李大爺說一個月二百文錢的束修,他們幾家平均出,不求讓孩子們之乎者也的考科舉,多認點字,別當睜眼瞎就行。”


    程理卻搖頭拒絕道:“不行!山子,我不是秀才,連童生都沒考上,教你們幾個認認字行,讓我辦學堂?萬萬不能!那不是誤人子弟麽!”


    “為啥不行?我說了,你就教會他們認認字就行,要是學會算數更好,你完全可以勝任的。”趙小山拍拍程理的肩膀以示安慰。


    他實在沒空做程理的思想工作,因為李球來了。


    作坊開辦個半個月,肥皂已經做出來二百多斤,就等著老板來取貨驗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