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之人就是俞大猷,雖然年過五十,卻是身強體壯,氣血旺盛,和二三十歲的青壯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沙灘不遠處,汪修齊和徐渭騎馬並行,並未打擾黑刃的日常操練。


    看著士卒扛著百斤重的木頭,在沙灘上進行五公裏奔襲,汪修齊有些咂舌,就算是後世的特種兵負重越野,怕也沒有這種強度吧。


    “文長,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兵士不會練壞吧?”汪修齊有些擔憂。


    徐渭含笑搖頭:


    “若是在大明,自然不敢如此操練。


    如今不同,一來糧草充裕,肉食管夠。


    二來,東壁為黑刃配製了不少舒筋活血的良藥,還派遣了幾個隨軍大夫跟著,也就不妨事了。”


    對練兵,汪修齊雖然不精,但是上輩子軍事雜事看多了,還是了解不少的。


    如果營養和醫療條件跟不上,高強度的訓練和自殺無異。


    “對於黑刃的戰力,文長怎麽看?”


    “這些本就是從鎮海軍中挑選出的精兵,加上三個月的集訓和前些時日與忍者眾的實戰,徐某以為,戰力方麵已經毫無問題。


    至於倭語和謀略的教導,數日前,已經開始,再過兩月,就可以丟出去實戰了。”說到這裏,徐渭又感歎道:


    “殿下之英明,讓文長不得不欽佩。”


    汪修齊愣了一下:“此話何解?”


    徐渭哈哈一笑,捋須說道:


    “殿下用元敬訓練鎮海軍普通士卒,讓誌輔訓練精英士卒,真是恰到好處。


    元敬的訓練之法,講的是紀律、心理素質和作戰配合,適合規模化練兵。


    而誌輔的練兵之法,強調的是個人素養和單兵作戰之能,雖亦有陣,更多卻是訓練技藝與膽識。”


    戚龍俞虎,一個是軍神,一個是武神,這本就是我對他們的定位……汪修齊心裏得意,卻是淡淡一笑:


    “不提這個。


    過些時日,本世子打算把黑刃派往平戶城去平亂。


    鬆浦家撤走後,不少的山匪、野武士在城裏燒殺搶奪,為禍百姓,正好給黑刃練手。”


    兩人在一片樹林駐足下了馬,徐渭接著之前的話題問道:


    “殿下,我等還有一千多忍者俘虜,黑刃磨礪並不缺對手,您想派黑刃前去,是不忍倭國的百姓遭罪吧?”


    望著眼前的碧海藍天,汪修齊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在我看來,這倭國就像一個腐朽不堪的動物園。


    幕府、守護、大名、家臣都像是開啟了靈智的兇獸,對外他們暴虐殘忍,不講道義,對內卻是強化佛教思想和武士道精神,要求屬下忠誠,最後換來的卻是無休無止的下克上。


    至於倭國的百姓就是一群土狗,聰明些的變成了狼,擠入武士階層加入角逐,愚笨一些的就是那些兇獸的血食,可以被隨意的踐踏和收割。


    這就是倭國變成了一個崇尚武力修羅場的原因,也是倭國源源不斷誕生悍不畏死倭寇的根源,因為在這個世界,老實勤懇的人活不下去,不殺人,就會被殺。


    本世子之所以讓黑刃去平息叛亂,並不是對倭國的百姓有什麽憐憫,我隻是要破壞這惡性循環的鏈條,告訴倭國的百姓,勤勞本分的人,不拿刀,也能活下去。”


    徐渭品味著汪修齊的話,沉默良久,拍掌讚道:


    “殿下這類比真是恰如其分,那齋藤道三之前不過是個賣油的,而木下藤吉郎隻是個賣針的,最後不是成了大名,就是成了大名的武士,可不就是土狗變狼嗎。


    不過,徐某有些好奇,其他倭奴都是禽獸,那這倭國的天皇又是什麽?”


    看著徐渭一臉求教的表情,汪修齊哈哈一笑:


    “這天皇就是一個老態龍鍾的動物管理員,底層動物都敬重他,可開啟靈智的兇獸卻打著他的招牌四處攻伐,搶奪地盤。


    所以本世子要做的事情,就是殺光那些拿刀的兇獸,再給這個風燭殘年的管理員打一針興奮劑,讓他去安撫那些倭國的普通百姓,從良從善。”


    “明白了,”徐渭眼睛一亮,表情振奮:


    “原來殿下欲控製倭國天皇,並不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為了清洗倭國中下層百姓骨子裏的獸性和暴虐。”


    “算是吧,”汪修齊歎了口氣,無奈道:


    “倭奴太能生了,六十多藩國有七八百萬人口,本世子殺不過來,也不願殺那麽多人。”


    兩人正聊著,穿著短褂的俞大猷,渾身濕漉漉地快步走來,“殿下,文長,找我何事?”


    看著肌肉線條流暢、飽滿,內蘊力量,散發著強壯男人魅力的俞大猷,汪修齊咽了咽唾沫,狐疑地問道:


    “誌輔,你真的年過五旬了?”


    身材昂藏的俞大猷把散亂地頭發往身後一甩,風騷無限道:


    “本將今年五十有四,可這體型,這氣質,不輸年輕兒郎吧?”


    這男人要騷起來,真的和年齡無關……汪修齊心裏吐槽,卻是收斂了情緒,激將道:


    “是否寶刀未老,單看體型、氣質可不夠,還要看真本事。


    一月後,倭國的劍聖塚原卜傳極有可能會來鬆浦津,你可有信心一戰?”


    “來得好,省得俞某親自走一遭。”俞大猷挺胸昂頭,不以為意。


    俞大猷這輩子挑戰武林名門太多,雖然其中也有高手,但更多的卻是欺世盜名之輩,加上前些時日,一舉殲滅那麽多的倭國上忍,讓他有些飄然起來。


    “誌輔,不可輕敵。”徐渭提醒一句,從懷中取出本小冊子遞了過去:


    “這是關於塚原卜傳的資料,你有空多看看,做到知己知彼。”


    見兩人表情凝重,俞大猷收起了輕視之心,他雙手接過冊子,翻看片刻,拱手抱拳道:


    “末將請求殿下賜予十個上忍俘虜,用於磨練劍道。”


    “準了,”汪修齊毫不猶豫地點頭,進而強調道:


    “此戰,倭國的天皇、幕府將軍都會在場,如果戰而勝之,無論是打擊倭國的武士道精神,還是揚我大宋國威,都至關重要,所以,還請誌輔慎重對待。”


    徐渭隨之附和:


    “是及,如今倭國有兩大劍聖,一人就是這塚原卜傳,而另一人是他的徒弟上泉信綱。


    塚原卜傳是同時被稱為倭國神道流和新當流的開山祖師,一生出戰三十七次,斬名將二十餘位,殺死對手二百二十名,未嚐一敗。


    匪夷所思的是,經曆如此多的戰事和比鬥,他卻從未受過刀劍之傷,是個了不起的狠角色。


    所以,接下來的一月,黑刃操練之事暫且放下,讓雲卿(鄧子龍)代管,你閉關潛修,爭取把狀態調整至最佳,全力應戰。”


    “諾!”俞大猷沉聲應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