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汪修齊的目光中帶著鼓勵,梁迅咬了咬牙,說了出來:


    “請恩師建立工舉,讓優秀的匠人也可以登科入仕,光耀門楣。”


    公舉?小公舉……汪修齊一頭霧水,直到聽了梁迅的詳細解釋,他才明白。


    在明朝有文舉,有武舉,通過選拔的人才都可以入朝為官,成為人人仰慕的對象。


    而工匠是普通民戶中最卑賤的存在,其社會地位還要在農戶、軍戶和商戶之下。


    更為可悲的是,大明工匠都是義務勞動,沒有固定的報酬,隻有在上工期間可以領取一定的月糧和直米。


    這就導致,匠人成了漢族百姓眼裏窮鬼和卑賤的代名詞,不僅被人瞧不起,而且很難娶到老婆。


    雖然這裏是五島而不是大明,但在民眾心中形成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這讓梁迅招人不容易,留人更難。


    工匠是一類需要經驗沉澱的工種,不靠長時間的實踐和摸索,是很難成長起來的。


    幾天前,有十幾個賺了點銀子的學徒都遞交了辭呈,原因是家裏催著結婚,如果長期在這裏幹下去,雖然能賺到些銀子,可卻娶不到老婆。


    如今五島工作機會很多,無論是去海魚處理工坊、還是去罐頭工坊都可以賺到不少於這裏的銀子,最關鍵的是,那裏女工多啊,說不定關係熟了,就可以帶個媳婦迴家。


    針對這種情況梁迅很無力,他沒法斥責別人,因為自己也是過來人,當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娶了一個工匠的女兒,也就是現在的秦氏。


    聽到這些,汪修齊突然笑了起來,他想到另一個問題,工匠其實是早期的工人和技師,是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也是科學理論的實踐者和締造者。


    如果大明如此不珍惜工匠,那是不是可以搞個勞務輸出公司,把大量的工匠像流民一樣遷徙出來?


    見梁迅眼神中帶著失落,汪修齊收斂了笑容,解釋道:


    “別誤會,為師在想,既然大明如此不善待工匠,那逃亡的工匠豈不是很多?”


    “多啊,太多了。”梁迅見汪修齊沒有看不起工匠的意思,連忙點頭,順著話題說道:


    “在大明逃亡最多的就是沒有土地的軍戶和匠戶,他們活不下去,又不能改變職業,隻能逃亡。”


    “好,為師答應了。”汪修齊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他建議道:


    “不過這個選拔考試不能叫工舉,而要叫職業資格考試,所有通過選拔的人才,世子府都會頒發資曆章、資格證書和對應的製服。


    另外,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勞動節,各個行業選拔出來的優秀勞動者,本世子會親自頒發五一勞動獎章和特賜衣袍。”


    “謝恩師,謝恩師……”梁迅以手掩麵,在床榻上抱頭痛哭。


    世世代代的賤戶,終於可以抬起頭來了,再也不用被人瞧不起,再也不用為延續香火而發愁。


    “不過我說的這些不是當官,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功名的一種。”想了想,汪修齊還是補充道:


    “至於入朝為官,那至少可以達到你的水平,才可以成為一部的考試主官,出題評定他人的水平。”


    “有功名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徒兒替天下的匠戶拜謝恩師。”說著,重重地把頭磕在床榻上,發出咚咚聲。


    汪修齊擺了擺手:


    “好了,你快點把病養好,資格考試的具體章程還要你來出。


    另外,關於動力的問題,為師已經有了想法,過幾日,叫上純陽子他們一道商議。”


    ……


    接下來的兩天,汪修齊又走訪了神丹室、造船廠、各大作坊、農戶、商戶等地方,了解現狀的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共性問題和需求。


    馬車裏,黨駿給汪修齊倒了杯茶,小心翼翼地端起:“殿下,喝杯茶解解乏。”


    朝鮮一戰後,他就被汪修齊記住了,此人不僅好學,而且口才很好,在危難時期又能挺身而出,是個經受過考驗的好苗子。


    昨天,俞大猷報上來的請功名單裏就有黨駿的名字,而且獲得是次功,理應官升一級,成為隊將,可汪修齊卻是把他調到了身邊做文書,今天帶出來一起調研。


    汪修齊從一摞的的調研報告裏挪開目光,接過茶水喝了一口:


    “不錯,記錄的還行,雖然有錯別字,但意思總算寫明白了。”


    黨駿撓了撓頭,心喜的同時又有些不好意思:


    “小人家裏窮,學的字都是一個個問來的,幾月前徐先生講解《三字經》和《千字文》時,我才發現不少字認錯了,後來去了朝鮮國,落下了課程,所以……”


    “沒關係,”汪修齊送還茶杯,溫和鼓勵道:


    “起點並不代表什麽,隻要你好學並持之以恆,遲早會成為棟梁之材。”


    說完,他又從一個布包裏掏出了一疊資料看了起來,就翻了兩頁,臉上的笑容就蕩漾開了。


    受到鼓舞的黨駿放鬆了不少,看到汪修齊那開心的模樣,禁不住好奇:


    “殿下,你看的是什麽?”


    “你也看看,是這兩個月納言局收上來的百姓訴求,我稱之為需求。”


    “需求?”黨駿禁不住動容,要知道,在明朝可是皇權不下鄉的,日常百姓的管理都是交給族長、縣裏的豪紳富戶,最多也就到裏長。


    可位高權重的世子爺,居然關心百姓的訴求,他表情複雜地接過冊子,看了片刻,啞然失笑:


    “殿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您也管啊?”


    汪修齊指了指茶杯,在黨駿續了杯茶遞過來後,才笑著說道:


    “把我打了圈的,讀出來聽聽。”


    黨駿嘴角抽了抽,讀了出來:


    “由於夜裏光線不好,什麽也幹不了,可熄了蠟燭,男人睡不著就會找民婦行房事。現在孩子都有三個了,不想生了。希望水泥作坊夜裏也能當值,這樣丈夫就不會老纏著民婦了。


    自從有個好友夜裏如廁掉入茅坑後,我再也不敢晚上去茅廁了,內急就憋著,結果一月裏尿床了三次,不僅被嬤嬤責備,還被同窗笑話,囡囡現在是既自卑又無助,希望兄長幫幫我。


    捕撈迴來後,卸貨太麻煩,每船都有十幾萬斤,從船艙弄上甲板,從甲板吊下碼頭,卸貨的時辰比捕撈還長,小人擔心,到了夏季,魚還沒卸完,就臭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