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伴隨著甲胄的鏗鏘聲,麵如雕刻的徐元亮從閣樓下來,他朝著汪修齊微微躬身抱拳:
“殿下,王爺讓你們上去。”
汪修齊臉上浮現笑容,附身輕語:
“徐將軍,那種不需火繩的燧發槍本世子造出來了,在朝鮮國用過,效果很不錯,到時我讓人給你送一把去,你給點評點評。”
麵無表情的徐元亮頓時眼睛放光,片刻又恢複了嚴肅的模樣,行禮道:
“如此,就謝過殿下了。”
汪修齊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牽著少女,上了閣樓。
閣樓內,身穿青色長袍的汪直坐在案邊,手裏握著書卷,桌案上的香茗散發著淡淡的幽香。
“坐吧,”汪直放下書卷,抬頭看向兩人,臉上笑容溫和。
見父親兩鬢又多了些白霜,汪修齊沒來由的鼻子一酸,他強忍住酸楚的情緒,快步上前,替少女拉開椅子,自己也在父親身邊坐下。
汪直掃視了一眼兒子,又把目光停留在少女身上,審視良久才淡笑著說道:
“看走眼了啊,沒想到當時無意買迴的小丫頭,竟是謝閣老的後人。”
少女強作鎮定,微微躬身歉意道:
“多謝王爺救命之恩。
青青不是刻意隱瞞,隻是一弱女子漂泊在外,透露身份不但幫不了自己,更容易引來強者淩辱,所以……”
“不妨事,如今亂世,女兒家沒點心計,難以自保,這個本王理解。”汪直擺了擺手,不甚在意。沉吟片刻,他突然話鋒一轉,盯著青青嚴肅道:
“你若要嫁給世子為妻,那些大名的公主該如何應對,你可有想法?”
看媳婦糾結的模樣,汪修齊正要開口,卻是被父親沉聲打斷:
“讓青青姑娘說。”
少女咬了咬紅唇,糾結片刻,才柔聲說道:
“若嫁給世子為妻,青青必然善待其他妾室,隻要能為家族開枝散葉,能為世子分憂解難的事情,小女子都不會拒絕。”
納尼?這還沒過門呢,就想著為自己張羅妾室了,這妥協得讓人有些猝不及防啊……汪修齊一臉苦笑,這姑娘估計早就琢磨透老父親的心思了吧。
“好,很好。”汪直臉上浮現笑容,點了點頭,稱讚道:
“如此識得大體,才有資格做我宋國的王妃,也不辱沒你謝氏的門楣。”
汪修齊眼睛一亮:
“父王,你這是同意我和青青的婚事了?”
“青青乃名門之後,雖命運波折,卻依然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加上你們兩情相悅,父親沒有棒打鴛鴦的理由。”汪直微微頷首,呷了口茶,繼續說道:
“不過,有兩件事情,你們需要應承下來才可以談婚論嫁。”
“父親,請說。”
“首先,我汪氏一脈到了修齊這代就一根獨苗,所以,子孫繁茂就是你等的責任,這是頭等大事。
再者,那些藩國公主的事情需要妥善處理,否則會產生無謂的爭端,這對宋國對世子都沒有好處。”汪直言詞平和,可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
汪修齊剛想反駁,少女卻是把手放在他的膝蓋上拍了拍,然後看向汪直,柔聲問道:
“對於那些藩國公主,王爺可有心儀的人選?”
汪直的眼裏閃過一絲讚賞之色,淡笑頷首:
“以本王的看來、鬆浦家、島津家、大友家、尾張織田家和甲斐武田家的都不錯,如果全納為妾室最好,如世子不喜,挑選其中一家到兩家是最起碼的。”
什麽鬼,想讓自己一下子娶五個島國女子,加上青青就是六個,老爹這是把兒子當種馬了嗎……汪修齊心裏腹誹,臉頰抽搐,嘴裏卻是恭順地答道:
“好,先讓兒子見上一見,再做決斷。”
不這麽迴答不行,因為大腿肉已經被青青掐住。
“那就這麽定了,先去見見那些大名公主,挑選一到兩個,擇選良辰吉日,一道完婚。”汪直滿意地點頭,原以為兒子會叛逆,沒想到卻是如此溫順,這讓他很是意外的同時,頗感欣慰。
青青那絕美的臉龐上泛開笑意,小刷子似的睫毛眨了眨,故作矜持地問道:
“王爺,家父恐怕短時間內到不了鬆浦津,這……”
“不妨事,你本就是王府的人,先成婚,等謝老先生來了,再補酒席就成。”汪直聲音溫和,一錘定音。
“是,一切但憑王爺做主。”青青乖巧地點頭,輕描淡寫間就把事情定了下來,一邊柔和麵對汪直,一手強勢掌控汪修齊。
“好了,青青姑娘先去陪陪王妃吧,本王還有些話和世子談。”汪直端起茶盞,吹了吹浮沫。
“是,小女子告退。”說話間,青青緩緩起身,行禮之後退了出去。
想著少女起身前揉平自己大腿上皺褶的動作,秋水般的眸子裏滿是雜糅著警告的溫柔,小透明汪修齊有些頭皮發麻。
等下閣樓的聲音漸遠,汪直才看向兒子,溫和問道:
“齊兒,你不怪為父吧?”
“啊,”此時,汪修齊才緩過神來,連連搖頭:
“不會,怎麽能呢,父親在扶桑建國,舉步維艱,合縱連橫是應有之舉,兒子能夠理解。”
聽到這寬慰的話語,汪直反而陷入了沉默,他側頭看向窗外那飄舞的櫻花,半晌,才歎了口氣說道:
“其實,你原有幾個弟弟,其中兩個早夭,另兩個卻是死於貿易的爭鬥之中。
他們但凡還有一個還活著,父親也不會把這麽多重擔壓在你的身上。”
汪修齊呆愣當場,這些事情原主的記憶裏沒有,他壓根不知道啊。
可能是想起了傷心的往事,這讓汪直劇烈得咳嗽起來,汪修齊趕忙起身,給父親續上了茶水,又忙著給他撫背。
“父親把你留在徽州府,並不是冷血,也不是無情,我隻是想給這一脈留下種子,不希望你卷入到血腥殘酷的商戰裏來。
可天不遂人願,最後你還是被波及到了。
定海戰役後,父親不讓你去報複佛郎機人,不去招惹大明,一來是你羽翼未豐,二來,是父親真的怕了。”汪直緩緩地說著,言語裏帶著滄桑和悲涼。
此時,汪修齊才覺悟過來,原來父親打壓,束縛自己是另有原因,這裏麵不僅僅是敬畏大明,希望有機會可以迴歸故土,更多的還是為了保護自己。
“可父親為何不早些告訴我?”汪修齊撫背的手頓時停住,帶著疑惑。
“殿下,王爺讓你們上去。”
汪修齊臉上浮現笑容,附身輕語:
“徐將軍,那種不需火繩的燧發槍本世子造出來了,在朝鮮國用過,效果很不錯,到時我讓人給你送一把去,你給點評點評。”
麵無表情的徐元亮頓時眼睛放光,片刻又恢複了嚴肅的模樣,行禮道:
“如此,就謝過殿下了。”
汪修齊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牽著少女,上了閣樓。
閣樓內,身穿青色長袍的汪直坐在案邊,手裏握著書卷,桌案上的香茗散發著淡淡的幽香。
“坐吧,”汪直放下書卷,抬頭看向兩人,臉上笑容溫和。
見父親兩鬢又多了些白霜,汪修齊沒來由的鼻子一酸,他強忍住酸楚的情緒,快步上前,替少女拉開椅子,自己也在父親身邊坐下。
汪直掃視了一眼兒子,又把目光停留在少女身上,審視良久才淡笑著說道:
“看走眼了啊,沒想到當時無意買迴的小丫頭,竟是謝閣老的後人。”
少女強作鎮定,微微躬身歉意道:
“多謝王爺救命之恩。
青青不是刻意隱瞞,隻是一弱女子漂泊在外,透露身份不但幫不了自己,更容易引來強者淩辱,所以……”
“不妨事,如今亂世,女兒家沒點心計,難以自保,這個本王理解。”汪直擺了擺手,不甚在意。沉吟片刻,他突然話鋒一轉,盯著青青嚴肅道:
“你若要嫁給世子為妻,那些大名的公主該如何應對,你可有想法?”
看媳婦糾結的模樣,汪修齊正要開口,卻是被父親沉聲打斷:
“讓青青姑娘說。”
少女咬了咬紅唇,糾結片刻,才柔聲說道:
“若嫁給世子為妻,青青必然善待其他妾室,隻要能為家族開枝散葉,能為世子分憂解難的事情,小女子都不會拒絕。”
納尼?這還沒過門呢,就想著為自己張羅妾室了,這妥協得讓人有些猝不及防啊……汪修齊一臉苦笑,這姑娘估計早就琢磨透老父親的心思了吧。
“好,很好。”汪直臉上浮現笑容,點了點頭,稱讚道:
“如此識得大體,才有資格做我宋國的王妃,也不辱沒你謝氏的門楣。”
汪修齊眼睛一亮:
“父王,你這是同意我和青青的婚事了?”
“青青乃名門之後,雖命運波折,卻依然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加上你們兩情相悅,父親沒有棒打鴛鴦的理由。”汪直微微頷首,呷了口茶,繼續說道:
“不過,有兩件事情,你們需要應承下來才可以談婚論嫁。”
“父親,請說。”
“首先,我汪氏一脈到了修齊這代就一根獨苗,所以,子孫繁茂就是你等的責任,這是頭等大事。
再者,那些藩國公主的事情需要妥善處理,否則會產生無謂的爭端,這對宋國對世子都沒有好處。”汪直言詞平和,可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
汪修齊剛想反駁,少女卻是把手放在他的膝蓋上拍了拍,然後看向汪直,柔聲問道:
“對於那些藩國公主,王爺可有心儀的人選?”
汪直的眼裏閃過一絲讚賞之色,淡笑頷首:
“以本王的看來、鬆浦家、島津家、大友家、尾張織田家和甲斐武田家的都不錯,如果全納為妾室最好,如世子不喜,挑選其中一家到兩家是最起碼的。”
什麽鬼,想讓自己一下子娶五個島國女子,加上青青就是六個,老爹這是把兒子當種馬了嗎……汪修齊心裏腹誹,臉頰抽搐,嘴裏卻是恭順地答道:
“好,先讓兒子見上一見,再做決斷。”
不這麽迴答不行,因為大腿肉已經被青青掐住。
“那就這麽定了,先去見見那些大名公主,挑選一到兩個,擇選良辰吉日,一道完婚。”汪直滿意地點頭,原以為兒子會叛逆,沒想到卻是如此溫順,這讓他很是意外的同時,頗感欣慰。
青青那絕美的臉龐上泛開笑意,小刷子似的睫毛眨了眨,故作矜持地問道:
“王爺,家父恐怕短時間內到不了鬆浦津,這……”
“不妨事,你本就是王府的人,先成婚,等謝老先生來了,再補酒席就成。”汪直聲音溫和,一錘定音。
“是,一切但憑王爺做主。”青青乖巧地點頭,輕描淡寫間就把事情定了下來,一邊柔和麵對汪直,一手強勢掌控汪修齊。
“好了,青青姑娘先去陪陪王妃吧,本王還有些話和世子談。”汪直端起茶盞,吹了吹浮沫。
“是,小女子告退。”說話間,青青緩緩起身,行禮之後退了出去。
想著少女起身前揉平自己大腿上皺褶的動作,秋水般的眸子裏滿是雜糅著警告的溫柔,小透明汪修齊有些頭皮發麻。
等下閣樓的聲音漸遠,汪直才看向兒子,溫和問道:
“齊兒,你不怪為父吧?”
“啊,”此時,汪修齊才緩過神來,連連搖頭:
“不會,怎麽能呢,父親在扶桑建國,舉步維艱,合縱連橫是應有之舉,兒子能夠理解。”
聽到這寬慰的話語,汪直反而陷入了沉默,他側頭看向窗外那飄舞的櫻花,半晌,才歎了口氣說道:
“其實,你原有幾個弟弟,其中兩個早夭,另兩個卻是死於貿易的爭鬥之中。
他們但凡還有一個還活著,父親也不會把這麽多重擔壓在你的身上。”
汪修齊呆愣當場,這些事情原主的記憶裏沒有,他壓根不知道啊。
可能是想起了傷心的往事,這讓汪直劇烈得咳嗽起來,汪修齊趕忙起身,給父親續上了茶水,又忙著給他撫背。
“父親把你留在徽州府,並不是冷血,也不是無情,我隻是想給這一脈留下種子,不希望你卷入到血腥殘酷的商戰裏來。
可天不遂人願,最後你還是被波及到了。
定海戰役後,父親不讓你去報複佛郎機人,不去招惹大明,一來是你羽翼未豐,二來,是父親真的怕了。”汪直緩緩地說著,言語裏帶著滄桑和悲涼。
此時,汪修齊才覺悟過來,原來父親打壓,束縛自己是另有原因,這裏麵不僅僅是敬畏大明,希望有機會可以迴歸故土,更多的還是為了保護自己。
“可父親為何不早些告訴我?”汪修齊撫背的手頓時停住,帶著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