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朝廷大員,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徐林有種說不出的暢快,如果李氏王朝滅了,那青石穀是不是……


    “一群蠢貨,”沈惟敬在洞悉了汪修齊的意思後,眼睛一瞪,怒斥道:


    “殿下若是要滅李氏王朝,會阻止俞將軍上報大明?還會陪你們在這裏費盡口舌?


    憑我軍戰力,攻入漢城,殺入景福宮也不是什麽難事,可殿下為何沒這麽做?”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浚慶近乎絕望的眼裏多了些光彩,他倏然起身,來到帳中跪倒:


    “下官兵曹判書李浚慶,謝殿下仁慈,殿下若有所需,但說無妨。”


    李浚慶一脈世代忠良,在他看來,王上懦弱一些不要緊、後宮幹政也沒關係,黨爭不斷也有結束日。


    隻要李氏王朝還在,隻要王上血脈還能延續,這個王朝就不會倒。


    王朝不倒,遲早可以等到明君,這也是他為何要去做朝鮮世子老師的原因。


    向來處事不驚的他,今天卻被嚇到了,王朝覆滅,一切都將成為泡影,他一輩子的努力也將白費。


    可沈惟敬的一番嗬斥,卻又給了希望,隻要李氏王朝不滅,一切好談。


    他顧不得之前和尹元衡的謀劃和約定,匆忙出來拜倒。


    “李大人,無需多禮,坐吧。”汪修齊抬了抬手,語氣溫和了一些:


    “剛才你們的三個條件都已答複,沈特使說的沒錯,本世子並非好戰,南浦一戰隻是迫不得已。


    今日,既然願意坐下來和你們談,自然是帶著誠意的。


    所以,我也想聽聽,你們願意付出什麽。”


    此刻的尹元衡也不藏著掖著了,把朝鮮王庭能給出的條件都亮了出來:


    “殿下,此次使團出使,是誠心過來致歉的。


    為此,王上和王妃節衣縮食,從國庫裏拿出白銀三十萬兩,上等綢緞一萬匹,各種稀世珍寶四箱作為賠禮。


    另外,朝方願向宋國開放所有港口,建立集市,相互貿易。


    還有,本相有一小女,年芳十四,賢良淑德,端莊秀麗,願嫁世子為妃。”


    我去,這是來賠禮的嗎?這是來讓我叫他爹的吧……汪修齊頓時沉下臉來,冷冷道:


    “尹大人,你這是在戲耍本世子嗎?”


    “殿下明鑒啊!去年大雪,舉國受災,並非我等不給,而是國庫隻能拿出這麽多。”尹元衡老淚縱橫,一副淒苦模樣。


    “殿下垂憐,真得拿不出更多了!”


    “是啊,就連王上,袍子破了都舍不得換,都是縫縫補補將就著穿。”


    “……”


    一幹使臣,都哭喪著臉,幫著喊窮。


    汪修齊默不作聲,半晌才歎氣說道:


    “朝宋兩國同屬中華一脈,本世子也不為難你們。


    作為不通報天朝和宋軍不再南下的條件,本世子要朝鮮所有礦產的開采權。當然,本世子不是貪心之人,開采出來的礦產,會給你們留五成。


    至於懸賞令的事情,本世子可以承諾,隻要不再侵犯宋國的利益,期限過後,不再繼續發布。”


    尹元衡老臉一僵,沒想到自己給的利益,對方一個都沒看上,他躊躇半晌,還是不甘心地問道:


    “那這賠款、港口貿易和小女的事情?”


    汪修齊嘴角勾了勾,不屑道:


    “區區三十萬兩銀子,還不夠本世子一個月的開銷。


    另外,本世子已經有南浦港了,至於朝鮮其他的港口,你們還是自己去抵禦倭寇吧,我沒興趣參與。


    至於這聯姻,你們就別想了,這種手段在我這走不通,本世子已經有了心愛的女人,不會再考慮其他。”


    尹元衡歎了口氣,眼裏帶著失落,沒想到自己的謀劃,全被對方看穿了,這宋世子雖然年輕,卻極不簡單。


    不過,好在王朝覆滅之憂解除了,讓出一半的礦產雖然肉疼,但也還能夠接受:


    “好,本官代表朝廷,答應世子的要求。”


    李浚慶似乎還有些不甘心,他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問道:


    “殿下,那平安、鹹鏡兩道,你看如何安排?”


    徐林一聽就急了,目光灼灼地看向汪修齊,眼裏充滿了祈求和擔憂。


    似乎料到了對方會問,汪修齊想都沒想,就開口說道:


    “朝鮮國的領土是朝鮮百姓的,最終,百姓們會選出他們向往的國王和王朝。


    所以,無論是青石穀推翻了李氏王朝,還是李氏王朝詔安了青石穀,本世子都沒有意見。


    但是,青石穀在關鍵時候為本世子出過力,所以,三十年內,我希望平安道由他們來管理。”


    “那鹹鏡道呢?”李浚慶迫不及待地問。


    “鹹鏡道和其他六道一樣,你們各憑本事,誰能站得住腳,就是誰的。”說到這裏,汪修齊笑了笑:


    “都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李氏王朝承平日久,黨爭不斷,是該有點危機感了。”


    聽到這話,一幹朝鮮官員表現各異,有不忿的,有羞愧的,也有歎氣悲苦的,緊鎖眉頭的李浚慶點了點頭:


    “殿下說的是,我李氏王朝也該重整朝綱,奮發圖強了,不過下官還有一個請求。”


    汪修齊對這個官員的觀感不錯,他揚了揚眉:“說。”


    “朝廷每年都要去大明朝貢,除了定製的“聖節”、“千秋節”、“正旦節”外,還有謝恩、奏請、進香、進賀、進獻等不定期朝貢。


    而這朝貢的路線,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要經過平安道,這可如何是好?”李浚慶一口氣把憂慮說了出來。


    次數這麽多?汪修齊愣了一下,根據他原有的曆史知識,朝貢這種舊有的貿易體製,宗主國是吃虧的,無非是賺個麵子,所以他們不允許次數太多。


    可朝鮮國居然每年可以達到七八次,這和大明的關係,還真不一般啊……汪修齊沉默片刻,大方地擺了擺手:


    “這個好說,後續朝貢,陸路就走本世子鋪設的高速公路,水路嘛,南浦港可以開放給你們。


    安全方麵,大可放心。如果隻是貿易或者朝貢,本世子作保,沒人敢難為你們。”


    “這……”李浚慶頓時猶豫,可轉念一想,還是點了點頭:


    “好。”


    沈惟敬也很會來事地附和道:


    “你們啊,要多謝世子寬厚。


    剛才不是哭窮麽,現在南浦港對你們開放了,以後有什麽貨物都可以拿到這裏來交易,絕對比去大明朝貢賺得多。”


    眾官員眼睛一亮,似乎是這麽迴事,據說這大宋的糧食都是上等的肉幹,而且數量之多,令人咂舌,如果可以貿易,是不是能夠解決當下的災荒呢?


    接下來,眾人又基於礦產的交接,貿易的細節進行了磋商。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由沈惟敬牽頭去談,汪修齊則是帶著護衛出了帥帳,打算迴船補一覺。


    徒步來到江邊,看著煙波浩渺的江麵,汪修齊長籲一口氣。


    此次來朝鮮,雖然收獲頗豐,但總有那麽一些僥幸。


    要不是在定海收了兩百擔石油、要不是有毛海峰、葉秋等人鼎力相助、要不是朝軍過於貪婪,僅憑鎮海軍的兩千人,就算能贏,恐怕也會損失慘重。


    “還是底子太薄了啊!”汪修齊暗自歎息,他下定決心,此次迴福江島,非必要不外出,好好韜光養晦兩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