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與高個大漢同行,有些精瘦的漢子連忙解釋道:
“大人,我等是青石穀的義軍,這位是我們的頭領林巨正,小人徐林,是山寨的師爺。
林將軍雖懂漢文,但隻能聽,卻不太會說。
他剛才想說,劫取宋軍糧草,不是我等所為,這種搶奪天朝上民口糧的事,義軍絕不會做。”
汪修齊沒有說話,而是讓人帶來了黨駿,在確認那個大個子,的確不是襲擊的匪首之後,才平緩了語氣問道:
“我方糧草被劫,你們是怎麽知道的?”
徐林躊躇片刻,才如實答道:
“青石穀的山寨雖在黃海道,但是耳目遍布朝鮮八道。
幾日前,我等收到了官兵假冒義軍,劫取宋軍糧草的消息,本想過來澄清,可由於在謀劃攻打黃州牧,給饑民們開倉放糧的事情,就給耽擱了。”
“耽擱?說得好聽。”葉秋白了徐林一眼,抬起下巴冷笑道:
“黃海道距離平安道就一條大同江,派人過來,能浪費多少時日?
再說,搶糧是十日前發生的事情,你們早不來,晚不來,等我大軍來了,才來澄清,這明明是畏首畏尾,首鼠兩端。”
徐林不服,挺直身體想要反駁,卻被高個搖頭製止。
大漢朝著徐林嘰裏呱啦說了一通,挑了挑眉毛,示意徐林翻譯。
徐林躊躇片刻,還是咬了咬嘴唇說道:
“不錯,一來,是不想與官府硬拚,二來,貴軍的炮火著實讓我等畏懼,我等不想與貴軍結下仇怨,才有了此行。”
“不是不想與官府硬拚,而是見我方當時勢弱,不願強出頭罷了,還義軍,我呸!”葉秋不依不饒,語氣更加輕蔑。
似乎被看穿了心思,徐林麵色難看,而壯漢有些羞愧。
汪修齊雙目低垂,手指嘟嘟地敲擊著案牘,半晌,抬頭看向兩人:
“你等身為義軍,宗旨應該是替天行道,救民於水火。
可府軍假借爾等之名,害死我漢族百姓數千,將士過百,你可知道,這會給朝鮮百姓帶來多大的災禍?”
徐林一愣,立刻意識到了什麽,他語氣急促地說道:
“世子大人,難道你要遷怒朝鮮百姓?他們是無辜的!”
“無辜?看看外麵焚燒的屍山,我漢族百姓何嚐又不是無辜?”俞大猷坐不住了,拍案怒喝。
壯漢臉色一僵,沉默片刻,對汪修齊抱拳,用不流利的漢語說道:
“大人,你待如何?”
汪修齊搖了搖頭:
“對你們說的話話,我一句也不信,除非能證明青石穀的確是義軍,而且和此事無關。
做到了,我不僅會支持你們的義舉,還會送你們一場大造化。
做不到,外麵的屍堆裏,就會多兩具屍體。”
看著汪修齊那淩厲的眼神,徐林打了個哆嗦,他和大個子嘀嘀咕咕半天,爭論地有些麵紅耳赤。
瀧捷眼神閃爍,片刻,打斷了兩人的爭論:
“世子殿下的意思很明白,你們不是要攻打官府,開倉放糧嗎?
如今平壤府的府軍已被擊潰,兵力空虛,強攻黃州牧,還不如攻打平壤府。
一來,讓我們看到你們的義舉,二來,洗清嫌疑,還多了宋國這個強大的盟友,一舉三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
徐林還想討價還價,林巨正卻是不加理會,直接抱拳,耿直開口:
“好!”
此刻,汪修齊眉頭舒展,帶著讚賞的目光看向林巨正:
“不錯,這才有點綠林好漢的樣子。
這樣,五日之內,爾等攻破平壤府,並給百姓開倉放糧,就算是本世子的朋友,對待朋友,本世子一向大方。”
“五日?”徐林忍不住驚唿,“這……這也太倉促了!”
“不倉促,”汪修齊瞄了一眼輿圖,笑著說道:
“平壤府距離此地不過百裏,按照眾位腳力,兩日便能抵達。
如果五日還拿不下平壤府,隻能說明你們是草包,縱觀曆史,草包造反,下場都不會太好。”
“可。”林巨正挺直腰板,銅鈴一般的大眼中燃起了熊熊戰意。
汪修齊揮了揮手:“鬆綁,送他們走。”
等兩位青石穀的綠林離開,以臉貼地,無聲裝死的小透明突然跪坐起來,急切喊道:
“大人,是鎮撫營,是京城來的鎮撫營喬裝盜匪劫的糧,鎮撫史座下有一大將名為申魁,身高八尺,和林巨正頗為相像……”
眼看事情敗露,如果再不把詳情說出來,性命難保,小眼都尉再也不保留,事無巨細的把背後的謀劃說了一遍。
“怪不得,”瀧捷若有所思地點頭,看向汪修齊說道:
“朝鮮王朝仿照大明錦衣衛,設立了鎮撫營,他們的戰力的確比普通士卒強悍數倍。
一個平壤府的府尹,一個鎮撫營的鎮撫史,兩個從二品聯手,怪不得可以布下如此大局。”
葉秋拍案而起,義憤填膺地罵道:
“這般吃人不吐骨頭的雜碎,是想把我們的糧草吃掉,然後嫁禍給青石穀。
如果我們放棄流民,他們就把流民也吞了。如果我們要接迴流民,他們可以敲詐一筆人頭過境稅。
日後,剿了匪,還讓我們賣他們一個人情,真是好算計啊!”
汪修齊沉吟片刻,看向瀧捷,緩緩說道:
“瀧將軍,把這都尉帶下去,讓他把剛才說得寫下來。
十日內,我要整個朝鮮國都知道,平壤府尹和鎮撫使相互勾結,殘害天朝子民,襲殺大宋將士,逼死世子義兄,收受賄賂,劫掠糧草,意欲同大宋為敵,意欲同大明為敵。”
瀧捷嘴角一抽,心裏給汪修齊寫了一個大大的‘服’字,他點了點頭:
“好,瀧某這就去辦,不用十日,我就能讓各種小冊子在朝鮮國的道、府、郡、縣滿天飛。”
等瀧捷離開,汪修齊坐正了身姿,世子的威嚴彰顯無疑:
“各將軍聽令!”
“末將在……”眾將起身抱拳。
“俞將軍,命你帶領鎮海軍兩千人馬,夜襲大鳳山牧場,繳獲戰馬後即刻返迴,帶領物資,沿流民遷徙路線巡視,遇民救助,遇賊殺之。”
“諾!”
“喬將軍,命你即刻返迴兼二浦,占領鬆林鐵礦、煤礦。”
“諾!”
“葉秋,你即刻帶上軍令去找敖烈將軍,讓他放棄駐守,帶領中軍四營,把平安南道的三大糧倉全燒了,記住,無需戀戰,燒糧即可。”
“好!”
“許宏,你帶領護衛營、中軍一營和後備營駐防,接替俞將軍,完成防禦工事。”
“諾!”
“許伯,安排好明日難民撤離之事,另外,如果商船有空餘,裝滿鐵礦再走。”
“老奴遵命!”
最後,汪修齊看向沈惟敬,淡淡笑道:
“一會兒沈特使留下來,本世子和你聊聊後續的和談事宜。”
“大人,我等是青石穀的義軍,這位是我們的頭領林巨正,小人徐林,是山寨的師爺。
林將軍雖懂漢文,但隻能聽,卻不太會說。
他剛才想說,劫取宋軍糧草,不是我等所為,這種搶奪天朝上民口糧的事,義軍絕不會做。”
汪修齊沒有說話,而是讓人帶來了黨駿,在確認那個大個子,的確不是襲擊的匪首之後,才平緩了語氣問道:
“我方糧草被劫,你們是怎麽知道的?”
徐林躊躇片刻,才如實答道:
“青石穀的山寨雖在黃海道,但是耳目遍布朝鮮八道。
幾日前,我等收到了官兵假冒義軍,劫取宋軍糧草的消息,本想過來澄清,可由於在謀劃攻打黃州牧,給饑民們開倉放糧的事情,就給耽擱了。”
“耽擱?說得好聽。”葉秋白了徐林一眼,抬起下巴冷笑道:
“黃海道距離平安道就一條大同江,派人過來,能浪費多少時日?
再說,搶糧是十日前發生的事情,你們早不來,晚不來,等我大軍來了,才來澄清,這明明是畏首畏尾,首鼠兩端。”
徐林不服,挺直身體想要反駁,卻被高個搖頭製止。
大漢朝著徐林嘰裏呱啦說了一通,挑了挑眉毛,示意徐林翻譯。
徐林躊躇片刻,還是咬了咬嘴唇說道:
“不錯,一來,是不想與官府硬拚,二來,貴軍的炮火著實讓我等畏懼,我等不想與貴軍結下仇怨,才有了此行。”
“不是不想與官府硬拚,而是見我方當時勢弱,不願強出頭罷了,還義軍,我呸!”葉秋不依不饒,語氣更加輕蔑。
似乎被看穿了心思,徐林麵色難看,而壯漢有些羞愧。
汪修齊雙目低垂,手指嘟嘟地敲擊著案牘,半晌,抬頭看向兩人:
“你等身為義軍,宗旨應該是替天行道,救民於水火。
可府軍假借爾等之名,害死我漢族百姓數千,將士過百,你可知道,這會給朝鮮百姓帶來多大的災禍?”
徐林一愣,立刻意識到了什麽,他語氣急促地說道:
“世子大人,難道你要遷怒朝鮮百姓?他們是無辜的!”
“無辜?看看外麵焚燒的屍山,我漢族百姓何嚐又不是無辜?”俞大猷坐不住了,拍案怒喝。
壯漢臉色一僵,沉默片刻,對汪修齊抱拳,用不流利的漢語說道:
“大人,你待如何?”
汪修齊搖了搖頭:
“對你們說的話話,我一句也不信,除非能證明青石穀的確是義軍,而且和此事無關。
做到了,我不僅會支持你們的義舉,還會送你們一場大造化。
做不到,外麵的屍堆裏,就會多兩具屍體。”
看著汪修齊那淩厲的眼神,徐林打了個哆嗦,他和大個子嘀嘀咕咕半天,爭論地有些麵紅耳赤。
瀧捷眼神閃爍,片刻,打斷了兩人的爭論:
“世子殿下的意思很明白,你們不是要攻打官府,開倉放糧嗎?
如今平壤府的府軍已被擊潰,兵力空虛,強攻黃州牧,還不如攻打平壤府。
一來,讓我們看到你們的義舉,二來,洗清嫌疑,還多了宋國這個強大的盟友,一舉三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
徐林還想討價還價,林巨正卻是不加理會,直接抱拳,耿直開口:
“好!”
此刻,汪修齊眉頭舒展,帶著讚賞的目光看向林巨正:
“不錯,這才有點綠林好漢的樣子。
這樣,五日之內,爾等攻破平壤府,並給百姓開倉放糧,就算是本世子的朋友,對待朋友,本世子一向大方。”
“五日?”徐林忍不住驚唿,“這……這也太倉促了!”
“不倉促,”汪修齊瞄了一眼輿圖,笑著說道:
“平壤府距離此地不過百裏,按照眾位腳力,兩日便能抵達。
如果五日還拿不下平壤府,隻能說明你們是草包,縱觀曆史,草包造反,下場都不會太好。”
“可。”林巨正挺直腰板,銅鈴一般的大眼中燃起了熊熊戰意。
汪修齊揮了揮手:“鬆綁,送他們走。”
等兩位青石穀的綠林離開,以臉貼地,無聲裝死的小透明突然跪坐起來,急切喊道:
“大人,是鎮撫營,是京城來的鎮撫營喬裝盜匪劫的糧,鎮撫史座下有一大將名為申魁,身高八尺,和林巨正頗為相像……”
眼看事情敗露,如果再不把詳情說出來,性命難保,小眼都尉再也不保留,事無巨細的把背後的謀劃說了一遍。
“怪不得,”瀧捷若有所思地點頭,看向汪修齊說道:
“朝鮮王朝仿照大明錦衣衛,設立了鎮撫營,他們的戰力的確比普通士卒強悍數倍。
一個平壤府的府尹,一個鎮撫營的鎮撫史,兩個從二品聯手,怪不得可以布下如此大局。”
葉秋拍案而起,義憤填膺地罵道:
“這般吃人不吐骨頭的雜碎,是想把我們的糧草吃掉,然後嫁禍給青石穀。
如果我們放棄流民,他們就把流民也吞了。如果我們要接迴流民,他們可以敲詐一筆人頭過境稅。
日後,剿了匪,還讓我們賣他們一個人情,真是好算計啊!”
汪修齊沉吟片刻,看向瀧捷,緩緩說道:
“瀧將軍,把這都尉帶下去,讓他把剛才說得寫下來。
十日內,我要整個朝鮮國都知道,平壤府尹和鎮撫使相互勾結,殘害天朝子民,襲殺大宋將士,逼死世子義兄,收受賄賂,劫掠糧草,意欲同大宋為敵,意欲同大明為敵。”
瀧捷嘴角一抽,心裏給汪修齊寫了一個大大的‘服’字,他點了點頭:
“好,瀧某這就去辦,不用十日,我就能讓各種小冊子在朝鮮國的道、府、郡、縣滿天飛。”
等瀧捷離開,汪修齊坐正了身姿,世子的威嚴彰顯無疑:
“各將軍聽令!”
“末將在……”眾將起身抱拳。
“俞將軍,命你帶領鎮海軍兩千人馬,夜襲大鳳山牧場,繳獲戰馬後即刻返迴,帶領物資,沿流民遷徙路線巡視,遇民救助,遇賊殺之。”
“諾!”
“喬將軍,命你即刻返迴兼二浦,占領鬆林鐵礦、煤礦。”
“諾!”
“葉秋,你即刻帶上軍令去找敖烈將軍,讓他放棄駐守,帶領中軍四營,把平安南道的三大糧倉全燒了,記住,無需戀戰,燒糧即可。”
“好!”
“許宏,你帶領護衛營、中軍一營和後備營駐防,接替俞將軍,完成防禦工事。”
“諾!”
“許伯,安排好明日難民撤離之事,另外,如果商船有空餘,裝滿鐵礦再走。”
“老奴遵命!”
最後,汪修齊看向沈惟敬,淡淡笑道:
“一會兒沈特使留下來,本世子和你聊聊後續的和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