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被他的反應嚇了一跳,齊齊看了過來。


    “遼東年年饑荒,大量的土地又被世襲武官侵占,軍卒生活無著變成流民逃亡,加上今冬大雪,估計情況會更為嚴重。”葉秋迴憶著曾經看過的情報,一字一句的說道。


    戚繼光略一沉思,點了點頭,解釋道:


    “天朝的衛所製度已經名存實亡,戚某曾在登州衛所負責屯田事務,勳貴、豪紳、世襲將校對土地的侵占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軍卒生存異常艱難。”


    想了想,他又疑惑道:


    “即使有大量的流民,你又如何運送過來呢?據我所知,遼東總兵楊照,對朝廷的海禁祖製,還是一直恪守的。”


    “沒關係啊,可以引導流民渡過鴨綠江,從朝鮮平安道的平壤港出海。”葉秋似乎早就想好了路線,張嘴就說了出來。


    汪修齊怦然心動,如果這可行,將是人口來源的重要渠道,不僅如此,那四百個煉藥童子和俞大猷的家眷,是不是也可以走這條路線呢?


    “明朝邊境對商貨檢查甚嚴,但對流民倒是沒有約束,如今國庫空虛,他們倒是巴不得甩掉這些包袱。”徐渭沉吟著點頭,想了想,又疑惑道:


    “可朝鮮國願意讓流民進入境,並通過平壤港離開嗎?”


    “哼,”葉秋冷笑一聲,滿是不屑地說道:


    “現在的朝鮮國,比大明還要不如,外戚專權,太後幹政,官員貪腐,黨爭不斷。


    本來我們是想在平壤港建立貿易集市的,但是朝鮮國特產太少,除了高麗參和鐵礦還行,其他的幾乎沒什麽值得貿易的。


    加上朝鮮的官員過於貪婪,受賄成風,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汪修齊對朝鮮的曆史不甚了解,也隻能相信葉秋的說法,“按你這麽說,可以賄賂當地的官員,讓他們放行流民?”


    “沒錯,現在咱們有銀子,估計有個幾千兩打點一下就差不多了。”葉秋點了點頭,想了一下,又說道:


    “朝鮮那般貴族外強中幹的狠,窩裏橫厲害,可碰到強敵就不行了。


    如果我們假冒成倭寇去接人,估計賄賂都不敢要。”


    徐渭似乎抓住了重點,進一步詢問:


    “你是說,倭寇也會侵犯朝鮮國?”


    “那是當然,”葉秋喝了口茶,迴憶片刻說道:


    “前年,倭寇攻入全羅道,把梁浦、梨津浦全部洗劫了一遍,攻陷了梁城,殺了他們的府使和右水使,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現在,朝鮮國的對馬島、壹岐島還掌控在倭人的手裏,背後的靠山就是肥前國的鬆浦隆信。”


    “不行,”汪修齊擺了擺手,斷然拒絕了葉秋的提議,他嚴肅說道:


    “假冒倭寇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的建議還是打通朝鮮國勳貴的人脈關係,畢竟後續我們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可以和他們交換鐵礦等物資,這是長期的事情。


    另外,如果這條遷徙的路線可行,我也希望是長期的。”


    徐渭幾人也是點頭,對假冒倭寇的事情深以為恥。


    “行,”葉秋見汪修齊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堅持,


    “我迴去和父親商量一下,朝鮮國的遊隼雖然不多,但是也有一些,打通關係不難。”


    汪修齊頷首,想了想,又開口道:


    “對了,我這裏還有幾件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接下來,汪修齊就把營救俞大猷家眷,接迴戚繼光妻子,以及幾百煉藥的事情說了一下。


    葉秋久久不語,半晌才看向汪修齊,皺眉問道:


    “這個事情很重要嗎?”


    “重要,非常重要。”汪修齊點頭,並強調了一下:


    “幾位先生與我而言,亦師亦友,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哪怕是罐頭之事不做,我也要想辦法接迴他們的家眷和徒弟。”


    “不至於此,不至於此。”葉秋嚇了一跳,忙不迭地擺手,沉吟片刻,咬牙說道:


    “這樣,我去求智敏先生,他在京城有底牌,上次和談都沒動用。


    至於朝鮮國,我親自跑一趟,把上上下下打點清楚。”


    俞大猷嘴角抽搐,抬頭看著房梁,不讓眼淚滾落。


    他出道三十年,戎馬一生,為國征戰,到頭來,不是戰功被竊取,就是栽贓被降級,隻有汪修齊誠心待他,甚至願意為了他,放棄最關鍵的計劃。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汪修齊都如此待他了,他還有什麽好保留的。


    俞大猷紅著眼眶起身,抱拳行禮道:


    “主公,葉公子所言極是,罐頭之事關乎主公大業,不可輕言放棄。


    至於我等家眷徒兒,能救則救,不能救那也是命該如此,不可強求。”


    “如果自己人都保不住,還談什麽大業?”汪修齊擺了擺手,態度堅決,接著又緩和語氣說道:


    “現在不是考慮救不救的問題,而是怎麽救,怎麽讓他們順利到達福江島的問題。”


    “不錯,”徐渭看向眾人,深邃的眸光閃動,仔細分析道:


    “主公心意已決,諸位就不要勸了,我等還是思慮一下如何營救。


    徐某以為,朝鮮國由葉公子打點,自然不成問題。最關鍵的是,如何從大牢裏把人救出來,以及如何護送到遼東邊境。”


    俞大猷也不再矯情,點頭說道:


    “吾與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有舊,可托他疏通關係。”


    聽到這話,徐渭眼睛一亮,如今大明朝堂,最得勢的不過三人,陸炳就是其中之一,這是連嚴嵩都不敢得罪的存在。


    “如此甚好,有了這層關係,隻是犯官家眷的話,脫離牢獄應該不難。接下來就是如何離開京城,到達邊境的問題了。”徐渭臉上浮現喜色。


    “這個好說,我最怕是要從天牢救人,如果人出來了,到哪裏都不成問題。”葉秋長籲一口氣,表情輕鬆地說道:


    “每年都有鹽商往遼東送糧,這其中就有徽商,我們打點一下,摻雜個四五百應該不難。”


    “鹽商送糧?”汪修齊感覺有些繞口,疑惑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