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汪修齊也想跑,可想到兩個大將還在裏麵奮戰,此時一跑人設就塌了。
古代的開國帝王、蓋世戰神都喜歡站在戰鬥的最前線,並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他要告訴所有的將士,自己與他們同在。
自己天天給人家畫大餅,灌輸要為大漢民族謀萬世太平,可遇到這麽小的戰鬥就跑了,往後說起來也太掉麵子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俞大猷這武林第一高手的名頭和他剛才展露出來的身手給了汪修齊很大的底氣。
汪修齊一邊往火堆裏繼續拋木柴,一邊對無為子喊道:
“道長,你也走吧,告訴大家加快撤離,這裏支撐不了多久。”
無為子搖了搖頭,看向那個兩股顫顫的衙役說道:
“讓他去吧,我陪著殿下。”
那衙役可憐巴巴地看向汪修齊,想走卻又不敢走。
在看到汪修齊點頭後,如蒙大赦,忙行了個禮,就撒腿跑了。
此時,汪修齊身邊隻有無為子和一位衙役。
那衙役隻是蒙頭幹活,對火光那邊的喊殺聲置若罔聞,似乎沒有聽見似的。
“你為什麽不走?”汪修齊有些詫異地問道。
那衙役抬起頭來,淡淡笑道:
“有什麽好走的,倭奴又不是沒有殺過,再說,跟著世子,就算死了,也能得幾百兩銀子的撫恤不是?”
此人心思倒是通透,沒想到給犧牲將士高撫恤的事情這麽快就傳開了……汪修齊點了點頭,笑道:
“好,此戰之後,無論生死,本世子都獎你200兩銀子。”
對汪修齊來說,他根本不擔心下屬貪財,有欲望的人才更有動力,也更好驅使。
“卑職梁迅,在此先行謝過。”那衙役朝汪修齊拱了拱手,繼續埋頭往火堆裏拋著木料。
片刻後,打鬥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槍聲也從密集變得斷斷續續。
汪修齊的心提了起來,這種情況下,不是己方把倭寇打退了,就是被倭寇幹掉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高大的人影騰空竄上了一邊的峭壁,然後在峭壁岩石上蹬了一腳,漂亮地來了個七百二十度空翻。
穩穩落地之時,汪修齊還來不及喝彩,又看到一人猶如浴火鳳凰,從火焰後飛了起來,他兩臂張開,雙腿蜷縮,隻不過兩隻腳丫子卻是光著的。
“世子,退後。”先行落地的戚繼光起身的第一刻,就把汪修齊擋在了身後。
此時,他的後背上紮著兩根弩箭,鮮血已經染紅了半件袍子。
俞大猷剛落地,就從地上抄起一塊四米多長的門板,看向戚繼光沉聲道:
“元敬,他們又要進攻了,小心。”
戚繼光一看俞大猷的樣子,就知道怎麽迴事,也從一旁的木料堆中找出一塊門板橫在身前。
汪修齊還在思量他們這麽做的用意,就聽見密集的火槍聲響了起來。
子彈猶如疾風驟雨,打在巨大的火堆上,迸發出陣陣的火星,一些彈丸從柴堆的縫隙中鑽了出來,打在戚繼光兩人的門板上咚咚作響。
此時,汪修齊才明白過來,這門板就是盾牌啊。
經過三輪齊射,槍聲慢慢停歇了下來,就在這時,戚繼光卻是大喝一聲:
“往後退。”
汪修齊等三人連忙退出窄道,迴到了峽穀之中。
此時,戚繼光、俞大猷手裏拽著門板,分立兩旁,火光映襯之下,猶如戰神。
曆史上的戚龍俞虎果然名不虛傳,自己費盡心思把二位拉入陣營,真是無比英明的決定……汪修齊正在暗自竊喜,瞳孔卻是猛地一縮。
隻見兩個麵貌猙獰的倭國浪人,嘴裏咬著短刃,宛如蜘蛛般,爬上了火堆兩側的峭壁,
剛過火堆的高度,就雙腳一蹬,猶如餓狼一般,撲了下來。
撲下的同時,嘴裏的短刃已經倒提在了手裏,刀刃帶著藍芒,一看就是淬了毒。
“啊……叭嘎……”兩人還在空中,就好像是被蒼蠅拍擊中的蒼蠅,被戚、俞二人的門板拍飛了迴去。
一個浪人掉在了火堆之上,頃刻之間,寬大的和服就冒起了火焰,他哇哇地叫著,滾了下去。
這波攻擊被打退之後,暫時消停了一會兒。
戚繼光和俞大猷也沒閑著,把剩餘的木料不斷地往火堆裏拋。
那名衙役看著滿腳血汙的俞大猷,忙是把自己的靴子脫下來遞了上去,“俞先生,你比我更需要。”
俞大猷愣了一下,也沒客氣,快速把靴子穿上,接著拋著木料。
戚繼光後背的傷更重了,肉眼可見的鮮血從傷口處汩汩地冒了出來。
無為子從帆布包中掏出了止血藥,走了過去。
汪修齊見狀,拿刀割下了‘旗袍’的下擺,扔給了無為子,“撕下綁傷口。”
說完,他接替了戚繼光,繼續搬運木料,一塊塊得往火堆裏扔。
也就是一刻鍾的功夫,在五個人的努力下,預留的七八米長的窄道被木料堆滿,火勢蔓延,很快就燃了起來。
此時,俞大猷才長籲一口氣,感歎著說道:
“還好有窄道,還好拆了木屋,還好有主公的當機立斷,否則,後果難料啊!”
草草被綁了傷口的戚繼光卻是皺了皺眉,帶著責怪地語氣說道:
“主公,你為何不撤?”
“大敵當前,哪有主將先撤的道理。”汪修齊搖了搖頭,表情堅毅,頓了頓,他又給自己打氣道:
“有戚先生和俞先生在,我不怕!”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都被汪修齊的話給逗樂了。
想了想,戚繼光還是勸說道:
“大丈夫不逞匹夫之勇,主公的價值不在這裏,還是快快退出去吧。
我等已經斬殺了二十幾個賊寇,可放眼望去,後方不知還有多少。”
說到這裏,俞大猷的表情也凝重了起來,他點了點頭,沉聲道:
“預計不錯的話,至少二百賊寇。
而且不是普通的倭寇,他們不僅刀法精湛,而且搭配默契,在狹窄的通道裏作戰,絲毫不亂,似乎有懂布陣的人在後麵掌控。”
就在這時,盯著戰況的梁迅指著一邊的峭壁喊道:
“看,他們想爬上山壁,越過火道。”
古代的開國帝王、蓋世戰神都喜歡站在戰鬥的最前線,並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他要告訴所有的將士,自己與他們同在。
自己天天給人家畫大餅,灌輸要為大漢民族謀萬世太平,可遇到這麽小的戰鬥就跑了,往後說起來也太掉麵子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俞大猷這武林第一高手的名頭和他剛才展露出來的身手給了汪修齊很大的底氣。
汪修齊一邊往火堆裏繼續拋木柴,一邊對無為子喊道:
“道長,你也走吧,告訴大家加快撤離,這裏支撐不了多久。”
無為子搖了搖頭,看向那個兩股顫顫的衙役說道:
“讓他去吧,我陪著殿下。”
那衙役可憐巴巴地看向汪修齊,想走卻又不敢走。
在看到汪修齊點頭後,如蒙大赦,忙行了個禮,就撒腿跑了。
此時,汪修齊身邊隻有無為子和一位衙役。
那衙役隻是蒙頭幹活,對火光那邊的喊殺聲置若罔聞,似乎沒有聽見似的。
“你為什麽不走?”汪修齊有些詫異地問道。
那衙役抬起頭來,淡淡笑道:
“有什麽好走的,倭奴又不是沒有殺過,再說,跟著世子,就算死了,也能得幾百兩銀子的撫恤不是?”
此人心思倒是通透,沒想到給犧牲將士高撫恤的事情這麽快就傳開了……汪修齊點了點頭,笑道:
“好,此戰之後,無論生死,本世子都獎你200兩銀子。”
對汪修齊來說,他根本不擔心下屬貪財,有欲望的人才更有動力,也更好驅使。
“卑職梁迅,在此先行謝過。”那衙役朝汪修齊拱了拱手,繼續埋頭往火堆裏拋著木料。
片刻後,打鬥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槍聲也從密集變得斷斷續續。
汪修齊的心提了起來,這種情況下,不是己方把倭寇打退了,就是被倭寇幹掉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高大的人影騰空竄上了一邊的峭壁,然後在峭壁岩石上蹬了一腳,漂亮地來了個七百二十度空翻。
穩穩落地之時,汪修齊還來不及喝彩,又看到一人猶如浴火鳳凰,從火焰後飛了起來,他兩臂張開,雙腿蜷縮,隻不過兩隻腳丫子卻是光著的。
“世子,退後。”先行落地的戚繼光起身的第一刻,就把汪修齊擋在了身後。
此時,他的後背上紮著兩根弩箭,鮮血已經染紅了半件袍子。
俞大猷剛落地,就從地上抄起一塊四米多長的門板,看向戚繼光沉聲道:
“元敬,他們又要進攻了,小心。”
戚繼光一看俞大猷的樣子,就知道怎麽迴事,也從一旁的木料堆中找出一塊門板橫在身前。
汪修齊還在思量他們這麽做的用意,就聽見密集的火槍聲響了起來。
子彈猶如疾風驟雨,打在巨大的火堆上,迸發出陣陣的火星,一些彈丸從柴堆的縫隙中鑽了出來,打在戚繼光兩人的門板上咚咚作響。
此時,汪修齊才明白過來,這門板就是盾牌啊。
經過三輪齊射,槍聲慢慢停歇了下來,就在這時,戚繼光卻是大喝一聲:
“往後退。”
汪修齊等三人連忙退出窄道,迴到了峽穀之中。
此時,戚繼光、俞大猷手裏拽著門板,分立兩旁,火光映襯之下,猶如戰神。
曆史上的戚龍俞虎果然名不虛傳,自己費盡心思把二位拉入陣營,真是無比英明的決定……汪修齊正在暗自竊喜,瞳孔卻是猛地一縮。
隻見兩個麵貌猙獰的倭國浪人,嘴裏咬著短刃,宛如蜘蛛般,爬上了火堆兩側的峭壁,
剛過火堆的高度,就雙腳一蹬,猶如餓狼一般,撲了下來。
撲下的同時,嘴裏的短刃已經倒提在了手裏,刀刃帶著藍芒,一看就是淬了毒。
“啊……叭嘎……”兩人還在空中,就好像是被蒼蠅拍擊中的蒼蠅,被戚、俞二人的門板拍飛了迴去。
一個浪人掉在了火堆之上,頃刻之間,寬大的和服就冒起了火焰,他哇哇地叫著,滾了下去。
這波攻擊被打退之後,暫時消停了一會兒。
戚繼光和俞大猷也沒閑著,把剩餘的木料不斷地往火堆裏拋。
那名衙役看著滿腳血汙的俞大猷,忙是把自己的靴子脫下來遞了上去,“俞先生,你比我更需要。”
俞大猷愣了一下,也沒客氣,快速把靴子穿上,接著拋著木料。
戚繼光後背的傷更重了,肉眼可見的鮮血從傷口處汩汩地冒了出來。
無為子從帆布包中掏出了止血藥,走了過去。
汪修齊見狀,拿刀割下了‘旗袍’的下擺,扔給了無為子,“撕下綁傷口。”
說完,他接替了戚繼光,繼續搬運木料,一塊塊得往火堆裏扔。
也就是一刻鍾的功夫,在五個人的努力下,預留的七八米長的窄道被木料堆滿,火勢蔓延,很快就燃了起來。
此時,俞大猷才長籲一口氣,感歎著說道:
“還好有窄道,還好拆了木屋,還好有主公的當機立斷,否則,後果難料啊!”
草草被綁了傷口的戚繼光卻是皺了皺眉,帶著責怪地語氣說道:
“主公,你為何不撤?”
“大敵當前,哪有主將先撤的道理。”汪修齊搖了搖頭,表情堅毅,頓了頓,他又給自己打氣道:
“有戚先生和俞先生在,我不怕!”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都被汪修齊的話給逗樂了。
想了想,戚繼光還是勸說道:
“大丈夫不逞匹夫之勇,主公的價值不在這裏,還是快快退出去吧。
我等已經斬殺了二十幾個賊寇,可放眼望去,後方不知還有多少。”
說到這裏,俞大猷的表情也凝重了起來,他點了點頭,沉聲道:
“預計不錯的話,至少二百賊寇。
而且不是普通的倭寇,他們不僅刀法精湛,而且搭配默契,在狹窄的通道裏作戰,絲毫不亂,似乎有懂布陣的人在後麵掌控。”
就在這時,盯著戰況的梁迅指著一邊的峭壁喊道:
“看,他們想爬上山壁,越過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