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事,”老縣丞目光溫和,笑盈盈地說道:
“溫泉穀很長,裏麵分三段,外麵一段所有平民都可使用,中間一段被圍了起來,其中最大的兩個湯池,上麵都蓋了木屋,原來是方便縣裏的官員和女眷使用的。”
不管到了哪裏,有了特權就是好啊……汪修齊心中嘀咕一聲,臉上卻是露出喜色:
“那就好,這樣我的小丫鬟也可以跟著去泡泡。”
一旁的少女拍著小手,喜笑顏開:
“太好了,女婢早就聽說扶桑的溫泉舒服怡人,這下終於有機會見識了。”
“不過,”老縣丞似乎想起了什麽,微微皺眉說道:
“從縣衙到溫泉穀有十幾裏路,這麽多孩子如何過去?
縣裏雖有牛車,可都在幫運石料和火山灰,這一時也湊不出來其他的車輛啊。”
“沒關係,”汪修齊心情大好,想了想說道:
“石料和火山灰開采出來,擱置一天再搬運並無大礙,明日征集所有牛車,帶著孩子們去泡溫泉。”
“對,”小侍女笑靨如花,附和道:
“再過兩日便是除夕,趁著這個機會,把那些小泥猴都洗洗幹淨。”
除夕!小侍女的一句話刺痛了汪修齊,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要兩個月了,眼見就到了年關。
前世的父母和女友還好嗎?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趁著年終大促,給家裏買了一堆的年貨了吧。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搶到了高鐵票,可以除夕帶著女友見父母,商量來年的婚事了吧。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已經發了十三個月工資,在公司摸魚等放假了吧。
不知道,今年的老家是否還是不讓放鞭炮。
不知道,今年的春晚是不是還如往年一樣難看。
不知道,此刻的父母,是否還在為自己的離去而痛不欲生。
不知道,那個倔強而自立的女友,是否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抹淚。
……
“少爺,”少女惶恐地看著淚流滿麵的汪修齊,驚慌失措地走上前,邊給他擦拭眼淚,邊著急地問道:
“怎麽了,是不是奴婢說錯話了?”
老縣丞也嚇了一跳,茫然地看向汪修齊,琢磨著剛才是不是有失言的地方。
“沒事,”汪修齊背過身,平複了一會兒情緒,才轉身擠出笑容:
“抱歉,失態了。
我隻是想起了父王和母親,父王身體不好,母親沉默寡言又沒有兒子的陪伴。
要過除夕了,我卻迴不去。哎,修齊不孝啊!”
聽到這麽傷感的言語,少女眼眶一紅,也嚶嚶嚶得抽泣了起來:
“都怪奴婢不好,要是沒有奴門多郎的事情,王爺也不會把少爺趕出來,少爺也不會過年迴不了家,奴婢該死,嗚嗚嗚…”
世子被罰來封地的事情,老縣丞也有所耳聞,沉吟片刻,他勸慰道:
“世子乃重情重孝之人,下官以為,大節探望父母,本是人之常情,就算世子迴去,想必王爺也不會怪罪。”
“不了,父王有言,無令不得迴鬆浦津,本世子不能違背。”汪修齊搖了搖頭,看向老縣丞說到:
“麻煩索大人和徐縣令說一聲,安排一下明日出行的事宜。”
老縣丞長歎一聲,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
第二日,縣衙外掛出告示,凡是福江島和中通島的在冊居民,憑戶籍,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斤大米,三斤魚幹,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能領取一兩銀子。
理由是春節臨近,世子送年貨給大家過年。
此消息一出,無論是福江島還是中通島,都沸騰了。
官府送米糧給百姓過年,這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而且米糧不是以戶為單位領取,而是按照人頭領取,哪怕是剛出生的娃娃,隻要在縣衙有登記,就可以領糧食。
五島群島上,一戶人家通常是六口人,兩老的兩年輕的兩小的,這一下就可以領取六斤大米和十八斤魚幹。
這可是一個月的口糧啊。
衙門口的告示板前,差役不厭其煩地給往來不識字的百姓讀著告示。
不少百姓聽後感動得無以複加,直接就在縣衙門口跪下了,朝著內堂的方向深深磕頭,嘴裏還不住地喃喃:
“世子公侯萬代,世子洪福齊天,感謝老天爺,讓世子這樣的好官來到了我們福江縣。”
大漢民族的百姓曆來是淳樸的,他們隻要吃飽穿暖有地方住就感恩戴德了。
汪修齊一到福江縣,就開始救災,開始以工代賑,不僅僅讓大家吃上了飯,還有了舒適的居所,更有甚者,家裏還有了餘錢。
這對以往隻能混個半飽的百姓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結果臨近年關,還給大家發了米糧,這等恩情,天高地厚,怎能不讓他們感激涕零。
此時,一個腰掛佩刀,穿著衙役差服的中年人經過告示牌,他看著人頭攢動的場麵,朝著不遠處的差役喊道:
“老王,什麽事啊,這麽多人?”
那正在給百姓讀告示的差役一聽有人喊他,抬頭一看,笑道:
“曹捕頭啊,快去拿上戶籍,到縣衙後堂領糧食,每人一斤米,三斤魚幹。
對了,你老母親是不是過了六十了?”
姓曹的捕頭愣了一下,點頭:
“不錯 ,去年剛過。”
“那要恭喜了,還能領取一兩銀子。”
聽到這話,曹捕頭的眼神複雜,他躊躇半晌,也不說話,扭頭匆匆離去。
那被稱為老王的差役有點懵,片刻後,才朝著曹捕頭離開的方向啐了一口,
“呸,什麽人啊,世子好心發糧過年,不感恩戴德也就罷了,居然如此無禮。”
……
縣衙門口的事情汪修齊是不知道的,此刻的他正坐在牛車上,優哉遊哉地欣賞著四處的雪景,聽著孩子們嘰嘰喳喳的歡聲笑語,心情甚是愉快。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一高興,他竟然背起了後世九年製義務教育的詩詞。
“溫泉穀很長,裏麵分三段,外麵一段所有平民都可使用,中間一段被圍了起來,其中最大的兩個湯池,上麵都蓋了木屋,原來是方便縣裏的官員和女眷使用的。”
不管到了哪裏,有了特權就是好啊……汪修齊心中嘀咕一聲,臉上卻是露出喜色:
“那就好,這樣我的小丫鬟也可以跟著去泡泡。”
一旁的少女拍著小手,喜笑顏開:
“太好了,女婢早就聽說扶桑的溫泉舒服怡人,這下終於有機會見識了。”
“不過,”老縣丞似乎想起了什麽,微微皺眉說道:
“從縣衙到溫泉穀有十幾裏路,這麽多孩子如何過去?
縣裏雖有牛車,可都在幫運石料和火山灰,這一時也湊不出來其他的車輛啊。”
“沒關係,”汪修齊心情大好,想了想說道:
“石料和火山灰開采出來,擱置一天再搬運並無大礙,明日征集所有牛車,帶著孩子們去泡溫泉。”
“對,”小侍女笑靨如花,附和道:
“再過兩日便是除夕,趁著這個機會,把那些小泥猴都洗洗幹淨。”
除夕!小侍女的一句話刺痛了汪修齊,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要兩個月了,眼見就到了年關。
前世的父母和女友還好嗎?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趁著年終大促,給家裏買了一堆的年貨了吧。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搶到了高鐵票,可以除夕帶著女友見父母,商量來年的婚事了吧。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已經發了十三個月工資,在公司摸魚等放假了吧。
不知道,今年的老家是否還是不讓放鞭炮。
不知道,今年的春晚是不是還如往年一樣難看。
不知道,此刻的父母,是否還在為自己的離去而痛不欲生。
不知道,那個倔強而自立的女友,是否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抹淚。
……
“少爺,”少女惶恐地看著淚流滿麵的汪修齊,驚慌失措地走上前,邊給他擦拭眼淚,邊著急地問道:
“怎麽了,是不是奴婢說錯話了?”
老縣丞也嚇了一跳,茫然地看向汪修齊,琢磨著剛才是不是有失言的地方。
“沒事,”汪修齊背過身,平複了一會兒情緒,才轉身擠出笑容:
“抱歉,失態了。
我隻是想起了父王和母親,父王身體不好,母親沉默寡言又沒有兒子的陪伴。
要過除夕了,我卻迴不去。哎,修齊不孝啊!”
聽到這麽傷感的言語,少女眼眶一紅,也嚶嚶嚶得抽泣了起來:
“都怪奴婢不好,要是沒有奴門多郎的事情,王爺也不會把少爺趕出來,少爺也不會過年迴不了家,奴婢該死,嗚嗚嗚…”
世子被罰來封地的事情,老縣丞也有所耳聞,沉吟片刻,他勸慰道:
“世子乃重情重孝之人,下官以為,大節探望父母,本是人之常情,就算世子迴去,想必王爺也不會怪罪。”
“不了,父王有言,無令不得迴鬆浦津,本世子不能違背。”汪修齊搖了搖頭,看向老縣丞說到:
“麻煩索大人和徐縣令說一聲,安排一下明日出行的事宜。”
老縣丞長歎一聲,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
第二日,縣衙外掛出告示,凡是福江島和中通島的在冊居民,憑戶籍,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斤大米,三斤魚幹,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能領取一兩銀子。
理由是春節臨近,世子送年貨給大家過年。
此消息一出,無論是福江島還是中通島,都沸騰了。
官府送米糧給百姓過年,這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而且米糧不是以戶為單位領取,而是按照人頭領取,哪怕是剛出生的娃娃,隻要在縣衙有登記,就可以領糧食。
五島群島上,一戶人家通常是六口人,兩老的兩年輕的兩小的,這一下就可以領取六斤大米和十八斤魚幹。
這可是一個月的口糧啊。
衙門口的告示板前,差役不厭其煩地給往來不識字的百姓讀著告示。
不少百姓聽後感動得無以複加,直接就在縣衙門口跪下了,朝著內堂的方向深深磕頭,嘴裏還不住地喃喃:
“世子公侯萬代,世子洪福齊天,感謝老天爺,讓世子這樣的好官來到了我們福江縣。”
大漢民族的百姓曆來是淳樸的,他們隻要吃飽穿暖有地方住就感恩戴德了。
汪修齊一到福江縣,就開始救災,開始以工代賑,不僅僅讓大家吃上了飯,還有了舒適的居所,更有甚者,家裏還有了餘錢。
這對以往隻能混個半飽的百姓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結果臨近年關,還給大家發了米糧,這等恩情,天高地厚,怎能不讓他們感激涕零。
此時,一個腰掛佩刀,穿著衙役差服的中年人經過告示牌,他看著人頭攢動的場麵,朝著不遠處的差役喊道:
“老王,什麽事啊,這麽多人?”
那正在給百姓讀告示的差役一聽有人喊他,抬頭一看,笑道:
“曹捕頭啊,快去拿上戶籍,到縣衙後堂領糧食,每人一斤米,三斤魚幹。
對了,你老母親是不是過了六十了?”
姓曹的捕頭愣了一下,點頭:
“不錯 ,去年剛過。”
“那要恭喜了,還能領取一兩銀子。”
聽到這話,曹捕頭的眼神複雜,他躊躇半晌,也不說話,扭頭匆匆離去。
那被稱為老王的差役有點懵,片刻後,才朝著曹捕頭離開的方向啐了一口,
“呸,什麽人啊,世子好心發糧過年,不感恩戴德也就罷了,居然如此無禮。”
……
縣衙門口的事情汪修齊是不知道的,此刻的他正坐在牛車上,優哉遊哉地欣賞著四處的雪景,聽著孩子們嘰嘰喳喳的歡聲笑語,心情甚是愉快。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一高興,他竟然背起了後世九年製義務教育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