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俞大猷拿著大鐵錘,戚繼光則是扛著火繩槍,無為子更誇張,抱著一個炸藥包聯袂而來。
到了現場,無為子檢查了已經凝結的水泥墩,點頭對孩子們說道:
“很好,看樣子凝結的不錯,拆模版吧。”
孩子們臉上一喜,拿著小鐵錘,開始叮叮當當地把十八個水泥墩外的模板全部敲掉。
唇紅齒白的無為子看向俞大猷,笑道:
“俞先生,你是武林高手,你先來。”
俞大猷也不謙讓,扛著大鐵錘,走到一個水泥墩前,掄起錘子就砸了下去。
“砰砰砰……”
三十斤的鐵錘在俞大猷手中猶若無物,第一個水泥墩被他砸了四五下就裂開了。
“一號,強度不夠,失敗!”隨著俞大猷的喝聲,商寒煙有些沮喪地在一號記錄單上打了個叉。
“二號不行!”
“三號淘汰!”
……
直到俞大猷砸壞了四個水泥墩,往第五個水泥墩走的時候,有孩子就小聲啜泣了起來。
商寒煙有些心煩氣躁,他沒好氣地訓斥:
“哭什麽?”
那孩子指著那個水泥墩,委屈巴巴地說道:
“我看了十二個時辰,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要是也被砸壞了,我……我心疼。”
無為子看到這一幕,走過來笑著寬慰:
“沒什麽好心疼的,砸壞了是好事。”
那孩子一愣,抬頭看向無為子,不解道:
“先生,為什麽砸壞了還是好事呢?付出這麽多辛苦,不就是為了找到砸不壞的水泥墩嗎?”
“對,”麵白無暇的清淨子摸著孩子的頭,耐心解釋:
“砸壞了,代表是劣品,會被淘汰掉,這樣就不會導致蓋起來的房屋坍塌,而傷人性命了。”
那孩子想了一會兒,才抹了眼淚點頭:
“那天救災我也在現場,有個小姑娘被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麵,救出來已經死了,好慘。
先生說得對,要把劣品找出來,這樣就不會害人了。”
聽了孩子的話,清淨子想起了過往的煉丹種種,感慨了一句:
“是啊,好東西能救人,可不好的東西卻是能害人,這一點我們終身都要牢記。”
“砰砰砰……”
這次,俞大猷被震得虎口發麻,可看那水泥墩,上麵隻有幾個淺坑,絲毫沒有裂開的跡象,他咧嘴一笑,扭頭對戚繼光說道:
“元敬,這個可以,你來試試。”
戚繼光點了點頭,扛著七八斤的火繩槍,走近水泥墩,等其他人都散開了,他才扣動了扳機。
隨著“砰”的一聲響,槍管上冒出濃煙,鉛彈極速飛出,“啪”的一聲,射進了水泥墩裏。
“檢查深度。”隨著戚繼光喊了一聲,剛才還哭兮兮的孩子,滿臉喜色地喊道:
“我來,我來。”
他疾步跑到水泥墩前,仔細觀察片刻,又看了看手裏尺子的刻度,才大聲說道:
“目測,彈丸入泥半寸。”
戚繼光點了點頭,“迴來吧,為師再射幾槍。”
經過兩個時辰的測試,終於找到了凝結速度最快,硬度最高的水泥墩。
清淨子讓周圍的人退到幾十米以外,自己則是抱著炸藥包到了水泥墩下,看著那水泥墩上被射出的淺坑,他笑著拍了拍:
“老夥計,爭口氣,要扛住啊。”
說完,他穩固好炸藥,拉著長長的引線往後退。
這個時代沒有雷管,也沒有延時引爆裝置,隻能使用十幾米的引線。
點燃後,清淨子捂著耳朵就往後跑,邊跑邊對孩子們喊:
“要炸了,把耳朵都捂起來。”
孩子們沒有見過爆炸,還滿臉期待地盯著前方呢,看到清淨子那慌張的表情,才帶著疑惑捂起了耳朵。
戚繼光和俞大猷則是無所謂,目光灼灼的盯著那個水泥墩,有忐忑,也有期待。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四周煙霧彌漫,眾人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
待到煙霧散去,才看清了那個方方正正的水泥墩,安然無恙地躺在原地。
“成了!”俞大猷一拳砸在自己的手掌心,激動地喊道。
孩子們高興的又叫又笑抱成了一團。
戚繼光則是把商寒煙叫了過來,“這十八號水泥墩具體數據如何?”
商寒煙拿起一摞紙,翻找出了十八號水泥墩的數據,“十二個時辰初步凝結,二十四個時辰完全凝結,現在測試的是三十六個時辰後的結果。”
戚繼光待在原地,宛若石化,他顫抖著接過實驗記錄,喃喃道:
“三天,僅用三天就達到了京城城牆的防護程度,這比糯米砂漿的效果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主公誠不欺我!”
巨大的爆炸聲把汪修齊也驚到了,他雖然知道這幫家夥在測試混凝土的強度,可沒想到居然用了炸藥。
等到了眾人跟前,清淨子率先上前,含笑躬身:
“世子,我等不辱使命,終於找到了水泥的最佳配方。”
汪修齊點了點頭,走到18號水泥墩跟前看了看,開口問道:
“用了多少火藥?”
“十斤。”
“不錯,”汪修齊露出笑容,想了想,又對眾人說道:
“要想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最好還是用鋼筋做骨架,可惜我們島上缺鐵,這個可以以後再嚐試,就現在這個強度,用來蓋民房綽綽有餘了。”
在其他人興高采烈的時候,戚繼光卻皺了皺眉,走近兩步,帶著請教的語氣問道:
“主公,你的意思是,這水泥澆築的混……混泥土還能再一步提高強度?”
“那當然,”汪修齊想到了後世的鋼鐵叢林,意味深長地說道:
“隻要打好地基,以鋼筋做骨架,建起三十丈高的建築輕輕鬆鬆,就算是上百丈也是有可能的。”
“上百丈?”俞大猷和清淨子頓時驚愕,在他們的記憶裏,見過最高的建築就是寺廟裏的高塔,可那也就十幾丈,這上百丈也太駭人聽聞了。
汪修齊看向還在驚愕中的戚繼光,笑眯眯地給出建議:
“戚先生,隨著這種新型材料的出現,你可以構思一下,以後的軍事堡壘該怎麽建。
我認為,無論是城樓還是炮台,恐怕都要和現在不一樣了。”
戚繼光沉思良久,才頷首說道:“不錯,此等材料澆築起來太方便了,隻要搭好骨架,哪怕建個十米厚的城牆,也毫無問題。”
跟著出來的徐渭也被這一幕給驚到了,他搖了搖頭,半感慨半調侃著說道:
“以此物壘牆蓋房,恐怕島上的燒磚速度都要跟不上了。”
到了現場,無為子檢查了已經凝結的水泥墩,點頭對孩子們說道:
“很好,看樣子凝結的不錯,拆模版吧。”
孩子們臉上一喜,拿著小鐵錘,開始叮叮當當地把十八個水泥墩外的模板全部敲掉。
唇紅齒白的無為子看向俞大猷,笑道:
“俞先生,你是武林高手,你先來。”
俞大猷也不謙讓,扛著大鐵錘,走到一個水泥墩前,掄起錘子就砸了下去。
“砰砰砰……”
三十斤的鐵錘在俞大猷手中猶若無物,第一個水泥墩被他砸了四五下就裂開了。
“一號,強度不夠,失敗!”隨著俞大猷的喝聲,商寒煙有些沮喪地在一號記錄單上打了個叉。
“二號不行!”
“三號淘汰!”
……
直到俞大猷砸壞了四個水泥墩,往第五個水泥墩走的時候,有孩子就小聲啜泣了起來。
商寒煙有些心煩氣躁,他沒好氣地訓斥:
“哭什麽?”
那孩子指著那個水泥墩,委屈巴巴地說道:
“我看了十二個時辰,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要是也被砸壞了,我……我心疼。”
無為子看到這一幕,走過來笑著寬慰:
“沒什麽好心疼的,砸壞了是好事。”
那孩子一愣,抬頭看向無為子,不解道:
“先生,為什麽砸壞了還是好事呢?付出這麽多辛苦,不就是為了找到砸不壞的水泥墩嗎?”
“對,”麵白無暇的清淨子摸著孩子的頭,耐心解釋:
“砸壞了,代表是劣品,會被淘汰掉,這樣就不會導致蓋起來的房屋坍塌,而傷人性命了。”
那孩子想了一會兒,才抹了眼淚點頭:
“那天救災我也在現場,有個小姑娘被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麵,救出來已經死了,好慘。
先生說得對,要把劣品找出來,這樣就不會害人了。”
聽了孩子的話,清淨子想起了過往的煉丹種種,感慨了一句:
“是啊,好東西能救人,可不好的東西卻是能害人,這一點我們終身都要牢記。”
“砰砰砰……”
這次,俞大猷被震得虎口發麻,可看那水泥墩,上麵隻有幾個淺坑,絲毫沒有裂開的跡象,他咧嘴一笑,扭頭對戚繼光說道:
“元敬,這個可以,你來試試。”
戚繼光點了點頭,扛著七八斤的火繩槍,走近水泥墩,等其他人都散開了,他才扣動了扳機。
隨著“砰”的一聲響,槍管上冒出濃煙,鉛彈極速飛出,“啪”的一聲,射進了水泥墩裏。
“檢查深度。”隨著戚繼光喊了一聲,剛才還哭兮兮的孩子,滿臉喜色地喊道:
“我來,我來。”
他疾步跑到水泥墩前,仔細觀察片刻,又看了看手裏尺子的刻度,才大聲說道:
“目測,彈丸入泥半寸。”
戚繼光點了點頭,“迴來吧,為師再射幾槍。”
經過兩個時辰的測試,終於找到了凝結速度最快,硬度最高的水泥墩。
清淨子讓周圍的人退到幾十米以外,自己則是抱著炸藥包到了水泥墩下,看著那水泥墩上被射出的淺坑,他笑著拍了拍:
“老夥計,爭口氣,要扛住啊。”
說完,他穩固好炸藥,拉著長長的引線往後退。
這個時代沒有雷管,也沒有延時引爆裝置,隻能使用十幾米的引線。
點燃後,清淨子捂著耳朵就往後跑,邊跑邊對孩子們喊:
“要炸了,把耳朵都捂起來。”
孩子們沒有見過爆炸,還滿臉期待地盯著前方呢,看到清淨子那慌張的表情,才帶著疑惑捂起了耳朵。
戚繼光和俞大猷則是無所謂,目光灼灼的盯著那個水泥墩,有忐忑,也有期待。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四周煙霧彌漫,眾人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
待到煙霧散去,才看清了那個方方正正的水泥墩,安然無恙地躺在原地。
“成了!”俞大猷一拳砸在自己的手掌心,激動地喊道。
孩子們高興的又叫又笑抱成了一團。
戚繼光則是把商寒煙叫了過來,“這十八號水泥墩具體數據如何?”
商寒煙拿起一摞紙,翻找出了十八號水泥墩的數據,“十二個時辰初步凝結,二十四個時辰完全凝結,現在測試的是三十六個時辰後的結果。”
戚繼光待在原地,宛若石化,他顫抖著接過實驗記錄,喃喃道:
“三天,僅用三天就達到了京城城牆的防護程度,這比糯米砂漿的效果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主公誠不欺我!”
巨大的爆炸聲把汪修齊也驚到了,他雖然知道這幫家夥在測試混凝土的強度,可沒想到居然用了炸藥。
等到了眾人跟前,清淨子率先上前,含笑躬身:
“世子,我等不辱使命,終於找到了水泥的最佳配方。”
汪修齊點了點頭,走到18號水泥墩跟前看了看,開口問道:
“用了多少火藥?”
“十斤。”
“不錯,”汪修齊露出笑容,想了想,又對眾人說道:
“要想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最好還是用鋼筋做骨架,可惜我們島上缺鐵,這個可以以後再嚐試,就現在這個強度,用來蓋民房綽綽有餘了。”
在其他人興高采烈的時候,戚繼光卻皺了皺眉,走近兩步,帶著請教的語氣問道:
“主公,你的意思是,這水泥澆築的混……混泥土還能再一步提高強度?”
“那當然,”汪修齊想到了後世的鋼鐵叢林,意味深長地說道:
“隻要打好地基,以鋼筋做骨架,建起三十丈高的建築輕輕鬆鬆,就算是上百丈也是有可能的。”
“上百丈?”俞大猷和清淨子頓時驚愕,在他們的記憶裏,見過最高的建築就是寺廟裏的高塔,可那也就十幾丈,這上百丈也太駭人聽聞了。
汪修齊看向還在驚愕中的戚繼光,笑眯眯地給出建議:
“戚先生,隨著這種新型材料的出現,你可以構思一下,以後的軍事堡壘該怎麽建。
我認為,無論是城樓還是炮台,恐怕都要和現在不一樣了。”
戚繼光沉思良久,才頷首說道:“不錯,此等材料澆築起來太方便了,隻要搭好骨架,哪怕建個十米厚的城牆,也毫無問題。”
跟著出來的徐渭也被這一幕給驚到了,他搖了搖頭,半感慨半調侃著說道:
“以此物壘牆蓋房,恐怕島上的燒磚速度都要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