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輛輛糧車從身邊經過,老縣丞心中大定,近日的陰霾一掃而空,他開朗地答道:


    “多啊,這五島群島上有個鬼嶽火山群,其中最大的鬼嶽火山就在福江島。


    也因為如此,島上有不少溫泉,擱在往年不受宰的時候,吃雪豆,泡溫泉,還是很愜意的。”


    “如此說來,島上豈不是有很多火山灰?”


    汪修齊沒在意溫泉的事情,沿途他看到了很多倒塌的茅草屋。


    這些茅草屋都是黃土壘砌而成,上麵蓋著茅草,實在是太不結實了。


    “不錯,”老縣丞奇怪世子的思維跳躍,但還是如實說道:


    “其實,福江島的十幾萬畝良田都是在火山灰上開墾出來的,說到火山灰,算是這五島群島上最多的東西了。”


    “那島上有沒有石灰礦?”


    “石灰礦?”


    “對,就是可以燒製成生石灰的那種礦石。”


    老縣丞想了一會兒,才點頭說道:


    “有的,鬼嶽山下有些溶洞,那裏麵有不少石灰石,當年蓋縣衙的時候,需要石灰,就是從那個裏麵采的。”


    汪修齊臉上浮現喜色,心中有了計較。


    島上沒有馬,隻有用來耕田的牛,即使如此,數量也不多。


    汪修齊把車讓給了小些的孩子乘坐,自己則是跟著大部隊徒步。


    雪地行走艱難,足足走了大半個時辰,才看到了福江縣的縣衙。


    縣衙占地頗大,用的是堅實的磚石結構。


    此時,屋頂上鋪著厚厚的白雪,黑瓦的邊緣,還掛著串串的冰淩。


    看到府衙,走累了的老縣丞哈出一口白氣,感慨地說道:


    “還好縣衙糧倉多,現在也空著,否則,老夫都不知道如何安置那些災民和孩子。”


    汪修齊這才恍然,福江縣本來就是個屯田縣,主要的作用就是為大宋生產糧食。


    縣衙裏蓋了這麽多房子,估計大半是糧倉。


    “世子,縣衙後院已經給您收拾出來了,現在條件有限,您先委屈一下。


    等天氣好轉了,再召集工匠,給您蓋世子府。”老縣丞躬身,歉意地說道。


    汪修齊點了點頭,隨著眾人進入縣衙。


    此時,縣衙裏麵已經開始彌漫出濃鬱的香味,老縣丞鼻子嗅了嗅,驚喜的同時又滿是疑惑。


    這大冬天的,哪來的魚?


    似乎是看出了老縣丞的驚詫,一旁的青袍少女笑盈盈地說道:


    “縣丞大人,這下你有口福了,我家少爺可是帶了二十萬斤魚過來。”


    “二十萬斤?”摸著胡須的老縣丞,手裏一抖,竟是扯下幾根胡子,他顧不上疼痛,忙是問道:


    “真得有這麽多魚?”


    “那是自然,跟著我家少爺,你也算是有福之人了。”少女一臉驕傲。


    老縣丞看向汪修齊,迫切地希望得到一個肯定。


    “是真的,”汪修齊點了點頭,轉而說道:


    “等吃完飯,你配合徐縣令張羅一下,召集縣裏的居民過來幫助處理,盡量把魚烘烤成魚幹。


    雖然天冷不怕壞,但時間久了,難免變質。”


    得到肯定答複的老縣丞一臉喜色:


    “沒問題,縣裏有的是人手,冬天沒活,都窩在家裏呢。”


    汪修齊看向一旁的許伯,給縣丞介紹道:


    “這是許伯,也是本世子的管家,他會協助你辦理此事。


    另外,縣裏的居民過來幹活一天,可領五斤魚肉。如果不要魚的,也可領半錢銀子,當天結算。”


    老縣丞嚇了一跳,不可置信地看著汪修齊,


    “世子,服役為何還要給魚肉和銀子?”


    在古代,納稅有兩種,一種是繳納實物或者銀子,另外一種就是徭役。


    朝廷讓百姓服徭役,既不管飯,也不給銀子,在朝廷看來,這是義務。


    汪修齊擺了擺手,不做解釋,隻是認真說道:


    “以後在本世子的封地,沒有徭役,所有勞動,都有迴報。”


    老縣丞躊躇半天,帶著忐忑的表情,小聲說道:


    “世子,這消息要是公布出去,來幹活的農戶、礦戶恐怕不下三千人,二十萬斤魚估計要處理兩天,這就是三百兩銀子的工錢。


    可……縣衙拿不出這麽多銀子啊。”


    “不用縣衙出,世子府給,這就是讓許伯配合你的原因。”汪修齊搖頭,想了想,他又補充道:


    “後續,各種海魚會源源不斷地送來,本世子打算建個海魚加工作坊,你們從居民中挑選一些手腳麻利的,男女都要,我打算長期雇傭。”


    一聽縣衙不用掏銀子,老縣丞笑容再次綻放:


    “沒問題,沒問題,隻要不是農忙,其實人力是很富餘的,這樣也不用冬季到土裏刨食了。”


    ……


    夜裏,等汪修齊巡視了縣衙倉庫,確保了災民和孩子們都吃飽、穿暖後,才迴到縣衙後堂。


    徐渭一幹人等跟著汪修齊來到大廳,等仆役們端上茶水後,徐渭和陳秀山匯報了縣裏受災和救災的情況。


    聽完後,汪修齊沒有發表意見,而是看向站在一旁的十三個小軍官。


    這十三人,就是之前選出的開拓先鋒營一營的營長、連長和排長。


    他們現在也有了議事的權利,這是汪修齊賦予的。


    “基於你們的觀察,說說看,當下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麽?”汪修齊端著茶盞,臉上掛著微笑。


    展興平首先站了出來,“兄長,不少居民的房屋都倒塌了,現在很多弟弟妹妹和災民都擠在糧倉裏,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蓋房子。”


    汪修齊看向其他孩子,見他們都點頭,才說道:


    “不錯,百姓們吃飽了,下一個問題自然是解決居住的問題,既然確定了問題,你們有什麽想法嗎?”


    一個臉頰瘦削,耳朵卻很大的孩子舉手說道:


    “我知道,蓋房子需要大量的黃土、木頭、糯米和茅草,後麵幾天,就安排手裏沒活的人去采集這些東西。”


    徐渭一愣,他沒想到這麽小的孩子,居然思路這麽活躍。


    “不錯,”汪修齊點頭,溫和問道:


    “你叫什麽名字?”


    “商寒煙,我父親是磚瓦匠,我以前就見過他蓋房子。”孩子臉色潮紅,他終於被問到了名字了。


    “很好,”汪修齊給了個讚,繼續說道:


    “這就是很有用的知識,不過兄長說過,別人的知識隻是知識,不是良知,要變成良知,你們還要因地製宜,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才行。”


    唿延凝心思索著汪修齊的話,半晌,才發表意見說道:


    “兄長,土屋不行,一下大雪,太容易垮了,縣衙的磚瓦房就很好,應該都建成磚瓦房。”


    “很好,思考又進一步!”說著,他環視其他孩子,見大家都說不出意見了,才看向先生們,“幾位先生,對他們的意見,你們怎麽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