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葉秋點頭,解釋道:
“王爺為了鼓勵幾處屯田的積極性,會收走秋糧的八成,留兩成給當地。
至於其他時間是種菜,還是種什麽都歸當地所有,王府是不管的。”
“那要是封地開拓的新業務,王府怎麽收稅呢?”汪修齊問道。
葉秋先是一愣,轉而嗬嗬笑了:
“宋國就你一個世子,封地也是頭一迴,很多策略都沒有完善。
參考受管轄的海島,對他們的管理方法就是前麵說的,定時交糧就行,其他不管。
不過東西要是通過宋國商會售賣,原則上要收兩成的稅。”
“兩成?”汪修齊垂目凝思,修長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茶幾,似乎在盤算得失。
看汪修齊似乎有些糾結,葉秋又解釋道:
“其實兩成不算多,各國來的商隊直接和倭國做生意,怕被搶了,都是通過我們轉一手的。
宋國商會信譽很好,不打壓價格,也不克扣銀兩,除了鬆浦津、還在堺町、博多、山口等地開了貿易市場,貨到了我們手裏,賣得很快。”
汪修齊擺了擺手,“我覺得兩成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後續我封地來的貨,繳納五成,三成給商會,兩成給你。”
“啊,這是為何?”葉秋納悶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納稅嫌少的。
汪修齊笑了笑,解釋道:
“首先,我是宋國的世子,多納點稅,對父王也好,對宋國的各大財主也罷,算是盡點孝心,這樣以後辦事方便。
而你的兩成,自然也不是白給的,到時,要給我提供工具、人手,還要包括倉儲、運輸和售賣。”
這麽一說,葉秋才反應過來,點頭笑道:
“不錯,還是賢弟想得周到,不就是捕魚嗎,工具、人手都好辦,我來張羅。
至於運輸、售賣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渠道都是現成的。”
汪修齊卻不以為然,認真說道:
“我建議還是專門成立一個大型的作坊,來製作漁具和對應的設備,以前的那種漁具肯定是不行的。”
“有這個必要麽?”葉秋在海上待了很多年,自認為對打漁還是很了解的。
汪修齊很肯定地點了點頭,“我要那種可以承受十萬斤重量的漁網。”
“十萬斤?”葉秋就像個大球一樣,從榻上彈了起來,一副見了鬼似的表情。
“不錯,而且,這還是最低要求。”汪修齊補充了一句。
葉秋宛若石化,愣在當場,半天才支吾道:
“就算能做出那樣的漁網,可,你要怎麽把十萬斤魚弄上船呢?”
汪修齊想了想,從袖中掏出一遝圖紙。
沒錯,就是一遝圖紙,在迴鬆浦津的路上,十幾天裏,除了和瀧捷聊天,就光畫圖了。
作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畫圖是基本功,而且汪修齊能把看到的東西,都通過繪圖表達出來。
在兩人驚愕的眼神中,汪修齊從中抽出一張,把其他圖紙收好後,才攤開設計圖說道:
“所以我說要成立專門的作坊,你看,不僅要製作特製的漁網,還有絞索、絞索輪,滑輪組、大型浮漂等等”
葉秋無語,盯著汪修齊的袖口,嘴角抽搐著說道:
“賢弟,你那是有多少好東西啊?”
汪修齊抬頭,白了葉秋一眼,沒好氣道:
“別打岔,還聽不聽了?”
“聽,”葉秋忙是點頭,跪趴下來,聽著汪修齊講解。
許宏也按耐不住好奇,湊過來聽了半天,雖然沒聽懂,但還是指了指圖紙問道:
“阿齊,你說用這套東西,一次就能打撈上來十萬斤魚?”
汪修齊歎了口氣,有些遺憾道:
“現在的船還不夠快,如果夠快,每次打撈上來三十萬斤都有可能的。”
葉秋和許宏麵麵相覷,從對方的眼神裏都看到震驚和不可思議。
每次捕撈,按照三天算,一個月就可以捕撈十次。
每次十萬斤,每月就是一百萬斤,也就是一萬擔。
肉食每擔最少十兩銀子……
“天哪,瘋了,我要瘋了!”葉秋扯著自己的頭發,雙目赤紅地說道:
“也就說,每月收入至少十萬兩銀子,而我可以拿兩成?”
汪修齊搖了搖頭,糾正道:
“你算的是一條船的產出吧,海峰哥打算派一個營的兵力護衛我,所以大型福船至少是五艘。
另外,別忘了,我的封地上還有一個規模不小的造船廠。”
“咣當!”葉秋四仰八叉地倒在榻上,引起巨大震動,他卻渾然不知,嘴裏不住嚎道:
“天呐……我的天呐!”
汪修齊沒好氣地踢了他一腳,“別裝死,快起來,還有事情和你說。”
“等會兒,讓我在美夢裏再待會兒。”葉秋臉上綻放出油膩而陶醉的表情。
接下來,汪修齊和葉秋又商量了一下細節,決定還是把漁業作坊建在福江島,一方麵是為了技術保密,另外,就是方便提供和修補漁網等工具。
聊完後,汪修齊把醫館選址的事情也丟給了葉秋。
這種小事對葉秋來說自然不算什麽,內城外城,葉家的鋪子就有不少,隨便挑一間都是鬧市區的上好鋪子。
等葉秋匆匆離去,汪修齊才步入書林,開始查閱資料。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比較平淡,小侍女繼續逛街。
徐渭賴在牢獄裏不走了,似有一種不說服戚、俞二人,決不罷休的勢頭。
李時珍則是在西醫館和王府別院之間來去匆匆,就像一個定時上學的好學生。
汪修齊整日泡在藏書閣,讓他驚喜的是,根據文獻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記載,他確定自己是穿越到了古代,而不是什麽平行世界。
讓他憂慮的是,自己的出現是否會改變曆史進程,從而帶來一些未知的變化。
多想無益,還是且行且看吧……汪修齊思忖著,連藏書閣裏燃起了蠟燭,也未曾察覺。
“阿齊,晚膳時間到了,該迴去了。”許宏跟了一天,有些餓了。
汪修齊點了點頭,順手把幾卷書塞到許宏手裏:
“去,讓書吏連夜抄錄,到時我要帶走。”
許宏捧著一大堆書卷,樂嗬嗬地說道:
“抄一卷書,賺二兩銀子,最近藏書閣的書吏都開心壞了,就等著送書去呢。”
“告訴他們不許偷奸耍滑,要是漏了或者錯了,本世子可是不付錢的。”汪修齊囑咐道。
“得嘞,我會讓他們相互檢查,扣的銀子就給找出錯誤的人。”
“咦,”汪修齊一愣,有些詫異地看向鋼鐵直男:
“可以啊,最近長本事了,不會是葉秋教的吧?”
許宏尷尬笑了笑,生硬地轉換話題:
“他來過幾迴,見你忙,又匆匆走了,對了,醫館選好了,房契也帶來了,在我身上。”
“好,錢先欠著,等漁業賺了錢,一起給他。”汪修齊點頭說道。
“王爺為了鼓勵幾處屯田的積極性,會收走秋糧的八成,留兩成給當地。
至於其他時間是種菜,還是種什麽都歸當地所有,王府是不管的。”
“那要是封地開拓的新業務,王府怎麽收稅呢?”汪修齊問道。
葉秋先是一愣,轉而嗬嗬笑了:
“宋國就你一個世子,封地也是頭一迴,很多策略都沒有完善。
參考受管轄的海島,對他們的管理方法就是前麵說的,定時交糧就行,其他不管。
不過東西要是通過宋國商會售賣,原則上要收兩成的稅。”
“兩成?”汪修齊垂目凝思,修長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茶幾,似乎在盤算得失。
看汪修齊似乎有些糾結,葉秋又解釋道:
“其實兩成不算多,各國來的商隊直接和倭國做生意,怕被搶了,都是通過我們轉一手的。
宋國商會信譽很好,不打壓價格,也不克扣銀兩,除了鬆浦津、還在堺町、博多、山口等地開了貿易市場,貨到了我們手裏,賣得很快。”
汪修齊擺了擺手,“我覺得兩成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後續我封地來的貨,繳納五成,三成給商會,兩成給你。”
“啊,這是為何?”葉秋納悶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納稅嫌少的。
汪修齊笑了笑,解釋道:
“首先,我是宋國的世子,多納點稅,對父王也好,對宋國的各大財主也罷,算是盡點孝心,這樣以後辦事方便。
而你的兩成,自然也不是白給的,到時,要給我提供工具、人手,還要包括倉儲、運輸和售賣。”
這麽一說,葉秋才反應過來,點頭笑道:
“不錯,還是賢弟想得周到,不就是捕魚嗎,工具、人手都好辦,我來張羅。
至於運輸、售賣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渠道都是現成的。”
汪修齊卻不以為然,認真說道:
“我建議還是專門成立一個大型的作坊,來製作漁具和對應的設備,以前的那種漁具肯定是不行的。”
“有這個必要麽?”葉秋在海上待了很多年,自認為對打漁還是很了解的。
汪修齊很肯定地點了點頭,“我要那種可以承受十萬斤重量的漁網。”
“十萬斤?”葉秋就像個大球一樣,從榻上彈了起來,一副見了鬼似的表情。
“不錯,而且,這還是最低要求。”汪修齊補充了一句。
葉秋宛若石化,愣在當場,半天才支吾道:
“就算能做出那樣的漁網,可,你要怎麽把十萬斤魚弄上船呢?”
汪修齊想了想,從袖中掏出一遝圖紙。
沒錯,就是一遝圖紙,在迴鬆浦津的路上,十幾天裏,除了和瀧捷聊天,就光畫圖了。
作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畫圖是基本功,而且汪修齊能把看到的東西,都通過繪圖表達出來。
在兩人驚愕的眼神中,汪修齊從中抽出一張,把其他圖紙收好後,才攤開設計圖說道:
“所以我說要成立專門的作坊,你看,不僅要製作特製的漁網,還有絞索、絞索輪,滑輪組、大型浮漂等等”
葉秋無語,盯著汪修齊的袖口,嘴角抽搐著說道:
“賢弟,你那是有多少好東西啊?”
汪修齊抬頭,白了葉秋一眼,沒好氣道:
“別打岔,還聽不聽了?”
“聽,”葉秋忙是點頭,跪趴下來,聽著汪修齊講解。
許宏也按耐不住好奇,湊過來聽了半天,雖然沒聽懂,但還是指了指圖紙問道:
“阿齊,你說用這套東西,一次就能打撈上來十萬斤魚?”
汪修齊歎了口氣,有些遺憾道:
“現在的船還不夠快,如果夠快,每次打撈上來三十萬斤都有可能的。”
葉秋和許宏麵麵相覷,從對方的眼神裏都看到震驚和不可思議。
每次捕撈,按照三天算,一個月就可以捕撈十次。
每次十萬斤,每月就是一百萬斤,也就是一萬擔。
肉食每擔最少十兩銀子……
“天哪,瘋了,我要瘋了!”葉秋扯著自己的頭發,雙目赤紅地說道:
“也就說,每月收入至少十萬兩銀子,而我可以拿兩成?”
汪修齊搖了搖頭,糾正道:
“你算的是一條船的產出吧,海峰哥打算派一個營的兵力護衛我,所以大型福船至少是五艘。
另外,別忘了,我的封地上還有一個規模不小的造船廠。”
“咣當!”葉秋四仰八叉地倒在榻上,引起巨大震動,他卻渾然不知,嘴裏不住嚎道:
“天呐……我的天呐!”
汪修齊沒好氣地踢了他一腳,“別裝死,快起來,還有事情和你說。”
“等會兒,讓我在美夢裏再待會兒。”葉秋臉上綻放出油膩而陶醉的表情。
接下來,汪修齊和葉秋又商量了一下細節,決定還是把漁業作坊建在福江島,一方麵是為了技術保密,另外,就是方便提供和修補漁網等工具。
聊完後,汪修齊把醫館選址的事情也丟給了葉秋。
這種小事對葉秋來說自然不算什麽,內城外城,葉家的鋪子就有不少,隨便挑一間都是鬧市區的上好鋪子。
等葉秋匆匆離去,汪修齊才步入書林,開始查閱資料。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比較平淡,小侍女繼續逛街。
徐渭賴在牢獄裏不走了,似有一種不說服戚、俞二人,決不罷休的勢頭。
李時珍則是在西醫館和王府別院之間來去匆匆,就像一個定時上學的好學生。
汪修齊整日泡在藏書閣,讓他驚喜的是,根據文獻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記載,他確定自己是穿越到了古代,而不是什麽平行世界。
讓他憂慮的是,自己的出現是否會改變曆史進程,從而帶來一些未知的變化。
多想無益,還是且行且看吧……汪修齊思忖著,連藏書閣裏燃起了蠟燭,也未曾察覺。
“阿齊,晚膳時間到了,該迴去了。”許宏跟了一天,有些餓了。
汪修齊點了點頭,順手把幾卷書塞到許宏手裏:
“去,讓書吏連夜抄錄,到時我要帶走。”
許宏捧著一大堆書卷,樂嗬嗬地說道:
“抄一卷書,賺二兩銀子,最近藏書閣的書吏都開心壞了,就等著送書去呢。”
“告訴他們不許偷奸耍滑,要是漏了或者錯了,本世子可是不付錢的。”汪修齊囑咐道。
“得嘞,我會讓他們相互檢查,扣的銀子就給找出錯誤的人。”
“咦,”汪修齊一愣,有些詫異地看向鋼鐵直男:
“可以啊,最近長本事了,不會是葉秋教的吧?”
許宏尷尬笑了笑,生硬地轉換話題:
“他來過幾迴,見你忙,又匆匆走了,對了,醫館選好了,房契也帶來了,在我身上。”
“好,錢先欠著,等漁業賺了錢,一起給他。”汪修齊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