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裏的話,做兒子的怎能怪父親呢,這不都是為我好嗎。”汪修齊態度端正,言語恭敬。
“知道就好,”汪直氣順了,說話也溫和起來,頓了頓,開口說道:
“林碧川、方廷助的事情下手還是重了,不管怎麽說,他們跟隨為父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逐出宋國便是,沒必要斬盡殺絕。”
汪修齊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可還是把話吞進了肚子,他癟了癟嘴點頭道:
“父親教訓的是。”
看著兒子委屈巴巴的樣子,汪直含笑說道:
“知道你不服,可父親想告訴你的是,帶領宋國,光靠鐵血的手腕是不夠的,那隻能讓別人怕你,而不能讓人服你,敬你。
好在你足夠孝順,也知道為死去的將士爭取撫恤,這個‘情’字,算是沒丟。”
聽到這話,汪修齊眼睛一亮,他從地上爬起來,快走兩步跪在床前,抓住父親的手:
“兒子長這麽大,都是從書裏學道理,每每想聆聽父親的教導,父親卻總是不在身邊。”
聽到兒子委屈的話語,汪直的心禁不住疼了一下,他撫摸著汪修齊的頭,感歎一聲:
“子不孝父之過,這的確是為父的不是。
接下來你就待在為父身邊,這麽多年的虧欠,父親會補償你。”
汪修齊滿臉欣喜地點頭,似乎想起了什麽,他有點不好意思地開口:
“父親,那個……”
“有什麽就說,吞吞吐吐不是我汪家兒郎的風格。”
“父親還記得我們的賭約嗎?”
汪直莞爾失笑:“你這是來要賭債了?”
“兒子不敢。”汪修齊低著頭,一副乖寶寶的樣子。
“你啊,”汪直拍了拍兒子的手,故作嚴肅地說道:
“算是父親輸了,有什麽條件你說,不過,不許提攻打濠鏡的事情。”
“不提,不提。”汪修齊連連搖頭,轉而笑盈盈地看向汪直,“父親,兒子不喜歡打打殺殺的,此次迴宋國,就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所以我的兩個條件是,第一,給我塊小封地,兒子想鍛煉鍛煉政務能力。
第二,把戚繼光、徐渭那幾個能人異士給兒子,齊兒想跟他們讀書練武。”
這次倒是輪到汪直詫異了,他審視著一臉真誠的兒子:
“你不想在為父身邊,也不想參與商會或者管理宋國?”
對於手掌權柄的人來說,疑心都是很重的,哪怕對象是親兒子。
此次出去和談,汪修齊很快就清除了內賊,進而又讓毛海峰、陳秀山俯首帖耳,就算是自己的老兄弟們都對他青睞有加。
這讓汪直一點都不忌憚,是不可能的。
汪修齊咧嘴一笑,乖巧地解釋道:“想來封地離王府也不會太遠,兒子會隔三差五地去請安的。
至於宋國和商會的管理,兒子覺得還太早了,如果一個小小的封地都治理不好,哪能擔當重任呢。”
“言之有理,”汪直點頭稱讚,沉吟片刻說道:
“封地可以給,鬆浦津外三十六海島,你隨便挑。
但鄭若曾、周述學不能給,這兩人為父有大用,若想請教學問,常來王府便是。”
“謝父親。”汪修齊站起來,躬身行禮。
想了想,汪直還是提醒道:
“戚繼光、俞大猷都是武將,二人家眷又不在宋國,恐怕很難歸心,你要多加注意。”
汪修齊點頭:“兒子會注意的。”
汪直滿意點頭,重新合上了眼睛。
等迴到住處,毛海峰已經在那裏等候了,見到汪修齊,他關切地詢問:
“阿齊,義父沒為難你吧?”
汪修齊搖了搖頭,轉而問道:
“有宋國的輿圖麽?”
毛海峰懵了一下,下意識地還是從懷裏掏出一張羊皮圖,遞了出去,“阿齊,要這個幹嘛?”
汪修齊一樂,“你怎麽隨身帶著圖呢?”
見汪修齊神色如常,不像是受了委屈的樣子,毛海峰也放下心來,他咧嘴笑道:
“在海上,最重要的就是船和圖,沒這兩樣東西,哪也去不了。”
接過輿圖,走到桌邊攤開,汪修齊朝著毛海峰招了招手:
“來,給我講講鬆浦津外的三十六島,父親讓我挑一個做封地。”
“封地?”毛海峰的瞳孔一縮,有些沮喪地說道:
“看來義父是真生氣了,要把你發配到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去。”
汪修齊沒想到毛海峰的反應是這樣,他要封地的初衷是為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時開始打造自己的實力根基。
“怎麽說?”汪修齊看向毛海峰,好奇地問。
毛海峰走過來,指著地圖沉聲說道:
“除了位於九州的鬆浦津,宋國名義上還有三十六島。
雖這麽叫,其實有多少島嶼,我們也不清楚,隻不過為了叫著好聽罷了。
大部分島嶼都是無人居住的蠻荒地帶,那裏氣候惡劣,無法耕種,一般人去了那裏就是等死。”
抬頭看了汪修齊一眼,毛海峰再次勸說:
“阿齊,要不再去求求義父吧,堂堂世子,怎麽能被發配到那種荒島上去呢?”
“不是父親的意思,是我自己要求的。”汪修齊搖頭說道,進而指著一片群島問:
“這屬於宋國嗎?”
看汪修齊堅持,毛海峰也不再勸說,瞟了一眼地圖點頭:
“嗯,這算是最大的一片群島了,上麵有五個主島,其中兩個有人住,不過也就萬把人。”
想了想,毛海峰建議:
“如果一定要選封地,我建議還是選伊王島,這裏雖然很小,但是挨著鬆浦津,你溜達著就迴來了。”
汪修齊沒有接話,而是繼續看著那片狹長的群島說道:
“還是給我介紹一下這片群島吧,包括人口、基礎建設、礦產資源。”
毛海峰拗不過汪修齊,歎了口氣,開始介紹起來:
“這群島,叫五島群島,以福江島、久賀島、奈留島、若鬆島、中通島為主,其他小島無數,輿圖上沒標注。
其中最南部的福江島地勢平坦,適合種植,我們在那設有縣衙,治下大概有兩千多戶。
再就是最北部的中通島,那裏樹木繁茂,適合造船,所以建有船塢。居民不多,八百多戶,大部分都是在船塢討生活的工匠。
至於中部的三個島,人煙稀少,除了一些以打魚為生的小村落外,還盤踞了不少倭寇。”
汪修齊垂目聆聽,等毛海峰說完,才皺眉問道:
“倭寇,在宋國的疆域上怎麽還有倭寇?”
“知道就好,”汪直氣順了,說話也溫和起來,頓了頓,開口說道:
“林碧川、方廷助的事情下手還是重了,不管怎麽說,他們跟隨為父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逐出宋國便是,沒必要斬盡殺絕。”
汪修齊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可還是把話吞進了肚子,他癟了癟嘴點頭道:
“父親教訓的是。”
看著兒子委屈巴巴的樣子,汪直含笑說道:
“知道你不服,可父親想告訴你的是,帶領宋國,光靠鐵血的手腕是不夠的,那隻能讓別人怕你,而不能讓人服你,敬你。
好在你足夠孝順,也知道為死去的將士爭取撫恤,這個‘情’字,算是沒丟。”
聽到這話,汪修齊眼睛一亮,他從地上爬起來,快走兩步跪在床前,抓住父親的手:
“兒子長這麽大,都是從書裏學道理,每每想聆聽父親的教導,父親卻總是不在身邊。”
聽到兒子委屈的話語,汪直的心禁不住疼了一下,他撫摸著汪修齊的頭,感歎一聲:
“子不孝父之過,這的確是為父的不是。
接下來你就待在為父身邊,這麽多年的虧欠,父親會補償你。”
汪修齊滿臉欣喜地點頭,似乎想起了什麽,他有點不好意思地開口:
“父親,那個……”
“有什麽就說,吞吞吐吐不是我汪家兒郎的風格。”
“父親還記得我們的賭約嗎?”
汪直莞爾失笑:“你這是來要賭債了?”
“兒子不敢。”汪修齊低著頭,一副乖寶寶的樣子。
“你啊,”汪直拍了拍兒子的手,故作嚴肅地說道:
“算是父親輸了,有什麽條件你說,不過,不許提攻打濠鏡的事情。”
“不提,不提。”汪修齊連連搖頭,轉而笑盈盈地看向汪直,“父親,兒子不喜歡打打殺殺的,此次迴宋國,就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所以我的兩個條件是,第一,給我塊小封地,兒子想鍛煉鍛煉政務能力。
第二,把戚繼光、徐渭那幾個能人異士給兒子,齊兒想跟他們讀書練武。”
這次倒是輪到汪直詫異了,他審視著一臉真誠的兒子:
“你不想在為父身邊,也不想參與商會或者管理宋國?”
對於手掌權柄的人來說,疑心都是很重的,哪怕對象是親兒子。
此次出去和談,汪修齊很快就清除了內賊,進而又讓毛海峰、陳秀山俯首帖耳,就算是自己的老兄弟們都對他青睞有加。
這讓汪直一點都不忌憚,是不可能的。
汪修齊咧嘴一笑,乖巧地解釋道:“想來封地離王府也不會太遠,兒子會隔三差五地去請安的。
至於宋國和商會的管理,兒子覺得還太早了,如果一個小小的封地都治理不好,哪能擔當重任呢。”
“言之有理,”汪直點頭稱讚,沉吟片刻說道:
“封地可以給,鬆浦津外三十六海島,你隨便挑。
但鄭若曾、周述學不能給,這兩人為父有大用,若想請教學問,常來王府便是。”
“謝父親。”汪修齊站起來,躬身行禮。
想了想,汪直還是提醒道:
“戚繼光、俞大猷都是武將,二人家眷又不在宋國,恐怕很難歸心,你要多加注意。”
汪修齊點頭:“兒子會注意的。”
汪直滿意點頭,重新合上了眼睛。
等迴到住處,毛海峰已經在那裏等候了,見到汪修齊,他關切地詢問:
“阿齊,義父沒為難你吧?”
汪修齊搖了搖頭,轉而問道:
“有宋國的輿圖麽?”
毛海峰懵了一下,下意識地還是從懷裏掏出一張羊皮圖,遞了出去,“阿齊,要這個幹嘛?”
汪修齊一樂,“你怎麽隨身帶著圖呢?”
見汪修齊神色如常,不像是受了委屈的樣子,毛海峰也放下心來,他咧嘴笑道:
“在海上,最重要的就是船和圖,沒這兩樣東西,哪也去不了。”
接過輿圖,走到桌邊攤開,汪修齊朝著毛海峰招了招手:
“來,給我講講鬆浦津外的三十六島,父親讓我挑一個做封地。”
“封地?”毛海峰的瞳孔一縮,有些沮喪地說道:
“看來義父是真生氣了,要把你發配到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去。”
汪修齊沒想到毛海峰的反應是這樣,他要封地的初衷是為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時開始打造自己的實力根基。
“怎麽說?”汪修齊看向毛海峰,好奇地問。
毛海峰走過來,指著地圖沉聲說道:
“除了位於九州的鬆浦津,宋國名義上還有三十六島。
雖這麽叫,其實有多少島嶼,我們也不清楚,隻不過為了叫著好聽罷了。
大部分島嶼都是無人居住的蠻荒地帶,那裏氣候惡劣,無法耕種,一般人去了那裏就是等死。”
抬頭看了汪修齊一眼,毛海峰再次勸說:
“阿齊,要不再去求求義父吧,堂堂世子,怎麽能被發配到那種荒島上去呢?”
“不是父親的意思,是我自己要求的。”汪修齊搖頭說道,進而指著一片群島問:
“這屬於宋國嗎?”
看汪修齊堅持,毛海峰也不再勸說,瞟了一眼地圖點頭:
“嗯,這算是最大的一片群島了,上麵有五個主島,其中兩個有人住,不過也就萬把人。”
想了想,毛海峰建議:
“如果一定要選封地,我建議還是選伊王島,這裏雖然很小,但是挨著鬆浦津,你溜達著就迴來了。”
汪修齊沒有接話,而是繼續看著那片狹長的群島說道:
“還是給我介紹一下這片群島吧,包括人口、基礎建設、礦產資源。”
毛海峰拗不過汪修齊,歎了口氣,開始介紹起來:
“這群島,叫五島群島,以福江島、久賀島、奈留島、若鬆島、中通島為主,其他小島無數,輿圖上沒標注。
其中最南部的福江島地勢平坦,適合種植,我們在那設有縣衙,治下大概有兩千多戶。
再就是最北部的中通島,那裏樹木繁茂,適合造船,所以建有船塢。居民不多,八百多戶,大部分都是在船塢討生活的工匠。
至於中部的三個島,人煙稀少,除了一些以打魚為生的小村落外,還盤踞了不少倭寇。”
汪修齊垂目聆聽,等毛海峰說完,才皺眉問道:
“倭寇,在宋國的疆域上怎麽還有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