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餘暉中,汪修齊站在甲板上,眺望港口,沐浴金霞,神情淡然。
雖然心裏著急難耐,卻不能表現出來,汪直重傷後,他已經隱隱成為了大家依賴的對象。
此時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宋軍的士氣,這就是上位者的無奈了。
就在這時,消瘦的瀧捷麵帶喜色,疾步走到汪修齊身邊:
“世子,遊隼來報,官軍的馬車拉著李神醫距離定海不足十裏,半個時辰應該就能到港口。”
“好,好啊!”汪修齊頓時大喜,他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竟大聲叫了出來。
“另外,”瀧捷微微俯身,壓低了嗓音說道:
“徐渭、鄭若曾、周述學家宅位置和情況也已摸清楚,他們隻是幕僚,家中沒有兵卒守護,隻有仆人和家丁。”
下午溝通的時候,瀧捷就把鄭若曾、周述學兩人的情況介紹了一下,也暗示汪直很想招攬兩人。
作為軍事愛好者,《籌海圖編》的大名他自然是聽說過的,這可是明朝年間,甚至是清朝年間最偉大的軍事著作。
至於周述學,汪修齊沒聽過,可當瀧捷說到這家夥博學多才,特別是擅長海道針經之術,汪修齊就知道是個寶貝。
海道針經就是海上的導航之術,沒這個,在海上就像無頭的蒼蠅,寸步難行。
汪修齊想要探索未知海域,開辟新航道,沒這類人才肯定是不行的。
此刻,汪修齊覺得胡宗憲真是個大好人,提前為他網羅了這麽多奇才。
“走,去會會老徐,迎迎李神醫。”汪修齊開懷大笑,腳步輕盈。
瀧捷眼裏閃過一絲疑惑,但也沒問什麽,徐徐跟上。
等汪修齊到了碼頭,寒風中,徐渭已經沉著臉在那裏等候了。
“汪公子,李神醫馬上就到,”接著,他又指了指身後的幾口大箱子,咬牙說道:
“這是十萬兩,已經是胡大人最大的讓步了,放人吧。”
汪修齊揮了揮手,幾個親衛上前開箱驗銀,片刻後迴複:
“世子,銀子沒問題,是十萬兩。”
“抬上船去。”汪修齊點了點頭,吩咐道。
“慢著,”徐渭上前阻攔,吹胡子瞪眼地說道:
“先放人。”
汪修齊眯了眯眼,直視著徐渭,“怎麽,先生不相信學生?”
“不信!”
“好,你是先生,我敬重你。”汪修齊聳了聳肩,有些無奈地對毛海峰說道:
“海峰哥,挑二百個身子快扛不住的,放了。”
“二百個,不是全部嗎?”徐渭瞪眼。
“先生,這就是你的不是了,買賣不是這麽做的吧。”汪修齊收斂了笑容,冷聲開口:
“一來,李先生還沒到,二來,我說了是三十萬兩,你隻給了十萬,難道你以為學生好欺不成。”
徐渭看了一眼那些跪在地上已經快要凍僵的俘虜,有些已經昏厥,他歎了口氣:
“好,李神醫馬上就到,到時可不要食言。”
汪修齊沒有接茬,而是看向親衛,怒斥道:
“還等什麽,把銀子抬走。”
眼睜睜地看著四大箱子白銀被抬走,徐渭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此事過後,就算胡宗憲不怪罪,他也沒臉在督撫衙門待下去了。
銀子抬走後,雙方便不再言語,站在風中等待。
俄頃,塵土彌漫,黃沙飛揚,一輛馬車在道路盡頭出現,趕車人揮著鞭子,抽得空氣啪啪作響。
“籲……”一名穿著勁裝的士卒從趕車位跳下,拉住韁繩,朝徐渭喊道:
“師爺,李神醫來了。”
徐渭滿臉的陰雲這才退去了一些,他疾步上前,汪修齊和瀧捷對視了一眼,充滿期待地跟了上去。
李時珍從馬車上下來,滿臉的疲憊,看向迎來的徐渭苦笑著道:
“文長啊,雖然救人如救火,可李某這一把老骨頭,怕是要被抖散架了啊。”
“東壁,不敬之處,多多包涵,此事過了,徐某擺下酒席給你賠罪,此刻還要辛苦你啊。”徐渭拉著李時珍的手,言辭懇切。
“好,患者在何處?”李時珍從馬車裏拿出藥箱,看向眾人。
汪修齊立刻上前,躬身行了個大禮:
“李先生,我們又見麵了,客氣話就不多說了,上百重傷士兵翹首以盼,正在船上等候。”
李時珍點了點頭,“帶路吧。”
汪修齊轉身對小侍女說道:
“青青,帶李先生上船,先生所求無有不允,記住,他是少爺的恩人,一定要好生招待。”
“知道了,”少女上接過李時珍的藥箱,端莊大方,彬彬有禮:
“先生,請隨我來。”
等李時珍上了前來接應的火龍船,汪修齊才下了命令:
“再放一百人。”
徐渭不樂意了,“汪公子,怎麽才放一百人,你應該把所有戰俘加上俞將軍、戚將軍一起放了。”
汪修齊翻了個白眼,“先生,昨日約定說的是賠償六十萬兩,李神醫來了,抵三十萬兩,剛才收了你十萬兩,那還差二十萬兩。
欠二十萬兩,我扣下一百士卒和兩位將軍,不過分吧?”
徐渭氣得渾身發抖,一張麵皮漲得通紅,他指著汪修齊:
“術子欺人太甚,你可知曉,這十萬兩白銀已是整個直浙官兵兩月的軍餉,除此之外,府衙再也拿不出一兩銀子,你為何苦苦相逼呢!”
“苦苦相逼?”汪修齊盯著徐渭,目光銳利如刀:
“你等不勾結佛朗機人發起偷襲,我會死一千多兄弟?我會向你要銀子?
你抬頭看看他們的冤魂,說這話,先生不覺羞愧嗎?”
汪修齊一步步走近,逼得徐渭倒退幾步。
半晌,徐渭臉頰抽搐,緩和了語氣說道:
“修齊啊,你我也算一見如故,能否再通融通融。”
看著徐渭那渴求的眼神,汪修齊仰天長歎,肉疼地說道:
“罷了罷了,先生既然開口,學生就算被遇難家屬唾罵也認了。
這樣,我再減免十萬兩,這已經是學生的極限了,如果再逼,我隻能讓將士去定海縣,挨家挨戶的要銀子了。”
徐渭躊躇半天,才忍痛商量:
“好,修齊的情分,徐某記下了。不過就算十萬兩銀子,府衙也是籌措不出來的,兩萬兩銀子,五千擔糧食,加上老夫這麽多年攢下的三十幅字畫,可好?”
雖然心裏著急難耐,卻不能表現出來,汪直重傷後,他已經隱隱成為了大家依賴的對象。
此時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宋軍的士氣,這就是上位者的無奈了。
就在這時,消瘦的瀧捷麵帶喜色,疾步走到汪修齊身邊:
“世子,遊隼來報,官軍的馬車拉著李神醫距離定海不足十裏,半個時辰應該就能到港口。”
“好,好啊!”汪修齊頓時大喜,他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竟大聲叫了出來。
“另外,”瀧捷微微俯身,壓低了嗓音說道:
“徐渭、鄭若曾、周述學家宅位置和情況也已摸清楚,他們隻是幕僚,家中沒有兵卒守護,隻有仆人和家丁。”
下午溝通的時候,瀧捷就把鄭若曾、周述學兩人的情況介紹了一下,也暗示汪直很想招攬兩人。
作為軍事愛好者,《籌海圖編》的大名他自然是聽說過的,這可是明朝年間,甚至是清朝年間最偉大的軍事著作。
至於周述學,汪修齊沒聽過,可當瀧捷說到這家夥博學多才,特別是擅長海道針經之術,汪修齊就知道是個寶貝。
海道針經就是海上的導航之術,沒這個,在海上就像無頭的蒼蠅,寸步難行。
汪修齊想要探索未知海域,開辟新航道,沒這類人才肯定是不行的。
此刻,汪修齊覺得胡宗憲真是個大好人,提前為他網羅了這麽多奇才。
“走,去會會老徐,迎迎李神醫。”汪修齊開懷大笑,腳步輕盈。
瀧捷眼裏閃過一絲疑惑,但也沒問什麽,徐徐跟上。
等汪修齊到了碼頭,寒風中,徐渭已經沉著臉在那裏等候了。
“汪公子,李神醫馬上就到,”接著,他又指了指身後的幾口大箱子,咬牙說道:
“這是十萬兩,已經是胡大人最大的讓步了,放人吧。”
汪修齊揮了揮手,幾個親衛上前開箱驗銀,片刻後迴複:
“世子,銀子沒問題,是十萬兩。”
“抬上船去。”汪修齊點了點頭,吩咐道。
“慢著,”徐渭上前阻攔,吹胡子瞪眼地說道:
“先放人。”
汪修齊眯了眯眼,直視著徐渭,“怎麽,先生不相信學生?”
“不信!”
“好,你是先生,我敬重你。”汪修齊聳了聳肩,有些無奈地對毛海峰說道:
“海峰哥,挑二百個身子快扛不住的,放了。”
“二百個,不是全部嗎?”徐渭瞪眼。
“先生,這就是你的不是了,買賣不是這麽做的吧。”汪修齊收斂了笑容,冷聲開口:
“一來,李先生還沒到,二來,我說了是三十萬兩,你隻給了十萬,難道你以為學生好欺不成。”
徐渭看了一眼那些跪在地上已經快要凍僵的俘虜,有些已經昏厥,他歎了口氣:
“好,李神醫馬上就到,到時可不要食言。”
汪修齊沒有接茬,而是看向親衛,怒斥道:
“還等什麽,把銀子抬走。”
眼睜睜地看著四大箱子白銀被抬走,徐渭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此事過後,就算胡宗憲不怪罪,他也沒臉在督撫衙門待下去了。
銀子抬走後,雙方便不再言語,站在風中等待。
俄頃,塵土彌漫,黃沙飛揚,一輛馬車在道路盡頭出現,趕車人揮著鞭子,抽得空氣啪啪作響。
“籲……”一名穿著勁裝的士卒從趕車位跳下,拉住韁繩,朝徐渭喊道:
“師爺,李神醫來了。”
徐渭滿臉的陰雲這才退去了一些,他疾步上前,汪修齊和瀧捷對視了一眼,充滿期待地跟了上去。
李時珍從馬車上下來,滿臉的疲憊,看向迎來的徐渭苦笑著道:
“文長啊,雖然救人如救火,可李某這一把老骨頭,怕是要被抖散架了啊。”
“東壁,不敬之處,多多包涵,此事過了,徐某擺下酒席給你賠罪,此刻還要辛苦你啊。”徐渭拉著李時珍的手,言辭懇切。
“好,患者在何處?”李時珍從馬車裏拿出藥箱,看向眾人。
汪修齊立刻上前,躬身行了個大禮:
“李先生,我們又見麵了,客氣話就不多說了,上百重傷士兵翹首以盼,正在船上等候。”
李時珍點了點頭,“帶路吧。”
汪修齊轉身對小侍女說道:
“青青,帶李先生上船,先生所求無有不允,記住,他是少爺的恩人,一定要好生招待。”
“知道了,”少女上接過李時珍的藥箱,端莊大方,彬彬有禮:
“先生,請隨我來。”
等李時珍上了前來接應的火龍船,汪修齊才下了命令:
“再放一百人。”
徐渭不樂意了,“汪公子,怎麽才放一百人,你應該把所有戰俘加上俞將軍、戚將軍一起放了。”
汪修齊翻了個白眼,“先生,昨日約定說的是賠償六十萬兩,李神醫來了,抵三十萬兩,剛才收了你十萬兩,那還差二十萬兩。
欠二十萬兩,我扣下一百士卒和兩位將軍,不過分吧?”
徐渭氣得渾身發抖,一張麵皮漲得通紅,他指著汪修齊:
“術子欺人太甚,你可知曉,這十萬兩白銀已是整個直浙官兵兩月的軍餉,除此之外,府衙再也拿不出一兩銀子,你為何苦苦相逼呢!”
“苦苦相逼?”汪修齊盯著徐渭,目光銳利如刀:
“你等不勾結佛朗機人發起偷襲,我會死一千多兄弟?我會向你要銀子?
你抬頭看看他們的冤魂,說這話,先生不覺羞愧嗎?”
汪修齊一步步走近,逼得徐渭倒退幾步。
半晌,徐渭臉頰抽搐,緩和了語氣說道:
“修齊啊,你我也算一見如故,能否再通融通融。”
看著徐渭那渴求的眼神,汪修齊仰天長歎,肉疼地說道:
“罷了罷了,先生既然開口,學生就算被遇難家屬唾罵也認了。
這樣,我再減免十萬兩,這已經是學生的極限了,如果再逼,我隻能讓將士去定海縣,挨家挨戶的要銀子了。”
徐渭躊躇半天,才忍痛商量:
“好,修齊的情分,徐某記下了。不過就算十萬兩銀子,府衙也是籌措不出來的,兩萬兩銀子,五千擔糧食,加上老夫這麽多年攢下的三十幅字畫,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