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惟敬抬頭看了看汪修齊,目光又重新轉移到那亮閃閃的銀子上,五兩啊,那可是夠哥仨好吃好喝一個月了。
“不……不知,不過小人一定是哪裏錯了。”沈惟敬態度很端正。
汪修齊懶得廢話,對三人冷聲說道:
“給李先生致歉,如果先生原諒你們了,再幫我辦點小事,這五兩銀子就是你們的。”
三人對視,二話不說,跑到灰袍中年麵前就跪下了,沈惟敬嘴裏還喊道:“
小人該死,驚擾了先生,先生寬宏大量,宅心仁厚,洪福齊天,宰相肚裏能撐船,你就饒恕我等吧。”
這喜劇的一幕讓灰袍男子哭笑不得,但他還是抬了抬手,“起來,起來,無需如此,隻是日後不要欺行霸市,坑騙百姓就好。”
“不敢,不敢了。”三人起身,撥浪鼓似的搖著頭,沈惟敬時不時瞟向汪修齊,確切的說,是瞟向汪修齊手裏的銀子。
“過來吧。”汪修齊朝沈惟敬招了招手,等他走近,淡淡問道:“王二,認識吧?“
沈惟敬點頭,目光卻是一刻也沒有離開那錠銀子,“就是跟你來的那個新兵吧?有些麵熟。”
“去給他買雙新棉鞋。”說著,汪修齊把銀子遞給沈惟敬:“另外,幫我買些如廁用的廁紙,至於送到哪裏,問王二即可。”
”哎,公子放心,小人一定辦好。”沈惟敬接過銀子,笑開了花。
一雙棉鞋,幾卷廁紙才幾個錢,兩三錢銀子的事情。
被打了一個耳光,居然換來了四兩多銀子,這好事,哪找去。
“對了,”汪修齊指著邊上停著的獨輪車,繼續說道:“這石油我全要了,不過先放你那,明天有人會去找你,到時再付賬。”
沈惟敬先是一愣,轉而大喜,突然想到住處還有一堆庫存,忙問道:
“公子,我那可還有上百壺呢,便宜一些給你,要不,你都收了吧。”
看沈惟敬一臉期待地望向自己,汪修齊頓時沉下臉來,豪橫地說道:“看不起誰呢,我需要你便宜一些給我嗎?本少爺是缺銀子的人嗎?
告訴你,莫說上百壺,你就是有上千壺,上萬壺我也能收了。”
說實在的,他不缺錢,自己那便宜老爹雖然很少迴家探望,錢卻是沒少送的。
許伯來的時候,就給他留了幾千兩銀票和幾十兩零花。
看到石油的那一刻,汪修齊就誕生了很多想法。要是這些想法驗證可行,哼哼……
之所以擺出一副人傻錢多的樣子,自然是裝給沈惟敬看的。
這個年代,傻子很多,可又傻又有錢的不多,這種機會,沈惟敬肯定不會放過的。
此時的煤氣罐罐嘴巴裂到耳後根,那張凹凸不平的大餅臉,宛若是在褐黃的牛糞踩了一腳。
他連忙給自己一個嘴巴子,還向汪修齊豎起了大拇指,“公子大氣,是小的鼠目寸光了,如果公子喜歡這石……”
汪修齊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沈惟敬的話,“其他的以後再說,先把我囑咐的事情辦好,本公子還有事,滾吧。”
說著,從沈惟敬手裏搶過那個石油葫蘆,不再理他,轉身來到灰袍中年跟前。
他略微躬身,雙手托著葫蘆遞給了灰袍中年,歉意地說道:“抱歉,讓先生久等了。”
灰袍男子也沒推辭,接過葫蘆,看著沈惟敬三人喜不自勝地離開,捋須感歎:
“汪公子年紀不大,這一手恩威並濟卻是用得恰到好處,讓人佩服。”
汪修齊老臉一紅,輕咳了兩聲,轉移話題問道:
“先生這是要去哪裏?”
“哦,本就想去給你複診的,不過看這樣子,似乎也不需要了。”李大夫聲音隨和,笑意盈盈的。
“要的,要的,學生還沒痊愈呢,這身後可癢得很。”汪修齊邊說,邊搶過李時珍的藥箱子背在身上,“先生請,除了看病,學生還想請教一些事情。”
盛情難卻,李大夫隻能隨汪修齊迴到宅子。
臨進門的時候,汪修齊似乎想起了什麽,轉身掏出一錠銀子塞給王二,“王二哥,看看周邊有沒有什麽好些的酒菜幫我買些 ,另外再來二兩茶葉,要稍微好些的,剩下的錢,你自己留著。”
王二一看,又是一錠五兩的,雖然想拿,但樸實漁民出身的他還是忙擺手:
“用不了這麽多,鎮子裏最好的酒樓一桌酒菜也就二兩銀子,這茶葉更是不值錢的。”
汪修齊拍了拍他的手背,堅持道:
“就這麽辦吧,這天寒地凍的,害你守了兩夜,買些吃食和酒菜,犒勞一下自己。”
王二鼻子一酸,差點沒哭出來。
他當兵沒多久,老兵和小旗官都欺負他,髒活累活全丟給他,好處卻沒他的份。
就拿著看守來說,本來是兩人倒班的,他已經站了一夜,可到現在都快正午了,換班的另一個兵油子還沒來,他可還餓著肚子呢。
剛才沈惟敬經過身邊的時候,還悄聲和他說,汪公子要給他買鞋,這已經讓他感動不已了,結果這又……
“好了,去吧,剩下的銀子記得藏好了,不要被其他兵士搶了去。”汪修齊囑咐一聲,就進了院子。
等進了屋子,此時陳氏正在感恩戴德地和李大夫說著話,見兒子進來,拉著又是一通行禮拜謝。
寒暄之後,李時珍給汪修齊檢查傷口,換了膏藥。
“你這傷口愈合的不錯,不要沾水,過幾日結痂掉了就無事了。”李大夫收拾好藥箱,背了起來,“好了,老夫就此告辭了。”
“先生,稍等,學生還有事請教。”汪修齊趕緊穿好衣褲,把李時珍請到客廳。
屋外的陳氏聽到了兒子無礙了,心中一塊石頭落地,見兒子有正事要談,向李時珍打了個招唿就迴內屋了。
徽州女人重規矩,講究”三從四德“,男人談事她們是要迴避的。
陳氏雖不是官宦之家出身,但這些禮儀規矩,她是一點都不敢疏忽的。
等李時珍坐定,汪修齊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先生是否在撰寫一本叫《本草綱目》的醫書?”
“不……不知,不過小人一定是哪裏錯了。”沈惟敬態度很端正。
汪修齊懶得廢話,對三人冷聲說道:
“給李先生致歉,如果先生原諒你們了,再幫我辦點小事,這五兩銀子就是你們的。”
三人對視,二話不說,跑到灰袍中年麵前就跪下了,沈惟敬嘴裏還喊道:“
小人該死,驚擾了先生,先生寬宏大量,宅心仁厚,洪福齊天,宰相肚裏能撐船,你就饒恕我等吧。”
這喜劇的一幕讓灰袍男子哭笑不得,但他還是抬了抬手,“起來,起來,無需如此,隻是日後不要欺行霸市,坑騙百姓就好。”
“不敢,不敢了。”三人起身,撥浪鼓似的搖著頭,沈惟敬時不時瞟向汪修齊,確切的說,是瞟向汪修齊手裏的銀子。
“過來吧。”汪修齊朝沈惟敬招了招手,等他走近,淡淡問道:“王二,認識吧?“
沈惟敬點頭,目光卻是一刻也沒有離開那錠銀子,“就是跟你來的那個新兵吧?有些麵熟。”
“去給他買雙新棉鞋。”說著,汪修齊把銀子遞給沈惟敬:“另外,幫我買些如廁用的廁紙,至於送到哪裏,問王二即可。”
”哎,公子放心,小人一定辦好。”沈惟敬接過銀子,笑開了花。
一雙棉鞋,幾卷廁紙才幾個錢,兩三錢銀子的事情。
被打了一個耳光,居然換來了四兩多銀子,這好事,哪找去。
“對了,”汪修齊指著邊上停著的獨輪車,繼續說道:“這石油我全要了,不過先放你那,明天有人會去找你,到時再付賬。”
沈惟敬先是一愣,轉而大喜,突然想到住處還有一堆庫存,忙問道:
“公子,我那可還有上百壺呢,便宜一些給你,要不,你都收了吧。”
看沈惟敬一臉期待地望向自己,汪修齊頓時沉下臉來,豪橫地說道:“看不起誰呢,我需要你便宜一些給我嗎?本少爺是缺銀子的人嗎?
告訴你,莫說上百壺,你就是有上千壺,上萬壺我也能收了。”
說實在的,他不缺錢,自己那便宜老爹雖然很少迴家探望,錢卻是沒少送的。
許伯來的時候,就給他留了幾千兩銀票和幾十兩零花。
看到石油的那一刻,汪修齊就誕生了很多想法。要是這些想法驗證可行,哼哼……
之所以擺出一副人傻錢多的樣子,自然是裝給沈惟敬看的。
這個年代,傻子很多,可又傻又有錢的不多,這種機會,沈惟敬肯定不會放過的。
此時的煤氣罐罐嘴巴裂到耳後根,那張凹凸不平的大餅臉,宛若是在褐黃的牛糞踩了一腳。
他連忙給自己一個嘴巴子,還向汪修齊豎起了大拇指,“公子大氣,是小的鼠目寸光了,如果公子喜歡這石……”
汪修齊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沈惟敬的話,“其他的以後再說,先把我囑咐的事情辦好,本公子還有事,滾吧。”
說著,從沈惟敬手裏搶過那個石油葫蘆,不再理他,轉身來到灰袍中年跟前。
他略微躬身,雙手托著葫蘆遞給了灰袍中年,歉意地說道:“抱歉,讓先生久等了。”
灰袍男子也沒推辭,接過葫蘆,看著沈惟敬三人喜不自勝地離開,捋須感歎:
“汪公子年紀不大,這一手恩威並濟卻是用得恰到好處,讓人佩服。”
汪修齊老臉一紅,輕咳了兩聲,轉移話題問道:
“先生這是要去哪裏?”
“哦,本就想去給你複診的,不過看這樣子,似乎也不需要了。”李大夫聲音隨和,笑意盈盈的。
“要的,要的,學生還沒痊愈呢,這身後可癢得很。”汪修齊邊說,邊搶過李時珍的藥箱子背在身上,“先生請,除了看病,學生還想請教一些事情。”
盛情難卻,李大夫隻能隨汪修齊迴到宅子。
臨進門的時候,汪修齊似乎想起了什麽,轉身掏出一錠銀子塞給王二,“王二哥,看看周邊有沒有什麽好些的酒菜幫我買些 ,另外再來二兩茶葉,要稍微好些的,剩下的錢,你自己留著。”
王二一看,又是一錠五兩的,雖然想拿,但樸實漁民出身的他還是忙擺手:
“用不了這麽多,鎮子裏最好的酒樓一桌酒菜也就二兩銀子,這茶葉更是不值錢的。”
汪修齊拍了拍他的手背,堅持道:
“就這麽辦吧,這天寒地凍的,害你守了兩夜,買些吃食和酒菜,犒勞一下自己。”
王二鼻子一酸,差點沒哭出來。
他當兵沒多久,老兵和小旗官都欺負他,髒活累活全丟給他,好處卻沒他的份。
就拿著看守來說,本來是兩人倒班的,他已經站了一夜,可到現在都快正午了,換班的另一個兵油子還沒來,他可還餓著肚子呢。
剛才沈惟敬經過身邊的時候,還悄聲和他說,汪公子要給他買鞋,這已經讓他感動不已了,結果這又……
“好了,去吧,剩下的銀子記得藏好了,不要被其他兵士搶了去。”汪修齊囑咐一聲,就進了院子。
等進了屋子,此時陳氏正在感恩戴德地和李大夫說著話,見兒子進來,拉著又是一通行禮拜謝。
寒暄之後,李時珍給汪修齊檢查傷口,換了膏藥。
“你這傷口愈合的不錯,不要沾水,過幾日結痂掉了就無事了。”李大夫收拾好藥箱,背了起來,“好了,老夫就此告辭了。”
“先生,稍等,學生還有事請教。”汪修齊趕緊穿好衣褲,把李時珍請到客廳。
屋外的陳氏聽到了兒子無礙了,心中一塊石頭落地,見兒子有正事要談,向李時珍打了個招唿就迴內屋了。
徽州女人重規矩,講究”三從四德“,男人談事她們是要迴避的。
陳氏雖不是官宦之家出身,但這些禮儀規矩,她是一點都不敢疏忽的。
等李時珍坐定,汪修齊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先生是否在撰寫一本叫《本草綱目》的醫書?”